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整本书阅读与探讨”作为学习任务群之一,贯穿于整个高中语文课程。而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在高中语文课程中也占据着一定的篇幅。随着新课标的颁布,语文整本书阅读重新引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但是,散文类文本整本书阅读仍然没有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受到重视并得到有效推行。本文旨在探究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如何有效推行散文类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 散文类文本 整本书阅读 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又重新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如何有效推进整本书阅读在近年教学实践中有着诸多尝试,但是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和传记类文本。散文作为一种作者主观情感抒发为主的文体,其语言、结构形式和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情感都在学生语言训练和审美情趣培养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是,高中语文课程中淡化对散文的教学,散文类文本整本书阅读更是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现成的散文类文本整本书阅读实践经验更少。
基于散文类文本整本书阅读的好处,以及在现实推行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高中语文课程中推行散文类文本整本书阅读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一、文本选择上
推行散文类整本书阅读,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好阅读文本。所选文本必须符合高中学生年龄和知识储备,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也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鉴于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自主学习时间少的现实,可以选择单篇篇幅较短的散文集。比如,我校在高一推行的散文整本书阅读书目《文化苦旅》就是师生共同商定的选本。这本游记散文由单篇散文组成,同时又有贯穿始终的文化与文明思想,而且其中的篇目都不太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单篇散文的阅读。
二、时间安排上
在高中推行整本书阅读应该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根据散文单篇相对较短的特点,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有充分的考虑,甚至可以具体到每天的时间安排上,让学生每一天都有任务:一、每周可以选择一到两篇散文阅读篇目,利用周末的空闲时间略读本周需要进行赏读的阅读篇目,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自由批注赏析要点。二、周一、周二精读所选文段,教师可以通过智慧平板,布置有关篇目的具体阅读计划。布置的任务可以是让学生寻找自己认为比较优美或者深刻的语段,或者最能引起触动的句子,边读边进行批注品析。学生可以以网络作业形式递交到平板上,教师进行归类汇总。三、周三设置一节阅读交流课,探讨阅读篇目的阅读情况。教师将阅读成果分类情况以文档形式发给学生,合作交流。四、学生知识深化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名家对文本的分析与解读,当然不是为了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强行趋于一致,只是深化学生对文本多方面理解。
当然,进行整本书阅读也可以集中时间进行,这样可以使学生静下心,集中精力阅读一本书。
三、文本阅读上
针对散文类文本整本书阅读,应该规定详细的阅读方法,综合运用文本细读、略读等方法进行。
(一)单篇阅读:细读
细读文本就是精读文本。精读文本,需要认真研读作家、认真研究文本,包括文本的语言、文章的结构、艺术特色以及文本中的作家的思想情感。在经过细读深思并参考借鉴他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独特的阅读经验、思考与感悟。在推进散文整本书阅读时,强调阅读赏析单篇文本时必须精读、细读文本,并且形成自己对于文本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如: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阳关雪》是一篇充满历史沧桑感、民族自豪感和理性思辨的散文,教师可以设置以下任务:1. 《阳关雪》到底写的是什么?2. 本文的结构是什么?3. 表达了作者怎么的情感?4. 本文的语言特色是什么?等。学生通过细读文本可以知道作者写阳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探访名胜,也不是简单的咏物抒怀,而是通过这一历史遗迹来说明中华民族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做出过突出贡献。本文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去理解。语言充满诗韵美,注重节奏美。
(二)整本书阅读:整体把握
学生细读完整本书之后,需要重读整本散文集,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内容,总结整本书的语言特点、结构形式和情感态度方面的特点。然后,布置一项作业,如:仿照整本书中的散文文本,写一篇散文作品,使他们在阅读整本散文集之后能够把体会转化为具体的东西。
四、活动设置上
进行散文类文本整本书阅读必须引导学生就所读文本及所得出的阅读体验与感悟进行交流与探讨。在安排交流活动时,应该有具体的考虑。首先,活动应该具有针对性,必须是之前就具体的阅读篇目布置的阅读计划进行交流讨论,否则就会无目地进行讨论。其次,讨论中,教师应该引导者,不应该对学生讨论过程和结果进行更多的干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文本会有自己的独特解读,不必强行要求一致。具体活动过程,课堂开始把要讨论的问题呈现出来,学生独立思考,接着分组讨论具体问题,讨论结束,小组成员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教师适时讲解即可。
整本书阅读讨论环节,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五、成果整理上
学生关于散文篇目和整本书的阅读成果一定要整理装订,形成可以保存的文本形式。学生书本和练习较多,写的单篇阅读成果很难保存下来。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整理,形成文本样式,如果文字都是以平板形式呈现,其实更利于成果的保存,保存成果是為了以后重新回顾。
散文类文本整本书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思辨和审美能力。教师应该重视散文类文本的整本书阅读并且积极探索散文类文本整本书阅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孙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关键词】 散文类文本 整本书阅读 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又重新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如何有效推进整本书阅读在近年教学实践中有着诸多尝试,但是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和传记类文本。散文作为一种作者主观情感抒发为主的文体,其语言、结构形式和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情感都在学生语言训练和审美情趣培养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是,高中语文课程中淡化对散文的教学,散文类文本整本书阅读更是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现成的散文类文本整本书阅读实践经验更少。
基于散文类文本整本书阅读的好处,以及在现实推行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高中语文课程中推行散文类文本整本书阅读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一、文本选择上
推行散文类整本书阅读,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好阅读文本。所选文本必须符合高中学生年龄和知识储备,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也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鉴于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自主学习时间少的现实,可以选择单篇篇幅较短的散文集。比如,我校在高一推行的散文整本书阅读书目《文化苦旅》就是师生共同商定的选本。这本游记散文由单篇散文组成,同时又有贯穿始终的文化与文明思想,而且其中的篇目都不太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单篇散文的阅读。
二、时间安排上
在高中推行整本书阅读应该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根据散文单篇相对较短的特点,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有充分的考虑,甚至可以具体到每天的时间安排上,让学生每一天都有任务:一、每周可以选择一到两篇散文阅读篇目,利用周末的空闲时间略读本周需要进行赏读的阅读篇目,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自由批注赏析要点。二、周一、周二精读所选文段,教师可以通过智慧平板,布置有关篇目的具体阅读计划。布置的任务可以是让学生寻找自己认为比较优美或者深刻的语段,或者最能引起触动的句子,边读边进行批注品析。学生可以以网络作业形式递交到平板上,教师进行归类汇总。三、周三设置一节阅读交流课,探讨阅读篇目的阅读情况。教师将阅读成果分类情况以文档形式发给学生,合作交流。四、学生知识深化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名家对文本的分析与解读,当然不是为了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强行趋于一致,只是深化学生对文本多方面理解。
当然,进行整本书阅读也可以集中时间进行,这样可以使学生静下心,集中精力阅读一本书。
三、文本阅读上
针对散文类文本整本书阅读,应该规定详细的阅读方法,综合运用文本细读、略读等方法进行。
(一)单篇阅读:细读
细读文本就是精读文本。精读文本,需要认真研读作家、认真研究文本,包括文本的语言、文章的结构、艺术特色以及文本中的作家的思想情感。在经过细读深思并参考借鉴他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独特的阅读经验、思考与感悟。在推进散文整本书阅读时,强调阅读赏析单篇文本时必须精读、细读文本,并且形成自己对于文本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如: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阳关雪》是一篇充满历史沧桑感、民族自豪感和理性思辨的散文,教师可以设置以下任务:1. 《阳关雪》到底写的是什么?2. 本文的结构是什么?3. 表达了作者怎么的情感?4. 本文的语言特色是什么?等。学生通过细读文本可以知道作者写阳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探访名胜,也不是简单的咏物抒怀,而是通过这一历史遗迹来说明中华民族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做出过突出贡献。本文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去理解。语言充满诗韵美,注重节奏美。
(二)整本书阅读:整体把握
学生细读完整本书之后,需要重读整本散文集,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内容,总结整本书的语言特点、结构形式和情感态度方面的特点。然后,布置一项作业,如:仿照整本书中的散文文本,写一篇散文作品,使他们在阅读整本散文集之后能够把体会转化为具体的东西。
四、活动设置上
进行散文类文本整本书阅读必须引导学生就所读文本及所得出的阅读体验与感悟进行交流与探讨。在安排交流活动时,应该有具体的考虑。首先,活动应该具有针对性,必须是之前就具体的阅读篇目布置的阅读计划进行交流讨论,否则就会无目地进行讨论。其次,讨论中,教师应该引导者,不应该对学生讨论过程和结果进行更多的干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文本会有自己的独特解读,不必强行要求一致。具体活动过程,课堂开始把要讨论的问题呈现出来,学生独立思考,接着分组讨论具体问题,讨论结束,小组成员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教师适时讲解即可。
整本书阅读讨论环节,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五、成果整理上
学生关于散文篇目和整本书的阅读成果一定要整理装订,形成可以保存的文本形式。学生书本和练习较多,写的单篇阅读成果很难保存下来。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整理,形成文本样式,如果文字都是以平板形式呈现,其实更利于成果的保存,保存成果是為了以后重新回顾。
散文类文本整本书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思辨和审美能力。教师应该重视散文类文本的整本书阅读并且积极探索散文类文本整本书阅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孙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