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是否减轻了草场压力?

来源 :人与生物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牧民在说:一旦进了城,每天一睁眼就要考虑水、电、煤气或牛粪的花销,吃饭的开销,这些花费要么还是从自家草场上来,要么就得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才能支撑。
  
  正是黄昏时分,尼玛镇边上新盖起的牧民定居点热闹得很。村边是仍在施工的工地,女人,老人、孩子们挤挤嚷嚷,拿着水桶、饮料瓶排队接水。才让吉今年48岁,她和女儿搬来这里还不到一个月,这儿是她一个亲戚的房子,为了治疗肝病,她离开了草场,与在县城超市打工的女儿一起住进了定居点。
  我们采访到的专家都说,健康的草场湿地与退化草场相比,其水源涵养能力明显不同。水源涵养正是这个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不仅对本地区而言,甚至对黄河下游发达城市、整条黄河、整个国家都有重要意义。如何能让草场恢复健康?从政策上首先考虑的就是减少牲畜以达到草畜平衡,减少牲畜的背后是减少牧区人口压力,于是迁移部分牧民到城镇成为当前政策的主要选择。
  玛曲县里一位干部告诉我们,政府对牧民们的人口迁移考虑得很多,比如先让老人和孩子迁移出来,一方面方便了就医、上学,一方面也能减轻牧民家庭的负担。上完学的孩子就留在城镇里工作,这样逐步实现人口迁移。另外,政策上也给了牧业大户一系列优惠,鼓励他们卖掉牲畜搬进城里。理由是真正造成草场压力的不是小户而是牲畜数量过多的大户,能动员一家搬迁就相当于动员了四五家小户,对缓解草场压力来说效果更明显。
  移民新村和牧民定居点的房子在县城及各乡镇首府的周边大规模建造起来。可基础建设是有了,由此引起的其他问题却在人们的意料之外。
  “这儿什么都不好,水都没有!”背水的女人们一边用手撑住勒入肩膀的水桶绳子一边抱怨着。才让吉和她的女儿还算走运,正是她们搬来的这个月开始,工地答应每天下午5点钟开始给村民们一个小时的时间供水。这个定居点是2003年建的,不知是规划的问题还是后期施工中的问题,自来水始终没解决。之前,女人们每天都要到一公里外的黄河边背水回来,现在工地答应的这每天一个小时的供水时间还不知能持续多久,而且都要早早拿着水桶出来排队,要不还是轮不上。
  定居点的房子统一建制,每家两间房,每间30平方米,外加一个小院子。每家每户挨得紧紧的,一排排呈弧形分布。开始售价是18000元一套,很快就涨到了三万元。
  牧民们大多反映,现在的定居点并不理想,大都被一些有钱有势的人十几二十套买下,或囤积居奇,或高价卖出。就算没加这一道高价,大多牧民家庭扣除供自家孩子上学读书的开销,余下的钱很难一次性付清房款。尽管将所有牲畜一次性卖光得到现金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但摆在面前的实例却让人迟疑了。采日玛乡麦果尔队的一个牧民,也算是当地头脑灵活颇有想法的,决定卖光牲畜进县城做生意过活。在亲戚朋友的纷纷劝阻之下,他最终只卖了一半牲畜,余下牛羊由一个亲戚无偿替他代养,就此全家搬进了城。仅仅不到2年时间,这家牧民的生意就赔了本,最后一文不名地回到队上,重新开始放牧。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城里人做生意很精,我们牧民做不过的。”了解他的人说,虽然在牧民中他为人活络能说会道,但是做起生意连基本的记账,进货、成本核算都不在行。这种故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也成了让牧民进城时犹豫不决的原因。所以现在定居点里住的大多是像才让吉这样身体不好,不得不放弃草原生活的人,或者是家里有人在城里工作的。
  “这儿最糟的就是治安了。”才让吉说。前几天发生的事件,让她到现在还惴惴不安。“前天我去医院打针,我姑娘上班,家里没人,贼进来把吃的东西都偷走了,连点酥油都没给剩下。还有一天,我跟女儿两个人都在家呢,有两个年轻人就像猫一样翻了院墙进来拍我家的屋门,说的还是藏话,让我们开门拿东西出去。家里就我们娘儿俩,吓得不行了只好打110,警察一来这些人才走。这附近被盗的人家多了,治安太差了!”
  跟草原上的分散居住不同,人们突然地密集居住带来各种未曾遇到过的问题。定居点的人们不再遵从原先在草原上的乡、队的行政建制,户与户、邻里之间甚至都不认识,更谈不上互助与信任,又没来得及制定全套制度保障,这些都成了治安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一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更是把“反正这儿也没人认识我”作为理由,堂而皇之地做起入室抢劫、偷窃的勾当。
  除了治安问题等,真的让进了城的牧民们头痛的却是马上面临的生计问题。生活在草原上,成本相对较低,无论是食物还是燃料都能基本自给自足,一旦进了城,每天一睁眼就要考虑水、电,煤气或牛粪的花销,吃饭的开销,这些花费要么还是从自家草场上来,要么就得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才能支撑。
  但据实际调查,能够走出草原后完全依靠打工、城市中的各种职位生存的牧民只是极少数。大多数进城的人依然要靠他们还在草场放牧的家人生活。一些离开草原就把自家草场租出去的人家,草场没有因为减轻了放牧压力而得到恢复,却反而变得更差。承租草场的人家因为付了钱,往往会在租来的草场上“狠狠放牧”来抵偿草场租赁费,实际上,草场压力却更大了。这样一来,以前的草场要负担的是牧民们在草原上的生活和生产成本,现在的草场要负担的除了以前的那一部分,还加上了一大块城市里的消费。这其中的矛盾在实施牧民移民定居中是最现实和最难解决的部分。
  “我们这儿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男人,老觉得打工很丢人,本来工作就不好找,他们就算找到工作也做不久……”才让吉的女儿说。她中专毕业,现在尼玛镇上最大的超市里做营业员,就连这份工作也是好不容易才找到的。
  许多专家和政府官员都将人口转移、搬迁移民或定居工程作为减少草场人口压力达到草畜平衡的不二法门,而进了城的牧民们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
其他文献
花湖的湖岸已经退却了50多米,水面下降了近1米。  1976年,年轻的扎科作为青年突击队长,带领乡里几百个青壮劳力在若尔盖的沼泽地里开沟修挖排水渠。  沼泽里的水很深,藏语称“根没”,意为无底的。据扎科回忆,当时沼泽的水深到用12米的绳子吊一个秤砣进去都探不到底。这样的地方牲畜走不进去,也无法作为牧场利用。为了扩大牧场面积,需要开凿数公里长的渠道,将沼泽水排入河道。乡上的号召力很强,当地百姓自发行
期刊
被问及为什么不减少一些牲畜数量,这样草场压力能减轻,家里人也不用那么累的时候,老人说,“这些道理我们都明白,也想减少牲畜让草场也缓口气,可减少了牲畜,我们这些陪读的念书的钱就不够了……”    这是玛曲县城所在地的尼玛镇上街道边一个很普通的砖房小院,说是院子因为它确实有个名副其实的狭窄过道和院落,院中铺陈堆放的都是些杂物,破败铁门在同样破败的院墙上忽忽悠悠。每间屋子不过七八平米,房门一溜排开,紧凑
期刊
联户不仅针对水源问题,还限制了各家的牲畜数量,帮扶家庭困难的孩子上学,在维护社区的道德规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整个黄河首曲湿地因为海拔较高,地域偏僻,一直处于一种与外界基本隔离的状态。随着社会发展,信息渠道不断疏通,外来的物质、文化无论良莠,一拥而入。眼见着玛曲县城的摩托,汽车日渐增多,年轻人们将摩托视为一种时尚甚至身份的象征,很多人家并不考虑实际需求而是有几个男人就有几辆摩托,甚至这种不健康
期刊
中图分类号:K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50-01  直到今天,日本也不肯承认南京大屠杀,并且连世界公认的台儿庄战役、缅北大捷,日本也认为自己是最终的胜利者以及战略收缩。但有一次战役,连日本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是中国军队完胜,日军完败,这次战役就是湘西会战。中国军队不仅歼敌2万余人,俘虏4百多日军,而且还缴获数十面日军军旗。中日军人的伤亡比从高达5:1改写为
期刊
  
期刊
尕考说:“除非政府强行要我们单户放牧,否则绝对不分,这是出于对整体的考虑。”  关于联户的话题,在曲合尔一队的冬窝子里再次展开了。曲合尔一队位于玛曲县西北部,属于欧拉乡,既临着黄河,又靠着阿尼玛卿山,与青海交界,算是黄河拐完了大U形弯后最后即将流出甘肃境内的部分。草场也涵盖了从河滩到山地等各种类型。  “其实你们一开始来找我们谈,我们还是很戒备的,以为你们是要来给我们搬迁。政府希望我们沿着公路盖房
期刊
草场承包以后,首先遇到的就是水源问题。曲合尔大队一队的牧民,选择了联户这种与承包截然不同的放牧模式。  玛曲县欧拉乡曲合尔大队的赛马会颇引人注目。自从草场承包到户后,无论是单家独户放牧或者几家就近把草场合在一起用的,少见如曲合尔大队一队这样全队40多户人家共用的草场,也只有这样全队共用的草场才能满足举行赛马会的场地要求。  现今草原上,大概见得最多的不是羊、不是牛和马,而是密密麻麻的铁丝网围栏。户
期刊
草场实在不行了,牛羊太多,吃得太厉害,让草根本没时间长出来,那时起,队里决定要赶着牛羊上山了。  随着谈话的逐渐深入,我们发现,这个“联户制度”既不只是合用草场联合放牧那么简单,也不是“只针对水源紧张才采取的行动”那么单纯,这种通过集体的力量来调节应对的,居然是这块土地上发生的自然与社会的各种问题。从调节草畜矛盾到合理分配水源,从保障家里有困难的家庭到教育年轻一代,这种内生的自发的调节,将弱势的个
期刊
刚刚进入2006年,远在大兴安岭山林里守着又一个寒冬的玛丽亚·索绝不会想到,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办的《人与生物圈》杂志的编辑部,正在北京主持着一个访谈会,采访的主题就是与她脑子里成天琢磨着,却又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大堆疑问有关。  访谈会邀请来的几位人士有着不同身份,他们都是忙人,是编辑部费了不少力气才请到一起的,因为他们与使鹿鄂温克都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情结。  会议从早上一直开到了晚上,中间没
期刊
“我和女儿,儿媳妇只好每天去山上的一条溪流背水”。  来到玛曲后连续几天一直是阴雨天气,湿润的气候和路上随处可见的溪流与湖泊,都让大家赞叹不已。我们在玛曲访问了第一户牧民:青培、才郎卓玛夫妇一家,这家人的帐篷驻扎在黄河附近的欧拉乡。男主人青培是个干练的50多岁汉子,也是欧拉乡欧强大队几个说话最有分量的年长者之一:妻子才郎卓玛爽朗爱笑、勤劳能干。问起这些年来生活的变化,一家人不约而同地谈到一个让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