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丈夫是被譽為“博學鴻儒”、“文化昆侖”的錢鍾書。
夫妻二人相識於1932年春天,楊絳考入清華大學並與錢鍾書相識。第一次見面,錢鍾書就說:“我没有訂婚。”“我也没有男朋友。”楊絳回答。世紀佳緣由此展開。1935年,楊絳與錢鍾書成婚,不久一同出國留學,無論在牛津或是巴黎,都留下了他們相親相愛的足跡。在牛津,楊絳與錢鍾書曾在詩歌里追憶他見到楊絳的第一眼:“頡眼容光憶見初,蔷薇新辦浸醍醐。不知腼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
兩人相互成長、相互影響。因此,楊絳文學作品語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沉定簡潔的語言,看起來乎乎澹澹,無陰無晴,然而平澹不是貧乏,陰睛隱於其中,經過漂洗的苦心經營的樸素中,有着本色的絢爛華麗,乾净明晰的語言在楊絳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力。有時明净到有些冷,但由於渗入詼諧幽默,便平添幾分靈動之氣,因而使静穆嚴肅的語言自有生機,安静而不古板,活潑而不浮動,静中有動,動還是静。沉静詼諧中有沉着老到、雍容優雅的氣派,鋒芒内斂後的不動聲色,有種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
楊絳的文字韻致淡雅,獨具一格,更難得的是,當她用這潤澤之筆描寫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時,擁有不枝不蔓的冷静,比那些聲泪俱下的控訴更具張力,發人深省。
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册,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内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册,96歲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1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
不打擾父親午休
有一次楊絳拿了一本書,坐在父親房襄,大氣不出,静静地翻,遇到要上厕所,或拿什麼東西,也是如小猫行地,寂然無聲。父親一覺醒來,看到小天使般的楊絳默默陪侍在側,心頭一個咯噔,瞬間的温暖,豈是俚俗的一件“小棉襖”所能比擬!父親就說:“其實我喜歡有人陪陪,只是别出聲。”從此午休,都要楊絳陪。
勇敢說穿高底鞋
楊絳在北京出生,還不到100天,就跟隨父母南下,移居上海,四歲,隨父母重返北京,
起初住在东城,房東是滿族,她因此見識了梳“板板頭”、穿旗袍、着高底鞋的滿族婦女。她們的高底不是像上海人那樣嵌在鞋後根,而是位於鞋底正中,俗稱“高底鞋”,或依其形狀稱“花盆底”鞋、“馬蹄底”鞋。滿族女子穿上這種鞋,不僅身高陡增好多,而且走起路來,前傾後仰,婀娜多姿。父親有一次問楊絳:“你長大了要不要穿這種高底鞋?”楊絳認真思索了一會,答:“要!”。
懂事撿飯粒
楊絳六歲,進闢才胡同女師大附屬小學讀書。她中午不回家,在學校包飯。一天,小學生們正在用午餐,適逢一批客人進來參觀,主陪的不是别個,正是楊絳的三姑母楊蔭榆,她當時擔任女高師的“學監”。貴客駕臨,飯廳一片肅然,小學生們埋頭吃飯,鴉雀無聲。楊絳背對着門,没有看清形勢,她吃得吧嗒吧嗒,面前掉了不少飯粒。三姑母見狀,疾步走到她的跟前,附耳說了一句悄悄話,楊絳省悟,趕紧把飯粒撿起放進嘴裹。旁邊的小朋友看了,也照她的樣子辦。
夫妻二人相識於1932年春天,楊絳考入清華大學並與錢鍾書相識。第一次見面,錢鍾書就說:“我没有訂婚。”“我也没有男朋友。”楊絳回答。世紀佳緣由此展開。1935年,楊絳與錢鍾書成婚,不久一同出國留學,無論在牛津或是巴黎,都留下了他們相親相愛的足跡。在牛津,楊絳與錢鍾書曾在詩歌里追憶他見到楊絳的第一眼:“頡眼容光憶見初,蔷薇新辦浸醍醐。不知腼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
兩人相互成長、相互影響。因此,楊絳文學作品語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沉定簡潔的語言,看起來乎乎澹澹,無陰無晴,然而平澹不是貧乏,陰睛隱於其中,經過漂洗的苦心經營的樸素中,有着本色的絢爛華麗,乾净明晰的語言在楊絳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力。有時明净到有些冷,但由於渗入詼諧幽默,便平添幾分靈動之氣,因而使静穆嚴肅的語言自有生機,安静而不古板,活潑而不浮動,静中有動,動還是静。沉静詼諧中有沉着老到、雍容優雅的氣派,鋒芒内斂後的不動聲色,有種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
楊絳的文字韻致淡雅,獨具一格,更難得的是,當她用這潤澤之筆描寫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時,擁有不枝不蔓的冷静,比那些聲泪俱下的控訴更具張力,發人深省。
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册,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内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册,96歲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1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
不打擾父親午休
有一次楊絳拿了一本書,坐在父親房襄,大氣不出,静静地翻,遇到要上厕所,或拿什麼東西,也是如小猫行地,寂然無聲。父親一覺醒來,看到小天使般的楊絳默默陪侍在側,心頭一個咯噔,瞬間的温暖,豈是俚俗的一件“小棉襖”所能比擬!父親就說:“其實我喜歡有人陪陪,只是别出聲。”從此午休,都要楊絳陪。
勇敢說穿高底鞋
楊絳在北京出生,還不到100天,就跟隨父母南下,移居上海,四歲,隨父母重返北京,
起初住在东城,房東是滿族,她因此見識了梳“板板頭”、穿旗袍、着高底鞋的滿族婦女。她們的高底不是像上海人那樣嵌在鞋後根,而是位於鞋底正中,俗稱“高底鞋”,或依其形狀稱“花盆底”鞋、“馬蹄底”鞋。滿族女子穿上這種鞋,不僅身高陡增好多,而且走起路來,前傾後仰,婀娜多姿。父親有一次問楊絳:“你長大了要不要穿這種高底鞋?”楊絳認真思索了一會,答:“要!”。
懂事撿飯粒
楊絳六歲,進闢才胡同女師大附屬小學讀書。她中午不回家,在學校包飯。一天,小學生們正在用午餐,適逢一批客人進來參觀,主陪的不是别個,正是楊絳的三姑母楊蔭榆,她當時擔任女高師的“學監”。貴客駕臨,飯廳一片肅然,小學生們埋頭吃飯,鴉雀無聲。楊絳背對着門,没有看清形勢,她吃得吧嗒吧嗒,面前掉了不少飯粒。三姑母見狀,疾步走到她的跟前,附耳說了一句悄悄話,楊絳省悟,趕紧把飯粒撿起放進嘴裹。旁邊的小朋友看了,也照她的樣子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