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客户Carol前来咨询:她所在的公司被一家外资集团收购,重组后公司的组织结构由原先的“金字塔型”调整为矩阵式,Carol的职位也因此从原先的财务部高级经理调整为财务部经理。眼见自己被降级,而曾经的下属、现在被新股东委派来的Ken却和自己平起平坐,Carol心中很不是个滋味,萌发了离职的想法……
相信大多数人与Carol一样,在意自己和他人的职位Title,并将其视为成功与否的标志。但实际上,在不同的行业、公司内存在着很多Title相同或相似,但职责、工作内容大相径庭的岗位。
她被Title所绊倒
Nance经朋友推荐,前往一家美资公司应聘总经理助理一职。在面试过程中,她反复要求面试官和直接上司界定总经理助理的实际定位:究竟是副总经理,还是总经理的高级秘书或协理?并强调说,“我只对承担副总职责的总经理助理岗位有兴趣!”
原来,她之前在一家浙商投资的民营投资公司任副总经理。在这之前,她是一家证券公司投行部的高级经理,基于业务发展的需要,那位没有任何投行经验的浙商将她挖到公司,并委予重任。但这家民营投资公司只有20来号员工,业务操作与她之前在证券公司的相似,因此,她还能自如应对。
但是,Nance应聘的那家美资公司业务模块相当复杂,包含:进出口贸易、国内采购、小规模生产、产品研发和投资购并等;公司的员工规模达400多人,人员构成也比较复杂,有外劳力、技术工人、研发工程师、管理人员和美国总部派驻的老外等等;另外,该公司在中国大陆投资的旗下企业也有3-4间之多……因此,总经理助理这个岗位需要面对的工作复杂性、强度和压力远比她之前的副总要来得多。但Nance对此的认识并不深刻,依然对职位Title“斤斤计较”,“我不希望朋友看到我的职位越跳越低”。
或许是这家美资公司的老总比较“另类”,或者是碍于熟人介绍的面子,也可能是Nance超强的自信心,最终,她得到了总经理助理的岗位,但究竟是副总还是总经理的协理,录用通知上并没有明确。为了满足她对职位Title的要求,公司老总还让她兼任了行政部和业务发展部的经理。
在公司没干多久,Nance的自信心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美国总部CEO来中国考察业务,她代表总经理准备有关“业务发展(投资购并)”模块的Presentation,没想到,她花了两天时间精心准备的PPT被老总推翻,最后还是由老总亲自操刀完成。再以后,她和国际采购中心的老外总监闹翻,只是为了更换美国国旗的周期;和财务经理也有了争执,因为办公楼租赁费的支付形式;还和人力资源总监有了冲突,因为她对新来人力资源经理的性格和工作风格表示出强烈不满,还对公司的面试程序和流程提出了个人想法……总之,她习惯以副总的视角和姿态点评或插足其他部门的管理。
再后来,她的管理范畴被分解,先是招聘新的行政部经理接替她,接着又将市场人员从她的业务发展部门剥离,就这样,她最后成了“光杆司令”……
很显然,Nance的失败是因为她过度自信和急于成功,太过看重职位的Title,在没有充分分析新环境和新工作的情况下,“高举高打”地揽下一份要求明显高于自身能力的工作,结果不但没能完成自己的份内工作,还不停地通过“挥棒指点”别人的工作来提高自己的话语权,最终将自己逼入“死地”。
Title成为他的求职障碍
辞职前,章陵是一家民营汽车贸易公司Audi4S店的总经理。
这是章陵的第一份工作。大学还没毕业,章陵就在这家汽车贸易公司工作了,从最初的汽车销售员到后来的4S店总经理,他在这个行业里摸打滚爬了六年多。最近一年来,章陵深感个人发展遭遇了瓶颈,考虑再三,他下定决心走出“围城”到外面闯闯……辞职的最初阶段,章陵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将求职目标设定为:外资汽车制造公司销售总监,汽车贸易公司副总经理,耐用消费品公司营销总监等。
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些职位很少公开招聘,即使偶尔有这样的招聘信息,他投出的应聘信也“石沉大海”。经不住打击,他计划攻读EMBA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但因工作资历的问题而未能如愿以偿……在家待业7个月后,另一家汽车贸易公司通过他的朋友邀请章陵去面试,与这家公司的投资人面聊后,人家发出了请他担任丰田4S店总经理的Offer,但章陵却不领情,他认为:这是一份“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工作。在犹豫了两个星期,他还是熬不过生存的压力,决定采用“骑驴找马”的方法,先接受这份工作,然后边干边找心仪的工作机会。但直到今天,章陵还在第二家汽车贸易公司的丰田4S店工作着。
在我的咨询实践中,碰到过好几个有着章陵类似经历的客人。他们大多在中小型企业任职,因为天资聪颖或个人努力,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重用和快速提拔,结果使他们在一帆风顺中高估了自身的竞争力。跳离旧公司后,他们习惯将原先的职位Title作为求职“标杆”,并形成新的求职定位:目标公司(通常规模、品牌形象、经营能力高于原公司)+同等职位+高薪。而忽略了他们的竞争劣势,没有在大型或上游企业工作的经历,个人经验比较单薄……
一般情况下,求职的潜规则是:一流公司的中阶主管,可以顺利地获得二流公司高阶主管的职位;而二流公司的中阶主管,可以顺利地获得三流公司高阶主管的职位;在这样的“跳槽降落”关系中,公司规模、声誉和职位Title间呈相关关系。反之,如果你在一家三流公司任高级职务,但你想进入一流或上游公司工作,那你的职位Title最好降一级或一级半。
按照这样的潜规则,如果章陵能够正确定位,将自己的求职目标调整为:韩日汽车制造公司或国内汽车制造商的区域、城市销售经理,或合资汽车贸易公司的品牌总监,那他今天的职业之路就上了一个台阶……
同样,对于Carol的困惑,我首先与她分享了Nance和章陵的职业发展故事,然后与她一起分析到:新股东的实力和品牌形象远高于Carol的旧公司,如果她继续在公司发展,那会提高她的职业含金量,对个人发展有推进作用;第二,新股东的市场运作能力和管理风格在业内有着良好的口碑,如果Carol能够在新股东的管理系统内做事,这对她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提高有很好的帮助;第三,如果Carol的新上司认同她的工作能力和积极、直面现实的工作态度,相信她升职是早晚的事。最终,Carol决定继续留在公司内发展。
有一句老话,“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亦适用于职场。以退为进,也是发展的一种策略。
相信大多数人与Carol一样,在意自己和他人的职位Title,并将其视为成功与否的标志。但实际上,在不同的行业、公司内存在着很多Title相同或相似,但职责、工作内容大相径庭的岗位。
她被Title所绊倒
Nance经朋友推荐,前往一家美资公司应聘总经理助理一职。在面试过程中,她反复要求面试官和直接上司界定总经理助理的实际定位:究竟是副总经理,还是总经理的高级秘书或协理?并强调说,“我只对承担副总职责的总经理助理岗位有兴趣!”
原来,她之前在一家浙商投资的民营投资公司任副总经理。在这之前,她是一家证券公司投行部的高级经理,基于业务发展的需要,那位没有任何投行经验的浙商将她挖到公司,并委予重任。但这家民营投资公司只有20来号员工,业务操作与她之前在证券公司的相似,因此,她还能自如应对。
但是,Nance应聘的那家美资公司业务模块相当复杂,包含:进出口贸易、国内采购、小规模生产、产品研发和投资购并等;公司的员工规模达400多人,人员构成也比较复杂,有外劳力、技术工人、研发工程师、管理人员和美国总部派驻的老外等等;另外,该公司在中国大陆投资的旗下企业也有3-4间之多……因此,总经理助理这个岗位需要面对的工作复杂性、强度和压力远比她之前的副总要来得多。但Nance对此的认识并不深刻,依然对职位Title“斤斤计较”,“我不希望朋友看到我的职位越跳越低”。
或许是这家美资公司的老总比较“另类”,或者是碍于熟人介绍的面子,也可能是Nance超强的自信心,最终,她得到了总经理助理的岗位,但究竟是副总还是总经理的协理,录用通知上并没有明确。为了满足她对职位Title的要求,公司老总还让她兼任了行政部和业务发展部的经理。
在公司没干多久,Nance的自信心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美国总部CEO来中国考察业务,她代表总经理准备有关“业务发展(投资购并)”模块的Presentation,没想到,她花了两天时间精心准备的PPT被老总推翻,最后还是由老总亲自操刀完成。再以后,她和国际采购中心的老外总监闹翻,只是为了更换美国国旗的周期;和财务经理也有了争执,因为办公楼租赁费的支付形式;还和人力资源总监有了冲突,因为她对新来人力资源经理的性格和工作风格表示出强烈不满,还对公司的面试程序和流程提出了个人想法……总之,她习惯以副总的视角和姿态点评或插足其他部门的管理。
再后来,她的管理范畴被分解,先是招聘新的行政部经理接替她,接着又将市场人员从她的业务发展部门剥离,就这样,她最后成了“光杆司令”……
很显然,Nance的失败是因为她过度自信和急于成功,太过看重职位的Title,在没有充分分析新环境和新工作的情况下,“高举高打”地揽下一份要求明显高于自身能力的工作,结果不但没能完成自己的份内工作,还不停地通过“挥棒指点”别人的工作来提高自己的话语权,最终将自己逼入“死地”。
Title成为他的求职障碍
辞职前,章陵是一家民营汽车贸易公司Audi4S店的总经理。
这是章陵的第一份工作。大学还没毕业,章陵就在这家汽车贸易公司工作了,从最初的汽车销售员到后来的4S店总经理,他在这个行业里摸打滚爬了六年多。最近一年来,章陵深感个人发展遭遇了瓶颈,考虑再三,他下定决心走出“围城”到外面闯闯……辞职的最初阶段,章陵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将求职目标设定为:外资汽车制造公司销售总监,汽车贸易公司副总经理,耐用消费品公司营销总监等。
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些职位很少公开招聘,即使偶尔有这样的招聘信息,他投出的应聘信也“石沉大海”。经不住打击,他计划攻读EMBA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但因工作资历的问题而未能如愿以偿……在家待业7个月后,另一家汽车贸易公司通过他的朋友邀请章陵去面试,与这家公司的投资人面聊后,人家发出了请他担任丰田4S店总经理的Offer,但章陵却不领情,他认为:这是一份“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工作。在犹豫了两个星期,他还是熬不过生存的压力,决定采用“骑驴找马”的方法,先接受这份工作,然后边干边找心仪的工作机会。但直到今天,章陵还在第二家汽车贸易公司的丰田4S店工作着。
在我的咨询实践中,碰到过好几个有着章陵类似经历的客人。他们大多在中小型企业任职,因为天资聪颖或个人努力,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重用和快速提拔,结果使他们在一帆风顺中高估了自身的竞争力。跳离旧公司后,他们习惯将原先的职位Title作为求职“标杆”,并形成新的求职定位:目标公司(通常规模、品牌形象、经营能力高于原公司)+同等职位+高薪。而忽略了他们的竞争劣势,没有在大型或上游企业工作的经历,个人经验比较单薄……
一般情况下,求职的潜规则是:一流公司的中阶主管,可以顺利地获得二流公司高阶主管的职位;而二流公司的中阶主管,可以顺利地获得三流公司高阶主管的职位;在这样的“跳槽降落”关系中,公司规模、声誉和职位Title间呈相关关系。反之,如果你在一家三流公司任高级职务,但你想进入一流或上游公司工作,那你的职位Title最好降一级或一级半。
按照这样的潜规则,如果章陵能够正确定位,将自己的求职目标调整为:韩日汽车制造公司或国内汽车制造商的区域、城市销售经理,或合资汽车贸易公司的品牌总监,那他今天的职业之路就上了一个台阶……
同样,对于Carol的困惑,我首先与她分享了Nance和章陵的职业发展故事,然后与她一起分析到:新股东的实力和品牌形象远高于Carol的旧公司,如果她继续在公司发展,那会提高她的职业含金量,对个人发展有推进作用;第二,新股东的市场运作能力和管理风格在业内有着良好的口碑,如果Carol能够在新股东的管理系统内做事,这对她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提高有很好的帮助;第三,如果Carol的新上司认同她的工作能力和积极、直面现实的工作态度,相信她升职是早晚的事。最终,Carol决定继续留在公司内发展。
有一句老话,“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亦适用于职场。以退为进,也是发展的一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