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翻译了整个中国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ural_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5年1月10日,杨宪益出生于天津花园街8号的大公馆内。作为天津中国银行行长杨毓璋惟一的公子,杨宪益从小就穿着袁世凯赠送的、象征王公身份的清廷黄马褂。父亲去世以后,只有七八岁的他就须穿戴整齐,以父亲的名义出席董事会。
  1934年,中学毕业的杨宪益前往英国牛津求学。彼时的牛津每年只接受一位亚裔学生,在得知杨宪益只用了5个月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就通过入学考试时,学校的官员认为他一定是侥幸过关,并坚持让他推迟一年入学。这位出手阔绰的中国少爷正好利用这一年时间游历了欧洲大陆,尽享奇特的异域风情。
  从幼年起杨宪益就不是一个用功读书的人,在牛津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出色,他把精力全部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和社会活动之中,但他的文采和聪慧在牛津却有口皆碑。杨宪益在牛津一口气把《离骚》按照英国18世纪的英雄双行体的格式翻译了出来。这一年,他24岁,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翻译,他在翻译中显示出来的磅礴才华和独立性,让英国人大吃一惊。现在,这首译诗还作为经典,屹立在欧洲各大学的图书馆书架上。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杨宪益怀着满腔虔诚,认为“中国必胜”。他在伦敦组织中国学生集会,做维护祖国的演讲,为抗日募捐。如此杨宪益,被推举为牛津大学中国学会主席,当时他的秘书是一位英国女子,中文名戴乃迭。戴乃迭是一位英国传教士之女,生于北京,对中国颇有感情,7岁时随母回英国,是杨宪益法国文学课上的同学,结识杨宪益后改法国文学专业为中国文学,是牛津历史上第一位获中国文学荣誉学位的英国人。
  1940年,杨宪益从英国牛津大学毕业。为战火纷飞中的祖国效力心切,杨宪益婉谢了哈佛的执教邀请,迫不及待地回国了。留学六年,很多事情变了:去的时候,他是坐一等舱挥金如土的翩翩公子,回来时,他连路费都是靠变卖书籍和跟人借贷——他在天津的大家庭已经坐吃山空,房产田地卖得罄尽,银行存款也化为乌有。
  不过,与六年前他独自漂洋过海相比,这次他带回了21岁的戴乃迭,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年轻漂亮的英国姑娘,怎么会跟随杨宪益来到当时正处于战乱之中的中国。但从两人走到一起的那天起,他们便作为一个整体面对人世间的一切。
  战火纷飞,政局动荡,杨宪益夫妇不断地在中国西南的各个城市之间奔波,生活非常辛苦。直到1943年,友人推荐他们去了梁实秋领导的国立编译馆。当时的国立编译馆只有从事将西方经典翻译成中文的人,还没有人进行中文外译。事实上自19世纪末以来,与外文中译的繁盛景观形成鲜明对比,中文外译一直就显得势单力薄。所以,直到20世纪四十年代,西方人对中国文史经典还几乎一无所知。梁实秋希望杨宪益夫妇能去领导一个部门,专门从事将中国经典翻译成英文的工作。
  当时杨宪益选择了翻译《资治通鉴》,因为觉得“有人还没看到过”。虽然由于战争原因,最终《资治通鉴》的英文译稿不幸丢失,没有出版,但这是中国学者主动向西方介绍文化典籍的最初努力,杨戴两人的中文外译事业也从此开始起步。
  在翻译上,杨宪益和戴乃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常常是杨宪益手捧中国的古典名著流畅口译,戴乃迭手下的打字机飞翔一般流动。在杨宪益看来,有了戴乃迭的帮助,似乎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翻译的。就连中国的《楚辞》也不例外。
  1952年,杨宪益应邀北上,到北京外文出版社工作。当时外文出版社(现中国外文局前身)刚刚创立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这标志着向西方社会系统介绍中国文学作品的开始。在这一时期,杨宪益夫妇以惊人的速度翻译了大量中文作品。
  三卷本的《红楼梦》英译本便是此间的作品,这是至今为止惟一一部中国人翻译的全译本,另外仅有的一个全译本是英国汉学家霍克斯翻译的《石头记》。《红楼梦》两个英文全译本的出版,不仅是中国和英语国家文化交流的大事,也是文学翻译的大事,它促进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进程。
  杨宪益、戴乃迭伉俪对中国文化的挚爱与深刻理解,使他们将翻译作为毕生奋斗的事业。可以说,杨宪益、戴乃迭以他们事业上和生活上的完美结合创造了一个中西文化亲密无间水乳交融的独特范例。二人珠联璧合的合作使他们双双获得了“译界泰斗”的美誉,他们不仅创造了翻译史上的奇迹,更用一生成就了一个传奇。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从先秦散文到现当代作品,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联袂翻译了共百余种作品近千万字,这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极为罕见。在杨宪益的翻译书单里,不仅有《红楼梦》这样受西方认可的译本,而且他还与夫人戴乃迭共同将《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宋明平话小说选》、《聊斋选》、《儒林外史》、《老残游记》、《离骚》、《资治通鉴》、《长生殿》、《牡丹亭》、《宋元话本选》、《唐宋诗歌文选》介绍到了国外。在欧美各大图书馆,他的译著整齐地排列,蔚为大观。这些译本在国外都获得好评,并有广泛的影响。一位翻译家的一生,如果能将一部中国古典名著完整地、准确地用另一种语言诠释出来,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而杨宪益的译作,却能够排满图书馆书架中的一栏。
  1982年,在五六十年代开始便与西方世界隔绝的中国,杨宪益发起并主持了“熊猫丛书”,弥补了外国对中国文学了解的空白,重新打开了中国文学和外界沟通的窗口。在这一丛书里,既有《诗经》、《聊斋志异》、《西游记》、《三国演义》、《镜花缘》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也有古华的《芙蓉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以及巴金、沈从文、孙犁、李广田、吴组缃、新凤霞、王蒙等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自从严复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以来,“信、达、雅”就成为中国翻译理论探索的浓缩,又成为近现代翻译研究争议的焦点。这三个字可谓杨宪益毕生翻译事业的真实写照。他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译文准确、生动、典雅,从先秦文学,一直到中国现当代文学,跨度之大、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影响之深,中国翻译界无人能企及。
  研究杨宪益翻译工作的学者李晶说,杨宪益翻译非常注重准确性,其次还注重译、介结合。“译、介结合,是先生的治学态度所致。杨先生对历史研究感兴趣,也写过一些历史考证的文章。他在介绍作品的同时,总是会做一些文学研究的工作,对作家本身以及创作背景做相应的介绍,以让外国读者更好地走进作品。这对翻译工作者而言,的确是非常珍贵的学术习惯。”此外,杨宪益“还特别注重译介的系统性,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都有涉猎”。 学界慨叹,杨宪益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
  2009年9月,中国翻译协会授予杨宪益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这个奖项于2006年设立,是表彰翻译家个人的最高荣誉奖项。杨宪益是继季羡林后,第二位获奖翻译家。
  杨宪益既是文学家也是语言专家,他的中国古典文学、中国语言文字底蕴深厚,外国文学的造诣也是后来者难以企及的。如果把中国翻译界比作一座园林,那么杨老的去世就像这座园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轰然倒下。
  中国拥有诸多外国文学翻译名家,比如林纾、鲁迅、周作人、傅雷、季羡林、王道乾,他们的存在,为“外译中”的历史研究提供了一串长长的名单,与“外译中”的阵容相比,“中译外”显然要势单力薄很多,尤其像杨宪益这样堪称翻译界学贯中西的翻译家,更是为数甚少。他的可贵之处在于,用自己在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博学,打通了两种语言的障碍,为将中国古典名著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介绍到国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样的学者是我们这个民族、这个时代的骄傲。
  “翻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一项寂寞的事业,需要译者深厚的学问和学养。”与文学翻译多有接触的王蒙谈起杨宪益有着更深的哀恸,他的作品《蝴蝶》、《夜的眼》、《说客盈门》等作品都是经过杨宪益的妙笔介绍到西方国家。文化大家接踵而去,从季羡林、任继愈到杨宪益,他们是旧时代培养的最后一批大家,他们的名字撑起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苍穹。他们的离去让我们更多地瞩目未来——在新时代培养的才俊中,还有没有像他们一样光耀未来的星斗?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扩大,需要更多兼具深厚中国文化底蕴和翻译技巧的人才。翻译界又一位大师的离去,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和忧心我国翻译事业的未来走向。人们期待“后大师时代”的中国翻译界成为孕育高级翻译人才的沃土,并为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做出新贡献。
其他文献
武汉人其实很可爱。  外地人害怕武汉人,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武汉人。武汉人有武汉人的优点。他们为人直爽,天性率真,极重友情。要说毛病,就是特别爱面子,要味。所以,和武汉人打交道,一定要面子给足。苟能如此,你就会在他们粗鲁粗暴的背后体会到温柔。   武汉人最大的优点是直爽。武汉人骨子里有一种率真的天性,说话都直统统的,很少拐弯,也不太注意口气和方式。因直而爽,因爽而快,其结果便是快人快语。武汉人肚子里没
期刊
一部《红楼梦》,让人百读不厌,单说其命名的艺术,就叫人回味无穷。    先就书名来说,原名《石头记》是自譬所记石头之事,《风月宝鉴》则戒妄动风月之情,《情僧录》指宝玉有情人做了和尚,《金玉缘》记金锁与宝玉相配的姻缘,《金陵十二钗》则明指书中十二女主角的故事。至于《红楼梦》,本是太虚幻境中警幻所演之曲名,古代的“红楼”是指富豪权贵人家妇女所居的华丽楼宇,如白居易《秦中吟·议婚》中就有“红楼富家女,金
期刊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评价郭子仪是“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这三句评语,古往今来多少文臣武将欲求其一而不可得,郭子仪却囊括了。   没有“安史之乱”杨贵妃不会死得那么惨,但没有“安史之乱”也就没有郭子仪名垂青史的机会了。作为一个地方官,当时任灵武郡太守、朔方节度使的郭子仪都59岁了,本来可以安安稳稳当个离退休干部,但国家出大乱子了,退休
期刊
孙子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孙子在讨论“知胜之道”时,认为贤能的将帅,必须做到“知彼知己”,“知天知地”——不仅要了解敌人,还要了解自己;不仅要懂得天时,还要懂得地利。也就是说,必须把敌我双方的情况搞得非常清楚,才能下定战役决心,选择好战役的突击方向,这样的“知兵者”才能“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打起仗来绝不会感到迷惑,采取的作战措施一定
期刊
饮食失度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平衡饮食应当成为现代饮食科学的重要标准,为此,我们了解一下——  我国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饮食适量,在节制饮食方面有许多精辟论述和具体方法。被后世称为“医书始祖”的《内经·素问》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饮食过度的危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具体论道:“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则腆满闭塞(腹部胀满堵塞),下为飧泄(腹泻),久为肠澼(痢疾)”。此后,历代医学家和养
期刊
《庄子》里有一个故事:养猴人要给猴子吃果子,先说“早上吃三个,晚上吃四个”,猴子听了,怒形于色;他于是改口说“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猴子听了,转怒为喜。  这也是成语“朝三暮四”的来源。猴子一天吃的果子总数都是七个,只是在顺序上有所不同,结果就让它们产生截然不同的情绪反应。也许你会觉得这些猴子未免太容易被“耍”了,但庄子藉这个寓言要说的其实是“人性”,而非“猴性”,多数人对很多问题的看法跟这些
期刊
夏天的一个夜晚,月光皎洁,一个僧人在高山之巅冥思苦想——自己为何不能明道,自己为何这样痛苦呢?僧人越想越迷惘,越思越痛苦。  这时僧人听到一阵悦耳的蝉鸣声。蝉虫声声地歌唱着“知了、知了”,它仿佛快乐无比。  僧人十分感慨,一只小小的蝉虫都能够知了、知了,我为何不能知了、知了呢?它能够快乐地生活,我为何不能明智、快乐地生活呢?我难道还不如一只蝉虫吗?我来到世上难道是为了痛苦吗?我远离尘世难道是为了迷
期刊
武德,说的是军人从武、用武、尚武之德性。通俗地讲,就是军人从事军事活动的职业道德。它是一个观念体系和行为品质的统一体,包括政治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品质、人格等要素。它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内在依据和文化基因,构成一个民族、一支军队“精气神”的魂魄,因而被克劳塞维茨誉为“战争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一旦武德的幼芽长成粗壮的大树,就可以抵御不幸和失败的大风暴,甚至可以抵御和平时期的松懈
期刊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严格,民国成立后废除。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掉脑袋的危险。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避讳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今天的阅读造成诸多不便。    避讳的对象  一是帝王,对当
期刊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人亦应如此,有山谷那样的胸怀,有大海那样的气度,就会“有容乃大”,成为一个思想境界高尚、文化知识广博、朋友众多的人。在这方面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顾炎武出身于官宦人家,他的祖上三代都曾中过进士,在明王朝中做过三品的高官。顾炎武自小好学,优越的家庭环境又为他的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他十岁即开始读《左传》、《史记》、《国语》、《资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