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是怎样让学生自主学习,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动的、创造性地去学习。由于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所以,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进行创新,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关键词】“教”师;“导”师;“教”课 ;“导”课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句名言。是的,教师就是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疑惑的人,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教师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解答疑惑那么简单了。21世纪对学生的要求是全面发展。教师也应与时俱进,进行全方位的角色转换。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所以以往的教学方法已很难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了,那么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必须当个好“导”师,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变“教”师为“导”师,变“教”课为“导”课,让学生都当“演员”,学生跟着师“导”的方向走,课堂上有声有色,教学效果明显转好。为使“导”课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就要在下面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课前准备
1、备课标——“导”课的范围
备新课标的过程,也是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过程。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备课标务必找准两个落脚点:一是找准课标确立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实现程度,即不管是知识的积累,抑或技能的培养,都要切实明确并准确把握课标要求是“领会”“了解”,还是“熟记”“会用”等;二是找准完成课标要求的教材载体。就是通过研究课标,把总目标、总任务一一分解落实到每个单元和每一节课上,从而为整个教学活动找到一个准确的落脚点,确保教学的计划性、系统性,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是熟悉《课标》,这是“导”课的范围。一堂课要有其教学目标,不能谈天说地,漫无边际地遐想。
2、备教材——“导”课的线索
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理清教材内容特点,编排次序和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关系,整理出一条条线索——“导线”,讲课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学生顺藤摸瓜,一个一个解决问题。如在讲解九年级上册历史《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时,我列出以下线索,把课文内容列成表格让学生分成4组寻找答案,找出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四个文明古国的地理分布及特点、统一时间、文明标志物、共性等,学生顺着这条线进行讨论,整理、归纳答案。条理清楚,思维过程一目了然。
3、备学生——“导”课的关键
学生是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因此,教师在备课时,第一要了解学生对原有知识的预习准备是否充足;新课讲授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以及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是否浓厚等。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应。教学工作是教学内容和具体方法的双重体现。教师采取何种方法实施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法。第二了解学生个性品质。学生的个性品质包括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接受、处理能力,现代化教学技术掌握运用能力等。还包括学生的气质、性格、动机、兴趣、自信、自律等非智力因素。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智力差异,为发展个性、因材施教提供依据。第三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充分估计所授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理解“障碍”,从而为难点的突破设置一定的知识“阶梯”,让学生觉得难点不难。第四,遵循认知的一般规律:即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发展到实际阶段。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思考题与练习题的准备上都必须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一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让学生有成就感。
4、备教法——“导”课的技巧
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和情感的陶冶。目前课堂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讨论法、研究法等。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每种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与条件。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了大家最“时尚”的选择,但也不能什么内容都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同样是“自主、合作、探究”,我们还要考虑是由学生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还是合作探究。教学方法的效力不在于方法本身,而在于选择和运用。备教法要切中契合点,就是依据教师、学生、教材等方面的不同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最能使三者融通的方法,使教师能驾轻就熟,使学生能吸纳接受,使教材能化难为易。
二、课堂教学能力的充分发挥——师“导”生“演”
1、导“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对学与思的关系极为精辟的论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多思、深思、善思,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让他们思有所学、思有所得。因此,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给学生明确的“导线”,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思考,寻找各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启发设问、读图思考、列表对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思维、联想思维、类比思维等多种思维技巧。因为培养思维能力是教会学生“会学”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表达能力,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深入浅出,适当点拨思路,使学生跟着老师的“导线”一环扣一环地去想,去说,去做。
2、导“言”——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要把自己正确的思维过程、结果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也离不开“导”师的精心诱导。把讲台留给学生,师“导”,生“演”,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使之获得一种成功的自豪感。如:在讲述《法国大革命》中的拿破仑帝国时,学生对拿破仑是英雄还是战争狂人争论不休,我随机改变教学思路让学生课堂即兴辩论:“我看拿破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纷纷参与,一个个都成了小辩手,成为课堂的主人。此次辩论学生不仅得出了自己心中的满意答案,知道了评论历史人物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3、导“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师生情感的培养,是导“课”愉快成功的保障。如果教师用妙趣横生的语言,亲切慈爱的目光,支持鼓励的手势,把学生迎上台,送回座位,学生就不怕上台了。学生就会觉得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陶行知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但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关键词】“教”师;“导”师;“教”课 ;“导”课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句名言。是的,教师就是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疑惑的人,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教师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解答疑惑那么简单了。21世纪对学生的要求是全面发展。教师也应与时俱进,进行全方位的角色转换。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所以以往的教学方法已很难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了,那么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必须当个好“导”师,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变“教”师为“导”师,变“教”课为“导”课,让学生都当“演员”,学生跟着师“导”的方向走,课堂上有声有色,教学效果明显转好。为使“导”课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就要在下面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课前准备
1、备课标——“导”课的范围
备新课标的过程,也是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过程。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备课标务必找准两个落脚点:一是找准课标确立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实现程度,即不管是知识的积累,抑或技能的培养,都要切实明确并准确把握课标要求是“领会”“了解”,还是“熟记”“会用”等;二是找准完成课标要求的教材载体。就是通过研究课标,把总目标、总任务一一分解落实到每个单元和每一节课上,从而为整个教学活动找到一个准确的落脚点,确保教学的计划性、系统性,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是熟悉《课标》,这是“导”课的范围。一堂课要有其教学目标,不能谈天说地,漫无边际地遐想。
2、备教材——“导”课的线索
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理清教材内容特点,编排次序和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关系,整理出一条条线索——“导线”,讲课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学生顺藤摸瓜,一个一个解决问题。如在讲解九年级上册历史《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时,我列出以下线索,把课文内容列成表格让学生分成4组寻找答案,找出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四个文明古国的地理分布及特点、统一时间、文明标志物、共性等,学生顺着这条线进行讨论,整理、归纳答案。条理清楚,思维过程一目了然。
3、备学生——“导”课的关键
学生是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因此,教师在备课时,第一要了解学生对原有知识的预习准备是否充足;新课讲授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以及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是否浓厚等。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应。教学工作是教学内容和具体方法的双重体现。教师采取何种方法实施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法。第二了解学生个性品质。学生的个性品质包括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接受、处理能力,现代化教学技术掌握运用能力等。还包括学生的气质、性格、动机、兴趣、自信、自律等非智力因素。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智力差异,为发展个性、因材施教提供依据。第三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充分估计所授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理解“障碍”,从而为难点的突破设置一定的知识“阶梯”,让学生觉得难点不难。第四,遵循认知的一般规律:即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发展到实际阶段。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思考题与练习题的准备上都必须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一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让学生有成就感。
4、备教法——“导”课的技巧
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和情感的陶冶。目前课堂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讨论法、研究法等。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每种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与条件。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了大家最“时尚”的选择,但也不能什么内容都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同样是“自主、合作、探究”,我们还要考虑是由学生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还是合作探究。教学方法的效力不在于方法本身,而在于选择和运用。备教法要切中契合点,就是依据教师、学生、教材等方面的不同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最能使三者融通的方法,使教师能驾轻就熟,使学生能吸纳接受,使教材能化难为易。
二、课堂教学能力的充分发挥——师“导”生“演”
1、导“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对学与思的关系极为精辟的论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多思、深思、善思,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让他们思有所学、思有所得。因此,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给学生明确的“导线”,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思考,寻找各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启发设问、读图思考、列表对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思维、联想思维、类比思维等多种思维技巧。因为培养思维能力是教会学生“会学”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表达能力,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深入浅出,适当点拨思路,使学生跟着老师的“导线”一环扣一环地去想,去说,去做。
2、导“言”——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要把自己正确的思维过程、结果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也离不开“导”师的精心诱导。把讲台留给学生,师“导”,生“演”,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使之获得一种成功的自豪感。如:在讲述《法国大革命》中的拿破仑帝国时,学生对拿破仑是英雄还是战争狂人争论不休,我随机改变教学思路让学生课堂即兴辩论:“我看拿破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纷纷参与,一个个都成了小辩手,成为课堂的主人。此次辩论学生不仅得出了自己心中的满意答案,知道了评论历史人物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3、导“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师生情感的培养,是导“课”愉快成功的保障。如果教师用妙趣横生的语言,亲切慈爱的目光,支持鼓励的手势,把学生迎上台,送回座位,学生就不怕上台了。学生就会觉得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陶行知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但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