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物理学史实现情感目标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sh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学史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通过学习物理学史,可以让学生看到科学家的协作精神,进而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可以使学生体验物理学的批判精神,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物理学史 教学 作用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在物理教学中,适当的引入物理学史的知识,不仅能够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思想性和启发性,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本文仅就物理学史在实现情感目标的方面做一浅述。
  
  一、通过学习物理学史,可以让学生看到科学家的协作精神,进而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博士在最近发表一个报告中指出,要教育学生不仅仅“学知识”,而且要“学做事、学做人、学会与他人生活”。在物理学史中,我们可以在一些典型的事例中时时发现科学家之间的相互协作和相互帮助的精神。
  科学研究是一种脑力劳动,其价值往往表现为同行和社会的承认。为了褒奖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常常在某些定理、定律、法则、猜想、学说、(科学)单位前面冠以科学家的名字.像牛顿引力理论、牛顿力学、牛顿三定律、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等就是明显的例证。虽然这种同行的承认是集体对个体研究工作的承认,但是,这不能说明这些成果是 某个人的独立工作可以完成的。对此,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就深有体会地讲到:“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以量子理论的建立为例,在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设之后,爱因斯坦建立了“光量子”理论;玻尔建立了原子理论;德布洛意建立了相波理论,并且在此基础上,海森伯和薛定谔最终建立了量子力学.能量守恒原理的发现曾有几个国家的十几名科学工作者作出了贡献,英国的焦耳、德国的迈尔和亥姆霍兹的贡献最为突出.他们的成绩往往体现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集体智慧和血汗,正像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所说的:“科学家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个人的智慧,所有的人想一个问题,并且每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在建立起来的伟大知识大厦之中。”
  这种协作精神在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中对个人独创精神是一个有益的补充,这是一种互补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996年,杨福家院士谈到:“今天的科学实验已经不像本世纪初那样,仅靠一两个人就可以获得重大研究成果了。……我感到这个课题值得每个教师深入思考:如何教育学生与人相处。我非常赞赏一句话:“当你走进艺术展览馆时,看到自己的作品是一种享受,看到别人的作品也应感到是一种享受。在一个科研集体中,其他人取得了成绩,你也应该感到高兴,当代知识分子应该具有这样的素质。”
  在物理教学中,适当的引入物理学史知识,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下,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二、通过学习物理学史,可以使学生体验物理学的批判、辨证思维
  
  批判精神的核心是怀疑精神,表现为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坚持真理。哈佛大学以“与柏拉图相知,与亚里士多德相知,更重要的是与真理相知”作为自己的校训,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更是批判精神的写照。物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反思、怀疑、批判、求真、求美、求新的发展史。从光的微粒说到波粒二象性和光子说,从古典力学、经典力学再到相对论力学;从热质说、热动说到能量说,爱因斯坦和玻尔之间就量子力学是否完备发生了長期的争论等。都是让学生体悟批判精神的生动素材,对物理学史的阅读、听讲、讨论本身就是一种培养批判精神的过程。
  在物理教学中引用物理学史介绍物理学规律形成的过程,会给学生带来好处。例如,力学的各种概念和理论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建立起来的。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特别是生产斗争中,天天接触到机械运动,使用工具,经常会经受到力的作用,所以力学知识发展较早,也最直观,从而建立起力、运动、速度、动量等概念,建立起牛顿运动定律。而这些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人们的实践,进一步深入地认识机械运动,这就是一个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又在实践中经受检验,从而使科学向前进步。
  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即矛盾论的观点在物理学史上也是不乏例证的。通过有关例子的教学,可以启迪学生思想,避免走向问题的极端。让学生充分理解自然界中的事物无一不是对立统一的。正电荷与负电荷,它们有相反的性质,形成的电流方向相反,产生的磁场方向也相反,但它们又处于统一之中,如它们共同存在于物体之中,无论如何变化,电荷必定守恒。波粒二象性正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对立统一现象。人类认识自然界总是按辨证的规律前进的。
  
  三、通过学习物理学史 ,可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郭奕玲教授认为讲清科学发展的曲折性, 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科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科学家成功之路是艰险的,要准备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精力和代价,必须有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要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物理学史可以看成是某种载体,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传达科学前辈的思想、方法、情趣和经验。目的是给人既要讲述理论的发展,也要介绍实验的发现和检验,这样才能说清楚物理学的来龙去脉。
  他还认为,通过物理学史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什么是苦?什么是乐?科学家们怎样看苦和乐?科学工作,虽苦犹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价值要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和历史的长河里去衡量;培育高尚的情操,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树立责任感,要象科学家那样为国为民,奋发图强。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有时候反面的事例往往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可见,物理学史是物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引入物理学史对物理教学能够更好的实现情感目标,教师应该将物理学史与教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参考文献:
  1.胡世良.谈中学教学中的物理学史教育
  2.申先甲.物理学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2
  3.张楚廷.教学论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7
其他文献
摘 要:室内设计一般要进行空间分隔与组合,这是空间设计的重要基础。而空间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分隔的方式来完成的。当然,空间的分割与联系也是相对的,相辅相成,从空间的整体要求看,只谈分隔不谈联系,或只谈联系不谈分隔都不可能体现现代空间设计的环境整体意识,也不可能满足人们在室内空间的各种生活活动和精神方面的要求。要采取什么分隔方式,既要根据空间的特点和功能使用要求,又要考虑到空间的艺术特点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里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要真正发挥主导的作用,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把自主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语文实践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过去,语文教学的效率不高,学生语文能力不强,虽然原因众多,但陈旧的教学模式把学生
期刊
摘 要: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素质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来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培养学生参与教学入手,在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关键词:课堂教学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自主学习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素质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来培养。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下,研究性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寻找对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想问”、“有问”、“会问”。 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粗浅了谈了一些想法和认识。  关键词:思想政治 提高 问题意识    新课程改革中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试想,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问题,能算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吗?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吗?自古以来,只有敢问
期刊
摘 要:最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的思想、教育的观念都在改变和发展,其目的就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教师必须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本文试图结合作者本人的教学实践,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物理教学改革实践,探索通过师生互动改善物理教学。  关键词:师生互动 创造力 建构主义 质疑    “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差距,实际是创造力的差距。”这是联合国近来的新论
期刊
摘 要:单词是学习英语的第一关,学生掌握的单词越多,学习英语的能力就越强。小学生们活泼好动,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靠死记硬背,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恶学习,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用新奇有趣的方法来学单词,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相形记忆 动起来 歌谣和歌曲 多种感官    很多学习英语的人都感到词汇的掌握是一个难关。小学生们更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尽快从应试教育相素质教育转化,而素质教育中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能力之中,更应优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学科的优势,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更新观念,营造创新环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之一,课堂教学应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要有幽
期刊
一、研究背景    新课标的推行是国家“十五”计划的重点项目。根据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普通中、小学自2004年起开始执行“新课程标准”,新生小学一年级、初一、高一统一使用全国统编新课程标准教材,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及教材和起点参差不齐的教育现状。  教师既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也是教学过程的被动者。所谓主导者,即:教学课程的进度、内容的深浅、繁简的把握、教学手法的运用、教学方式的施
期刊
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来进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我认为可以从先学后教,在课堂分组合作阅读文本和思维激发教学上进行尝试。    一、先学后教,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1.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用发展的目光来看现在的时代,创造性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语文教育本来就缘自
期刊
21世纪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人的健康,应当是身体健康,加上心理健康。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特殊的家庭环境,造就了特殊的性格;加上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情况复杂,就业紧张,给中学生的心理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害,表现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给现在的素质教育带来了难度。如何改善课堂师生、生生交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