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甲骨文打交道的人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888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2月下旬,消息传来:由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王蕴智教授领衔完成的《殷墟甲骨文书体分类萃编》(16册)荣获我国出版界最高奖项之一的“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此前,这套丛书曾入选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增补项目和“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增补项目。
  潜心甲骨文研究的王蕴智,又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2019年11月1日,一场全国性的纪念活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120年风追甲骨,从未有此般盛会。人民大会堂里,济济一堂的“甲骨人”中,王蕴智在前排就座。
  42年来,他牧心静气,澹泊致远,矢志耕耘于甲骨文与古文字研究领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而鞠躬尽力。
  “躲”进书斋
  王蕴智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幼年时期,奶奶坚持对他进行修身教育,让他从小就得到文化启蒙,能写能画。1977年,他高考成绩优异,却因种种原因,只上了中文大专班。
  “古文字的形、音、义都是学问,学习古文字可以躲避世俗。”也就是从那时起,王蕴智立志把人生交给古文字。
  1980年初,他通过书信拜投河南大学著名文字学家、音韵训诂学家于安澜教授为师。于先生很快用蝇头行楷回复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长信,信中充满了鼓励、奖掖和期望之情:“深入研究(甲骨文)是国家所需要,我们衰老已至,唯望你们肯来接班。”
  自此,他严格按照先生嘱托,从《说文解字》入手,系统学习古文字学。
  1985年,王蕴智考取了于安澜的研究生。在先生的亲自指导下,王蕴智在古代文献典籍、文字声韵训诂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扎实的基本训练,并渐次理顺了古汉字形、音、义等诸方面发展演化的关系。
  完成硕士学业后,王蕴智又远赴吉林大学读博深造,这成为他治学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研究甲骨文,至少要站在考古、历史和语言文字三大板块之间。现代全方位的科学研究手段,给古文字学家提出了更高标准,对研究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读博期间,他潜心治学、深入实践,学术视野更加开阔。
  这个“板凳甘做十年冷”的人,前期蓄势沉潜,后期厚积薄发。40多年来,在甲骨文研究领域,王蕴智可谓成果斐然,著作等身。
  为文字安“家”
  如果说“躲”进书斋是王蕴志潜心钻研的一种学术自觉,那么坚守在中原大地则是他服务社会的一种责任担当。
  “河南是汉字学的重要发祥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积淀和汉字文化资源。”王蕴智说,当他决定重点关注甲骨文和许慎时,也让他产生了两个念头:为汉字安一个家;推广中国文字学奠基人许慎。为此,他曾向有关部门写过三封信——
  第一封是2002年,他向省政府有关部门写了《关于创建中原文明的标志性设施——河南文字館之建议书》,建议创建大型汉字文化设施,提出了“给汉字安一个家”的请求;第二封是他在2004年首次提出“许慎文化”概念,建议许慎家乡应由单纯地纪念许慎,升华为构建由许慎精神和汉字学两个要素组成的许慎文化;第三封是在2017年,他再次给省政府有关部门写了一封题为《关于在字圣许慎故乡漯河市规划建设“中国字书博物馆”的建议》的信。
  谦逊低调的王蕴智如此高调发声,确实不同寻常。收到信件后,省政府有关部门迅速把建议书批复到安阳,并聘请王蕴智组织规划布展文本,国家相关部门也正式批准在安阳建设中国文字博物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今天,位于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已开馆10周年;位于漯河的许慎文化园也于2010年开园……
  每每谈及对家乡的热爱,王蕴智都会不假思索地用一个字“中”来表示。他说,“中”曾在甲骨文中反复出现。这个字的中部是一个城垣,中间一个旗杆,旗帜上下飘荡,表示人口聚集在标志性的中心地带;“中”,还引申有“天下之中”之义。
  老“甲骨”新高地
  120年前,一片甲骨“惊”天下,沉睡千年的甲骨文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百余年来,在殷墟的发掘和甲骨文的收集、整理与研究中,浸透着董作宾、朱芳圃、石璋如、尹达、孙海波、郑慧生等一代代河南大学人的心血和汗水。
  当甲骨文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近期,我们课题组将首先完成殷墟甲骨文原文与释文文本对照的计算机输入,数据库共收录当今海内外30余种重要的甲骨著录与缀合材料,已收录甲骨86700余片……按照项目进度计划,甲骨文全文数据库将在2021年完成结项。”长期潜心研究,王蕴智对甲骨文每一个数据耳熟能详。
  盛会已往,余韵犹存。“坐在人民大会堂里,内心既涌起了一股暖流,也增添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王蕴智说,甲骨文作为一种3000多年前的文字载体,本身是古老的;而甲骨学作为一门显学,仅仅走过了120年,又是崭新的。在这两个甲子的光阴里,甲骨文研究已然从鸿蒙初辟到巍然成学,弦歌延绵。
  (北方摘自大河网)
其他文献
孔子有一句话,叫“君子不器”。这四个字的意思是,君子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人才,要成为君子,除了懂本专业,还必须具备一种价值判断。君子不仅要能够判断自己的专业问题,还要能够判断公共事务中的是非善恶和美丑。  我举个例子。一把锋利的菜刀,你可以拿它切菜,也可以拿它砍人——这就叫“器”。假如这把菜刀你让它切菜它切了,让它砍人它坚决不去,那这把菜刀就不该叫“器”了,该叫“君子刀”。而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
以文见人,这是个老题目。但在当下网络文学,尤其是微信文学兴旺泛滥的环境里,以文见人,便显得越发生动与鲜活。  手机微信,不用说,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但凡喜欢舞文弄墨的人,总是在各自的群里见缝插针展现才华,于是,千姿百态的浅唱高歌,各种各样的感怀抒情,在我们的手机里奔涌而出!随之而出的,便是嬉笑嗔怒、阿谀逢迎的万般面孔!  讨论这些面孔,其实想说的是人品和人性,它建立在“谦恭”这一传统美德
也许你见过很多成功人士,他们饱读诗书、身怀绝技,但是你见过因为玩而成功的吗?宁夏灵武市东塔回民小学的科技老师李军就是因为玩而在科技教学方面玩出大名堂的。  在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他指导的作品“硬币快速计数及包装器”一举夺得了小学组一等奖。  当问及获奖感受时,他仍然激动不已:“当宣布获奖名单时,那一刻真让人高兴。这是对我这几年组织科普兴趣小组成绩的肯定,更是鼓励。”  每个人都曾经写
人的一生,有时候紧锣密鼓,幕拉得匆促,戏结束也快。另一些时候,则好似梧桐细雨,点点滴滴,上一滴与下一滴之间,留着空白。  十年前,我不紧不慢,悠闲地过生活,把平常日子看成可供享乐的段子。时不时的,我带着妻儿远足,流一身臭汗,或者干脆躺在草田里喁喁私语,直到黄昏。当日头西沉,几岁的女儿喊,爸爸爸爸,快看天上的云彩,好多颜色耶,那里好美哦!诗意的发生正从童言开始。于是我慢慢看,慢慢想,我觉得最美的风景
购物狂们应该会很喜欢这种手推车吧。  在住进新房前,人们都希望拿到房子质量的第一手可靠数据。如果你也如此,可以试试用房屋质量检测球检测哦。  房屋质量检测球是一个像霓虹灯一样的东西。当充满电后,你把它放在房子中间,然后一按开关,它就会自动检测房子质量,放射出五彩的光芒。  如果房子质量有问题,它会做出反应:天花板渗水,它会将一束蓝光射向那容易渗水的地方;哪里偷工减料了,它会将一束黑光射向那儿;地下
张嫂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身旁趴着宠物狗花花。忽闻屋外风声骤起,天色旋即暗了下来。要下雨!张嫂赶紧放下毛衣,奔阳台收衣裳去。  张嫂的手伸出阳台,正要将晾晒的衣裳往里拎,突然,身后咣的一声巨响,张嫂吓得手一哆嗦,衣裳掉下楼去。张嫂回过头来,见是茶几上的花瓶翻倒在地,花花正躲在墙角落里,用犯了错误的眼神望着主人。  花花,你又闯祸了,等我捡回衣裳再收拾你。张嫂扬了扬手吓唬道。  匆
车子在路上爆胎是始料未及的事情。打完救援电话,我颓丧地坐在马路边,毫无形象可言。不知名的果子“啪嗒”一声落在身侧,抬头,纯净到通透的湛蓝天空撞入眼眸——此时的云像飞天身上那飘逸的缎带,婀婀娜娜,轻盈、缱绻。  许是天空蓝得过分透亮了,衬得云像牛乳中浸泡过一样,又白又厚。若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些云是在不停变化着的。它们慢悠悠地散开,淡了、薄了,如袅袅炊烟在天空升腾而起。“炊烟”慢悠悠地飘摇着,越散越开
出家人禅修的佛法,虽是出世之法,但与世法并不违和。越是修为有方的得道真僧,越是与俗众一样,爱说家常话,从不故作高深,更不疾言厉色、盛气凌人。他们知白守黑,安常若素,六根清净,具有悲悯仁心和化百炼钢于绕指柔的定力。真僧的家常话,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体悟,家常而不庸常。  同样,江湖好汉众多,但高手过招,也从不拔刀相向,兵戎相见。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真正的强者。当然,这得有攻坚克难的过硬实力,才能寓“
我的头发很长,每天早晨梳头发,费时又麻烦,所以我想发明一个超级梳发机。  它身上有“时间”、“发型”、“开始”3个按钮。“时间”可以设置为30秒、1分钟、两分钟……最长6分钟;“发型”有单个马尾辫、两个马尾辫、盘发、麻花辫等。  如果你马上要去学校上课,可以选择“30秒”和“单个马尾辫”组合,然后按“开始”键,梳发机很快就可以帮你梳好头发;如果你准备参加演出,可以选择“两分钟”和“盘发”组合,按“
一辆公共汽车正驶向车站,如图所示,有两个汽车站——A车站和B车站,两个车站都有人在等车。  你知道这辆公共汽车是驶往A车站,还是驶往B车站呢?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