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yue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改革深入实施以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唤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本文以新课改理念为依据,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教学认识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高
  新课程改革以来,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改变落后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真正吃透教材,真正理解教材
  要想真正吃透教材和理解教材,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反复阅读文章,深入解读文章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梳理出文章的结构和脉络,深刻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其次,准确把握课文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文特点,根据文本特点,灵活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更好的体会文章内容,并准确把握文章的遣词造句,以及谋篇布局。尤其要关注那些与众不同的课文,并根据文本特点,教出课文特色,帮助学生顺利把握文章主旨。第三,弄清教学起点,揣摩作者意图。语文教材是实施语文教学的基础,编者在编写教材时,都是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指导思想,以及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进行编排的。因此,我们要将一篇篇文章放在一个大的教学目标系统中进行思考,首先弄清楚这篇课文在整个教学链条中处于哪个环节。只有弄清楚教学起点,给文章定好位,才能真正理解文意,并正确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最后,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量教学实践证明, 教学目标是否制定的恰当合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完整、明确。比如:哪些知识只需一般性的了解即可;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熟练运用;要着重训练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等,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同样,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特定教学情境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结合具体情景进行知识的运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求知是学生的天性,犯错是孩子的权利。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从实践教学来看,大多数小学生的表现欲比较强烈,喜欢参与角色体验的活动,并从中获得无限乐趣。例如,在教学《包公审驴》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以课文内容为依据,拓展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进行自编自演,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角色表演,不但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包公的铁面无私,了解包公为民做主的精神品质,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将表演引入课堂,不但能够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而且可以促使学生经常动手、动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再如,在学习《包公审驴》这节课的时候,笔者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教学情,让学生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模拟故事情景,再现故事情节,在角色扮演中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感悟能力。
  此外,教师要擅长挖掘文章人文因素,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同时培养学生语感,开展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小小的书橱》这篇文章时,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回想自己的小书橱,谈谈自己的经历,认识了哪些朋友,收获了什么知识,让学生畅所欲言,大大活跃了课堂氛围,让学生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在比如,学习《大自然的语言》时,通过多媒体展现四季景色图,为学生创设有关内容的情境,活跃教学氛围,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声音”,调动学生主观意识,开发智力潜能,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课堂效率,促进现代化教学改革进程。
  三、发挥多媒体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文和板书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而如果借助多媒体,就能营造一个趣味化和动态化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可以将静态的文字沿着特定轨迹运动,如同拉窗帘一样把教学信息呈现出来;将图画跟动画一样移动,呈现出流水一般的动态图像,通过色彩的变换、速度的调控来突出感染力,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学习热情及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激发,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课堂效率的提高,素质教育的推进与发展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多媒体课件拥有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有效的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给学生直观的情境感受,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提高感悟能力。例如,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这篇文章时,声情并茂的表现特点将学生带入一个可知、可感的意境之中,深化对文章涵义的理解,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此外,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知识的形象化与具体化,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的优势特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强度和频率,充分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品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文章寓意深刻的地方,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消化,而对于一些教学难点,教师也无法用一两句话讲解清楚,这就需要引入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曹冲称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用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演示整个过程,随着进程的深入,学生的多个感官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深化。这一过程实际上从单纯称重发展到浮力的大小,不但充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实现了探究意识的转化和跨越。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深入学习,勇于探索,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新课改教学目标,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编著.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倪文锦编著.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崔峦.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05,(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我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成为本校最受学生欢迎的通选课课程之一,其重要职责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丰厚的文化遗产。如何做好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建设 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一方面,在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十分必要、意义非凡;另一方面,要开好该课程
内容摘要:“朗读”对人的人文精神及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有积极作用的。本文从人文素养缺失的不利影响、朗读对提升文秘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及具体措施来探讨朗读在高职文秘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朗读 高职学生 文秘专业 人文素养 培养 作用  随着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开播以来,全国上下便掀起了一股朗读的热潮,无论是各地电视台、电台还是各大中小学校都纷纷举办朗读活动。《朗读者》这档节目无
摘要:电教媒体运用于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是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采集、储存、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与方法信息输出、反馈练习情况信息,以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作文教学;尝试;质量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阐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学习语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自外而内的表达,是运用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心理学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非常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发明家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更是与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
陇州社火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26个种类之多。随着“非遗”工作的逐步开展,陇州社火已于2010年被分别列为市级(宝鸡市)和省级(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
【摘要】实施语文愉快教学可以从创造一个让学生愉快学习的优美环境,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制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善于调控扣人心弦的教学节奏,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五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愉快教学优美环境师生关系课堂气氛教学节奏教学手段  先秦著名教育家孔子、孟子、荀子等在以乐教引发乐学,融洽和谐师生关系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由此看来,实施语文愉快教学十分重要,也符合新课改精神
【摘要】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还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实用”二字上下功夫。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注意了以下四个方面——注重写作上的可仿性,注重技能上的实用性,注重知识的扩展性,注重思想上的启发性。  【关键词】可仿性实用性扩展性启发性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还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实用”二字上下功夫。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注意了以下四个方面
1.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具体化,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n数学知识的学习一定要展示形成的过程才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信息技术
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该如何与时俱进地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是我们这一代教师不能不深刻思索的重要命题.作为为未来社会培养
【摘要】电教教学设备的配备使用,使得我们的学生也能得益于现代化教学的手段下的优质教育,但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化电教媒体,真正服务于教学,还需要一线语文教师作更多地学习和实践 。  【关键词】合理利用电教媒体语文教学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学校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录音机、复读机、VCD、DVD等到现在的多媒体教室、实物投影仪、电子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