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所推崇的终身教育思想,其中心内容之一就是让每个社会成员都养成终身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根本。中小学阅读又是国民阅读的基础,一般认为,国民阅读的态度、习惯和基础能力是在中小学阶段形成的。当前我国国民阅读状况正反映了我国中小学在阅读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有这样五个方面。
一、差异性
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水平、教育理念、家庭教育、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差距,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和乡村、学优生和学困生,在阅读率与阅读量上,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根据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从城乡分布的角度分析发现,在图书阅读率相当的前提下,城市未成年人年均图书阅读量显著高于农村,且差距较大。具体对比来看,城市14—17周岁人群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2.16本,比农村该年龄人群的人均图书阅读量多出3本以上。同时,笔者发现,在同一个班上,学优生轻松、及时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后,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时间,而学困生往往在这个时候,仍然在为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焦头烂额,何以谈得上课外阅读。有意思的是,2010年,我国14—17周岁的农村青少年手机阅读接触率高于城市,手机阅读在丰富农村青少年阅读方面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多元性
如今,各种数字媒体的介入, 阅读逐渐被淡化,没有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很难养成阅读习惯。其中,电视成了“第二上帝”,传媒成为“第四权力”(前三位是立法、行政、司法)。有专家就曾发表文章论电视的破坏力,它将学校、图书馆、博物馆都排挤到了次要地位。现在大多数中小学生对名著或者大部头之类的书,只会在电视剧、电影中收获一点感性认识,对原书知之甚少。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在网上下载来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笔记、材料摘抄等作业。网络正在侵蚀着孩子们的读书心态,年轻人不再步入读书馆,习惯于在网上读书看报,读书成了一种“泛读”现象,很少有人精读。“这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我们的教育者对此不管不问,装聋作哑。”
三、功利性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禁锢下,学习之外的书籍都被斥之为“闲书”,认为阅读“闲书”对课内“正书”的学习会带来一定的干扰,学业直接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家长都不倡导学生读课外书,久而久之,课外阅读活动就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淡出了。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像一根指挥棒,剥夺了中小学生可以让心灵闲逛的阅读时间,有限的课外阅读时间被引向了对具有学习功能的书籍的阅读。作文写不好,就多购买几本作文辅导用书;数学学不好,就多看几本数学辅导教材……细细观察我们周边的环境,“缺啥补啥”的功利性阅读成了中小学教育对孩子阅读的要求。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2010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整体较高,其中9—13周岁未成年人阅读率最高,达92.1%。14—17周岁未成年人人均阅读量最大,人均阅读课外书量接近10本,而对阅读状况不满的比例却远远高出满意的比例”。
四、无序性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课外必读及选读书目,但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做到定期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教师为数不多,大部分教师很少指导,甚至是不指导,这种对学生阅读放任自流的态度,让学生感觉上阅读课就是普通的语文课,他们缺乏完整的阅读时间,读书的乐趣无法体会,读完后产生心灵共鸣就更别提了。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指导;二是许多教师自身缺乏儿童文学的修养,对如何指导也心存疑惑;三是对考试成绩的片面追求,使许多教师采取短视行为。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个主干,从一定程度上比课内阅读更为重要。有专家表示,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而学校、家庭应该做的就是创造条件为孩子们开启一扇阅读的窗口。
五、盲目性
一些家长和教师时常会感叹当代中小学生阅读趣味低下,他们不愿意去读那些公认的名著,而宁愿沉迷于“口袋书”和武侠、言情、卡通漫画。有些中学生在网络论坛上发表感言:“读名著原本是件很享受的事情,但老师们会规定我们在一定时间里读几本书,写多少篇读后感。这种被程式化了的读书方式,让我们心生厌恶。”随着漫画类与卡通类作品的风行,中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正在涌现轻读文重读图的倾向,他们课外阅读的主流是娱乐、消遣类和休闲类等“轻阅读”读物。这一方面着实反映出了学生的孩童心理——形象的画面、跌宕的情节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轻松的阅读可以缓解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所带来的沉重压力,可以短时的追求个性、放松自我,找到心灵的慰藉。但由于这些内容大多远离启迪思想、关注社会、思索人生等主题,他们很少关注那些洋溢着人文主义色彩的名篇、名著,要领略文字世界的高深实属一个难题。
总之,谈到当代的教育和青少年阅读现状,笔者认为,我们只有更科学地了解和更切实地实践儿童的成长规律,更通透地认识和把握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我们的孩子才真正能去张开双手拥抱属于童年的生命与岁月,他们才有可能进入一种常态化的健康阅读生活。
(责编 张亚莎)
一、差异性
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水平、教育理念、家庭教育、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差距,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和乡村、学优生和学困生,在阅读率与阅读量上,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根据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从城乡分布的角度分析发现,在图书阅读率相当的前提下,城市未成年人年均图书阅读量显著高于农村,且差距较大。具体对比来看,城市14—17周岁人群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2.16本,比农村该年龄人群的人均图书阅读量多出3本以上。同时,笔者发现,在同一个班上,学优生轻松、及时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后,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时间,而学困生往往在这个时候,仍然在为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焦头烂额,何以谈得上课外阅读。有意思的是,2010年,我国14—17周岁的农村青少年手机阅读接触率高于城市,手机阅读在丰富农村青少年阅读方面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多元性
如今,各种数字媒体的介入, 阅读逐渐被淡化,没有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很难养成阅读习惯。其中,电视成了“第二上帝”,传媒成为“第四权力”(前三位是立法、行政、司法)。有专家就曾发表文章论电视的破坏力,它将学校、图书馆、博物馆都排挤到了次要地位。现在大多数中小学生对名著或者大部头之类的书,只会在电视剧、电影中收获一点感性认识,对原书知之甚少。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在网上下载来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笔记、材料摘抄等作业。网络正在侵蚀着孩子们的读书心态,年轻人不再步入读书馆,习惯于在网上读书看报,读书成了一种“泛读”现象,很少有人精读。“这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我们的教育者对此不管不问,装聋作哑。”
三、功利性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禁锢下,学习之外的书籍都被斥之为“闲书”,认为阅读“闲书”对课内“正书”的学习会带来一定的干扰,学业直接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家长都不倡导学生读课外书,久而久之,课外阅读活动就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淡出了。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像一根指挥棒,剥夺了中小学生可以让心灵闲逛的阅读时间,有限的课外阅读时间被引向了对具有学习功能的书籍的阅读。作文写不好,就多购买几本作文辅导用书;数学学不好,就多看几本数学辅导教材……细细观察我们周边的环境,“缺啥补啥”的功利性阅读成了中小学教育对孩子阅读的要求。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2010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整体较高,其中9—13周岁未成年人阅读率最高,达92.1%。14—17周岁未成年人人均阅读量最大,人均阅读课外书量接近10本,而对阅读状况不满的比例却远远高出满意的比例”。
四、无序性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课外必读及选读书目,但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做到定期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教师为数不多,大部分教师很少指导,甚至是不指导,这种对学生阅读放任自流的态度,让学生感觉上阅读课就是普通的语文课,他们缺乏完整的阅读时间,读书的乐趣无法体会,读完后产生心灵共鸣就更别提了。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指导;二是许多教师自身缺乏儿童文学的修养,对如何指导也心存疑惑;三是对考试成绩的片面追求,使许多教师采取短视行为。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个主干,从一定程度上比课内阅读更为重要。有专家表示,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而学校、家庭应该做的就是创造条件为孩子们开启一扇阅读的窗口。
五、盲目性
一些家长和教师时常会感叹当代中小学生阅读趣味低下,他们不愿意去读那些公认的名著,而宁愿沉迷于“口袋书”和武侠、言情、卡通漫画。有些中学生在网络论坛上发表感言:“读名著原本是件很享受的事情,但老师们会规定我们在一定时间里读几本书,写多少篇读后感。这种被程式化了的读书方式,让我们心生厌恶。”随着漫画类与卡通类作品的风行,中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正在涌现轻读文重读图的倾向,他们课外阅读的主流是娱乐、消遣类和休闲类等“轻阅读”读物。这一方面着实反映出了学生的孩童心理——形象的画面、跌宕的情节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轻松的阅读可以缓解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所带来的沉重压力,可以短时的追求个性、放松自我,找到心灵的慰藉。但由于这些内容大多远离启迪思想、关注社会、思索人生等主题,他们很少关注那些洋溢着人文主义色彩的名篇、名著,要领略文字世界的高深实属一个难题。
总之,谈到当代的教育和青少年阅读现状,笔者认为,我们只有更科学地了解和更切实地实践儿童的成长规律,更通透地认识和把握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我们的孩子才真正能去张开双手拥抱属于童年的生命与岁月,他们才有可能进入一种常态化的健康阅读生活。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