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把被动的注入式转为主动的自觉性学习。完成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片段一:《种子萌发的条件》
背景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
学生在生活中都看过种子发芽,小学的自然课也有了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恰好班上有学生家中做过豆芽生意,因此我准备主要由学生自己找出种子发芽的条件。
实录
师:这节课我们来听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的年龄大了,他想把王位传给别人,于是,他招来全国的小孩儿,发给他们种子和花盆,要求来年检查。第二年,时间到了,王宫里面花团锦簇,小朋友手里都捧着开满不同花朵的花盆来给国王检查。只有一个小朋友捧着一个空花盆,什么都没有,他很难过。可是最后,国王却把王位传给了他。为什么?
生1:因为国王发的是煮熟的种子,是不会发芽的。只有这个孩子最诚实。
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发现了什么?种子种下去是否都会萌发?
生2:煮过的种子不能发芽,因为它被煮死了。
师:那活的种子种下去是否都会萌发?
生3:不一定,我记得,我们家以前是发豆芽的,每一次发豆芽时,妈妈都要挑选出破损、被虫咬过的绿豆。我曾经把这些挑出的绿豆拿来做实验,发现里面的胚是不完整的,所以都不发芽。种皮破损的也很难发芽。
师:哦,我们的同学很不错,观察得很仔细,还勇于实践,老师在你的身上看到了未来科学家的影子。哪位同学知道这个例子说明什么?
生4:胚不完整的种子不能发育。同时种皮最好也是完整的,否则也有可能不发芽。
师:种皮为什么最好完整?你认为和它的功能有关吗?
生5:我想和种皮的保护功能有关,有种皮,其他细菌等微生物不容易破坏胚。
师:很有道理。
师:种子是否发芽,与它自身条件有关,即种子必须是活的,而且是完整的,这是内因。那外因是什么呢?种子萌发需要什么外界条件?
生6:我认为需要土壤、水、空气、光、温度。
师:很好,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
生7:我认为不需要土壤,不是有无土栽培吗?可见种子萌发不一定要有土。
生8:我家发豆芽时不就没有土吗,所以土壤不是必需条件,而且发豆芽是在黑暗的地方,我认为种子发芽不需要光。
师:真不错,生活给了我们不少知识。老师还想了解一下,黑暗中长出的豆芽颜色是怎么样的?
生9:白杆、豆瓣是黄色的。
师:你们看过花盆或野外地上刚长出的幼苗吗?叶片是什么颜色?
生10:绿色。
师:叶子是绿色的原因是什么?
生11:含有叶绿素。
师:光虽然不是种子萌发的条件,可是通过对比,说明了什么?
生12:一个有光,一个无光,叶子就会出现颜色的变化,可见光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师:很好,利用这个原理,人们培养了两个品种的蔬菜——韭菜和韭黄,他们实际是同一种植物,分别在见光和无光的不同的环境中培养而成的。
师:其他三个条件呢?(水、空气、温度)让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是否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
(学生回家完成实验)
感悟
学生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生活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我感觉我们的学生还是具有较丰富的课外知识的。利用学生熟知的素材作为“引子”过渡,找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契和点”,把相关知识“植入”学生业已形成的认知结构中,建立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学习活动,并主动参与活动。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让学生时时思考,处处参与。教师通过认真倾听,巧妙地把学生好奇的问题,引入教学内容。
片段二:《消化和吸收》实验课
背景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
因教学时间的关系,我把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和实验《观察小肠的结构》放在一节课完成。介绍完实验目的和方法后,学生迫不及待地开始实验了,同时我也开始巡视,了解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实录
突然传来“老师,你看李××”。我走近一看,原来该生并没有按要求把唾液放进试管,而是把另一实验的材料——小肠,剪成两段,一段剪开了,放进了装有淀粉溶液的试管,另一段放在了烧杯里,并把烧杯放在了火上煮。我愣了一下,然后冷静地问他:“你怎么这么做?”
李××:我想试一试,看看小肠的消化作用。
师(灵机一动):好,就按你的想法做,老师还给你一些建议,探究实验强调对照。你可以另准备一只试管,装入等量的淀粉液,再把煮过的小肠放进去。最后大家看看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继续实验,十几分钟后,实验完成,大部分学生是用唾液做实验的。得出了结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催化作用。接着我请李××到讲台上展示他的实验结果)
师:让我们来看看李××的实验结果吧。
李××:1号试管装生的小肠,淀粉没有变色。2号试管装煮过的小肠,淀粉液遇碘变为蓝色。
师:为什么1号试管的淀粉液没变色?
生1:小肠里面也有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
生2: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含有多种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催化淀粉的酶。
师:很好,李××同学的实验证明了小肠中也有催化淀粉的酶,那2号试管为什么变色?
生3:还有淀粉。
师:为什么淀粉没有分解?
生4:煮过的小肠,温度太高,淀粉酶被煮坏了。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5:高温会破坏酶。
师: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太高,会使酶失去活性,不能催化反应。所以我们的实验中强调,试管处于37度左右的恒温中水浴。为什么是37度?
生5:人体的温度。
师:该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
师:让我们用掌声鼓励李××,他勇于创新,老师很佩服。
感悟
学生的好奇心,是保持兴趣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出格”的学生,不要急于批评,扼杀他们萌芽状态的科学探究意识,要尊重学生的好奇心,赞赏学生的独特见解,把他们的新想法和新创意引向主动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自探究,解答自己或同学之间产生的问题,引导由质疑转向探究。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片段三:《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背景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
实录
师:上课前,让我们来做一道数学题,一株玉米,一生吸收200千克水,保留在体内所用的水为2千克,算一算,占总吸收水量的多少?
生1:占总吸水量的1%。
师:那么,99%的水到哪里去了?这节课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师:请同学出示事先要求准备的实验装置。我们请各实验小组派同学介绍一下你们的装置,你们是如何设计的,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2:我们找了一个不用的玻璃瓶,放了大半瓶水,把一根枝条插在水里面,还套上了一个白色的塑料袋。接着把装置放在教室窗台上,有阳光、暖和的地方。半天后,我们看到塑料袋上有水珠出现。
生3:我们的装置类似,我们是用保鲜袋罩的枝条。我们把它就放在抽屉中,好像保鲜袋有些水雾,但水珠不明显。
师:水从哪里来的?说明了什么?
生4:从枝条中来。说明水分可以从植物体内散发出来。
师:99%的水分会散失到大气当中,小学自然课已经介绍过,这个过程称为蒸腾作用。我们来看看大家的实验设计。
师:你们选的枝条,有什么标准?
生5:有较多叶子的、较壮的枝条。
师:为什么选这样的枝条?
生6:我们认为它们的生命力强,蒸腾作用明显。
师:老师注意到你们的装置有一点不同。1号组的同学是把塑料袋绑在瓶子上,把瓶子中的水一起罩起来了。2号组的是绑在枝条下端,没罩住瓶子中的水。其他同学认为有区别吗?哪个装置更好?为什么?
生7:1号好,袋子不容易脱。
生8:2号好,我不知道为什么。
师:如果薄膜连着瓶子套住,的确不容易脱,但是瓶子里的水,会对实验产生影响吗?
生9:会,瓶子里的水也会挥发,在薄膜上形成水珠。
师:科学需要严谨的态度,一些细小的失误或考虑不周,会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我们应该采用2号组的方法。
师:我们帮1号组同学想想,如果要连瓶子套住,可用什么方法避免瓶中水的干扰?
生10:可以盖上盖子,在盖子上打个洞,仅让枝条穿过,隔开水面。
生11:在水面放油。让水蒸气出不来。
师:大家的点子真不错。
师:老师还注意到两个小组把装置放在了不同环境,同学们认为环境因素会影响蒸腾作用吗?
生12:会,光、温度会影响蒸腾作用。抽屉中,温度低、没光,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少。
师:不错,我们的同学很善于发现和总结问题,光和温度对蒸腾作用有一定影响。
感悟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忽略许多问题,教师要在教学中对他们耐心地引导。在完成实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科学素质,注意在一些细小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为什么塑料袋不套在瓶子,而套在枝条下部;如果连瓶子套住,会对实验有什么影响;我们还可以采取什么方法避免。让学生体会科学中需要严谨的态度,一些细小的失误,会导致结论不够精确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科学实验的重要性、严谨性。
问题讨论
探究性学习,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如果他们能很好地参与、探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在教学中我常常很困惑,在现有的大班教学中(我们一个班有50名左右学生),教师往往没时间和精力照顾大部分学生,也无法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指导。放任学生自己探究,很容易达不到效果。我们的学生层次不一,他们当中很多人的动手能力及主观能动性差,根本不能自觉完成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最大限度照顾大多数学生,切切实实地体现素质教育呢?
片段一:《种子萌发的条件》
背景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
学生在生活中都看过种子发芽,小学的自然课也有了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恰好班上有学生家中做过豆芽生意,因此我准备主要由学生自己找出种子发芽的条件。
实录
师:这节课我们来听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的年龄大了,他想把王位传给别人,于是,他招来全国的小孩儿,发给他们种子和花盆,要求来年检查。第二年,时间到了,王宫里面花团锦簇,小朋友手里都捧着开满不同花朵的花盆来给国王检查。只有一个小朋友捧着一个空花盆,什么都没有,他很难过。可是最后,国王却把王位传给了他。为什么?
生1:因为国王发的是煮熟的种子,是不会发芽的。只有这个孩子最诚实。
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发现了什么?种子种下去是否都会萌发?
生2:煮过的种子不能发芽,因为它被煮死了。
师:那活的种子种下去是否都会萌发?
生3:不一定,我记得,我们家以前是发豆芽的,每一次发豆芽时,妈妈都要挑选出破损、被虫咬过的绿豆。我曾经把这些挑出的绿豆拿来做实验,发现里面的胚是不完整的,所以都不发芽。种皮破损的也很难发芽。
师:哦,我们的同学很不错,观察得很仔细,还勇于实践,老师在你的身上看到了未来科学家的影子。哪位同学知道这个例子说明什么?
生4:胚不完整的种子不能发育。同时种皮最好也是完整的,否则也有可能不发芽。
师:种皮为什么最好完整?你认为和它的功能有关吗?
生5:我想和种皮的保护功能有关,有种皮,其他细菌等微生物不容易破坏胚。
师:很有道理。
师:种子是否发芽,与它自身条件有关,即种子必须是活的,而且是完整的,这是内因。那外因是什么呢?种子萌发需要什么外界条件?
生6:我认为需要土壤、水、空气、光、温度。
师:很好,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
生7:我认为不需要土壤,不是有无土栽培吗?可见种子萌发不一定要有土。
生8:我家发豆芽时不就没有土吗,所以土壤不是必需条件,而且发豆芽是在黑暗的地方,我认为种子发芽不需要光。
师:真不错,生活给了我们不少知识。老师还想了解一下,黑暗中长出的豆芽颜色是怎么样的?
生9:白杆、豆瓣是黄色的。
师:你们看过花盆或野外地上刚长出的幼苗吗?叶片是什么颜色?
生10:绿色。
师:叶子是绿色的原因是什么?
生11:含有叶绿素。
师:光虽然不是种子萌发的条件,可是通过对比,说明了什么?
生12:一个有光,一个无光,叶子就会出现颜色的变化,可见光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师:很好,利用这个原理,人们培养了两个品种的蔬菜——韭菜和韭黄,他们实际是同一种植物,分别在见光和无光的不同的环境中培养而成的。
师:其他三个条件呢?(水、空气、温度)让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是否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
(学生回家完成实验)
感悟
学生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生活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我感觉我们的学生还是具有较丰富的课外知识的。利用学生熟知的素材作为“引子”过渡,找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契和点”,把相关知识“植入”学生业已形成的认知结构中,建立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学习活动,并主动参与活动。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让学生时时思考,处处参与。教师通过认真倾听,巧妙地把学生好奇的问题,引入教学内容。
片段二:《消化和吸收》实验课
背景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
因教学时间的关系,我把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和实验《观察小肠的结构》放在一节课完成。介绍完实验目的和方法后,学生迫不及待地开始实验了,同时我也开始巡视,了解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实录
突然传来“老师,你看李××”。我走近一看,原来该生并没有按要求把唾液放进试管,而是把另一实验的材料——小肠,剪成两段,一段剪开了,放进了装有淀粉溶液的试管,另一段放在了烧杯里,并把烧杯放在了火上煮。我愣了一下,然后冷静地问他:“你怎么这么做?”
李××:我想试一试,看看小肠的消化作用。
师(灵机一动):好,就按你的想法做,老师还给你一些建议,探究实验强调对照。你可以另准备一只试管,装入等量的淀粉液,再把煮过的小肠放进去。最后大家看看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继续实验,十几分钟后,实验完成,大部分学生是用唾液做实验的。得出了结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催化作用。接着我请李××到讲台上展示他的实验结果)
师:让我们来看看李××的实验结果吧。
李××:1号试管装生的小肠,淀粉没有变色。2号试管装煮过的小肠,淀粉液遇碘变为蓝色。
师:为什么1号试管的淀粉液没变色?
生1:小肠里面也有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
生2: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含有多种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催化淀粉的酶。
师:很好,李××同学的实验证明了小肠中也有催化淀粉的酶,那2号试管为什么变色?
生3:还有淀粉。
师:为什么淀粉没有分解?
生4:煮过的小肠,温度太高,淀粉酶被煮坏了。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5:高温会破坏酶。
师: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太高,会使酶失去活性,不能催化反应。所以我们的实验中强调,试管处于37度左右的恒温中水浴。为什么是37度?
生5:人体的温度。
师:该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
师:让我们用掌声鼓励李××,他勇于创新,老师很佩服。
感悟
学生的好奇心,是保持兴趣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出格”的学生,不要急于批评,扼杀他们萌芽状态的科学探究意识,要尊重学生的好奇心,赞赏学生的独特见解,把他们的新想法和新创意引向主动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自探究,解答自己或同学之间产生的问题,引导由质疑转向探究。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片段三:《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背景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
实录
师:上课前,让我们来做一道数学题,一株玉米,一生吸收200千克水,保留在体内所用的水为2千克,算一算,占总吸收水量的多少?
生1:占总吸水量的1%。
师:那么,99%的水到哪里去了?这节课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师:请同学出示事先要求准备的实验装置。我们请各实验小组派同学介绍一下你们的装置,你们是如何设计的,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2:我们找了一个不用的玻璃瓶,放了大半瓶水,把一根枝条插在水里面,还套上了一个白色的塑料袋。接着把装置放在教室窗台上,有阳光、暖和的地方。半天后,我们看到塑料袋上有水珠出现。
生3:我们的装置类似,我们是用保鲜袋罩的枝条。我们把它就放在抽屉中,好像保鲜袋有些水雾,但水珠不明显。
师:水从哪里来的?说明了什么?
生4:从枝条中来。说明水分可以从植物体内散发出来。
师:99%的水分会散失到大气当中,小学自然课已经介绍过,这个过程称为蒸腾作用。我们来看看大家的实验设计。
师:你们选的枝条,有什么标准?
生5:有较多叶子的、较壮的枝条。
师:为什么选这样的枝条?
生6:我们认为它们的生命力强,蒸腾作用明显。
师:老师注意到你们的装置有一点不同。1号组的同学是把塑料袋绑在瓶子上,把瓶子中的水一起罩起来了。2号组的是绑在枝条下端,没罩住瓶子中的水。其他同学认为有区别吗?哪个装置更好?为什么?
生7:1号好,袋子不容易脱。
生8:2号好,我不知道为什么。
师:如果薄膜连着瓶子套住,的确不容易脱,但是瓶子里的水,会对实验产生影响吗?
生9:会,瓶子里的水也会挥发,在薄膜上形成水珠。
师:科学需要严谨的态度,一些细小的失误或考虑不周,会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我们应该采用2号组的方法。
师:我们帮1号组同学想想,如果要连瓶子套住,可用什么方法避免瓶中水的干扰?
生10:可以盖上盖子,在盖子上打个洞,仅让枝条穿过,隔开水面。
生11:在水面放油。让水蒸气出不来。
师:大家的点子真不错。
师:老师还注意到两个小组把装置放在了不同环境,同学们认为环境因素会影响蒸腾作用吗?
生12:会,光、温度会影响蒸腾作用。抽屉中,温度低、没光,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少。
师:不错,我们的同学很善于发现和总结问题,光和温度对蒸腾作用有一定影响。
感悟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忽略许多问题,教师要在教学中对他们耐心地引导。在完成实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科学素质,注意在一些细小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为什么塑料袋不套在瓶子,而套在枝条下部;如果连瓶子套住,会对实验有什么影响;我们还可以采取什么方法避免。让学生体会科学中需要严谨的态度,一些细小的失误,会导致结论不够精确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科学实验的重要性、严谨性。
问题讨论
探究性学习,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如果他们能很好地参与、探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在教学中我常常很困惑,在现有的大班教学中(我们一个班有50名左右学生),教师往往没时间和精力照顾大部分学生,也无法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指导。放任学生自己探究,很容易达不到效果。我们的学生层次不一,他们当中很多人的动手能力及主观能动性差,根本不能自觉完成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最大限度照顾大多数学生,切切实实地体现素质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