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提升与体育教师PCK发展方略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gua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离不开PCK完善的体育教师,它与体育教师的PCK发展相伴同行,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笔者初步探讨了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环节、学科培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教学反思与体育科研等因素对体育教师PCK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体育教师;PCK
  一、研究背景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e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Shulman)提出的一个囊括学科知识和它的可教性方面在内的新的知识形式,被认为是教师知识的核心。PCK在教师专业成长中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不仅应当知道他们所要传授的学科知识,更要知道他们实施教学的方法,要拥有高超的教学能力和艺术。
  目前,中国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速度令人惊讶,肥胖和超重检出率大幅增加。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一定的干预措施,暂缓了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但学生身体素质不升反降的怪圈始终是学校体育教学挥之不去的现象和有良知、责任心的体育教师心头之痛。
  “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指的是江苏省从2010年起,对省内的82所中小学学生体质进行抽样监测,并针对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情况,制定了旨在增强学生体质的相关文件,进行的具体的健康干预行动。体育教师以此为载体而开展的各项活动与自我学习历程,努力提高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水平(PCK),并反馈于体育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是保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取得预期目标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体育教师PCK的定义及其内涵
  体育教师的PCK是体育教师将自己所掌握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以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掌握的方式进行加工整合,形成的新的教学方法,以此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它也可以是跨学科的各种知识和教学方式的整合,体现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
  基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体育教师PCK发展,一个关键点是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中,体育教师将学科教学知识作为核心,这不仅是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的基础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保证,更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标志。
  三、基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的体育教师PCK发展的意义
  首先,PCK是教师知识结构中最有意义的核心知识。基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的体育教师PCK发展,是实践性研究,优秀体育教师能够在此行动中积累大量的PCK;能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提供教学知识、教学技能的样例,可以为其他试点学校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借鉴。
  其次,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是一个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最合适的平台,可以提高体育教师PCK,最大程度地促进体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完善,同时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此外,要践行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方案,改变目前学生体质日益滑坡的现状,改变在校学生普遍软、胖的体质健康状况,离不开体育教师不断完善的PCK知识。
  四、体育教师PCK发展存在的问题
  1.教育课程设置中PCK缺失
  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少注重具体的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教学手段的相互关联。而PCK突出体育教师在面对具体教学情景时使知识有效呈现的能力。例如,同样是教授投篮技术,在体育教科书中一般会告诉教师常规的教学方法。而面对不同的学习主题与情境,面对不同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相关技能的差异,如何以最佳的方式把投篮技术呈现给学生就是所谓的PCK。这也是体育课程中所缺少、大部分体育教师最需要的。
  2.教育实践环节缺乏主动建构意识
  PCK的最大特点是突出知识学习具体情境,而不是对知识传授规律的归纳。“PCK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实践的、生成的、建构的过程,带有明显的个体性、环境性和建构性,需要教师在特定的环境中不断地实践与探究,将诸方面的知识进行综合、创新。”[1] 而目前,在相当多的学校有相当多的体育教师缺乏主动建构意识,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场景不能够选择合适的教材,不能够科学合理地运用学科教学知识进行正确的教学。
  3.学科培训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
  目前,各级各类体育教师培训,由于培训组织者或实施者对中小学生实际情况和体育教师的需求缺乏一定的了解,使培训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多的培训是指向理念的更新和理论的重复,具体到中小学教学情境、教学方法、教学智慧、教学技能方面很少涉及。培训内容无法满足受训者实际需要,培训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受训者的主动性。
  4.体育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有待加强
  许多体育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严重缺乏,造成这些教师缺乏进步,缺乏目标,他们只是机械地重复自己几十年的工作,没有养成自我阅读的习惯和自我提升的意识,没有专业上的进步。
  5.教学科研缺乏动力
  目前大多数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很大,缺乏时间和精力来保障教研的投入。很少有体育教师能够认真反思教学成败得失,或者评上了职称,就不思进取了,对教学科研缺乏动力。
  五、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中体育教师完善PCK的策略
  1.在体育教师培训过程中增设PCK课程内容
  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离不开PCK结构完善的教师队伍。首先,要在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过程中增设PCK系列课程内容,在不同运动项目的学科知识教学中穿插相关的PCK案例教学。目前,美国教师教育研究界的主流已经逐渐从研究跨年级水平和学术领域的普通教学转向探索教师在面对具体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教授具体学习内容时应具有的学科教学知识上。[2] 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等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传授同一知识和运动技能时,面对不同年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最佳知识呈现方式。而目前我国体育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对象大多局限于某一学段的学生,因此不能很好地了解不同年龄学生体育学习特点,影响了教师个体PCK的发展。[3]   2.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中实践PCK
  以学生体育健康促进行动为契机,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体育社团、体育节、“体艺2 1”等活动优化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加快体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专业化。中小学教师的PCK发展和完善,必须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才能实现,不可能通过职前一次性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就能完成。在教学实践环节,体育教师要注重学科知识向学生输入时的两次转换过程,第一次是把学科知识向具体的教学设计的转换,第二次是把学科知识以科学合理的方式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转换。在体育教学中,大量的知识是需要结合具体情境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的,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和具体的教学情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
  3.增强学习培训的实效性
  有效的入职后学习培训是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证明,PCK具有可传递性,可以通过学习和培训逐渐形成和丰富。[4] 理想的体育教师培训方式是根据专业特长和培训所需,对体育教师实行量身定制式“处方式”的培训,以增强培训的实效性。[5]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的体育教师培训方式有所改变,传统的集中培训方式较多地被远程培训方式所替代,不同地区的全部或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够每年接受到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有集中定点的培训,也有远程的网络培训。培训的内容也较以往专家纯理论讲解培训有很大的改变,而是以注重培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为主。在某些继续教育的培训中,有一些优秀教学案例中能够给人“眼前一亮”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实质上就是优秀体育教师的PCK呈现方式。这恰恰也是大部分体育教师最需要和最缺乏的。
  4.加强阅读学习和自主发展意识
  托马斯认为,“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从专业个人主义转为学习共同体”。如果体育教师一直处在孤立的专业学习状态,就很难从其他学科中收集到有利于推动自己专业发展的有用信息,也就对自己的PCK状态不能做出准确的评价。
  作为体育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知识与运动技能,还要知道知识与运动技能传授的方式。最重要的方面是还要学会学习和阅读,要把看书学习与搜集文献资料、更新知识作为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6]
  5.不断提升和发展自己PCK
  体育教师都应树立体育科研意识,积极参与体育科研活动,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体育科研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主动掌握体育科研方法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科研方法、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在学习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体育科研的能力。
  基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的体育教育,是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升的需要。是否具备体育科研能力必将成为考量体育教师PCK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体育教师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体育教师不能只做一个四肢发达的“教书匠”,而应做一个新时代科研型教师,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受原有的教学经验、思想和模式的束缚,要积极探索,善于研究,与时俱进,敢于开拓学科教学知识的新领域,并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获得个人发展和提升。
  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中,体育教师要以此为载体开展各项教学研究活动,加强自我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水平(PCK),并反馈于体育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体育教师PCK发展是保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教学相长,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李斌辉.中小学教师PCK发展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1,(06).
  [2]胡青,刘小强.分离还是融合:教师教育专业化中形式与实质的矛盾——兼谈学科教学知识(PCK)与当前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J].江西社会科学,2005,(11).
  [3]柴娇,李林鹏,陆阳.学科教学知识(PCK)——体育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J].体育教学,2011,(03).
  [4]刘义兵,郑志辉.学科教学知识再探三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0,(04).
  [5]高贤民,汪晓赞.中小学体育教师阶段性在职培训模式的研究[J].体育师友,2010,(06).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万永勇
其他文献
以沛县安国镇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项目为例,运用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项目进行社会影响评价。结果表明,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
广西壮族丧葬习俗中蕴含着浓厚的道德教化思想,通过挖掘其中的一部分特别是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借鉴意义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提供借鉴。
岳阳市:7月11日,来自福建、甘肃、浙江、湖南等地的260多名中小学教师齐聚岳阳,参加首届刘铁芳博士团队课堂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刘铁芳博士团队成员包括香
论述了建筑中新能源发电的能源利用方式,主要针对风能和太阳能的综合利用作了分析,并对风机和光伏电板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同时论述了建筑中新能源的发电模式。相信高效友好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
比较了分压配气法和流量配气法的优缺点,介绍了基于流量配气法研制的防爆试验系统结构及原理,以及配气的方法和相关试验注意事项。
中职数学专业课教学一直是中职教学的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它基础性明显,思维逻辑性强,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课堂教学必须既要考虑其职业倾向性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即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延续护理在喉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头颈外科行喉癌术后出院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
<正>与小说、戏剧、诗歌相比较,散文这一文体最为个性化,首先是个性化的情感,其次是个性化的表达。所以,散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应放在作者个性化情感的把握上。语文教师如何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