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自然 灵起西蜀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是一块神性的土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产出了“五粮液”,生长了熊猫,还诞生了熊猫画家。本文描述的这位熊猫画家姓刁名华甫。因为他深爱养育自己的这块土地,更喜欢熊猫,且画了很多熊猫,人们惊叹他画出了熊猫的神韵,故称他熊猫画家。近日,笔者有幸近距离观赏到先生的作品,令人过目难忘。此前,我对先生的了解仅限于一只只神气活现的熊猫和如雷贯耳的大名。然而当我观罢他多幅画作之后,窥一斑而见全豹,对先生的书画艺术有了新的认知。
  刁华甫,斋号自娱堂,1942年生,四川成都人。1961年毕业于成都美术学校,师承著名画家吴一峰、陈子庄、周伦元、朱纫君、陈亮清诸先生。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四川国防诗书画院院长、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研究馆特约馆员、成都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2000年被授予中国百杰画家。
  华甫先生自幼爱好绘画,曾涉足山水、人物、花鸟,研习过古今名家大师作品和技法。因其生活在大熊猫故乡,所以尤喜并擅画大熊猫。先生从画竹入手,触类旁通,在名家指点下,专心致力于花鸟、并长期对大熊猫进行专题研究与创作,几十年如一日痴迷其中,笔耕不辍。其作品面貌新颖、风格独特,在风神表达上气韵飘洒;在情态体现上淋漓尽致;在笔墨运用上遒劲苍拙,用独到的笔墨营造出一片清新的天地,在国画界独树一帜。先生的数十幅精品力作曾参加国家级、省级展览,被人民大会堂以及英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馆、画廊收藏;出版有《刁华甫画集》《大熊猫画》。近年来,先生创作的国宝熊猫和富贵牡丹系列作品深受众多知名人士和收藏界的认可和推崇。
  先生于1995年在香港特区“收藏家”画轩举办个展,同年在日本广岛与日本画家举办联展,多件作品被收藏。1997年,作品《故乡情》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诗书画研究院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画展”优秀奖并被收藏;《丽人行》获中国文联“‘爱我中国’,中国画油画大展”优秀作品奖;《大熊猫》入选第二届“枫叶奖”国际水墨画大赛特别奖;《游春图》入选中国文联主办的全国画展优秀奖;《卧龙春晓》入选中国美协、四川美协主办的“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大展”。有3幅作品入编《2000年中国百杰书画家精品集》。作品《十八罗汉》《竹林七贤》参加荣宝斋艺术品拍卖有限责任公司迎接新世纪当代中国画扇面精品专场拍卖会,一举成功。国内和港台澳地区的110多家报刊曾专辟栏目介绍其作品和简历。先生的作品还入编《当代中国名家书画宝鉴》《当代中国书画名人图录》《2000年中国百杰书画家精品集》。张爱萍将军曾赞扬其作品“飘逸俊朗,灵台通彻,极具张力。”
  先生的作品师法自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既重形似,更重传神,能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大熊猫生命和情感;能巧妙地调动笔墨描绘出大熊猫的喜怒哀乐,使作品具有形神兼备,耐人寻味的效果和浓郁的大自然气息。大熊猫那竖起的圆圆的黑耳朵,像戴着的一顶“风雪帽”;特别是那一对黑黑的眼圈,毛茸茸的白脸上嵌着一对乌黑发亮的眼睛,像是戴着一副墨镜,四肢好像穿着黑绒的大“皮靴”,真是神气十足,令人瞩目,更显得美丽可爱。先生以大熊猫为题材的主要作品有《母子情依依》《秋澜细韵》《祥和图》《竹林问安》《国色双骄》《竹之恋》《此君不可义无竹》等。画中那些活泼生动,栩栩如生的大熊猫,无不令人怜爱珍惜。
  思想的表达离不开技法的承载。先生的大熊猫系列作品,不仅表现了大熊猫的憨态可掬,也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生态之美与万物和谐的美好图景。足见他是立足于自然生态与文化的高度,对自然与生命和谐与共的关系做出的思考与表达以及由此产生的美感和魅力。他把具象与抽象、似与不似相和谐统一,把传统的写意水墨技法和工笔技法融为一体,使得大熊猫的神韵和质感得以充分表现,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作品在格调、品位上都上升到较高层次。比如,他对大熊猫的形象作了适当取舍夸张,突出其形体特征;用墨注重干湿、浓淡的变化,特别是在头部表现时,以写实又写意的方式,细腻而不堆砌,传神又不匠气,用灵动的笔墨刻画了大熊猫在不同环境、不同场景中的憨态、顽皮、可爱的性格和表情。尤其是画家在描绘大熊猫的眼神时,在那一对黑黑的眼圈中,特别精微地刻画出眼球的层次、高光与黑白分布等细节,使其更加炯炯有神,加上那肥胖、缓慢、笨拙而又悠闲的姿态和走起路来东张西望的神情,透示了生命的蓬勃生机和自然和谐的境界。先生的创作态度是认真而一丝不苟的,其作品中的景物表现是十分见功力的。他以严谨技法营造的原生态中的生命景观,其虚实、静动、疏密三种关系处理得非常到位,每幅作品都体现出他的观察细腻和技法的娴熟,环境营造的准确与技法的得心应手,画家以细微的笔法和诗意格调营造出熊猫世界的静谧与和谐,真正让人领略到其作品独特的审美境界,充分展示了画家良好的艺术感觉与能力。
  先生的画作均以自然生态为背景、以大熊猫为主题,作品立意新颖、风格迥异,气息清新、构图唯美,技法严谨、雅俗共赏,从不同的侧面,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集中展现了大熊猫的灵动可爱和画家高超的艺术水准;充分描绘出了西蜀的生态文化、熊猫文化等;惟妙惟肖地诠释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炽热之情。先生的这种以大熊猫和大自然为主题的画作,说明了他对社会对环境和动物具有可贵的保护意识,会让更多的人把对艺术、人类的喜好与保护生态环境融合到一起,有助于构筑展现西蜀美好自然生态和特色熊猫文化的艺术平台,提升人们的文化品位,为建设美丽中国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华甫先生才华横溢,虽年届古稀,但壮志未减,至今仍奔走于西蜀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揽尽白云蓝天日月星光,为弘扬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不易余力挥毫泼墨、犁耕不止,追逐他对艺术的执着梦想,描绘着他对人生的不懈求索。这正是:“身心俱疲终不悔,为‘猫’消得人憔悴。痴心不改绘国宝,功夫不负古稀岁”。
  (责任编辑: 江 山)
其他文献
黑龙江黑河市红色边疆农场,在黑龙江畔近24千米的堤坝上,活跃着一支屡建奇功的“王牌军”,他们就是中铁五局黑干八标项目部。项目部在项目经理陈文龙等班子成员领导下,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科学组织、规范施工、大干快上,在黑龙江堤防工程施工中创下了骄人战绩,一举成为全线施工的排头兵和标杆。他们开工4个多月,取得全线开工第一、安全质量第一、文明施工第一、进度第一、形象第一等五个第
期刊
攀西大裂谷,中国西南地区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不但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更培育着可歌可泣的人文精粹。那盛开在大裂谷中的攀枝花城,婀娜多姿地展现着时代变迁中曾经的沧海桑田和当今的炫异争奇。  中国十九冶,在攀西大裂谷中脱颖而出、蝉蜕龙变、铿锵跨越,成为了当今建筑行业中气宇轩昂、叱咤风云的一支劲旅,成为饮誉大江南北的“西部铁军”。  奔腾不息的金沙江,既目睹与见证着中国十九冶曾经跨越50载春秋的磅礴气势
期刊
2015年是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的效率提升年。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公司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全力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做强做优和改进作风“三大攻坚战”为引领,谋篇布局,创新工作思路;思想引领,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夯实公司软实力;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助力科学发展,切实提升公司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公司转型升级上台阶、上水平。  谋篇布局  ——“137”工作思路谋发展 
期刊
老子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冬(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帛书本《老子》第63章)即:  做自然行为,办自然事情,吃自然食物和味道。这样子来为人处事,才能把大事化小,不至于把小事化大;复杂的事才能简单化,不至于把简单的事复杂化;困难的事才能容易化,不至于把容易的事困难化。人们还抱怨指责违背物质世界的自
期刊
每个重要时间节点背后,都蕴藏着一段历史。它不仅连接过去与未来,也将现在标注成意味深长的瞬间。  2015年10月1日,举国同庆新中国66华诞。36天后,11月6日,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以下简称“一厂”)再传喜讯——累计生产原油6亿吨,占大庆油田总产量的1/4,占全国同期陆上原油总产量的10%,再次刷新了采油厂的产量纪录,在祖国腾飞的乐章里,奏响一厂人奋进的足音。  6亿吨是多少?  有人曾作了一个
期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中央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水平和文明办主任素质,为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11月2—4日,国资委宣传局在京举办中央企业文明办主任培训班。国资委文明委副主任、宣传局局长卢卫东同志出席并讲话。国资委文明办主任、宣传局副局长韩天同志主持培训班。 
期刊
近年来,画马名家王子贤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展,2005年参加了第八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2006年参加了第九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和九届西湖艺术博览会等,均取得了较大成功。著名美术史学家、评论家、四川美院禾子教授,看了他的作品后极为称赞,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多家媒体记者、评论家写文评赞他描绘水墨马的艺术风格。在第13届国际工艺品书画交易会上,他作的国画《八骏雄风》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国画《雄
期刊
企业人才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强企建设的重要支撑;是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的必备要件。加强企业人才文化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精干高效的企业人才队伍,对人才强企建设,打造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企业人才文化,指的是人才的核心价值观、良好的人才公共道德和人才正能量。近十年来,我国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跨越式发展,人才强国战略地位得到确立,科学人才观日益深入人心,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
期刊
园外,春雨如诗,亭内,墨香四溢。一位七旬老者,正提笔案前挥毫献艺,不少观众驻足细看,流连忘返。在今年枇杷山书画交流会上,初睹戴老风采。先生虽貌不惊人,但其书作却让人眼前一亮。书家为人谦和、朴实诚厚,虽才高艺精,但从不骄人,与他交谈,犹如沐春风之感。  戴三七,笔名念一男,1944年生 ,重庆忠县人。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重庆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研究员、理事、重庆市南岸区老年大学书画院院长、重庆长
期刊
2016年3月24日,中宣部宣教局、国资委宣传工作局、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在京联合举办中央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座谈会,交流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经验做法,研究推动中央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长常戌,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社长贾雨川、总编张旭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副局长韩天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形势任务教育是中央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央企业按照国资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