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磁镜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磁约束等离子体进行核聚变的装置,由于磁能有限和泄漏,不能达到授控核聚变条件__劳森亲件,Q>1。但是,它有能約束等离子体的作用,是可取的。中性束的束能可达280Kev,而且能穿过磁场不现受干扰。可直接打到聚变材料(DLi,冰冻D)上,进行少量直接核聚变反应。(反应切面小、一、两巴),同时通过弹性和非弹性散射将靶材料加热成等离子体(20Kev),被磁镜约束。为了稳态运行热核反应,在端部输入D离子束或中性束等。此装置比较简单,投资较小,操作容易,可作能源和产氚应用。
关键词:磁镜;核聚变;椎角;中性束
本装置是一种应用重氢进行热核反应的装置,能连续加入重氢燃料进行连续、稳态或准稳进行授控核聚变的装置。包括中间连通管(1)以及两端分别所连通的反应罐(2)和储仔罐(3)相连通,三个罐体是外层不锈钢壳(4)和铍内壳层(5)之间有储有重水泠却液的夹层空间(6)组成;在反应罐端口管(7)输入D离子,储存罐端口(8)和中间连通管(1)的两端外面包有磁镜线圈(9),反应罐(2)和储存罐(3)的外层包有主罐压缩线圈(10);在反应罐端口(7)附近设有重氢离子注入管(11),在反应罐(2)中间位置设有中性束粒子注入管(12),在中性束粒子注入管(11)对面设有重氢化锂(DLi)固体靶(13);在反应罐(2)内的两端设有钨钢圈电极(16)。(14)是等离子体,(15)电磁波射入,阻止氚逃逸,增强聚变反应,(17)中性气体室,(18)中性气体输入口。本装置的优点:能用调节重氢离子或中性束的注入参数控制反应强度,安全性更好,并且实现了连续加重氢燃料进行稳态的热核反应,输出核能或制氚。
本装置将分以几个方面进行表述:1、磁镜;2、中性束;3、靶;4壁壁层:5、测试、诊断、控制;6,直接磁流体发电;7、安全。
1 关于磁镜
1.1在纵向磁场柱体中的带电离子将被封闭在磁镜内
只要,当离子运动方向与磁力线的夹角(锥角)很小时,粒子就会逸出腔外。最后,粒子的约束时间,基本由粒子碰撞时间来确定。
由于电子运动速度快,很快在端部集聚,与中部行成电位差,出现超热电子泄漏,使温度,密度降低,约束时间变短。达不到劳森条件,Q<1。
1.2下面谈谈一些改进方法
(A)中性气体箱法是磁镜外加中性气体箱,阻止粒子逃逸。用此方法的装置叫“2X11 B”。得出较好的参数:密度2 10 14/cm3;离子温度:1.3Kev;电子温度:140kev;等离子体比压2.0。等离子体积:半径7cm;长20cm;约束时间<1ms,Q<1。所用中性束:20Kev,500A,10s。
(B)用串列磁镜方法,企图诅止粒子逃逸,同时,在端部使用了中性束注入、ICRF和ECRF加热。但其参数都末达到2X11B的参数。
(C)端部斜向D离子注入(280kev,10mA,稳态).可改变端部的电位差,输入燃料,可改变粒子与平行磁力线的角度,减小逃逸,从而增加密度和温度,和约束时间。
(D)在磁镜附近装上交流电极(耐高温,可泠却的),粒子在钨电极作用下,会来回于腔体,同时可减小电位差,使平行于磁力线运动离子与磁力线的夹角增大,减小泄漏,增长约束时间。
(E)在出口处装上射频发生器,阻止氚的泄漏,增大氚的密度,增大磁瓶内的聚变反应率。
2 关于中性束:先作个补充说明
关于“自恃燃烧”,燃烧是很普遍的现象,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也是人们日常生活普遍和离不开的现象。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有着深刻的认知。化学中认为:燃烧是燃料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
更徵观的表述:燃料受热,成气体或等离子体,在具有相互碰撞发生反应的能量(运动速度)时,而发生反应、发光、发热。发生碰撞关系到平均自由程和密度,即碰撞几率,密度低、反应切面小、几率小、发生的反应少,反之会更大。
当反应产生的能量足以加热燃料到能发生有效碰撞时,又有足够密度,反应继续,
“自恃反应”将实现。这里有几个条件必需具备:(1)燃料的补充;(2)足够的温度;(3)足够的密度。
热核聚娈的原理也是一样的,只是要求的反应温度更高(克服核间的斥力),需几十Kev,密度要求更高(1014/m3粒子),(因反应切面只有一到几巴),又要高温、又要高密度,在工程技术上很困难,采用了许多加热的方法,其中主要是用磁压缩来满足以上条件。由于逃逸、辐射很难实现“自恃反应”。
目前的“授控核聚变”也存在“点火”和“稳态”反应问题,它的难度远高于一般燃烧的难度。
(1)为了达到高温,采用了欧姆加热、磁压缩、中性束、低混杂波、离子迥旋和电子迥旋波等方法;
(2)为了实现高密度,采用了靶丸注入和分子束、中性束注入。而靶丸注入和超声分子束注入会降低温度,入射深度也有问题。
具备以上两个条件(适当的高温和密度)的反应,一开始、很快就结束,反应时间很短,即约束时间很短。因为反应物密度降低,粒子逃逸、温度降低,燃料组份降低。
(3)日本的jt-60由于采取中性束、P离子束注入,较好地满足了燃料注入,高温、高密度要求,使Q>1。
下面再谈谈中性束:
A.现在大多采用灯丝、永磁电离室或RF射频波电离室(也有用潘宁源)产生等离子体,在加速
电极作用下、行成正或负离子流,再通过中性化室,形成高能中性的原子、分子束流。能量转换效率可达30%,粒子能量可达10kev以上,流强可达20A。其能量、流强的范围很广,运动不受磁场影响。具有加热等离子体和输入燃料等作用。也是特殊热处理的工具(材料改性),空战中,也是一种武器。 B.中性束(280Kev、1mA、1s)进入腔体,不受磁场干扰,直接打在靶(LiD或D2),R=2cm,厚0.001cm)上,中性束对靶可进行直接热核反应,并通过弹性和非弹性碰撞、散射,靶很快升华成高能量的离子和电子,被磁场捕获,形成高能、高密度的等离体,进行聚变反应。
进入磁场的等离子可能形成销层,出现电位差,椎角处大量损失高能电子、离子,体系减弱至到停止反应。这过程以毫秒计。
另外,在腔体端部斜向(近90度,注入中性束D2(280Kev、0.001A,與轴近90度),或D离子,阻止高能电子逃逸,减小电位差,补充能量,和燃料,增加密度,使反应稳态进行。
3 靶
靶的顶杆用康铜制成T型,上部园盘半径2cm、长约30cm,下部顶在弹璜上、顶杆套在一钢筒内。园盘上放置半径2cm,厚度0.001cm的固体DLi靶材料。
4 关于壁层
壁层作成模块安在腔体内壁上,壁层向着等离子体方向的表层由铍组成,在于对快中子减速和再与快中子反应产生更多中子,能量较低的中子再经过重水减速,把能量带出腔体,这种热能可用于发电。灰份输出可进行磁流发电。作些改进,可生产氚。可参考西南核物理研究院设计的壁层。
5 关于测试和控制
要用等离子体的诊断仪器:测量温度、密度、能量,用高速照像机、硬X射线成像系统,测等离子的分布,用磁探针测磁场强度等。为了安全,要保证各部件的正常运行,还必需从较低参数入手,摘优选摘运行参数,直至稳态运行。
6 关于直接发电
通过椎角逸出的等离子(氦离子、电子等)进入强磁场发生遍转,分别打在正、负极板上、接通外电路,行成电流。这叫磁流体发电。
7 关于安全
采用纵深防预,首先防中子辐射,在腔体外壁要有一铅层,水泥防护墙作生物屏蔽。保证所有设施的安全运行。
8 磁镜线圈用超导线,外加杜瓦罩着
本装置可输出能量,加以改进,可生产氚。
参考文献:
[1]等离子体物理学与受控热核反应的问题.苏联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编第三卷.
[2]大功率中性束.
[3]受控核聚变.1974年会资料选编.原子能出版社.
[4]刘圣康.中子物理.原子能出版社.
[5]石秉仁.磁约束聚变原理与实践.原子能出版社.
[6]蒋国强等编著.氚和氚的工程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
[7]梅镇岳著.原子核物理学.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陈达远,男,中学教师退休。
关键词:磁镜;核聚变;椎角;中性束
本装置是一种应用重氢进行热核反应的装置,能连续加入重氢燃料进行连续、稳态或准稳进行授控核聚变的装置。包括中间连通管(1)以及两端分别所连通的反应罐(2)和储仔罐(3)相连通,三个罐体是外层不锈钢壳(4)和铍内壳层(5)之间有储有重水泠却液的夹层空间(6)组成;在反应罐端口管(7)输入D离子,储存罐端口(8)和中间连通管(1)的两端外面包有磁镜线圈(9),反应罐(2)和储存罐(3)的外层包有主罐压缩线圈(10);在反应罐端口(7)附近设有重氢离子注入管(11),在反应罐(2)中间位置设有中性束粒子注入管(12),在中性束粒子注入管(11)对面设有重氢化锂(DLi)固体靶(13);在反应罐(2)内的两端设有钨钢圈电极(16)。(14)是等离子体,(15)电磁波射入,阻止氚逃逸,增强聚变反应,(17)中性气体室,(18)中性气体输入口。本装置的优点:能用调节重氢离子或中性束的注入参数控制反应强度,安全性更好,并且实现了连续加重氢燃料进行稳态的热核反应,输出核能或制氚。
本装置将分以几个方面进行表述:1、磁镜;2、中性束;3、靶;4壁壁层:5、测试、诊断、控制;6,直接磁流体发电;7、安全。
1 关于磁镜
1.1在纵向磁场柱体中的带电离子将被封闭在磁镜内
只要,当离子运动方向与磁力线的夹角(锥角)很小时,粒子就会逸出腔外。最后,粒子的约束时间,基本由粒子碰撞时间来确定。
由于电子运动速度快,很快在端部集聚,与中部行成电位差,出现超热电子泄漏,使温度,密度降低,约束时间变短。达不到劳森条件,Q<1。
1.2下面谈谈一些改进方法
(A)中性气体箱法是磁镜外加中性气体箱,阻止粒子逃逸。用此方法的装置叫“2X11 B”。得出较好的参数:密度2 10 14/cm3;离子温度:1.3Kev;电子温度:140kev;等离子体比压2.0。等离子体积:半径7cm;长20cm;约束时间<1ms,Q<1。所用中性束:20Kev,500A,10s。
(B)用串列磁镜方法,企图诅止粒子逃逸,同时,在端部使用了中性束注入、ICRF和ECRF加热。但其参数都末达到2X11B的参数。
(C)端部斜向D离子注入(280kev,10mA,稳态).可改变端部的电位差,输入燃料,可改变粒子与平行磁力线的角度,减小逃逸,从而增加密度和温度,和约束时间。
(D)在磁镜附近装上交流电极(耐高温,可泠却的),粒子在钨电极作用下,会来回于腔体,同时可减小电位差,使平行于磁力线运动离子与磁力线的夹角增大,减小泄漏,增长约束时间。
(E)在出口处装上射频发生器,阻止氚的泄漏,增大氚的密度,增大磁瓶内的聚变反应率。
2 关于中性束:先作个补充说明
关于“自恃燃烧”,燃烧是很普遍的现象,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也是人们日常生活普遍和离不开的现象。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有着深刻的认知。化学中认为:燃烧是燃料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
更徵观的表述:燃料受热,成气体或等离子体,在具有相互碰撞发生反应的能量(运动速度)时,而发生反应、发光、发热。发生碰撞关系到平均自由程和密度,即碰撞几率,密度低、反应切面小、几率小、发生的反应少,反之会更大。
当反应产生的能量足以加热燃料到能发生有效碰撞时,又有足够密度,反应继续,
“自恃反应”将实现。这里有几个条件必需具备:(1)燃料的补充;(2)足够的温度;(3)足够的密度。
热核聚娈的原理也是一样的,只是要求的反应温度更高(克服核间的斥力),需几十Kev,密度要求更高(1014/m3粒子),(因反应切面只有一到几巴),又要高温、又要高密度,在工程技术上很困难,采用了许多加热的方法,其中主要是用磁压缩来满足以上条件。由于逃逸、辐射很难实现“自恃反应”。
目前的“授控核聚变”也存在“点火”和“稳态”反应问题,它的难度远高于一般燃烧的难度。
(1)为了达到高温,采用了欧姆加热、磁压缩、中性束、低混杂波、离子迥旋和电子迥旋波等方法;
(2)为了实现高密度,采用了靶丸注入和分子束、中性束注入。而靶丸注入和超声分子束注入会降低温度,入射深度也有问题。
具备以上两个条件(适当的高温和密度)的反应,一开始、很快就结束,反应时间很短,即约束时间很短。因为反应物密度降低,粒子逃逸、温度降低,燃料组份降低。
(3)日本的jt-60由于采取中性束、P离子束注入,较好地满足了燃料注入,高温、高密度要求,使Q>1。
下面再谈谈中性束:
A.现在大多采用灯丝、永磁电离室或RF射频波电离室(也有用潘宁源)产生等离子体,在加速
电极作用下、行成正或负离子流,再通过中性化室,形成高能中性的原子、分子束流。能量转换效率可达30%,粒子能量可达10kev以上,流强可达20A。其能量、流强的范围很广,运动不受磁场影响。具有加热等离子体和输入燃料等作用。也是特殊热处理的工具(材料改性),空战中,也是一种武器。 B.中性束(280Kev、1mA、1s)进入腔体,不受磁场干扰,直接打在靶(LiD或D2),R=2cm,厚0.001cm)上,中性束对靶可进行直接热核反应,并通过弹性和非弹性碰撞、散射,靶很快升华成高能量的离子和电子,被磁场捕获,形成高能、高密度的等离体,进行聚变反应。
进入磁场的等离子可能形成销层,出现电位差,椎角处大量损失高能电子、离子,体系减弱至到停止反应。这过程以毫秒计。
另外,在腔体端部斜向(近90度,注入中性束D2(280Kev、0.001A,與轴近90度),或D离子,阻止高能电子逃逸,减小电位差,补充能量,和燃料,增加密度,使反应稳态进行。
3 靶
靶的顶杆用康铜制成T型,上部园盘半径2cm、长约30cm,下部顶在弹璜上、顶杆套在一钢筒内。园盘上放置半径2cm,厚度0.001cm的固体DLi靶材料。
4 关于壁层
壁层作成模块安在腔体内壁上,壁层向着等离子体方向的表层由铍组成,在于对快中子减速和再与快中子反应产生更多中子,能量较低的中子再经过重水减速,把能量带出腔体,这种热能可用于发电。灰份输出可进行磁流发电。作些改进,可生产氚。可参考西南核物理研究院设计的壁层。
5 关于测试和控制
要用等离子体的诊断仪器:测量温度、密度、能量,用高速照像机、硬X射线成像系统,测等离子的分布,用磁探针测磁场强度等。为了安全,要保证各部件的正常运行,还必需从较低参数入手,摘优选摘运行参数,直至稳态运行。
6 关于直接发电
通过椎角逸出的等离子(氦离子、电子等)进入强磁场发生遍转,分别打在正、负极板上、接通外电路,行成电流。这叫磁流体发电。
7 关于安全
采用纵深防预,首先防中子辐射,在腔体外壁要有一铅层,水泥防护墙作生物屏蔽。保证所有设施的安全运行。
8 磁镜线圈用超导线,外加杜瓦罩着
本装置可输出能量,加以改进,可生产氚。
参考文献:
[1]等离子体物理学与受控热核反应的问题.苏联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编第三卷.
[2]大功率中性束.
[3]受控核聚变.1974年会资料选编.原子能出版社.
[4]刘圣康.中子物理.原子能出版社.
[5]石秉仁.磁约束聚变原理与实践.原子能出版社.
[6]蒋国强等编著.氚和氚的工程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
[7]梅镇岳著.原子核物理学.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陈达远,男,中学教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