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全社会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大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更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品德高尚,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全面型人才。从体育教材的性质来看,具有鲜明的德育特点,从体育课“身教胜于言教”的特点上看,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体育教师必须把握当代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认清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
一、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除担负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外,还担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一种形式,它具有双重性,跟其他学科相比又具有一定特殊性,它既有讲授体育理论知识的室内课,又有传授体育技能、技巧的室外课,所以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我国的体育教学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通过体育教学把学生的身体锻炼和社会责任感相联系,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树立群体意识,培养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经常锻炼的兴趣与习惯;发展学生个性,锻炼意志,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以及文明的行为,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二、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1、利用体育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是课堂教学的法规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利用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思想品质。课的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常规的严格要求,有利于良好班风形成。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里,有助于正确思想品德的形成,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为学生德育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所以每位教师都应把贯彻课堂常规作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认真搞好。
2、利用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课中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有些教材具有鲜明的教育性,教师要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潜移默化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努力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理论课教学中,体育教材也有鲜明的思想性。如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敢于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坚持锻炼,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体育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有目的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属于体育运动的技术。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感情教育。例如接力跑、拔河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中长跑练习中的“极点”现象,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德教育的最好时机。
3、利用教学中组织教法进行德育渗透
在体育教學中,组织教法起着主导作用,它是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必备条件,是体育课组织工作重点,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品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组织教法中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共同完成体育课的任务,同时也是贯彻教育因素的重要环节。在体育课的整个组织教法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必须精心协调、严密组织,教师应对学生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踏踏实实、不畏艰难的作风和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
4、利用学生在课堂中表现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课是在动态中进行的,具有活动范围大、组织工作复杂,干扰因素与偶发事件多的特点,因而教学难度大。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因势利导,及时点评,以达到育人的目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时常伴有偶发事件的发生,教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良好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教师要及时做出表扬,给予鼓励,以便树立模范榜样,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在教学中,不仅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更要对有进步的后进生及时抓住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同时要善于依靠班集体的力量,对违纪现象进行监督和制约,及时教育引导,抵制歪风邪气,建立一个民主和谐的班集体。
5、运用榜样进行德育渗透
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如当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中重振雄风凭中国人特有的志气,再次获得冠军,为祖国争得荣誉时;当刘翔在奥运比赛中获得金牌时;当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时候,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更热爱自己的国家。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为革命锻炼身体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培养他们获得强健体魄的信念,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榜样作用:每年全校都有评选各类积极分子,而体育积极分子也应占学生数的一定比例,这对推动学校的体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的自身榜样教育:教师的思想品行和业务水平,包括文化素养、教学风格、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当学生意识到从教师身上看到了他们所希望的形象时,就产生了积极的榜样教育的效果。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身作则,谈吐文明、衣着整洁,讲解清楚,重点明确,示范规范、优美大方,工作认真负责,准备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做,尽量满足同学们的要求,练习时积极为同学们当陪练,耐心帮助后进的同学等。
总之,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比例加大,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中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已是当务之急。现代中学生他们知道的东西多,知识面广,主观性强,对他们讲大道理作用不大,只有结合实际跟他们讲道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体育课教学就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独有特点,作为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这一阵地,在进行体育课教学时,有预见性的把思想品德教育贯彻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思想品德教育寓教于乐、寓教于景、情景交融,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炼之以意、持之以恒的效果。
一、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除担负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外,还担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一种形式,它具有双重性,跟其他学科相比又具有一定特殊性,它既有讲授体育理论知识的室内课,又有传授体育技能、技巧的室外课,所以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我国的体育教学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通过体育教学把学生的身体锻炼和社会责任感相联系,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树立群体意识,培养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经常锻炼的兴趣与习惯;发展学生个性,锻炼意志,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以及文明的行为,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二、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1、利用体育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是课堂教学的法规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利用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思想品质。课的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常规的严格要求,有利于良好班风形成。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里,有助于正确思想品德的形成,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为学生德育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所以每位教师都应把贯彻课堂常规作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认真搞好。
2、利用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课中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有些教材具有鲜明的教育性,教师要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潜移默化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努力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理论课教学中,体育教材也有鲜明的思想性。如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敢于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坚持锻炼,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体育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有目的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属于体育运动的技术。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感情教育。例如接力跑、拔河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中长跑练习中的“极点”现象,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德教育的最好时机。
3、利用教学中组织教法进行德育渗透
在体育教學中,组织教法起着主导作用,它是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必备条件,是体育课组织工作重点,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品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组织教法中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共同完成体育课的任务,同时也是贯彻教育因素的重要环节。在体育课的整个组织教法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必须精心协调、严密组织,教师应对学生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踏踏实实、不畏艰难的作风和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
4、利用学生在课堂中表现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课是在动态中进行的,具有活动范围大、组织工作复杂,干扰因素与偶发事件多的特点,因而教学难度大。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因势利导,及时点评,以达到育人的目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时常伴有偶发事件的发生,教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良好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教师要及时做出表扬,给予鼓励,以便树立模范榜样,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在教学中,不仅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更要对有进步的后进生及时抓住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同时要善于依靠班集体的力量,对违纪现象进行监督和制约,及时教育引导,抵制歪风邪气,建立一个民主和谐的班集体。
5、运用榜样进行德育渗透
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如当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中重振雄风凭中国人特有的志气,再次获得冠军,为祖国争得荣誉时;当刘翔在奥运比赛中获得金牌时;当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时候,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更热爱自己的国家。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为革命锻炼身体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培养他们获得强健体魄的信念,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榜样作用:每年全校都有评选各类积极分子,而体育积极分子也应占学生数的一定比例,这对推动学校的体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的自身榜样教育:教师的思想品行和业务水平,包括文化素养、教学风格、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当学生意识到从教师身上看到了他们所希望的形象时,就产生了积极的榜样教育的效果。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身作则,谈吐文明、衣着整洁,讲解清楚,重点明确,示范规范、优美大方,工作认真负责,准备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做,尽量满足同学们的要求,练习时积极为同学们当陪练,耐心帮助后进的同学等。
总之,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比例加大,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中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已是当务之急。现代中学生他们知道的东西多,知识面广,主观性强,对他们讲大道理作用不大,只有结合实际跟他们讲道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体育课教学就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独有特点,作为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这一阵地,在进行体育课教学时,有预见性的把思想品德教育贯彻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思想品德教育寓教于乐、寓教于景、情景交融,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炼之以意、持之以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