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xia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有效性;教學兴趣;教学实效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有几点体会:
  一、深入钻研教材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教材,要“在教材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教材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教材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了解,“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
  我虽然执教了多年的语文,但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材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教材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开课本上课。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太阳>>这堂课。针对题目引发学生发挥想象课文有可能写什么内容。因此学生也毫无顾虑的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太阳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太阳给人们送来什么等问题。
  1、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兴奋剂,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
  2、要引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去学知。由于学生知识少而有限。能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理解课文的内涵尤为困难。如此这样,就需要教者巧妙设计问题,逐步由浅入深对课文进行探究。
  三、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①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②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③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④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
  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教材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教材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教材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在教育结构上是不可或缺的教育类型之一,为社会提供各种高新技术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时代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整个社会在技术不断更新的条件下不断推进向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和目标也越来越明确,以教育信息化来推进高职教育现代化。本文提出“人机交互”的策略,以提高高职院校信息化利用水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高职院校 策略   一.“人机交互”计划  
摘要:作业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它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一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的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等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但传统“一刀切”的、机械重复的作业忽视学生的天性和个性,不利于其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也亟需优化与改革。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
金融硕士自2011年招生以来,招生规模逐年增加,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但作为一个新生群体,如何完善金融硕士培养体系,如何健全就业辅导机制,都成为金融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中亟需研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的日益繁荣,道路交通的发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大规模的交通建设、使用和维护,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材料。随着世界资源的渐渐枯竭、环境的逐渐恶化,对公路废旧材料的循环利用将愈来愈凸显出很强的必要性。构建良好的公路废旧材料的循环利用体系迫在眉睫。  【关键词】公路废旧材料;循环利用;体系构建  我国现今正处于迅猛的发展时期,道路工程是发展所必须克服的限制性因素
文章介绍了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几个重要因素。在诸多误差因素中,机床的几何误差、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和受热变形占有突出的位置,通过了解这些误差因素是如何影响加工误差的,
内容摘要:以屏东大学和宁德师范学院为例,使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两岸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两岸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方式以及考核评量方式方面存在差异:屏东大学教师教育类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可操作性,强调与小学教育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性课程;课堂教学主要采取讨论法,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课堂效率与课后复习;考核方式多元化。宁德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类课程强
内容摘要: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改变传统灌输式、机械式的历史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社会输送创新性人才。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教学 学生 创新思维能力   新课改教育政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英语教学也加入了改革的行列额。合作学习是小学英语教学中重要教学手段之一,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合作意识,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合作学习;实践研究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人才具有专业技能和素质,同时还要全面发展,有较强的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