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新课程改革直接催生了教育之变:教之变,学之变,制度之变,管理之变……面对如此变化的形势,我们不禁扪心自问:要想还原教育之本真,我们到底该怎样做呢?
一、大学与中学深度结合,创新学校发展模式
面对风起云涌的新课程改革,我校于本世纪初将办学目标定位于“促师生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近年来,随着对人本思想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我们认为,以生为本,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幸福。所以,我们将“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幸福”作为学校的终极使命。基于此,我们不能不直面并深思一些问题,如“如何突破靠中高考成绩立校、强校的思维智障?”“如何面对教师队伍迅速年轻化的强力冲击?”“如何为旧的教研活动寻找新的增长点?”“怎样帮助教师找到一个认为自己高尚与伟大的理由?”“如何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如何帮助教师真正走上专业化之路?”等等。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接触到首师大教师发展学校的宁虹教授提出的“以实践为取向,以意义为单元”的思路,正与我们对教育理想的思考、探索和追求高度契合。于是,我们就此确定了长期合作的规划,即以“实现教育的意义”为切入口,以常规的“说——听——评——案例”四环节的校本教研为底线,逐次渗透,让“为实现教育的意义而教”成为每一位教师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追求。
专家们深入到学校的各个学科教研组,利用教研组及备课组的固定活动时间,全程参与教研组每周一次的听评课活动,引领各组的骨干教师以学科知识和学科思想方法为桥梁,对“为实现教育的意义而教”达成初步共识,这为我校落实新课程改革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后,教师发展学校的专家们更加有针对性地参与了初高中数学、语文、英语学科的教研活动,我校将每周三上午设定为专用活动时间,本着“自愿”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原则,成立“实践·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组”,课题组的活动周期为一年,循环进行。这些活动不受时间、空间局限,打破学科界限、年龄界限、大学与中学的界限,这种深度合作,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的新课程改革,而且对创新现代学校发展模式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二、围绕“四个意义”和“六个环节”,打造新型教研文化
两年多来,我们围绕“四个意义”:教育的意义——什么样的教育可以触动我的学生;所教学科的教育意义——我任教的学科可以怎样触动我的学生;所讲授具体知识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作用地位及其教育意义——我将要讲授的具体知识可以怎样触动我的学生。如何将这些教育意义在学生身上得以实现——通过什么样的具体方法才能触动我的学生,紧扣六个“环节”,即了解学生、课前会议、上(听)课、课后会议、撰写案例、案例交流与欣赏,开展了扎实的实验研究工作。课题组每周三上午,先讲两节课,再评两节课,上课人的设计和听课人的点评都力求打破学科界线,从以上“四个意识”来设计和点评。课后,上课教师再按以上六个环节写出“案例”。
我们的课题研究一直倡导一种“上天入地”的教育科研精神。因为,只有理论能够真正地影响策略,且可以付诸实践,即“入地”的时候,才算找到了自己的生长点,才真正富有生命力。因此,我们通过专家报告、校本培训、自学等方式,使课题组成员对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哲学都有了广泛的涉猎,基本能够将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问题连续体理论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数学教师何岩在案例反思中写道: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队而不是个人,其目的是使团队智商大于个人智商,使个人成长的速度更快,从而激发群体智慧。课题组的成员来自学校各个教研组,横跨初高中,兼顾文理科。人员的构成彻底打破了学科界限,实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团队学习的关键是要克服个人的心理障碍,使每个人都能真实地谈出自己心中的设想,真正做到一起学习和思考。课题组的每次活动其实就是一场“头脑风暴”。大到针对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教育理念,小到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小动作 ,都能成为点燃“风暴”的导火索。
的确,我们的课题组研讨会讲究“开诚布公,仗义执言”,有时,激烈的争论场面会令前来观摩的外校教师啧啧称奇!正如何岩老师所说,在我们的课题组,这种开放性的教研文化已经与传统的、个性化的教研文化融为一体,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实现教育的意义,还原教育的本真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而行走方式的改变又必须以教师传统的思维习惯的改变为前提。杜威曾经说过:“我们已经习惯了我们所戴的锁链,一旦被拿去时我们还会想念它……”
课题研究之前,老师们经常戏言:教师做什么?只不过是做琐碎的事儿、教枯燥的知识、管不懂事的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创造性,这样的工作怎么可能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呢?
但是,两年后的变化是明显的: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自觉寻求从单纯的学科型教师到教育型教师,从“经师”到“人师”的角色转变;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自觉反省——寻找“认为自己崇高与伟大的理由”,创造幸福的职业生活。
赖力敏老师在《我若为王》一课的课后反思中写道:“我反复思考,终于明确:文章的语言是语文课堂上师生与作者思想直接交流的惟一媒介,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撼动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境界,只能靠语言本身。而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上,我之所以以分析为主,重分析而轻感受,是因为我的教学方向是朝向‘应试’的。阅读教学的目的一旦成为了考场上的规范答题,语文课堂也就成了一个严格的训练场,‘语文味’就荡然无存了。我这样做实际忽略的是语文学科最根本的特点,即情感因素与人文精神。这样的课堂即使师生的分析头头是道,也是干瘪的、残缺的,因为它滤去了鲜活的心灵跃动、庄重的时代使命、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思维视角,我为什么不在范读之后,请学生就自己的兴趣点和疑难点找出相应的语段多读几遍呢?本文归谬式的逻辑思路、漫画式的夸张勾画、情感强烈的词语语句都是学生在整体阅读中意识到但又不够清晰的,而这些都可以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讨论的方式使之更清晰化,一旦这些搞清楚了,作者的矛头指向也就能够迎刃而解了,这样岂不既顺应了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又突破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并保持了课堂教学的完整感吗?” 带着这样的思考,一个月后她又上了《我有一个梦想》一课。这次的感悟是:“以文中飞扬四溢的激情为教学起点,让那些充满智慧又极富感召力的词句撼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贯穿课堂的主线。整个课堂以诵读为导引,读——评——析——学四位一体……一位同学在课后对她说:“这堂课我感受很深,有意犹未尽之感,希望能有一个机会在全班用英语模拟马丁的演讲。”
赖老师终于触动了她的学生,教育的意义也就在不经意间实现了,教育的本真也就这样被还原了!
在长期的“应试”背景下,一种经常的现象是:很多教师每天都在机械地重复,都在消极地“应试”,很多教师都产生了很强的职业倦怠感,享受不到教育的幸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现代学校建设,就是要建立一种融教育、教学、研究、学习为一体的新型教师职业生活方式,唤醒教师的教育理想,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体验,并以此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还教育之本真!□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 朱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