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限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li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依法治国,立法先行。2015年修改的立法法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这是对立法权的创新和突破。在赋予我国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同时,我国的法制统一、地方立法水平和立法质量也面临着挑战。设区的市在立法实践中,如何准确把握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限,调动地方立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地方立法质量,进一步厘清我国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限与范围无疑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围绕我国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限展开论述。
  【关键词】 地方立法 设区的市 立法权限
  一、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限的概念和特征
  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限是指设区的市需要通过立法方式加以调整、控制和规范的事项的权力范围,即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职权的权力限度和内容范围。对于我国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限范围,《立法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限具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自主性与从属性相统一。
  二、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意义
  (一)积极意义
  首先,有利于完善我国法律体系,为全局性的改革提供立法经验。地方立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律体系构架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地方性法规是对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立法的补充和完善,可以为国家立法及全局性的改革积累有益经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次,有利于发挥地方立法积极性,符合现代法治的要求。很多设区的市在发展过程中,对依靠适应实际的地方性法规保障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想切实实现地方立法权,设区的市必然需要制定本地区地方性法规。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在立法权限上明确了设区的市行使地方立法权的法律依据,既有利于发挥地方立法积极性,方便其制定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又有利于其充分适应各地法制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符合现代法治的要求。最后,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扩大人民民主。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政治根本。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有利于推进民主的具体化程度,更容易解决好人民的利益诉求。
  (二)消极影响
  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但设区市行使立法权存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其一,立法经验不足。新赋予地方立法权的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过去基本上没有从事过立法工作,缺乏立法经验,难免对地方立法工作的复杂性、专业性估计不足,认识上不易到位。现在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要素保障等各方面条件不够成熟、立法能力尚在起步提升阶段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因为心理准备和知识能力储备不足而影响立法工作的有序進行。其二,地方法律保护主义。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后,容易导致在一个省内多个设区的市有不同的关于地方法规的的规定,每个地方都会为促进本地方经济发展而制定有利于本地的法规,不利于形成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其三,可能出现重复立法、交叉立法现象,浪费立法资源。
  三、科学厘清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限的边界
  《立法法》规定的“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事项”具有概括性,立法要明晰界限,防止越界,把握好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限尤为重要。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是党中央回应地方多年期盼的重大决策,也是立法法修改的一个亮点所在。立法权限作为我国立法体制的核心,是设区的市立法之基础,虽然立法法对于各个立法主体的权限作了列举式规定,由于立法技术以及语言文字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原因,对地方立法权下放的权限范围仍然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模糊性。如对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具体包括哪些事项,以及在三个事项后的“等”字是“等内”还是“等外”,不同的人对此见解各异。因此,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限,明晰性与模糊性并存。
  四、设区的市用好立法权的建议
  首先,要提高立法质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同样,设区的市立法必须在立法质量上狠下功夫,必须通过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来有效提升地方立法的质量。其次,不照搬照抄,要突出地方特色。设区的市立法无疑有自己的个性,地方特色是地方立法的生命力。有特色是地方立法的基本原则,是地方立法始终保持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地方立法质量的一条重要标准。设区的市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在增强地方特色上下功夫。最后,要以维护法制统一为重要前提。维护法制统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立法工作的根本底线。当前,一些地方利用地方性法规实现地方保护主义,损害了国家的法制统一。设区的市立法要守住底线,这条底线就是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不得进行变通性立法,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定。一定要在法定权限内立法,以维护法制统一为重要前提。
  结 语
  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机遇与挑战并存。设区的市的立法在我国的立法体制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任重而道远。设区的市立法要注重实用性、创新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突出地方特色,以维护法制统一为重要前提。设区的市要不断深化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壮大立法队伍,提高立法质量,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后,有立法权的主体数量大为增加,设区的市今后在明确自己的立法权限的基础上如何用好地方立法权,做好新形势下的立法工作,需要结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实践不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谢晖.法律哲学[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 汪俊英.关于设区的市立法权的若干思考[J].学习论坛,2016,(03):64-68.
  [3] 曹众.地方立法,做好“精细化”文章[N].检察日报,2016-04-11(005).
  作者简介:李倩倩(1996.1-),甘肃临洮人,单位:南昌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宪法法理。
其他文献
【摘 要】 《民法总则》于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民法总则以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为基础对基本民事法律制度作出规定,既构建了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框架,也为各分编的规定提供了依据。民法总则的出台适应了社会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市民生活的需要,满足了人民对民事权利、自由等基本空间的追求,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
期刊
【摘 要】 进入21世纪以来,影像技术的进步使插画艺术登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得到一种高品位的艺术升华。它创作的形式趋向多元化,运用的领域也越发宽泛,其丰富多样的表现风格更为大众所喜爱。新的视觉经验使现代插画艺术步入了具有强大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的新时代,它不仅扩展了我们的视野,给人们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并在不断的变化中对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以现代插画的社会作用为研究脉络,发掘其艺术价值与时代意
期刊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的专业必修课,在其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就需要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育方法,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效性 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问题,这也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壁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建设者
期刊
【摘 要】 文学艺术需要美吗? 这个问题似乎不证自明,毋需多费口舌,就可予以肯定。然而,美学史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同艺术需要美的看法。像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这样深得艺术奥妙的文学大师,在实践中已创造出了艺术珍品,却在理论上激烈否定艺术应追求美。在托尔斯泰看来“艺术是人与人相互之间交际的手段之一。”并认为“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自己的感情。”“艺术活动建立在人们能够受别人
期刊
【摘 要】 现代物流活动的运作离不开信息化,大数据时代下,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先机。具备较强的物流信息处理能力是大数据时代对物流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本文阐述了大数据时代物流信息处理的意义,围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系统设置相关课程,就课程的开设学期、能力培养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信息处理 能力培养 课程设置  数据和信息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
期刊
【摘 要】 对于新时期的发展来说,电力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将会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新时期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模式创新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发现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出现的不足,并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 电力企业工作 纪检监察 创新模式  1 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问题  1.1 企业领导对纪检监察工作认识不够  电力
期刊
民行检察部门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支撑,通过纠纷双方之间的面对面协商,经过以检察人员以及有关专业人员充当第三方进行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既可以减少当事人的诉讼负担,对当事人有利,又可以將纠纷解决在基层,有利于维护稳定。  一、检察机关促成民事执行和解的现实困境  (一)欠缺法律支撑,促成执行和解进退维谷  实践中,检察机关主持民事申诉案件的执行和解,必然要在和解协议中对原判决裁定进行变更,
期刊
【摘 要】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在“一纲四目”的基础上提出的,突破了暴力手段、一国一制等传统观念的束缚,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突破和丰富发展。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最佳选择,保障了两岸同胞的利益。  【关键词】 邓小平 “一国两制” 台湾问题  “一国两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实现两种制度,在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作为我国
期刊
【摘 要】 风雨桥是侗族人民智慧结晶的体现,在桥梁建成后,桥上通常会镶嵌数十块火石碑,上面标注了桥梁的详细介绍,建设过程中出资献力的人员名单及性别。由于长期的风吹日晒,风雨桥因杉木榫卯结构,桥面不妨有破损之处,因此国家不断拨款进行翻修,发动村民捐钱、捐木、捐粮、捐工,请最好的石匠,木匠,从而得以完整的保留至今。所以在桥梁建成后,都会用碑文来记载关于桥梁的历史信息,便于流传后世。文章通过对三江侗族八
期刊
【摘 要】 朱德在长达近70年的革命斗争中,为全党及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树立了事业和精神的巍巍丰碑。一直以来,朱德研究深得党、广大人民群众和学术界的关注,通过对已有成果研究分析,发现朱德精神是近年来朱德研究的新领域并取得一定成绩,学者们主要从朱德精神的基本内容及传承朱德精神的意义等进行了不同方面和层次的探究。通过对相关成果系统梳理,提出研究展望以进一步推进朱德精神全面系统深入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