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到了易,才子佳人看到了缠绵”。角度不同,即使是相同的作品也会读出不同的主题,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而这,正是文学富有魅力的原因之一。
折断的树照样开花
余显斌
他大学毕业去应聘,可是一次次失败。其中,他最看好的一家公司,去了后,什么条件都达到了,可到了面试时,他却面红耳赤,期期艾艾,最终还是落聘了。
他回到家里,一头倒在床上,沮丧极了。
他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临场慌张,因为,他的右手有残疾,小时得过小儿麻痹,手伸不直,弯曲着。一直,这都是他的心中难以消除的阴影。
他唉声叹气,低垂着脑袋。
他想,他的路在什么地方呢?他将干什么?就在这时,那个公司老总王老板送来一封信。打开来,信上是十分潇洒的行书,上面写道:小伙子,我不能招聘你,是因为公司最近实在不需要员工。你不要自卑,要抬起头来,消除心理障碍。有一点残疾没什么,那不是你的错。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也是个残疾者,有条腿是假肢,因此我能理解你的心理。当年,我也像你一样,自卑难受,这时,别人送了我一句话:折断的树照样开花。以后,在这句话的激励下,我一步步走出来,走到今天。现在,我把它送给你吧。
他读了眼前一亮,想不到那么大个公司,老总竟然也是残疾。他想,自己为什么不能放弃自卑,彻底抬起头来。
他找来一张宣纸,工工整整写下这句话:折断的树照样能开花。然后,裱糊好,认认真真贴在墙上。每天出去回来,都轻轻读一遍。他做老师的父亲见了,也不由得夸道:“真有哲理。”他自豪一笑道:“当然,不然人家怎能领导那么大一个公司。”
以后,他笑对招聘也笑对失败,更是笑对自己的残疾。
一次次失败,他一次次崛起。他想,自己就做一棵折断的树吧,一定要开花,要结果,要枝繁叶茂。
在经历第N次失败后,他又一次走进应聘现场,面带微笑。这时,那个公司的老总见了,很是奇特,问起他的情况,喊住他道:“小伙子,恕我直言,你身体有缺憾,又落聘了,应当很沮丧,却为什么总是一脸微笑,和其他人大不相同。”
他静静一笑,告诉对方,因为他的心里始终相信一句话,折断的树照样能开花。
老总听了,击节称赏,当即决定:“小伙子,你被聘用了,冲着你的那句话,我知道,你会失败,但你绝不会被失败打倒。”
他进了公司,从最底层干起。
20多年后,他终于成为这个公司的老总。
他决定去拜访王老板,表示感谢:是他的那句话,一直激励着自己,使自己走出自卑心理,走出失败的阴影,走向成功。他去了,王老板热情地迎接了他。当他谈起当年的那件事,王老板大惊,告诉他,自己双腿很好,没有假肢啊。说完露出来,果然是的。
他拿出那封信,王老板看了,连连摇头,惭愧地道:“这样的文字,我还真写不出来。”
他拿着信,顿时傻住了。
他想到那个20多年前的下午,想到父亲拿回信时满眼期望的样子,一刹那间,心里彻底明白了。
他回到家,给父亲的遗像默默敬上一炷香,轻声道:“爸,我记着你的话,折断的树照样能开花。”然后,他流下了泪。他想,父亲如果还活着,看到他现在的样子,该是何等欣慰啊。
以后,他在自己办公室里也挂上这句话。每一次有年轻人应聘时,他都会来到现场,讲起这个故事,并赠上这句话。他想,如果应聘者落聘了,那么,就用这句话激励他们;如果成功了,就用这句话告诫他们,如何面对将来事业的挫折。当然,如果身体和他一样,就用这句话作为他们的座右铭吧。
(选自《小品文选刊 》2016年8期)
一部优秀的著作,主题往往是丰富的,是见仁见智的,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现在我们就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此文的主题:
“情”的角度:①父爱是深沉的。孩子的境况让人担忧,他身有残疾,右手“伸不直,弯曲着”;他因此感到自卑,有难以消除的心理阴影;他大学毕业应聘,接连失败,沮丧极了,濒临崩溃。这一切,父亲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他找准时机,给予孩子激励,让孩子从阴影中“一步步走出来”,终于找到了工作,20年后成为了公司的老总。默默付出,悄悄支持,连孩子都没有觉察到父亲的良苦用心,这样的父爱是何其伟大和深沉!②抒发对父亲的感激与缅怀之情。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情,动物如此,何况是人?当他发现父亲付出的真相时,他给父亲的遗像敬上一炷香,轻声道:“爸,我记着你的话,折断的树照样能开花。”他庆幸,自己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遗憾,父亲没有看到自己成功的风采。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和缅怀之意,流露无遗。
“理”的角度:①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孩子身陷困境,父亲没有板着面孔说教,而是借用公司王老板的名义给儿子写了一封信,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他真是一个教子有方的父亲!②笑对残疾,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得过小儿麻痹,右手因此留下残疾,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但他在父亲的引导下,身残志坚,赢得了认可,最终成为了人生的赢家。③笑对失败,让挫折成为成功的阶梯。他“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崛起”,屡败屡试,磨砺了坚忍不拔的意志,成为了“绝不会被失败打倒”的人。这,也是他后来获得老板赏识的关键。④克服自卑心理,是收获成功的前提。他人生的转机,是出现在他又一次落聘的时候。当时他面带微笑,准备离场,让老总感到“很是奇特”,并主动问询情况。他静静一笑,向老板表白自己的人生信念:“折断的树照样能开花!”这里的“静静”,是平静,他已有了承受失败的能力;是沉静,他并不急于证明自己什么,而是坚信自己终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他的表現,获得了老板的“击节称赏”,结果意外地被聘用了。如果他像当年那样,面试时“面红耳赤,期期艾艾”,落聘后唉声叹气,低垂脑袋,恐怕一辈子都没有出头之日。 此外,文章情节曲折,他从反复落聘到应聘成功,充满波折;而那封带给他巨大改变的立志信,竟然不是出自王老板之手,而是出自父亲之手!这些,都让文章富有悬念,充满吸引力。总之,这是一篇意蕴丰富、故事曲折的文章,读来让人在感动之余,油然而生奋发向上之意。
1.老板说“恕我直言,你身体有缺憾”,“缺憾”一词可否换成“缺陷”或“残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折断的树照样开花”,这是谁的话?结合课文,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不可以改。“缺憾”意思是“不够完美、令人遗憾”,委婉地指出了小伙子身体上的残疾,语含尊重,说话得体;如果改成“缺陷”或“残疾”,则显得有些失礼。
2.这句是父亲借王老板的名义鼓励儿子的话。作者借以比喻身有残疾或遭受挫折的人,一样能获得人生的成功。
阅读下面材料,从某一角度发掘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大河问小溪:“知道你那儿为什么冷冷清清,連一条船的影子也见不着吗?”小溪说:“不知道。”大河接着问:“那你知道我这儿为什么热热闹闹,船只穿梭不息吗?”小溪:“不知道。”大河哈哈大笑说:“看我,宽大、深远,而再瞧你,窄小、浅短。”小溪望着趾高气扬的大河,没再言语,只是暗下决心,给大河一个教训,于是改变了自己的流向。几年后,因为没有了小溪的补给,失去了源泉,大河干涸了,但小溪还在哗哗流淌着,一直绵延到不尽的远方。
写作点拨: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作文题面提供了材料,要求我们自主阅读,再根据阅读感悟命题立意,自定文体进行作文。一方面,材料具有开放性,利于考生发散解读,从不同角度立意;另一方面,材料也具有特定的方向,不能随意解读,否则有偏题的危险。
一、读透材料,筛选“文眼”
我们要读透阅读材料,既不能断章取义,又要善于把握关键词语。命题作文有“文眼”,材料作文也有。对材料作文而言,“文眼”就是能揭示材料主旨的关键性词语。仔细揣摩材料,我们可以找到这类词语,如“源泉”、“趾高气扬”、“教训”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确立作文主题的出发点。
二、紧扣“文眼”,提炼主题
①源泉。大河忘记了正是因为有小溪的补给,它才有热热闹闹、船只穿梭不息的景象,忘记源头等于忘本,最终难免落得可悲的结局。②趾高气扬。趾高气扬者,必将失去别人的帮助与支持。③教训。对于那些不识好歹的人,没有必要和他们进行口舌之争,而要以实际行动给他们一个教训。
三、紧扣主题,命题选材
在命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命得平实一点,如“大河和小溪”,但最好拟得更具体一些,新奇一些,如“忘记源泉的大河”“趾高气扬的下场”等,这样给人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此外,还要注意以题目中的材料为引子,引出更多生动的、典型的材料来组织成篇,切忌一味复述和扩写材料。
折断的树照样开花
余显斌
他大学毕业去应聘,可是一次次失败。其中,他最看好的一家公司,去了后,什么条件都达到了,可到了面试时,他却面红耳赤,期期艾艾,最终还是落聘了。
他回到家里,一头倒在床上,沮丧极了。
他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临场慌张,因为,他的右手有残疾,小时得过小儿麻痹,手伸不直,弯曲着。一直,这都是他的心中难以消除的阴影。
他唉声叹气,低垂着脑袋。
他想,他的路在什么地方呢?他将干什么?就在这时,那个公司老总王老板送来一封信。打开来,信上是十分潇洒的行书,上面写道:小伙子,我不能招聘你,是因为公司最近实在不需要员工。你不要自卑,要抬起头来,消除心理障碍。有一点残疾没什么,那不是你的错。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也是个残疾者,有条腿是假肢,因此我能理解你的心理。当年,我也像你一样,自卑难受,这时,别人送了我一句话:折断的树照样开花。以后,在这句话的激励下,我一步步走出来,走到今天。现在,我把它送给你吧。
他读了眼前一亮,想不到那么大个公司,老总竟然也是残疾。他想,自己为什么不能放弃自卑,彻底抬起头来。
他找来一张宣纸,工工整整写下这句话:折断的树照样能开花。然后,裱糊好,认认真真贴在墙上。每天出去回来,都轻轻读一遍。他做老师的父亲见了,也不由得夸道:“真有哲理。”他自豪一笑道:“当然,不然人家怎能领导那么大一个公司。”
以后,他笑对招聘也笑对失败,更是笑对自己的残疾。
一次次失败,他一次次崛起。他想,自己就做一棵折断的树吧,一定要开花,要结果,要枝繁叶茂。
在经历第N次失败后,他又一次走进应聘现场,面带微笑。这时,那个公司的老总见了,很是奇特,问起他的情况,喊住他道:“小伙子,恕我直言,你身体有缺憾,又落聘了,应当很沮丧,却为什么总是一脸微笑,和其他人大不相同。”
他静静一笑,告诉对方,因为他的心里始终相信一句话,折断的树照样能开花。
老总听了,击节称赏,当即决定:“小伙子,你被聘用了,冲着你的那句话,我知道,你会失败,但你绝不会被失败打倒。”
他进了公司,从最底层干起。
20多年后,他终于成为这个公司的老总。
他决定去拜访王老板,表示感谢:是他的那句话,一直激励着自己,使自己走出自卑心理,走出失败的阴影,走向成功。他去了,王老板热情地迎接了他。当他谈起当年的那件事,王老板大惊,告诉他,自己双腿很好,没有假肢啊。说完露出来,果然是的。
他拿出那封信,王老板看了,连连摇头,惭愧地道:“这样的文字,我还真写不出来。”
他拿着信,顿时傻住了。
他想到那个20多年前的下午,想到父亲拿回信时满眼期望的样子,一刹那间,心里彻底明白了。
他回到家,给父亲的遗像默默敬上一炷香,轻声道:“爸,我记着你的话,折断的树照样能开花。”然后,他流下了泪。他想,父亲如果还活着,看到他现在的样子,该是何等欣慰啊。
以后,他在自己办公室里也挂上这句话。每一次有年轻人应聘时,他都会来到现场,讲起这个故事,并赠上这句话。他想,如果应聘者落聘了,那么,就用这句话激励他们;如果成功了,就用这句话告诫他们,如何面对将来事业的挫折。当然,如果身体和他一样,就用这句话作为他们的座右铭吧。
(选自《小品文选刊 》2016年8期)
一部优秀的著作,主题往往是丰富的,是见仁见智的,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现在我们就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此文的主题:
“情”的角度:①父爱是深沉的。孩子的境况让人担忧,他身有残疾,右手“伸不直,弯曲着”;他因此感到自卑,有难以消除的心理阴影;他大学毕业应聘,接连失败,沮丧极了,濒临崩溃。这一切,父亲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他找准时机,给予孩子激励,让孩子从阴影中“一步步走出来”,终于找到了工作,20年后成为了公司的老总。默默付出,悄悄支持,连孩子都没有觉察到父亲的良苦用心,这样的父爱是何其伟大和深沉!②抒发对父亲的感激与缅怀之情。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情,动物如此,何况是人?当他发现父亲付出的真相时,他给父亲的遗像敬上一炷香,轻声道:“爸,我记着你的话,折断的树照样能开花。”他庆幸,自己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遗憾,父亲没有看到自己成功的风采。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和缅怀之意,流露无遗。
“理”的角度:①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孩子身陷困境,父亲没有板着面孔说教,而是借用公司王老板的名义给儿子写了一封信,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他真是一个教子有方的父亲!②笑对残疾,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得过小儿麻痹,右手因此留下残疾,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但他在父亲的引导下,身残志坚,赢得了认可,最终成为了人生的赢家。③笑对失败,让挫折成为成功的阶梯。他“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崛起”,屡败屡试,磨砺了坚忍不拔的意志,成为了“绝不会被失败打倒”的人。这,也是他后来获得老板赏识的关键。④克服自卑心理,是收获成功的前提。他人生的转机,是出现在他又一次落聘的时候。当时他面带微笑,准备离场,让老总感到“很是奇特”,并主动问询情况。他静静一笑,向老板表白自己的人生信念:“折断的树照样能开花!”这里的“静静”,是平静,他已有了承受失败的能力;是沉静,他并不急于证明自己什么,而是坚信自己终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他的表現,获得了老板的“击节称赏”,结果意外地被聘用了。如果他像当年那样,面试时“面红耳赤,期期艾艾”,落聘后唉声叹气,低垂脑袋,恐怕一辈子都没有出头之日。 此外,文章情节曲折,他从反复落聘到应聘成功,充满波折;而那封带给他巨大改变的立志信,竟然不是出自王老板之手,而是出自父亲之手!这些,都让文章富有悬念,充满吸引力。总之,这是一篇意蕴丰富、故事曲折的文章,读来让人在感动之余,油然而生奋发向上之意。
1.老板说“恕我直言,你身体有缺憾”,“缺憾”一词可否换成“缺陷”或“残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折断的树照样开花”,这是谁的话?结合课文,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不可以改。“缺憾”意思是“不够完美、令人遗憾”,委婉地指出了小伙子身体上的残疾,语含尊重,说话得体;如果改成“缺陷”或“残疾”,则显得有些失礼。
2.这句是父亲借王老板的名义鼓励儿子的话。作者借以比喻身有残疾或遭受挫折的人,一样能获得人生的成功。
阅读下面材料,从某一角度发掘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大河问小溪:“知道你那儿为什么冷冷清清,連一条船的影子也见不着吗?”小溪说:“不知道。”大河接着问:“那你知道我这儿为什么热热闹闹,船只穿梭不息吗?”小溪:“不知道。”大河哈哈大笑说:“看我,宽大、深远,而再瞧你,窄小、浅短。”小溪望着趾高气扬的大河,没再言语,只是暗下决心,给大河一个教训,于是改变了自己的流向。几年后,因为没有了小溪的补给,失去了源泉,大河干涸了,但小溪还在哗哗流淌着,一直绵延到不尽的远方。
写作点拨: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作文题面提供了材料,要求我们自主阅读,再根据阅读感悟命题立意,自定文体进行作文。一方面,材料具有开放性,利于考生发散解读,从不同角度立意;另一方面,材料也具有特定的方向,不能随意解读,否则有偏题的危险。
一、读透材料,筛选“文眼”
我们要读透阅读材料,既不能断章取义,又要善于把握关键词语。命题作文有“文眼”,材料作文也有。对材料作文而言,“文眼”就是能揭示材料主旨的关键性词语。仔细揣摩材料,我们可以找到这类词语,如“源泉”、“趾高气扬”、“教训”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确立作文主题的出发点。
二、紧扣“文眼”,提炼主题
①源泉。大河忘记了正是因为有小溪的补给,它才有热热闹闹、船只穿梭不息的景象,忘记源头等于忘本,最终难免落得可悲的结局。②趾高气扬。趾高气扬者,必将失去别人的帮助与支持。③教训。对于那些不识好歹的人,没有必要和他们进行口舌之争,而要以实际行动给他们一个教训。
三、紧扣主题,命题选材
在命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命得平实一点,如“大河和小溪”,但最好拟得更具体一些,新奇一些,如“忘记源泉的大河”“趾高气扬的下场”等,这样给人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此外,还要注意以题目中的材料为引子,引出更多生动的、典型的材料来组织成篇,切忌一味复述和扩写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