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实践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wang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本文通过对陶行知教育实践的论述,结合现代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陶行知教育实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实践;职业教育发展启示
  陶行知作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理想。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许多思想和实践至今仍对我们有借鉴和启发。
  一、陶行知教育实践概述
  陶行知的一生是短暂的,也是伟大的。他把“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献身教育的真实写照。作为世界著名教授杜威的学生,他抛弃了高官厚禄,作别阔人教育,到乡村去办职业学校,他的思想来源于实践。他对杜威思想进行了改造,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提倡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创办了晓庄学校、育才学校、山海工学团及社会大学等。
  (一)晓庄学校
  晓庄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验田。师生拜农民为老师。教师都是指导员,报考资格重在实践,学生种田,师生自己造茅屋居住,共同创造学校。为了培养师范生办学能力,学校由师范生轮流担任教师和管理者。他反对死读书,死教书,把图书馆命名为“书呆子莫来馆”。他不仅要求学生自食其力,自己也经常赤脚穿草鞋、扛锄头,和农民打成一片,把家人迁到北京安家,成为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突出典范。
  陶行知在晓庄时期曾倡导全部的课程就是全部的生活,没有课外的生活也没有生活外的课。他在晓庄办学实践中很好地实践了这一教育主张,并且效果不错。他反对“教授法”,提倡“教学法”。他认为教学就是教学生去“学”,学生应有学习主动性。在教学方法上他主张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已有知识和接受水平,提高其学习兴趣;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做”是教的中心。
  关于师范学校的教材问题:有什么,学什么;学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就拿什么来训练教师。认为书是一种“做”的工具。要活的、真的、动的、用的书,不要死的、假的、读的书。如要培养种菜的生活力,就要用专门的种菜指导的书。
  师范学校以中心学校为中心,若有各种职业机关或学校做中心学校,就可以办职业师范。一个师范可有几个中心学校,一个中心学校也可以做几个师范学校的公共中心。也就是说中心学校是师范学校训练教师的中心,即以教师的实践为重。
  陶行知改变了传统教学脱离生活、社会实际的弊端,把单纯传授知识、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转变到培养学生生活力和创造力,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上来,学用一致,在实践中加深理解。这样就打破了师生、学校和社会、教育和生活的二元对立,创造了许多鲜活的教学做合一案例,如因为许多文盲不认识钞票而常吃亏,他认为常用的货币也可作为课本中的第一课。他曾亲自数了每张饭桌上剩的米粒,来教育学生节约掺杂了砂石的米饭。晓庄一带的蛇很多,农民和师范生都很怕蛇。于是生物指导员(不叫老师)姚文采征求陶行知的意见,请人上课,给学生演示捕蛇的方法,讲了有关蛇的分类、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被咬伤后的自救急救知识及药品,并捕蛇做成标本,举办了“蛇展览”。师范生解答了前来看“蛇展览”的农民的提问,解除了人们对蛇的恐惧心理,普及了科学知识。此外,姚文采请来挖草药和种花木的教学生,制作标本,建成 “生物室”;还在学校农场里指导学生饲养常见的家畜、家禽,颇像个“动物园”。 晓庄学校的生物教学真是既丰富又有趣。陶先生说:“这才是真的活的生物课!”
  (二)山海工学团
  继晓庄以后,陶行知倡导一种新型生活教育实体即“工学团”,包含做工、学习和社会生活。32年在上海进行“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的试验。工是做工,学是科学,团是集团,这三种生活缺少一种便是残废的教育。到了34年,建成儿童、幼儿、青年、妇女、棉花、养鱼工学团,此外还有茶园、机场、图书馆、研究室、诊疗所、消费合作社等,真的把工场、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在这里有生产、长进、平等互助、自卫人的意义。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改造等结合,成为工学结合的新型人民教育方式。比如报童工学团,就是陶行知鼓励报童把卖的报纸当做书来认字,没笔就用手在地上写字;每天在车站教报童认字,后来请人当小先生办成的。这是晓庄试验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也是对传统教育的更大冲击。
  (三)育才学校
  为在难童中选拔优秀儿童,1937年重庆育才学校开学,具体目标是使儿童“团结起来做的小先生,团结起来做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团结起来做手脑并用的小工人,团结起来做反抗侵略的小战士”。在重视文化基础教育的同时,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把学生分成音乐、舞蹈、绘画、戏剧、文学、自然、社会等七组,进行培养。聘请了许多进步学者专家教授来校任教,如著名作曲家贺绿汀,诗人艾青等,另有田汉、郭沫若等文化艺术界名人到育才做讲座和进行指导。采取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分级授课制,做法灵活,承认差别;如在各专业组学习的学生中途发现不适合可转组,有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而英语基础较差可随高年级学数学而从低年级学英语,准许学生根据自身爱好和条件,在学习本组专业课外,再选学别组专业课。以服从真理为前提,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共同探讨。
  育才时期把集体生活分为四种,它认定劳动生活、健康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是劳动的、健康的、政治的、文化的教育,用劳动、健康、政治、文化来教育,给劳动生活、健康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教育。
  育才学校是比较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陶行知较之其他办学实践更多地考虑到的是如何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提出教育目标,例如知情意合一等。
  另外,他推行职业教育时是以“生利并且是充分生利为最终目标”,解决学生的生计问题。
  二、陶行知教育实践理论意蕴   陶行知的教育实践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生活与课程紧密结合,教学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重视实践对教学的重要作用,从实践中学到的与书本知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其理解和认识;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把学校与社会、工场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小先生的即学即用、即知即传,提倡尊重知识;根据学生特点提出教育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发挥榜样和各方大家的作用;发扬教学民主;进行力所能及地因材施教。
  三、陶行知教育实践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师德方面,献身意识淡化,爱生情感偏移,育人功利化;学问不求深,教学多敷衍;自我要求放松。而陶行知热爱教育、学生,为此奉献一生,重视以人教人的榜样作用,更是身体力行,注重修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学方面,以教师教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学习活动很少以学生搜集资料、讨论交流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以课堂、教师、课本为中心;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类的作业较多,如专题报告、社会调查这类实践性作业很少,不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职业升学考试侧重文化知识而非职业技术类和操作类考核,许多有意升学的考生因文化基础差而不能升学,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无形中职业教育被视为“低层次教育”。
  陶行知的教育实践贯穿他的大半生,很多做法对现在的职业教育仍有借鉴和启发:
  (一)加强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增强责任感、献身意识,热爱教育、学生和学校,把自己融入到学校建设中。第二,以身作则,注意自己言行,做学生的榜样,提高自身修养,树立良好职业形象。第三,端正态度,严谨治学,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勇于开拓创新,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二)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加强职业教育,改善学生短期收益
  第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操作能力,提高专业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接受名副其实的职业教育,真正学有所用。
  第二,借鉴陶行知中心学校,拓展校企合作办学渠道,以工学结合为核心,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在学校和企业中进行,做人与做事同步进行。三年教学中可两年主要在学校、一年主要在企业中进行,校内以理论教学为主,校外实践以实训、顶岗实习为主,结合实际选择毕业设计并在老师、企业指导下完成毕业实践环节。
  实行企业自主办学或政府将原有学校划归企业管理的产学研结合模式,校企间是上下级隶属关系。校企合作建立“工作室”,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市场运作,使学生作品成为产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学生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热情。
  建立集教学、生产、科研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和企业以股份制形式合作,企业以资金、设备、场地、技术等多种形式向学校注入股份,直接参与办学全过程,分享办学智力成果。在生产中组织教学,在教学中组织生产,两者紧密结合。教学资源为生产服务,教学设施不同程度向企业开放,并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咨询。
  学校可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企业相关人员为学校的名誉教授,为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建立学校人才需求与分配网络。共同开展专业建设调研,确定老专业改造和新专业建设方案。通过分析行业、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以上方式突出对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培养,造就应用型人才,努力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切实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
  第三,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区域经济进行专业建设。主动关注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灵活办学,加强与社会及就业的联系。
  第四,进行管理制度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自治,如轮流当班干部等,参与班级、学校管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第五,加强职业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环境的改善,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聘请专业骨干精英任教、担任职务、现场指导或开讲座。
  总之,要注重职业教育的有效性,让学生及家长真切感受到职业教育在薪酬和岗位性质上所带来的提升,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肖朗.中外教育名著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2]朱志仁,徐志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简明教程.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100、17.
  [3]曹先捷.陶行知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295.
  [4]周德潘.走近陶行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6、113.
  [5]周洪宇,余子侠,熊贤君.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10.
  [6]陶行知教育文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20.
  [7]邹尚智.陶行知素质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中国科学出版社,2004:50、185.
  [8]金林祥.二十世纪陶行知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85
  [9]王小梅.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精品文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1,23
  [10]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组编.高职高专启思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25
  作者简介:
  单丽媛(1988~ ),女,山东青岛人,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方向:现代课程与教学论。
  李军靠(1968~),男,陕西武功人,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延安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与管理。主讲《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承担国家、省、校级教改及科研课题10项,出版著作教材4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篇。相关成果获省级奖励1次,校级奖励2次。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课堂数学教学“活”起来。  【案例】教学“用9的口诀求商”时,引导学生复习“9的乘法口诀”,教师让学生用“9的乘法口诀”编除法算式。学生热情极高地编起算式来:  生1: 9÷1  生2: 18÷2  生3: 45÷9  生4: 3÷9  
期刊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够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治学理念来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将对学生的智力开发与理性思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是从新课程改革后的小学教学课堂出发,探讨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新方法,认为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应在兴趣中培养思维能力,在思维培养中要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  关键词:长效;做题;教材教学;布置作业;全面发展  小
期刊
摘 要: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容易进入情境和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并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言实践中,通过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实现全方位、超时空的情感交流,进一步培养协作精神。本文在“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的理论指导下,将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小学的英语教学中,探索新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情境创设、引导自学、合作表演、分层练习、网上浏览,从
期刊
民族地区美术资源十分丰富,给美术教育提供肥沃的土壤,加上中学美术课没有考试的压力,使得教师在操作上有更大的空间。如何因地制宜地让学生开展活动很值得我们研究。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新学习方式。  一、进行分组  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决定着合作学习的成效,如果成员之间不能建立起沟通渠道和相互的信任,那就谈不上合作和解决问题了。分组应遵循“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则,把全班(五十人左右)分为八个
期刊
世界上最无私的人,是母亲。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是母爱。  ——题记  母爱是春天的甘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是夏天的绿荫,为我遮挡着骄阳;母爱是秋天的果实,任我采摘;母爱是冬天的一把火,为我遮挡着风雪,母亲用爱陪我走过一个又一个四季,须臾而至。  记忆中,母亲不是那么的爱我。于是,怨为什么我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幸福。每每当我看到别的母亲对待他们的孩子是那样的关爱,我总忍不住想哭,同时又投去艳羡的目光。
期刊
摘 要:迎着改革的春风,康巴高原的白玉县小学教育焕发了勃勃生机。教学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满堂灌”变成了学生的“自主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纷纷把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引入语文课堂和各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质疑、求证、交流、体验,努力寻求对文本的理解和对自我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精神和语文素养的自我建构能力。语文课堂探究式教学,遵循了母语习得规律,体现了语
期刊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更多的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的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 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  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大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很多
期刊
早自习后,我等候在小学部的餐厅门口,想检查一下小学生的就餐情况。很快,一个班接一个班的有序到了餐厅门口,在老师的带领下都声音宏亮的朗诵了古诗,然后进入了餐厅。正在我感到有些欣慰的时候,六年级其中一个班的队伍带过来了,我发现老师走在前面,后面的同学却有些异样。我仔细看去,两位同学不知因为什么事情一边走一边打,手脚并用,满脸的严肃甚至有些难舍难分。“打架”对于我们学校来说,应该是很少见的,小学生的打架
期刊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课程中仍延续着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严重地制约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突出表现在:在教学方法上,重教师单向的知识灌输,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在教学内容上,重课本知识,轻生活实践;在学习评价上,重学生的卷面成绩,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此作些初步探讨,以求抛砖引玉,供同仁参
期刊
开展新课程改革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我认为新的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1.教师要转变观念  过去,我们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