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梨子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kfxn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我们兄弟姐妹六个,我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这其中,我是最不让母亲省心的一个。
  我小时候,生性计较,好钻牛角尖,一有点事,就给母亲作个没完没了,好几天不开晴。这让母亲最挠头,兄弟姐妹们都拿我没辙,跟着上火。比如,跟别人家的小伙伴打架了,我打不过人家,就会去他家里撒泼放赖,啥时候看见主人把他家孩子拉过去,象征性地打两巴掌,我才能解气回家;吃饭时,家里熬菜咸了淡了,不顺口,都会成为我撒泼哭闹的理由。闹腾最厉害要数那年过年买梨子的一次。
  记得八岁那年,要过年的时候,看到屯里有人卖冻梨,我撒腿往家里跑,让母亲买。
  “买梨,咱用啥买梨呀?”那时我还小,不知道母亲这话里的意思,当时就回复了一句:“用筐和兜都行啊!”
  “傻孩子,买梨要用钱的,咱钱在哪呀?”
  一句话,问得我当时就傻了眼,突然醒悟过来。母亲说的话意思原来并不是有没有装梨的家什,而是没有买梨的钱。
  是啊,钱在哪里?我仍不死心,继续缠着母亲:“妈,用不了多少钱,才一毛二一斤呢!”
  “傻儿子,咱不能买,年节好过,平常日子不好过,一糊弄就过去了……”
  见母亲态度坚决,我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撒泼。还没等母亲把话说完,我就“咣当”一声躺在屋地上,一边打着滚儿,一边哭闹,嘴里还不住地喊着:“我要梨,我要梨,人家过年都买梨,就咱这人家什么也不买。”
  当时,两个哥哥干活还没回来,我一哭,两个妹妹,一个弟弟躲在屋墙角里也都跟着哭。母亲坐在那铺土搭的大火炕上,蜷缩着身子,炕沿上放着一个土火盆,母亲伸出两手放在火盆上正在烤火,一见到我这副熊样,两眼的泪顺着眼角滴溜溜地滚落了下来。两个大一点的妹妹弯下腰劝我起来,弟弟小,才两岁,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吓得躲在墙角里,只是一个劲儿地哭。但我谁的话也不听,无论妹妹怎么劝,两眼闭得紧紧的,就是一个劲儿地抽泣。一会儿工夫,我便觉得四肢无力,哭声渐渐减弱,再后来便昏昏入睡,什么也不知道了。
  母亲见我睡着了,安顿了一下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自己便拿着一花布兜子悄悄地走出了房门。
  等我醒来时,见自己躺在母亲的怀里。母亲见我睁开了眼睛,嘴角蠕动了两下,想说的话没说出来,眼窝含着的泪,强忍着没有掉下来,嘴角又是微微蠕动了两下,说:“儿子,睡醒了,看,妈把梨给你买回来了。”
  母亲说话间,一手将放在窗台上的那个小花布兜拿过来,放在我面前,妹妹和弟弟们也一下子围上来。母亲慢慢地打开花布兜,拿出仅有的六个梨,递到了我面前。我当时不知哪里来的那个机灵劲儿,在这几个梨当中,挑选一个最小的拿在手里,把其他三个梨分给了在场的每人一个,剩下两个留给两个哥哥。等两个妹妹和弟弟都吃没了,我才咽下最后的一小口。我细细地品,慢慢地咽,这梨子甜中透着浓浓的酸味,穿越我的味蕾,浸润到我的内心深处,回味无穷……
  母亲见我吃下这个最小的梨子,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难以言表的笑容。
  如今,五十多年的时间早已成为过去,母亲也早已作古。可那几个梨子母亲当时是从哪里弄钱买回来的,母亲在世时,谁也不敢问,生怕触动了她心头最软的那一塊。不过,这几个梨子一直成为了我们兄妹几个心中的谜团。这谜团,随着时间的久远,不但没有淡忘,却越发浓重起来……
其他文献
8年前,我曾在伊犁的深山中疲惫地步行一天,其间迷了路,沿着向山地低处流淌的小溪找到阿希河的河道,河边就是公路,继续往南走就可以到达一个哈萨克人的村子,那里有我要去访问的一间水泵机房。临近天黑我才到达目的地,素昧平生的主人一直在河边等候。  因为是夏季,草丛里会有毒蛇活动,早晨出发时,我认识的哈萨克朋友让我穿上一双雨靴——蛇牙咬不透這种胶鞋。太阳落山后,山里迅速寒冷起来,我在空寂而起伏的山地草原上忽
期刊
很久以前,有一个人问佛陀说:“我身体一直很不好,我到处求神问卜,但是却毫无帮助,请您指示我到底要不要信神呢?”  佛陀亲切地问他:“请你看前面那一个村落的农民,假使在春天时,他们不去耕田播种,而只是天天在神的前面祈求赐给他们丰收,到了秋天,神会赐给他们丰收吗?”  “我想不会的。”此人回答。佛陀说:“你答得好,现在再问你,如果一个农夫在春天很努力地去耕耘、播种、灌溉、施肥、除草,但他并没求神赐给丰
期刊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时,泪如泉涌。从那一刻起,著名诗人食指老师的诗就刻在了我心底。  我读这首诗时也是读到了我们共同的命运。1968年12月18日,食指在去山西的北京知青专列上写下了这首诗,转年,也就是1969年的夏天,一天深夜里,我在位于武汉工学院的家门口,躺在竹床数星星,父亲和继母在屋里吵架,越吵声音越大,突然间没有了动静。不一会只见爸爸拎着个包气冲冲走出来拉起我的手就走,父
期刊
祖母临去世前的几天,一直坐在门楼下的席子上,那儿有风,有光。她不愿回到幽暗的屋子里。她的眼大部分时间闭着,偶尔睁开,她已没有力气把眼睛一直睁着。后来她连坐的力气也没有了,就躺着,仍躺在那儿,不准别人挪动。直到她陷入昏迷状态,已不能再发出任何指令,父亲和我才把她抬到堂屋的床上。床早已放在那儿,是预备的灵床。在灵床上,母亲和姑姑给她擦洗身体穿上寿衣后,她突然又醒了过来。她显然意识到了身边的变化,并知道
期刊
说起洋娃娃,或许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是小孩子的玩具。殊不知,一款名为“小布”的娃娃,却深受白领等成人玩家喜爱。这款玩偶英文名叫Blythe,1972年诞生于美国,最早的中国玩家大都是海归。  “小布”四肢短小,头部和眼睛偏大,拉动后脑勺的拉环可以睁眼、闭眼。近几年进入中国后,很快成为娃圈新宠。富有创意的玩家热衷于给娃娃“换脸”,带着它们旅行、拍照。于是,一种专门给“小布”改妆的改娃师应运而生。公主妆、
期刊
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人独居。我让她搬到我家里住,她不肯,说住惯了老房子,不想挪地方。我想给她安装电话,方便联系。可母亲说听不惯电话铃声,她嫌吵,想安静地生活。  这让我担心极了。因为母亲所谓安静地生活,其实就是独自沉浸于对往事的回忆中,并且常常自言自语。我觉得母亲好可怜。因为工作忙,我不可能天天陪伴着她。而孤独的她,有可能会患上老年痴呆症。这种想法让我惊恐不安。  我对母亲说:“妈,我希望您晚年幸福
期刊
梁子湖活成了我的诗魂  天和地首先是一湖水  一担水一缸水一锅水  一碗山水的倒影  喝下之后 长成了  我们身上这身血肉  共一个湖生  共一个湖长  共一个湖活成一家  父母用身上那一轮山水  养了我和弟弟妹妹这一轮山水  是大山大水的秉性让我们  对儿孙不敢轻忘 在人前  活成隐忍的山善良的水  去过他乡那多的山水  走到哪儿 母亲 为湖  为人的那种清透  在我的身上 水乡成了  一方山水
期刊
繁忙喧嚣的现代生活,让很多人或是奔波于衣食住行之中,或是忙碌于凡尘琐事之间,将书放置于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使之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埃……  有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觉得这话少了些人文气息的熏陶,少了些浓郁的书香味道,少了缕缕恬静的味道,终归不是一个对生活有追求的正道,人生注定显得会有所缺憾,在这个物质文明已经逐步完善的时代,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也愈加地得以显现,两者相辅相成,方能相得
期刊
我又看了一遍《我的少女时代》。好奇怪,其实它的桥段都没什么新意,可就是细节丝丝入扣完成度超高,看得人笑中带泪。  我看的是晚上10点的场次,因而影院里的人不太多,足以让我有机会观察每一位观众。最后10分钟身边所有的女性观众无一例外全部落泪。而我的另一位女性朋友说,她身边看这片子最起劲的,其实不是真正的少女们,而是那些年龄在27~35岁的女“白骨精”。平时脚蹬“恨天高”手拎香奈儿2.55,风风火火一
期刊
病树  南方的树真是阿娜多姿。  仅一棵榕树就令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挺拔丰腴的树腰,浓密葱笼的树冠,千丝万缕气根静垂轻飘,姿色足以倾城倾国……  我在南宁街头公园徜徉,观赏仪态万方的南方树木。赏心悦目之际,一株病树赫然入目!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一株吊瓶的树。是的,就是我们这些人在医院输液打点滴的吊瓶。树干上吊了三个塑料药瓶,缠着纵横的塑胶管,一如重症病人身上插满导管。  我看得讶然发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