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将文化产业正式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第五个年头。在某种意义上,2005年可以称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拐点”,有许多突出的迹象表明了“从突破走向规范”这个特点。
一、文化产业从突破走向规范
(一)文化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三网融合将重新打造产业链条
2005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值得关注的重大趋势是,新技术和资本市场对产业的撬动作用进一步显现。“三网(广电、通讯、网络)合一”战略越来越走向实质性操作,广电业和电信业分业经营的传统模式被日益打破,新兴媒体不断涌现,文化产业“核心层”与“外围层”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一趋势将会循着产业发展的固有逻辑继续前行,对未来几年文化产业的整体态势产生重大影响。
从广电业角度看,我国广播电视业在实现人口综合覆盖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004年分别达到94.50%和95.59%)后,广告收入水平开始下降,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成为新的发展动力。有线电视的发展使“广播”走向“窄播”,用户已经达到1.16亿户家庭;数字电视是从“窄播”走向“专播”,已经形成了青岛、佛山、杭州、大连等城市发展模式;最后是从有线走向无线,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楼宇电视等均已相继推出。这一发展态势将使广电业越来越深入到电信业的核心业务。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改变了以往电视台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营利模式,将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等媒体充分融合,并充分运用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创新了传统电视的营利手段,使节目影响力辐射至全国。据初步统计,“超女”对社会经济的总贡献达几十亿元,其品牌的商业价值也将超过20亿元。
从电信业角度看,根据信息产业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05年上半年,全国电话用户突破7亿户,其中,固定电话3.37438亿户,移动电话3.63168亿户。我国的通讯用户在整个“十五”期间保持了每年1亿户的增长速度。2005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达到10300万人,互联网接入呈现宽带化趋势,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5300万户,继2004年比2003年增长一倍后,又翻了一番。在这一背景下,IPTV成为新的增长亮点,电信业与广电业的界限将不再清晰。
三网融合走向新阶段,对于文化产业链条的构建影响深远。渠道整合的结果是对原创内容需求的增加和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引发了文化产业链条向上端和下端的不断延伸。“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的热度不断升高可以视为文化产业链条延伸的趋势性表现,而影视制作的繁荣则是内容产业兴旺的最明显例证。我国电影产量继2004年达到212部后,2005年实现新的跨越,可能突破260部;2005年,我国有关部门已经批准了20多万分钟的动漫节目生产,增长速度甚为惊人。至于三网融合的进展对于相关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带动作用,就更是极为巨大。
(二)十一五规划全面启动,文化产业成为区域协调发展新亮点
2005年还是“十一五”的“规划年”,目前我国已经有大约2/3以上的省、市、自治区提出要建设“文化大省”和以“文化立市”,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地区加快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重心。
“十一五”规划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被正式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不同地区发展的阶段不同,发展的条件和任务也将有所不同,各地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时候也就有所侧重。东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地区已经开始进入3000—5000美元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些地区文化消费活跃,现代传媒发展趋于饱和,内容创新成为发展瓶颈,提出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或者将创意产业列为文化产业的升级目标,成为其发展规划的特点。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大部分在500—1000美元之间,文化资源丰厚,文化消费刚刚起步,现代传媒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文化产业处于产品开发和要素扩张阶段。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理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开发特色文化产业,成为中西部地区普遍的规划目标。充分利用会展平台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功地调整了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传统的发展思路,成为超越传统产业更替逻辑的重要战略选择。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思路已经显现雏形。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热点关注,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与合作的新型战略思路和战略机制开始形成
2003年12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力发展涉外文化产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走出去”战略首次出现在文化产业领域。2005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走出去”战略在文化领域已经基本成型。
加入WTO以来,我国落实相关承诺,逐渐开放了文化服务领域,国际文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10月,为期一个月的“中国文化节”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举办,展演京剧《杨门女将》、话剧《茶馆》等剧,整体展现了我国当前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平。这是我国文化部采取与对方主流文艺机构合作的方式,按照商业运作规律进行文化交流的尝试。
(四)内地和香港、大陆和台湾文化产业发展与互动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在新一轮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一体化的活跃因素。近年来,中国大陆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也使“两岸四地”出现新一轮互动态势。2005年11月,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关于文化领域特殊安排协议的签订,标志着自CEPA后内地与香港在文化产业领域里的合作进入深入发展的新阶段。2005年10月,台湾东森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实况转播“神舟六号”发射全过程,成为台湾惟一进入到大陆,而且深入到航天城去采访的媒体,并在台湾创下收视记录。10月22日,首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来自两岸及港澳的专家积极探讨进一步扩大和发展两岸文化产业的新途径,探讨建立两岸及港澳文化产业学术交流互动机制的可行性。专家们还对打造统一的两岸及港澳文化产业链、建立两岸及港澳共同文化市场,以及推进两岸及港澳创意产业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建设的形势:发展与改革的“紧平衡”
“十五”期间,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是非常规性的,有统计方面的问题,但主要是体制性原因。以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为主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总量不足,投入机制不合理,还存在大量不合理的准入限制和垄断。相比较而言,文化建设的滞后最为严重,公共服务不能有效提供,产业化发展受到抑制,消耗了宝贵的财政资金,却生产着数量和质量均不够合意的产品和服务,使需求和供给之间出现了“战略性短缺”。
(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存量与增量的消长态势
由于经济全球化形势的发展,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稳步快速提高,消费结构提升趋势明显,文化产业发展的冲动很大。相比较而言,体制内文化产业机构改革尽管勉力推进,但其发展仍较为缓慢和滞后。于是,出现了新兴文化产业由于技术进步迅速、新兴消费活跃、体制性障碍较少而迅猛发展,以国有文化机构为主体的文化产业核心门类则由于体制改革滞后而发展缓慢的局面。由于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还未能实现,特别是传媒业准入壁垒使得资源盘活还仅限于体制内存量领域,大大限制了我国文化产业核心门类利用现代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增长的能力。
我国自“十五”计划提出“三网合一”这一重大战略设想以来,消费类信息技术产品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电信内容增值服务也突飞猛进,目前收入已经10倍于广电业,而且事实上已经通过新闻网站、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进入了广电业的核心服务领域。由于互动和定制式服务更加合乎青年一代的消费习惯,电视机前的消费者已经老化。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本向文化产业的新兴增量领域大量集中是不可避免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客观上已经出现了增量领域发展超过存量,引导创新的形势,经济体制改革中“增量改革战略”开始在文化产业领域出现。
(三)改革的中心环节: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改革有待创新
文化体制改革几乎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起步,但一直在“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双轨制模式下运行,企事业单位市场主体的身份一直未能明确。
但是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还有待创新。改革难点仍然集中在媒体。
出版机构大部分按照“整体转制”方案改革,但是即使转制为企业,出版社是否具有完整的市场主体的特征?在国家依旧对出版社实行书号管理的形势下,转为企业的出版社是不是反而成了“企业单位事业管理”了?报业是我国集团化改革最早的行业,目前已经有39家报业集团,形成了“以党报为龙头、各类报纸共同繁荣”的格局,但是党报是否是“新型市场主体”,能否实行股份制形式?“以党报为龙头、各类报纸共同繁荣”的格局是不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报业领域的具体体现?目前这些问题还未有结论。
广电业实施的是“剥离转制”式改革,已宣布不再设立事业性质的集团,《北京青年报》下属的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在香港上市,深圳报业集团等单位也都制定了上市融资计划。但是,“剥离转制”上市的公司是否能按照上市公司规范方式操作以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还存在争论。
目前最为彻底的转制案例应该是在流通领域。2004年11月24日,上海新华书店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开标,通过市场竞价转让股权进行产权改革,成为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混合所有制的第一家企业。
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目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实际上,无论是事业还是企业,文化单位都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提供机构,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微观主体。从公共经济学的观点看,文化产品和服务很少有真正的公共产品性质,作为公共产品来监管的原因在于其内容具有超出一般物质产品的文化价值属性,由此产生出了一种特殊的监管必要。但是,内容监管的必要性并不是将文化产品和服务从私益性产品转变为公共产品的充要条件,并不一定只有作为公共产品,由国家直接生产和提供才能保证其价值的实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有将文化产品和服务作为私人产品监管、发挥了良好的价值传播作用的成功经验,我们还要进一步吸取。
三、推动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发挥文化产业对于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战略枢纽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预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可能大大提前,2015年提前实现小康,到202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准。我国人均消费到2020年将可能实现年均10.8%的增长,新的消费高峰就要来临,文化消费将真正成为拉动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力军。近年来,在我国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居民消费已由实物消费为主走上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轨道,消费升级的迹象已经开始显现。此外,“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强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制约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将进一步得到解除,消费升级的速度将会更快。
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动向充分说明,以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对于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经济结构、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枢纽性作用。我们应该加快改革步伐,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的重大举措尽早地启动新一轮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增长周期。建议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制订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为未来5—10年的发展描绘出蓝图。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和市场格局
2006年是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推开的第一年,体制改革的效应将开始全面释放,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2003年以来,试点地区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体制改革目标模式已经基本清晰。可以预见,存量领域国有文化资产之间兼并、重组、整合的速度将加快,迅速产生一批跨行业、跨媒体、具有品牌竞争力和战略投资力的产业集团,大大提高我国文化市场的集中度,使“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浮出水面。新型的文化产业格局将有利于政府对文化产业实施基于市场的内容监管,推动“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的形成。我国文化管理体制将融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统一框架,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全面融入国民经济的统一市场。
意识形态是文化产业的特殊价值属性,如果没有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产业所负载的文化价值是无法抵达国民的心灵世界的。因此,必须努力革除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弊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早改早主动,晚改就被动,不改没出路”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文化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谐发展,走向现代国家的一场革命。建议吸取经济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组成多部门参与的文化体制改革指导机构,开展全面调研,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三)统一和规范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经过“十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文化产品和服务比较丰富,人民群众自主消费文化产品的权利基本得到落实,但是自主生产文化产品的权利还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具体表现为:产品市场已经形成,要素市场还没有统一;不同所有制之间,增量领域和存量领域之间还存在壁垒。随着“十一五”规划对于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的明确,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系正在积极推进,国有文化企业中现代企业制度正在逐渐建立,股份化过程将逐步实现,投融资市场将形成,统一规范的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将真正建立起来。这些发展动向说明,统一、规范的文化市场将推动形成文化产业全面发展态势,这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国有和民营文化资本在统一市场体系中并轨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这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特点。经济发展、收入增长、文化消费增加是一个“常量”,如果国有文化机构不能满足需要,非国有的文化机构一定会来弥补;如果本国文化产业机构不能提供,国外文化资本将以其他产品填补;如果正版产品不能满足需要,盗版产品就会乘虚而入。在国有文化机构不能迅速松绑的情况下,民间资本挟技术与资金双重优势异军突起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非常明确地认识到,市场已经成为基础性的发展环境,产业的人为分割,体制上不切合实际的人为设计,在市场作用下都将形同虚设。
从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看,“增量改革”在体制转型的特定阶段必不可免。就目前而言,开放市场、鼓励非公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在文化领域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的重点,具有明显的促进改革的积极作用。活跃民间投资将提高体制内闲置资源要素的价值,并提高延迟改革的“机会成本”,使得国有文化单位改革产生“内生动力”,并使加快改革以“盘活存量资源”更为容易。“十五”以来我们一直实行以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市场开放的战略,“十一五”期间应该转变为以全面开放和构建文化市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阶段。
(四)关注技术进步,在文化产业结构重组中实现体制和机制创新
2006年文化产业的结构变化将可能由技术和资本唱主角。由于技术进步,宽带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历史性结合已经实现,广电和电信统一的技术平台和商业平台正在出现,商业模式趋于成熟,资本市场再度活跃,新兴文化产业将出现爆发式增长局面,打破广电和电信分业经营的格局,推动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和链条发生历史性的重组,对文化体制改革产生巨大压力。在这个意义上说,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的建议具有重大意义。
新兴文化产业领域历史包袱较少,将成为新型的传媒监管体制的试验场所,从而与体制内文化体制改革遥相呼应。
我们应该抓住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历史性契机,最大限度地放开市场准入,统一体制性环境和政策性环境,将发展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建议有关部门抓住数字电视、网络电视以及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机遇,革除束缚国有文化资本发展壮大的体制性障碍,主导终端消费市场的整合,抓住这一契机,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五)加强区域协调,寻求产业发展新机遇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国家将区域协调发展列为“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处在经济、文化发展历史逻辑的不同阶段上的各个地区,应该在差别竞争的基础上,加强整合与合作。
无论在东部还是中西部,文化产业都将成为下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心。东部发达地区已经到了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以替代传统产业的阶段,中西部地区也应该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结构调整的整体战略,作为“新兴工业化道路”的一种重要选择。中西部地区是我国文化资源的富集地区,文化产业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特点,如果成功替代传统产业,将改写中西部地区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和路径。
(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新局面
“十一五”期间将成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转折时期。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阐述。
我们既需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克服市场失灵,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又需要积极培育市场机制,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改革体制,转换机制,将文化建设转移到新的体制基础上来。
目前的政策重点应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议从建立覆盖全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新农村的考虑出发,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占全国的比重(目前地方财政所占比重高达93.7%),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和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区域教育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补助,以解决西部和农村地区政府财政能力不足的困境。
一、文化产业从突破走向规范
(一)文化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三网融合将重新打造产业链条
2005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值得关注的重大趋势是,新技术和资本市场对产业的撬动作用进一步显现。“三网(广电、通讯、网络)合一”战略越来越走向实质性操作,广电业和电信业分业经营的传统模式被日益打破,新兴媒体不断涌现,文化产业“核心层”与“外围层”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一趋势将会循着产业发展的固有逻辑继续前行,对未来几年文化产业的整体态势产生重大影响。
从广电业角度看,我国广播电视业在实现人口综合覆盖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004年分别达到94.50%和95.59%)后,广告收入水平开始下降,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成为新的发展动力。有线电视的发展使“广播”走向“窄播”,用户已经达到1.16亿户家庭;数字电视是从“窄播”走向“专播”,已经形成了青岛、佛山、杭州、大连等城市发展模式;最后是从有线走向无线,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楼宇电视等均已相继推出。这一发展态势将使广电业越来越深入到电信业的核心业务。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改变了以往电视台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营利模式,将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等媒体充分融合,并充分运用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创新了传统电视的营利手段,使节目影响力辐射至全国。据初步统计,“超女”对社会经济的总贡献达几十亿元,其品牌的商业价值也将超过20亿元。
从电信业角度看,根据信息产业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05年上半年,全国电话用户突破7亿户,其中,固定电话3.37438亿户,移动电话3.63168亿户。我国的通讯用户在整个“十五”期间保持了每年1亿户的增长速度。2005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达到10300万人,互联网接入呈现宽带化趋势,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5300万户,继2004年比2003年增长一倍后,又翻了一番。在这一背景下,IPTV成为新的增长亮点,电信业与广电业的界限将不再清晰。
三网融合走向新阶段,对于文化产业链条的构建影响深远。渠道整合的结果是对原创内容需求的增加和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引发了文化产业链条向上端和下端的不断延伸。“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的热度不断升高可以视为文化产业链条延伸的趋势性表现,而影视制作的繁荣则是内容产业兴旺的最明显例证。我国电影产量继2004年达到212部后,2005年实现新的跨越,可能突破260部;2005年,我国有关部门已经批准了20多万分钟的动漫节目生产,增长速度甚为惊人。至于三网融合的进展对于相关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带动作用,就更是极为巨大。
(二)十一五规划全面启动,文化产业成为区域协调发展新亮点
2005年还是“十一五”的“规划年”,目前我国已经有大约2/3以上的省、市、自治区提出要建设“文化大省”和以“文化立市”,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地区加快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重心。
“十一五”规划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被正式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不同地区发展的阶段不同,发展的条件和任务也将有所不同,各地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时候也就有所侧重。东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地区已经开始进入3000—5000美元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些地区文化消费活跃,现代传媒发展趋于饱和,内容创新成为发展瓶颈,提出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或者将创意产业列为文化产业的升级目标,成为其发展规划的特点。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大部分在500—1000美元之间,文化资源丰厚,文化消费刚刚起步,现代传媒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文化产业处于产品开发和要素扩张阶段。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理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开发特色文化产业,成为中西部地区普遍的规划目标。充分利用会展平台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功地调整了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传统的发展思路,成为超越传统产业更替逻辑的重要战略选择。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思路已经显现雏形。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热点关注,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与合作的新型战略思路和战略机制开始形成
2003年12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力发展涉外文化产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走出去”战略首次出现在文化产业领域。2005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走出去”战略在文化领域已经基本成型。
加入WTO以来,我国落实相关承诺,逐渐开放了文化服务领域,国际文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10月,为期一个月的“中国文化节”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举办,展演京剧《杨门女将》、话剧《茶馆》等剧,整体展现了我国当前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平。这是我国文化部采取与对方主流文艺机构合作的方式,按照商业运作规律进行文化交流的尝试。
(四)内地和香港、大陆和台湾文化产业发展与互动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在新一轮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一体化的活跃因素。近年来,中国大陆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也使“两岸四地”出现新一轮互动态势。2005年11月,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关于文化领域特殊安排协议的签订,标志着自CEPA后内地与香港在文化产业领域里的合作进入深入发展的新阶段。2005年10月,台湾东森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实况转播“神舟六号”发射全过程,成为台湾惟一进入到大陆,而且深入到航天城去采访的媒体,并在台湾创下收视记录。10月22日,首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来自两岸及港澳的专家积极探讨进一步扩大和发展两岸文化产业的新途径,探讨建立两岸及港澳文化产业学术交流互动机制的可行性。专家们还对打造统一的两岸及港澳文化产业链、建立两岸及港澳共同文化市场,以及推进两岸及港澳创意产业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建设的形势:发展与改革的“紧平衡”
“十五”期间,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是非常规性的,有统计方面的问题,但主要是体制性原因。以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为主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总量不足,投入机制不合理,还存在大量不合理的准入限制和垄断。相比较而言,文化建设的滞后最为严重,公共服务不能有效提供,产业化发展受到抑制,消耗了宝贵的财政资金,却生产着数量和质量均不够合意的产品和服务,使需求和供给之间出现了“战略性短缺”。
(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存量与增量的消长态势
由于经济全球化形势的发展,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稳步快速提高,消费结构提升趋势明显,文化产业发展的冲动很大。相比较而言,体制内文化产业机构改革尽管勉力推进,但其发展仍较为缓慢和滞后。于是,出现了新兴文化产业由于技术进步迅速、新兴消费活跃、体制性障碍较少而迅猛发展,以国有文化机构为主体的文化产业核心门类则由于体制改革滞后而发展缓慢的局面。由于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还未能实现,特别是传媒业准入壁垒使得资源盘活还仅限于体制内存量领域,大大限制了我国文化产业核心门类利用现代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增长的能力。
我国自“十五”计划提出“三网合一”这一重大战略设想以来,消费类信息技术产品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电信内容增值服务也突飞猛进,目前收入已经10倍于广电业,而且事实上已经通过新闻网站、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进入了广电业的核心服务领域。由于互动和定制式服务更加合乎青年一代的消费习惯,电视机前的消费者已经老化。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本向文化产业的新兴增量领域大量集中是不可避免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客观上已经出现了增量领域发展超过存量,引导创新的形势,经济体制改革中“增量改革战略”开始在文化产业领域出现。
(三)改革的中心环节: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改革有待创新
文化体制改革几乎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起步,但一直在“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双轨制模式下运行,企事业单位市场主体的身份一直未能明确。
但是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还有待创新。改革难点仍然集中在媒体。
出版机构大部分按照“整体转制”方案改革,但是即使转制为企业,出版社是否具有完整的市场主体的特征?在国家依旧对出版社实行书号管理的形势下,转为企业的出版社是不是反而成了“企业单位事业管理”了?报业是我国集团化改革最早的行业,目前已经有39家报业集团,形成了“以党报为龙头、各类报纸共同繁荣”的格局,但是党报是否是“新型市场主体”,能否实行股份制形式?“以党报为龙头、各类报纸共同繁荣”的格局是不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报业领域的具体体现?目前这些问题还未有结论。
广电业实施的是“剥离转制”式改革,已宣布不再设立事业性质的集团,《北京青年报》下属的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在香港上市,深圳报业集团等单位也都制定了上市融资计划。但是,“剥离转制”上市的公司是否能按照上市公司规范方式操作以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还存在争论。
目前最为彻底的转制案例应该是在流通领域。2004年11月24日,上海新华书店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开标,通过市场竞价转让股权进行产权改革,成为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混合所有制的第一家企业。
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目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实际上,无论是事业还是企业,文化单位都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提供机构,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微观主体。从公共经济学的观点看,文化产品和服务很少有真正的公共产品性质,作为公共产品来监管的原因在于其内容具有超出一般物质产品的文化价值属性,由此产生出了一种特殊的监管必要。但是,内容监管的必要性并不是将文化产品和服务从私益性产品转变为公共产品的充要条件,并不一定只有作为公共产品,由国家直接生产和提供才能保证其价值的实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有将文化产品和服务作为私人产品监管、发挥了良好的价值传播作用的成功经验,我们还要进一步吸取。
三、推动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发挥文化产业对于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战略枢纽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预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可能大大提前,2015年提前实现小康,到202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准。我国人均消费到2020年将可能实现年均10.8%的增长,新的消费高峰就要来临,文化消费将真正成为拉动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力军。近年来,在我国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居民消费已由实物消费为主走上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轨道,消费升级的迹象已经开始显现。此外,“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强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制约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将进一步得到解除,消费升级的速度将会更快。
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动向充分说明,以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对于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经济结构、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枢纽性作用。我们应该加快改革步伐,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的重大举措尽早地启动新一轮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增长周期。建议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制订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为未来5—10年的发展描绘出蓝图。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和市场格局
2006年是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推开的第一年,体制改革的效应将开始全面释放,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2003年以来,试点地区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体制改革目标模式已经基本清晰。可以预见,存量领域国有文化资产之间兼并、重组、整合的速度将加快,迅速产生一批跨行业、跨媒体、具有品牌竞争力和战略投资力的产业集团,大大提高我国文化市场的集中度,使“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浮出水面。新型的文化产业格局将有利于政府对文化产业实施基于市场的内容监管,推动“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的形成。我国文化管理体制将融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统一框架,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全面融入国民经济的统一市场。
意识形态是文化产业的特殊价值属性,如果没有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产业所负载的文化价值是无法抵达国民的心灵世界的。因此,必须努力革除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弊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早改早主动,晚改就被动,不改没出路”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文化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谐发展,走向现代国家的一场革命。建议吸取经济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组成多部门参与的文化体制改革指导机构,开展全面调研,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三)统一和规范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经过“十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文化产品和服务比较丰富,人民群众自主消费文化产品的权利基本得到落实,但是自主生产文化产品的权利还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具体表现为:产品市场已经形成,要素市场还没有统一;不同所有制之间,增量领域和存量领域之间还存在壁垒。随着“十一五”规划对于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的明确,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系正在积极推进,国有文化企业中现代企业制度正在逐渐建立,股份化过程将逐步实现,投融资市场将形成,统一规范的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将真正建立起来。这些发展动向说明,统一、规范的文化市场将推动形成文化产业全面发展态势,这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国有和民营文化资本在统一市场体系中并轨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这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特点。经济发展、收入增长、文化消费增加是一个“常量”,如果国有文化机构不能满足需要,非国有的文化机构一定会来弥补;如果本国文化产业机构不能提供,国外文化资本将以其他产品填补;如果正版产品不能满足需要,盗版产品就会乘虚而入。在国有文化机构不能迅速松绑的情况下,民间资本挟技术与资金双重优势异军突起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非常明确地认识到,市场已经成为基础性的发展环境,产业的人为分割,体制上不切合实际的人为设计,在市场作用下都将形同虚设。
从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看,“增量改革”在体制转型的特定阶段必不可免。就目前而言,开放市场、鼓励非公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在文化领域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的重点,具有明显的促进改革的积极作用。活跃民间投资将提高体制内闲置资源要素的价值,并提高延迟改革的“机会成本”,使得国有文化单位改革产生“内生动力”,并使加快改革以“盘活存量资源”更为容易。“十五”以来我们一直实行以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市场开放的战略,“十一五”期间应该转变为以全面开放和构建文化市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阶段。
(四)关注技术进步,在文化产业结构重组中实现体制和机制创新
2006年文化产业的结构变化将可能由技术和资本唱主角。由于技术进步,宽带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历史性结合已经实现,广电和电信统一的技术平台和商业平台正在出现,商业模式趋于成熟,资本市场再度活跃,新兴文化产业将出现爆发式增长局面,打破广电和电信分业经营的格局,推动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和链条发生历史性的重组,对文化体制改革产生巨大压力。在这个意义上说,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的建议具有重大意义。
新兴文化产业领域历史包袱较少,将成为新型的传媒监管体制的试验场所,从而与体制内文化体制改革遥相呼应。
我们应该抓住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历史性契机,最大限度地放开市场准入,统一体制性环境和政策性环境,将发展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建议有关部门抓住数字电视、网络电视以及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机遇,革除束缚国有文化资本发展壮大的体制性障碍,主导终端消费市场的整合,抓住这一契机,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五)加强区域协调,寻求产业发展新机遇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国家将区域协调发展列为“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处在经济、文化发展历史逻辑的不同阶段上的各个地区,应该在差别竞争的基础上,加强整合与合作。
无论在东部还是中西部,文化产业都将成为下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心。东部发达地区已经到了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以替代传统产业的阶段,中西部地区也应该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结构调整的整体战略,作为“新兴工业化道路”的一种重要选择。中西部地区是我国文化资源的富集地区,文化产业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特点,如果成功替代传统产业,将改写中西部地区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和路径。
(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新局面
“十一五”期间将成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转折时期。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阐述。
我们既需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克服市场失灵,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又需要积极培育市场机制,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改革体制,转换机制,将文化建设转移到新的体制基础上来。
目前的政策重点应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议从建立覆盖全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新农村的考虑出发,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占全国的比重(目前地方财政所占比重高达93.7%),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和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区域教育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补助,以解决西部和农村地区政府财政能力不足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