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守祖先宗亲传统的客家人,尤其重视清明时节的慎终追远。清明4天公假,再搭配以2天年假,连缀上一个周末,便是一年中难得的8天长假,去境外太短,在境内,正可以很合时节氛围地驾车行走下闽赣粤客家文化圈。
长汀,首府老城遇见厦大
厦门-厦蓉高速-龙岩-长汀
出厦门西行,上厦蓉高速,过完漳州,也过了福建最大的一块平原地形。2008年开建的厦蓉高速起于厦门,向西出福建,穿山越岭直达四川盆地,是连通西南腹地与东南沿海的一条跨省走廊。沿着这条公路西进,车身夹裹在闽西山地间,入眼全是重复式的起伏山陵,满坡林木已经开始披上青绿,沿途偶见狭长平地,被纵横田埂隔成一块块水稻田。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后,转到205省道,再行十几分钟,到了长汀,这座被新西兰学者路易·艾黎誉为与湘西凤凰齐美的深山老城,是我们此行自驾的第一站。
长汀是客家人聚居区,“客家首府”是长汀现在最致力于推广的名片。早在汉晋时期,就有大批关中与中原一带的客家先民为避乱世而渡江南下,辗转从赣北、赣中进入赣南,在与世隔绝的丛山之间开拓自己的新领地,而与长汀更为亲近的客家先祖,则是在唐末与两宋之际从赣南再东迁,从瑞金进入闽西。
对这里最为温婉的客家印象,是穿长汀而过的汀江与秀气的长汀女子们,而不是让外乡人听起来抓狂的客家话,我在随后的行程中曾尝试跟客家人学上几口简单的顺口词,但是,其困难程度跟闽南语绝对处于同一级别,今天能蹩脚地说出来,可第二天准忘。发源于武夷山南段宁化县治平乡境内的汀江,是客家的母亲河,初春的江水碧绿微漾,宁静的流淌中留下生命契机。
尽管因为地处闽地最西端,且深山老林阻隔外地交通而让长汀在保护传统文化一面比龙岩其他地方做得都好,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家族堡垒——围屋,在县城已不见踪影。不过,长汀下辖的中复、宣成与涂坊等乡镇还保留不少祖先留下来的恢弘围屋,或砖木或土木结构的府第式建筑由一圈围屋围拢,中间的大院子作为公共空间,水井、小池塘等一应俱全,最多可供一个家族几十户人家居住。我们没时间下乡看围屋,倒是在已有八十多年的老骑楼街——水东街感受了一下似在拖拽时代步伐的商业气息,实在是苍老,沿街立面的二层木质结构骑楼与闽南龙海下面的浮宫、白水等地的骑楼街近乎一个样子,破败衰老的气息来自遭受时光侵蚀的老木板门,也来自那些经营五金、理发店、竹篾家具的老人。而在老街弯一处小巷子走进去,却又能别有洞天地见到一些正立于骑楼身后的明清古民居,纷繁讲究的木雕、被系上晾衣绳的石桅杆、石狮守卫的宗祠门楼,似乎又搭建起另外一个更为久远的世界。
县里的博物馆陈列着革命前辈们用过的枪炮铁剑,锈迹斑斑,却庄严肃穆。以前从文本上了解到的长汀作为革命老根据地的空洞形象,隐约都在这间规模偏小的博物馆里得到了充实,虽然已经很难去凭空想象昔日战场的残酷,但英雄,这个早已随着自己年龄长大而日渐远遁的词汇,这时候却在意识里毫无征兆地血肉丰满起来,当然,这里头也许还掺和许多自己对母校,厦门大学内迁旧址的瞻仰与缅怀。
厦大旧址位于长汀城关中区小学内,从兆征路上汀州试院边上的一条缓坡进去,就能见到,“国立厦门大学”的牌匾悬于校门檐下,让人顿生亲切之感。校内的文庙大成殿是抗战爆发后厦大迁来长汀的落脚地,几经修复,站在空荡的殿内,仍有一种书香遗室的满足。据说当时厦大师生初迁,举办运动会,身着运动衣裤的女学生与男同学在街上手拉手走过,谨守祖宗传下的男女授受不亲观念的长汀人,被这“伤风化”的举动吓坏了。可是,几年时间过去,长汀的社会风气向着开放方面迈进了许多。当然,恪守耕读传统的客家人,不管怎样,内心还是欢迎这样象征学识与文化的高校学府的。
红色老区食山味
长汀-古城镇-319国道-瑞金-瑞赣高速-赣州
瑞金,根据地里的小北京
从长汀县城内的西外街转道上319国道,我们向江西境内的瑞金进发,这是一千多年前客家移民从赣南迁往闽西的路径,我们逆着方向从闽西回溯到赣南,试图捕捉一些客家先民们扶着驴马车辗转之际遗留在这段路程中的气息。
山间行驶不到半个小时,在古城镇,这个福建过往江西的最后一道关隘上,我们作了少许停留。古城镇建立在一块狭长的平地上,虽四周都是山岭,但厦蓉高速与319号国道夹镇而过,让它获得了较为便利的交通。在宋代,这里还曾设有驿站,修建了连通闽赣的交通驿道,但时间久远,驿道现今只保存了镇西大隘山凹延伸到井头村长约2公里的一小段,鹅卵石铺就,道路中细草蔓生,行走其间,并没有太深的怀古感触。
再次上车,回到319国道上,半个小时后,红色革命圣地瑞金已在眼前。同样身为客家聚族区,但瑞金强烈而浓厚的革命历史气息部分掩盖了它的客家属性。1931年11月,从江西、福建等地筹得足够金银作为经济基础,并在赣南闽西一带建立牢固的革命根据地之后,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中心,瑞金创建了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了突出这座城市的政治意义,一度将它改为“瑞京”,从此它又成为中国大地上又一个“京畿重地”。
瑞金的城市外观并不出色,与普通的三四线小城无异,城关镇沙洲坝没有起多少高楼,瑞金大酒店立于繁华的红都大道一侧,14层楼作为瑞金的制高点,已能俯瞰全市风光。而不少户外的广告牌,还借着红井名声,打着“喝红井水”的招牌。在城中找一小馆,应付了午餐之后,我们直接前往叶坪革命旧址群。
城东北方向5公里处的叶坪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地,公园似的保护区内横卧一池方塘,碧油油的水面只能掩映几株临湖的齐房高古榕,而那些革命旧址,就是安静地落座于草坪间的黑瓦黄泥墙的老房子,外观看上去相差不大,内里的陈设也简单,木桌木椅子直接让人联想“艰苦奋斗”的先辈精神,而真正让我们感到精神的也许是那些时不时见到的五角星,以及至今仍刷写在墙上的红色宣传语,“粉碎敌人围剿”,“文化教育必须与劳动联系起来”。
旧址群的功能布局实则是一个小北京,破落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址对应的是人民大会堂,子弹头外观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对应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简陋的红军检阅台对应的是天安门城楼,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址对应的是中国人民银行……这些还是雏形的国家机构,在十八年后北上,开始换作另一套建筑形态正式运转。
1933年4月,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驻沙洲坝,在城西的沙洲坝革命旧址群,仍保留着红井、毛主席旧居等十几个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以及二十多处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的旧址。
赣州,微观客家文化城
赣州离瑞金一百多公里,但因为全程高速,到达这里只用了一个小时出头的时间。赣州是客家人的摇篮,现今闽西粤东的客家人,多是在唐宋时由赣南迁出,伸枝散叶,在南方不断扩充客家人的走动与居住版图。而赣州的客家人又是从哪里来?
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曾描述赣南为“大山长谷,荒翳险阻”,“地旷人稀”,说明北宋时期的赣南地区仍旧丛山密林,人烟稀少,而当时的赣南,已经吸取了从秦汉到魏晋到唐晚期三次因战乱和灾难而南移的中原、江淮以及荆湖人的补充。此后,在元明清及至民国时期,又吸收了几次中原人的南迁与闽西粤东等移民的回迁。现在的赣州,已经与闽西、粤东成为极为稳定的全国三大客家人聚居地。
赣州市中部的赣县在2004年建起一座客家文化城,如果想要系统而直观地了解客家生活与风情,这里已是必去之处。文化城外方内圆的设计感,明显取经于客家人土楼围屋等传统而大型的居屋形态,现代工业打造的建筑外观,给人的水泥感太重,与山野间的土楼相差甚远,但是,只是了解客家文化,就不必拘泥于此。
文化城的城门牌坊十分高大,是气派的六柱五间三层结构,城门真书阴刻的“客家文化城”五个大字涂着金粉,急欲跳脱出整个牌坊的灰色色调。进入广场,再往前即能看到为世界范围内的客家人寻根祭祖而建的客家宗祠,前中后三厅分别为客家文化展、客家族谱展厅以及谒祖厅,宗祠内香烟缭绕,十几位中年人正冒着细雨焚香谒拜,正合了清明节的景。
城内的客家博物馆内藏有不少客家先民用过的生活器具,诸如陶罐、灯盏之类,而沉卧的枪戟弓箭等武器,则反映出客家人在与外族人的生存斗争中残酷的一面,除了这些注重实用性的文物,馆内还藏有不少传统民艺文物,诸如“四不像”石雕像以及有着漂亮木雕技艺的窗棂。而客家艺术长廊,则以诗墙和长卷形式展示着更富生活气息的客家人画面。
从客家文化城出来,天色已不早,但还足够去一览久闻其名的赣州古城墙。章、贡二水在流经赣州章贡区时合二为一,汇入赣江,而古城墙就在江水的汇合处缘江而筑。在唐末初建时,城墙原为土城,却也承担了护城墙的功能,同时,它也起着防洪的作用。后来土城被江水冲毁,到了北宋,时任赣州知州的孔宗翰命人以砖重砌城墙,这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巨砖堆砌,规整巍峨,虽苔痕满布,经明清与民国时多番战事与修整,现仍留存约3600米的长度。沿着城墙行走,五座飞檐斗拱、画梁朱栋的城门楼岿然而立,底下瓮城虚张黑口,似乎昔日军威隆隆的太平军又卷土而来,枪械之声不绝于耳。正沉浸在这种兵戈铁马的幻想中,同行友人撞我一肘子,“走吧!饭点儿到了。”
赣州菜与潮菜、广州菜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因为先民常住山中,口味也因此而偏咸偏肥,这与多数客居地的口味一致。在临赣江的一家小菜馆里,吃过传统名菜淮南子烧鱼头、盐焗鸡、豆腐皮肉卷后,满足离店,在江边借江风一吹,回酒店休息,准备第二天入粤。
追访粤东客踪
赣州-赣州绕城高速-赣韶高速-梅关古道-珠玑镇-南雄
梅关古道
很早起床,从赣州出发前往南雄,今天的目的地则是大余县南方的梅关古道以及南雄市北十公里处的珠玑镇。在赣韶高速的大余出口转往323国道,南行十多分钟后,即来到梅关古道景区。
梅关古道位于梅岭之巅,恰好在赣粤两省的交界处。在古代,北方人从赣江流域进入岭南,梅关是必经之路,因此,它成为南北交通的要塞,也在动辄大动干戈的冷兵器时代显得极具军事意义。现在粤东南雄市名就是来源于梅关古道上的“南粤雄关”,与梅关的关系颇大。在赣南地区的客家人翻过梅岭进入粤东之前,梅关古道所在的梅岭还是两个民族与两种不同文化区域的分界线,梅岭以北是中原汉民族的家乡,而梅岭之南则是古代南蛮族的地盘,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客家人大幅南迁之后,通过摩擦融合而逐渐走入客家文化圈的大背景之中。
买好门票,走入古道,我一边看着手头上的古道介绍资料,明万历年间利玛窦神父曾言梅岭道旁“旅客骑马或者乘轿越岭,商货则用驮兽或挑夫运送。他们好像是不计其数,队伍每天不绝于途”,一边睁眼却只看到行人稀疏寥落之景,不免有些失落,转眼赏梅花,而古道旁遍植的松梅,也早已过了万梅怒放的时节。被国道与铁路夹击的梅关古道,尽完自己的历史任务,看来也确实需要深藏山岭,颐养天年了。
把现存的八百米古驿道走完,来到梅关关楼,站在这座像老城门一样的砖体建筑前,抬眼看,是江西,回头望,是广东,复杂的心绪难以名状,这样的古驿道,何止梅关一处,却牵涉多少路上人车马劳顿,只为在远离乱世的太平日子里,过上平静的生活。
珠玑巷,寻根落脚地
从梅关古道出发南行,不需半个小时即到珠玑巷,珠玑巷的寻根意义对于广东珠三角的客家人来说意义重大,它被认为是客家多姓人口的祖先原居地或迁徙出发地,而与此相对应的,就是珠玑巷里随处可见的姓氏宗祠,其所奉姓氏之多,据说已逾百个。民间鉴定正宗珠玑巷人有个不成文的依据,那就是看你的小脚趾上是不是有两片指甲。
两宋之后,大批从赣南穿越梅关古驿道而入粤的客家先民会在珠玑巷落脚,然后继续往东南迁移,到达土地更为肥沃的珠三角地区。至于为什么会落脚珠玑巷,也有说法。清晨出发的客家先民翻过梅关,花掉大约半天时间,再在坎坷的山路上继续前行二十多公里,刚好能在傍晚时分抵达珠玑巷,于是,在这里停下脚步似乎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现在住在珠玑巷的二十多个姓氏人家,几乎都是年逾半百的老人留守,守着幽静的街巷,也守着街巷两旁鳞次栉比的姓氏宗祠。现代人寻根谒祖观念愈见加强,反映在珠玑巷这里,则是时不时就会有外地人燃放鞭炮,拿着族谱进入自家姓氏宗祠,确认找到老祖宗。我们在珠玑巷时并没有听到鞭炮声,但是却为这样一个约合两百米长的老巷子感到很惊奇,它似乎拥有着某种磁力,一直吸引着具有相同磁场基因的外地游子,不远万里回来看一看它。
龙梅客人,大有作为
南雄-244省道-341省道-205国道-龙川县-梅县
龙川,拜访客家人始祖
为了避免走高速重新绕回赣州,从南雄出发,我们向东南贴着粤赣的边界线,走省道来到河源龙川县。河源是客家古邑,这个国内惟一的一个纯客住地级市,其大量客家移民的迁入时间比赣南长汀要晚,大约在宋末与元朝时期,逃避战祸的中原人与赣南乡民被迫逃来这个更南方,而且在当时看来更蛮荒的地方。
龙川县由河源管辖,作为一个纯客县,它的资历恐怕是客家聚居区里最老的,因为,秦朝时的龙川县令赵佗,在前几年被指认为了客家人始祖。
活跃于秦朝时期的赵佗是一位领军将领,他是今河北正定县人,在秦亡后成为了南越国的创建者。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用郡县制来代替以往的封建制。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任嚣与赵佗二人领兵五十万进军岭南,平百越。四年后,在岭南设置龙川县,赵佗为第一任县令,在位六年时间,因推行“和辑百越”的开明政策而让不少随自己南下的军士与当地土著人通婚结合,这些滞留岭南的中原人成为第一批开拓龙川的外地人,自然也成为资历最老的客家人。
位于龙川县南约十公里,东江河畔的佗城镇是古龙川县城的治所,小镇只有横竖三四条道路贯通,虽落后,但历史算起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佗城原名龙川城,1941年国民政府为纪念这里的首任县令赵佗,把它改成了现在的名字。在小镇西边的佗城村,村民们姓氏罕见繁多,几千人口却产生一百多个姓氏。
秦时的古迹并不好保存,在佗城的中山街上,有一口看上去似乎有些年头的“越王井”据说是赵佗任县令时所挖掘,但这个说法是否属实,各执一词。而中山街上的南越王庙,虽是与赵佗相关,但建造时间上与秦朝差太远,这是清朝时期修建的。看来,对赵佗这位南下开拓岭南的第一人的研究与瞻仰,在缺少实物遗留的情况下,也只能进入文本领域了。
梅县,豪宅南华又庐
从龙川前往梅县的高速路上,路过南口镇,我们决定在这里下乡参观一座占地达万平米的客家围龙屋后,返回厦门。到达镇上后,已能看到不少样式简单的围龙屋,我们往南再行驶不过几分钟,就到了侨乡村,适才所说的巨型围龙屋“南华又庐”即位于此。
盛春的侨乡村已开始呈现繁忙景象,周围的农田里老农们扛锹修渠,让水稻田能在插秧之前蓄上足够的雨水。南华又庐,深处于一片农田的包围中,方方正正,看上去规整宏伟,外面则以齐人高的院墙来把它与水泥路隔开。这座围屋以上中下堂为中轴线,左右两侧再各有四堂,每一堂都自成独立围屋,合起来共有一百一十八间房,大小厅堂几十个,对这种建筑格局,还有专门的说法,就是大型客家建筑中常见的“十厅九井”。
整个住宅对采光与引水也十分讲究,房前种植果树,而主体建筑利用极缓的山坡地而巧妙施工,前部分建成回字形,三面单层瓦房再围住正面的二层楼,中间空地为花圃,便于采光,看上去也有美感;而原来计划从山上引水下来的“自来水”设施,可以将水分支,从后屋进入室内,流经用水区域后再汇集到屋前的集水总渠,进入河流,可惜后来水源处建了水库,再也没有活水下来了。
围屋创建人潘祥初是南洋华侨,在海外赚了钱,回老家置业。而据现在住在南华又庐的潘氏后人讲,他们这一支还与西晋的美男文学家潘岳是同源远祖,潘岳以文章传世,名满天下,被誉为“华国天下”,而北宋名将潘美克南汉定江南,又有“南华节度”之称,这对潘姓人来讲自然是史上荣耀,因此,南口镇的潘氏人早前建了“南华庐”来彰显同族人之功名,潘祥初也爱附庸这风雅,但不蛮横,他的这个宅子建得晚,于是又取巧地将新宅命名为“南华又庐”。这倒也解了我对这建筑名字的惑。
除了南华又庐,侨乡村还有类似的围屋建筑总共98座散落在这个山岙的田野里,这些低调的客家建筑,因有着厚重的文化价值,刚好成全了侨乡村“客家民居建筑博物馆”的美名。
长汀,首府老城遇见厦大
厦门-厦蓉高速-龙岩-长汀
出厦门西行,上厦蓉高速,过完漳州,也过了福建最大的一块平原地形。2008年开建的厦蓉高速起于厦门,向西出福建,穿山越岭直达四川盆地,是连通西南腹地与东南沿海的一条跨省走廊。沿着这条公路西进,车身夹裹在闽西山地间,入眼全是重复式的起伏山陵,满坡林木已经开始披上青绿,沿途偶见狭长平地,被纵横田埂隔成一块块水稻田。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后,转到205省道,再行十几分钟,到了长汀,这座被新西兰学者路易·艾黎誉为与湘西凤凰齐美的深山老城,是我们此行自驾的第一站。
长汀是客家人聚居区,“客家首府”是长汀现在最致力于推广的名片。早在汉晋时期,就有大批关中与中原一带的客家先民为避乱世而渡江南下,辗转从赣北、赣中进入赣南,在与世隔绝的丛山之间开拓自己的新领地,而与长汀更为亲近的客家先祖,则是在唐末与两宋之际从赣南再东迁,从瑞金进入闽西。
对这里最为温婉的客家印象,是穿长汀而过的汀江与秀气的长汀女子们,而不是让外乡人听起来抓狂的客家话,我在随后的行程中曾尝试跟客家人学上几口简单的顺口词,但是,其困难程度跟闽南语绝对处于同一级别,今天能蹩脚地说出来,可第二天准忘。发源于武夷山南段宁化县治平乡境内的汀江,是客家的母亲河,初春的江水碧绿微漾,宁静的流淌中留下生命契机。
尽管因为地处闽地最西端,且深山老林阻隔外地交通而让长汀在保护传统文化一面比龙岩其他地方做得都好,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家族堡垒——围屋,在县城已不见踪影。不过,长汀下辖的中复、宣成与涂坊等乡镇还保留不少祖先留下来的恢弘围屋,或砖木或土木结构的府第式建筑由一圈围屋围拢,中间的大院子作为公共空间,水井、小池塘等一应俱全,最多可供一个家族几十户人家居住。我们没时间下乡看围屋,倒是在已有八十多年的老骑楼街——水东街感受了一下似在拖拽时代步伐的商业气息,实在是苍老,沿街立面的二层木质结构骑楼与闽南龙海下面的浮宫、白水等地的骑楼街近乎一个样子,破败衰老的气息来自遭受时光侵蚀的老木板门,也来自那些经营五金、理发店、竹篾家具的老人。而在老街弯一处小巷子走进去,却又能别有洞天地见到一些正立于骑楼身后的明清古民居,纷繁讲究的木雕、被系上晾衣绳的石桅杆、石狮守卫的宗祠门楼,似乎又搭建起另外一个更为久远的世界。
县里的博物馆陈列着革命前辈们用过的枪炮铁剑,锈迹斑斑,却庄严肃穆。以前从文本上了解到的长汀作为革命老根据地的空洞形象,隐约都在这间规模偏小的博物馆里得到了充实,虽然已经很难去凭空想象昔日战场的残酷,但英雄,这个早已随着自己年龄长大而日渐远遁的词汇,这时候却在意识里毫无征兆地血肉丰满起来,当然,这里头也许还掺和许多自己对母校,厦门大学内迁旧址的瞻仰与缅怀。
厦大旧址位于长汀城关中区小学内,从兆征路上汀州试院边上的一条缓坡进去,就能见到,“国立厦门大学”的牌匾悬于校门檐下,让人顿生亲切之感。校内的文庙大成殿是抗战爆发后厦大迁来长汀的落脚地,几经修复,站在空荡的殿内,仍有一种书香遗室的满足。据说当时厦大师生初迁,举办运动会,身着运动衣裤的女学生与男同学在街上手拉手走过,谨守祖宗传下的男女授受不亲观念的长汀人,被这“伤风化”的举动吓坏了。可是,几年时间过去,长汀的社会风气向着开放方面迈进了许多。当然,恪守耕读传统的客家人,不管怎样,内心还是欢迎这样象征学识与文化的高校学府的。
红色老区食山味
长汀-古城镇-319国道-瑞金-瑞赣高速-赣州
瑞金,根据地里的小北京
从长汀县城内的西外街转道上319国道,我们向江西境内的瑞金进发,这是一千多年前客家移民从赣南迁往闽西的路径,我们逆着方向从闽西回溯到赣南,试图捕捉一些客家先民们扶着驴马车辗转之际遗留在这段路程中的气息。
山间行驶不到半个小时,在古城镇,这个福建过往江西的最后一道关隘上,我们作了少许停留。古城镇建立在一块狭长的平地上,虽四周都是山岭,但厦蓉高速与319号国道夹镇而过,让它获得了较为便利的交通。在宋代,这里还曾设有驿站,修建了连通闽赣的交通驿道,但时间久远,驿道现今只保存了镇西大隘山凹延伸到井头村长约2公里的一小段,鹅卵石铺就,道路中细草蔓生,行走其间,并没有太深的怀古感触。
再次上车,回到319国道上,半个小时后,红色革命圣地瑞金已在眼前。同样身为客家聚族区,但瑞金强烈而浓厚的革命历史气息部分掩盖了它的客家属性。1931年11月,从江西、福建等地筹得足够金银作为经济基础,并在赣南闽西一带建立牢固的革命根据地之后,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中心,瑞金创建了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了突出这座城市的政治意义,一度将它改为“瑞京”,从此它又成为中国大地上又一个“京畿重地”。
瑞金的城市外观并不出色,与普通的三四线小城无异,城关镇沙洲坝没有起多少高楼,瑞金大酒店立于繁华的红都大道一侧,14层楼作为瑞金的制高点,已能俯瞰全市风光。而不少户外的广告牌,还借着红井名声,打着“喝红井水”的招牌。在城中找一小馆,应付了午餐之后,我们直接前往叶坪革命旧址群。
城东北方向5公里处的叶坪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地,公园似的保护区内横卧一池方塘,碧油油的水面只能掩映几株临湖的齐房高古榕,而那些革命旧址,就是安静地落座于草坪间的黑瓦黄泥墙的老房子,外观看上去相差不大,内里的陈设也简单,木桌木椅子直接让人联想“艰苦奋斗”的先辈精神,而真正让我们感到精神的也许是那些时不时见到的五角星,以及至今仍刷写在墙上的红色宣传语,“粉碎敌人围剿”,“文化教育必须与劳动联系起来”。
旧址群的功能布局实则是一个小北京,破落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址对应的是人民大会堂,子弹头外观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对应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简陋的红军检阅台对应的是天安门城楼,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址对应的是中国人民银行……这些还是雏形的国家机构,在十八年后北上,开始换作另一套建筑形态正式运转。
1933年4月,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驻沙洲坝,在城西的沙洲坝革命旧址群,仍保留着红井、毛主席旧居等十几个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以及二十多处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的旧址。
赣州,微观客家文化城
赣州离瑞金一百多公里,但因为全程高速,到达这里只用了一个小时出头的时间。赣州是客家人的摇篮,现今闽西粤东的客家人,多是在唐宋时由赣南迁出,伸枝散叶,在南方不断扩充客家人的走动与居住版图。而赣州的客家人又是从哪里来?
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曾描述赣南为“大山长谷,荒翳险阻”,“地旷人稀”,说明北宋时期的赣南地区仍旧丛山密林,人烟稀少,而当时的赣南,已经吸取了从秦汉到魏晋到唐晚期三次因战乱和灾难而南移的中原、江淮以及荆湖人的补充。此后,在元明清及至民国时期,又吸收了几次中原人的南迁与闽西粤东等移民的回迁。现在的赣州,已经与闽西、粤东成为极为稳定的全国三大客家人聚居地。
赣州市中部的赣县在2004年建起一座客家文化城,如果想要系统而直观地了解客家生活与风情,这里已是必去之处。文化城外方内圆的设计感,明显取经于客家人土楼围屋等传统而大型的居屋形态,现代工业打造的建筑外观,给人的水泥感太重,与山野间的土楼相差甚远,但是,只是了解客家文化,就不必拘泥于此。
文化城的城门牌坊十分高大,是气派的六柱五间三层结构,城门真书阴刻的“客家文化城”五个大字涂着金粉,急欲跳脱出整个牌坊的灰色色调。进入广场,再往前即能看到为世界范围内的客家人寻根祭祖而建的客家宗祠,前中后三厅分别为客家文化展、客家族谱展厅以及谒祖厅,宗祠内香烟缭绕,十几位中年人正冒着细雨焚香谒拜,正合了清明节的景。
城内的客家博物馆内藏有不少客家先民用过的生活器具,诸如陶罐、灯盏之类,而沉卧的枪戟弓箭等武器,则反映出客家人在与外族人的生存斗争中残酷的一面,除了这些注重实用性的文物,馆内还藏有不少传统民艺文物,诸如“四不像”石雕像以及有着漂亮木雕技艺的窗棂。而客家艺术长廊,则以诗墙和长卷形式展示着更富生活气息的客家人画面。
从客家文化城出来,天色已不早,但还足够去一览久闻其名的赣州古城墙。章、贡二水在流经赣州章贡区时合二为一,汇入赣江,而古城墙就在江水的汇合处缘江而筑。在唐末初建时,城墙原为土城,却也承担了护城墙的功能,同时,它也起着防洪的作用。后来土城被江水冲毁,到了北宋,时任赣州知州的孔宗翰命人以砖重砌城墙,这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巨砖堆砌,规整巍峨,虽苔痕满布,经明清与民国时多番战事与修整,现仍留存约3600米的长度。沿着城墙行走,五座飞檐斗拱、画梁朱栋的城门楼岿然而立,底下瓮城虚张黑口,似乎昔日军威隆隆的太平军又卷土而来,枪械之声不绝于耳。正沉浸在这种兵戈铁马的幻想中,同行友人撞我一肘子,“走吧!饭点儿到了。”
赣州菜与潮菜、广州菜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因为先民常住山中,口味也因此而偏咸偏肥,这与多数客居地的口味一致。在临赣江的一家小菜馆里,吃过传统名菜淮南子烧鱼头、盐焗鸡、豆腐皮肉卷后,满足离店,在江边借江风一吹,回酒店休息,准备第二天入粤。
追访粤东客踪
赣州-赣州绕城高速-赣韶高速-梅关古道-珠玑镇-南雄
梅关古道
很早起床,从赣州出发前往南雄,今天的目的地则是大余县南方的梅关古道以及南雄市北十公里处的珠玑镇。在赣韶高速的大余出口转往323国道,南行十多分钟后,即来到梅关古道景区。
梅关古道位于梅岭之巅,恰好在赣粤两省的交界处。在古代,北方人从赣江流域进入岭南,梅关是必经之路,因此,它成为南北交通的要塞,也在动辄大动干戈的冷兵器时代显得极具军事意义。现在粤东南雄市名就是来源于梅关古道上的“南粤雄关”,与梅关的关系颇大。在赣南地区的客家人翻过梅岭进入粤东之前,梅关古道所在的梅岭还是两个民族与两种不同文化区域的分界线,梅岭以北是中原汉民族的家乡,而梅岭之南则是古代南蛮族的地盘,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客家人大幅南迁之后,通过摩擦融合而逐渐走入客家文化圈的大背景之中。
买好门票,走入古道,我一边看着手头上的古道介绍资料,明万历年间利玛窦神父曾言梅岭道旁“旅客骑马或者乘轿越岭,商货则用驮兽或挑夫运送。他们好像是不计其数,队伍每天不绝于途”,一边睁眼却只看到行人稀疏寥落之景,不免有些失落,转眼赏梅花,而古道旁遍植的松梅,也早已过了万梅怒放的时节。被国道与铁路夹击的梅关古道,尽完自己的历史任务,看来也确实需要深藏山岭,颐养天年了。
把现存的八百米古驿道走完,来到梅关关楼,站在这座像老城门一样的砖体建筑前,抬眼看,是江西,回头望,是广东,复杂的心绪难以名状,这样的古驿道,何止梅关一处,却牵涉多少路上人车马劳顿,只为在远离乱世的太平日子里,过上平静的生活。
珠玑巷,寻根落脚地
从梅关古道出发南行,不需半个小时即到珠玑巷,珠玑巷的寻根意义对于广东珠三角的客家人来说意义重大,它被认为是客家多姓人口的祖先原居地或迁徙出发地,而与此相对应的,就是珠玑巷里随处可见的姓氏宗祠,其所奉姓氏之多,据说已逾百个。民间鉴定正宗珠玑巷人有个不成文的依据,那就是看你的小脚趾上是不是有两片指甲。
两宋之后,大批从赣南穿越梅关古驿道而入粤的客家先民会在珠玑巷落脚,然后继续往东南迁移,到达土地更为肥沃的珠三角地区。至于为什么会落脚珠玑巷,也有说法。清晨出发的客家先民翻过梅关,花掉大约半天时间,再在坎坷的山路上继续前行二十多公里,刚好能在傍晚时分抵达珠玑巷,于是,在这里停下脚步似乎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现在住在珠玑巷的二十多个姓氏人家,几乎都是年逾半百的老人留守,守着幽静的街巷,也守着街巷两旁鳞次栉比的姓氏宗祠。现代人寻根谒祖观念愈见加强,反映在珠玑巷这里,则是时不时就会有外地人燃放鞭炮,拿着族谱进入自家姓氏宗祠,确认找到老祖宗。我们在珠玑巷时并没有听到鞭炮声,但是却为这样一个约合两百米长的老巷子感到很惊奇,它似乎拥有着某种磁力,一直吸引着具有相同磁场基因的外地游子,不远万里回来看一看它。
龙梅客人,大有作为
南雄-244省道-341省道-205国道-龙川县-梅县
龙川,拜访客家人始祖
为了避免走高速重新绕回赣州,从南雄出发,我们向东南贴着粤赣的边界线,走省道来到河源龙川县。河源是客家古邑,这个国内惟一的一个纯客住地级市,其大量客家移民的迁入时间比赣南长汀要晚,大约在宋末与元朝时期,逃避战祸的中原人与赣南乡民被迫逃来这个更南方,而且在当时看来更蛮荒的地方。
龙川县由河源管辖,作为一个纯客县,它的资历恐怕是客家聚居区里最老的,因为,秦朝时的龙川县令赵佗,在前几年被指认为了客家人始祖。
活跃于秦朝时期的赵佗是一位领军将领,他是今河北正定县人,在秦亡后成为了南越国的创建者。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用郡县制来代替以往的封建制。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任嚣与赵佗二人领兵五十万进军岭南,平百越。四年后,在岭南设置龙川县,赵佗为第一任县令,在位六年时间,因推行“和辑百越”的开明政策而让不少随自己南下的军士与当地土著人通婚结合,这些滞留岭南的中原人成为第一批开拓龙川的外地人,自然也成为资历最老的客家人。
位于龙川县南约十公里,东江河畔的佗城镇是古龙川县城的治所,小镇只有横竖三四条道路贯通,虽落后,但历史算起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佗城原名龙川城,1941年国民政府为纪念这里的首任县令赵佗,把它改成了现在的名字。在小镇西边的佗城村,村民们姓氏罕见繁多,几千人口却产生一百多个姓氏。
秦时的古迹并不好保存,在佗城的中山街上,有一口看上去似乎有些年头的“越王井”据说是赵佗任县令时所挖掘,但这个说法是否属实,各执一词。而中山街上的南越王庙,虽是与赵佗相关,但建造时间上与秦朝差太远,这是清朝时期修建的。看来,对赵佗这位南下开拓岭南的第一人的研究与瞻仰,在缺少实物遗留的情况下,也只能进入文本领域了。
梅县,豪宅南华又庐
从龙川前往梅县的高速路上,路过南口镇,我们决定在这里下乡参观一座占地达万平米的客家围龙屋后,返回厦门。到达镇上后,已能看到不少样式简单的围龙屋,我们往南再行驶不过几分钟,就到了侨乡村,适才所说的巨型围龙屋“南华又庐”即位于此。
盛春的侨乡村已开始呈现繁忙景象,周围的农田里老农们扛锹修渠,让水稻田能在插秧之前蓄上足够的雨水。南华又庐,深处于一片农田的包围中,方方正正,看上去规整宏伟,外面则以齐人高的院墙来把它与水泥路隔开。这座围屋以上中下堂为中轴线,左右两侧再各有四堂,每一堂都自成独立围屋,合起来共有一百一十八间房,大小厅堂几十个,对这种建筑格局,还有专门的说法,就是大型客家建筑中常见的“十厅九井”。
整个住宅对采光与引水也十分讲究,房前种植果树,而主体建筑利用极缓的山坡地而巧妙施工,前部分建成回字形,三面单层瓦房再围住正面的二层楼,中间空地为花圃,便于采光,看上去也有美感;而原来计划从山上引水下来的“自来水”设施,可以将水分支,从后屋进入室内,流经用水区域后再汇集到屋前的集水总渠,进入河流,可惜后来水源处建了水库,再也没有活水下来了。
围屋创建人潘祥初是南洋华侨,在海外赚了钱,回老家置业。而据现在住在南华又庐的潘氏后人讲,他们这一支还与西晋的美男文学家潘岳是同源远祖,潘岳以文章传世,名满天下,被誉为“华国天下”,而北宋名将潘美克南汉定江南,又有“南华节度”之称,这对潘姓人来讲自然是史上荣耀,因此,南口镇的潘氏人早前建了“南华庐”来彰显同族人之功名,潘祥初也爱附庸这风雅,但不蛮横,他的这个宅子建得晚,于是又取巧地将新宅命名为“南华又庐”。这倒也解了我对这建筑名字的惑。
除了南华又庐,侨乡村还有类似的围屋建筑总共98座散落在这个山岙的田野里,这些低调的客家建筑,因有着厚重的文化价值,刚好成全了侨乡村“客家民居建筑博物馆”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