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不必治疗”函告

来源 :健康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录在英国,病人在医院被查出患有不治之症时,医生会主动开出“不必治疗” 的告知函,希望患者直接回家,在家里平静地等待死神的降临,而不是设法尽最大努力去救治。接到这个告知函后,90%以上的绝症患者及其家人会平静地接受,他们不会去求医生帮着继续治疗,更不会因此闹事,状告医院失职和医生没有职业道德。
  面对诸如癌症晚期、恶性肿瘤等疾病的不幸降临,医患双方都能相当理智和平静。这在英国医院里是常有的事。不久前我在伦敦一家医院做学术交流时,就曾亲眼见到两例。
  第一例是一名叫乔纳森的患者,当他被检查出肺癌已到晚期时,由四名医生组成的医疗组开了一个会诊会,之后便叫来乔纳森的家人,一番短暂的沟通后,医院开出了一张“不必治疗”的告知函,让乔纳森第二天便回家。理由是这是一个不治之症,即便留在医院治疗,也不可能有意外的转机。
  乔纳森的家人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然后又把事情告诉了乔纳森本人,他们觉得不应该对乔纳森有所隐瞒。事实上,医院和医生也从没想过要对绝症患者隐瞒病情,因为医院各医区的墙上常常能见到一张张绿色的纸条,上面写着患者的姓名和编号,下面盖着一个“不必治疗”的印章,只要患者识字,一看就能知道。
  几个月后,乔纳森在家里平静的离去。之后,他的两个儿子还特意来到医院道谢,感谢医生将实情相告,让他们得以和父亲在一起度过最后的美好时光,及时尽了最后的一份孝心。
  第二例便是我交流所在医院里的一位主治医生——奥苏文医学博士。我到达这家医院的第三个月,奥苏文便被检查出患上了胰腺癌,但幸运的是还有10%的治愈率。出乎意料的是,奥苏文坚决不愿意为这个10%去做化疗。他的理由是,化疗的过程非常痛苦,而且对其它器官的损伤也非常大,会将一个好端端的人最后弄的骨瘦如柴。奥苏文不愿意让家人看到自己最后被化疗弄得面目全非的样子。他说,就让他完好如初地平静离开吧,给家人一个永恒,完美的记忆。
  最终,奥苏文说服了家人,平静地回到了故乡。他说,自己要利用最后一点时间,完成之前一直想完成却没有完成的事情---在后院里亲自种些自己喜欢吃的蔬菜和瓜果,与孙子们好好相处些日子,去墓地跟已逝去多年的父母说说话。此外,她还挨个拜访每一位老朋友,和他们一一道别,感谢他们曾经给予自己的帮助和鼓励。
  做完了这一切事情后,奥苏文平静地呆在家里,不久便安详地离开了人世。走的时候,他如同睡着了一般,根本看不出来他是一位癌症患者---没有遗憾,有尊严的离开,奥苏文实现了他生前的愿望,他的家人也为此感到十分的欣慰。
  类此这样的实例,每年在英国都有很多。究竟要不要设法挽救绝症患者,让他们尽可能地多活些日子,还是直接让他们回家等死?子女这样做,是不是孝顺?英国人很少讨论这些问题,因为他们觉得这并不是一个非要给出是与非答案的问题,他们更愿意给绝症患者一份人情味十足的“临终关怀”
  徐立新简介:笔名牧徐徐,《读者》、《特别关注》签约作家。
其他文献
很多食物会被贴上“健康”或者“不健康”的标签,人们给予了健康食物充分的信任和依赖,但其实它们也有不少“缺点”。  脱脂牛奶少了脂肪,缺了营养。  脱脂牛奶的产生,缘于人们对膳食健康的特殊需求。无论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中老年人,还是想减肥的女性,都将其视为既保证营养又能有效控制脂肪摄入的“理想食品”。但是,脱脂牛奶也有不足之处。牛奶在脱脂过程中,一些有益健康的脂溶性维生素也会跟着消失,比如维生素A
期刊
最近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还当着王老五的同事,写了一篇对未来充满梦想的文章,结尾处他想像中的女主角给夜归的他留了一张纸条:“亲爱的,饭在锅里,我在床上。”  我问过周边已婚的朋友们,夫妻间最常见的信息内容是什么。结果,排列第一的是“不回家吃饭”。家人一起吃饭,这本是一件寻常事,可在高度竞争的现代社会,竟成了某些家庭的奢望。  一些人热衷于各种饭局,并不都因为工作需要,只是喜欢热闹,觉得下班就回
期刊
蘑菇营养味美,是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食物之一。而最近网络上有传言,蘑菇是种富集重金属的生物,但是,我们人体却没有排出重金属的机制。久之这些重金属就会在肾小管内聚集,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肾小管的坏死。多吃蘑菇不利于身体健康,这是真的吗?  蘑菇是我们对可食用大型真菌的俗称,其中包括蘑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等等很多品种。和绿色植物相比,蘑菇富集重金属的能力确实更高。国外研究者做过一些针对野生蘑菇的重金属含
期刊
最近这些年,食品安全一直是困扰我们的烦心事,欧美那套较为稳固的食品安全体系让人羡慕,但是,在历史上,他们的“黑心食品事件”也曾层出不穷,由乱到治,走过一段颇为曲折难艰之路  美国:设立法案,封杀黑心奶  对西方国家来说,牛奶和面包是两种最基本的食品,充足的供应,被视作是温饱社会的重要指标。  在1850年前后,牛奶的美誉却在美国遭受了一次重大打击,一宗历时四五年的“酒糟奶事件”让市民对牛奶望而生畏
期刊
喜欢一个人散步,老早的习惯,与孤单无关。学生时代,最钟爱那条紧挨河堤的曲路。路程不近也不远,我一个人慢慢地走着,足音孤寂,内心却充满难以言述的满足快乐。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习惯。  工作后尽管时常与朋友嬉笑打闹,独处时却仍旧偏爱一个人散步,一是为锻炼身体,二觉得一个人走路更能怡情怡心。在我看来,散步也是散心放松的一种方式。  一个人散步,自己终于成了自己的主角,没有顾忌,没有周旋。一个人走路,可以
期刊
作为一个早已与烟作别的人,我对戒烟有着切身的体验。遥想当年,我烟瘾大到不可救药,每天至少两包烟,办公桌上的烟灰缸总是满满的,同事私下还送了我一个外号——“烟筒”。  接触烟草,实属偶然。1984年冬,临近师范毕业分配的我们,对未来充满种种不确定。在老烟民感染下,原本不吸烟的我半推半就接过来,开始笨拙地照猫画虎。之后就逐渐深陷泥沼,不过那时,我吸烟入口不入肺,尚未真正成瘾,只要有决心,随时可以悬崖勒
期刊
55岁那年因常犯心绞痛,我便从单位提前退休了。经过检查,医生确诊我为患上了“冠心病”,并劝诫我必须戒烟戒酒,还得坚持锻炼健身。  回到家里,想想医生的话,我开始戒烟戒酒,并且着手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第二天一大早,我来到附近的公园开始了搜寻。晨练的人还真不少,打羽毛球、网球、陀螺、跳绳……这些活动都太剧烈,不适合我,太极拳之类的又感觉太复杂。此时,一位白胡子老者从我面前走过,我见他脸色红润,精神
期刊
前不久,昆明一起骨髓捐献者反悔事件在媒体上受到多方关注,媒体报道中称她的反悔“恐加速患者死亡”,一时间舆论压力极大。  骨髓捐献者临时反悔,并不是第一次,但这起事件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捐献者本来同意捐赠,可是在捐了100毫升左右干细胞悬液时,由于医院的采血机器出现故障,导致捐献过程中断。因为捐献量没有达到患者所需,医院想要再次采集,这时捐献者出于家庭压力以及对医院的不信任,拒绝继续
期刊
季羡林先生是我敬仰的智者和大师。在京城西北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季先生和我的导师王士雯院士比邻安息,因此,我得以有更多机会在季先生墓前瞻仰凭吊;也因此,我对季先生的学识思想,有更浓厚的兴趣去了解和学习。  季先生学贯中西,又以近九十八岁的高龄辞世,足以有资格就如何养生表达观点。这篇“养生无术是有术”的文章,在国内广泛流传,其中季先生谈到的养生保健“三不主义”,即“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在他的其他
期刊
黄伟经兄来信,为《羊城晚报·健与美副刊》向我索稿。他要我办的事,我一向是敬谨遵命的,这一次也不能例外。但是,健美双谈,我确有困难。我老态龙钟,与美无缘久矣。美是无从谈起了。至于健嘛,却是能谈一点的。  我年届耄耋,慢性病颇有一些,但是,我认为,这完全符合规律,从不介意。现在身躯顽健,十里八里,抬腿就到。每天仍工作七八个小时,论文每天也能写上几千字。毫不含糊。别人以此为怪,我却颇有点沾沾自喜。小友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