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办好地市党报教育类专刊

来源 :记者观察·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w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的不断发展加剧了媒体间的竞争,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各媒体采取多样化方式强化自身竞争力,而部分媒体将推出专刊作为应对竞争的主要手段,而且也在增大专刊占比。现下越来越多的读者经常将专刊视为报纸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本文基于地市党报如何办好教育类专刊进行分析探讨。
   新媒体迅速发展,有关教育类的期刊与报纸如同雨后春笋,抢占读者市场。想要地市级党报对读者更具吸引力则应将教育新闻报道工作做足,一方面要引入办报的新时期理念,开拓新的领域与视野,另一方面要积极应用新手法,切实做到教育专刊可以贴近读者,真正达到作为其良师益友的效果。
   教育新闻主要特征
   在党报新闻中教育新闻始终是关键构成部分,这是因为教育新闻是架起政府和教育行业的桥梁,报道我国教育行业最新的动态、成就、经验,以及对教育热点事件的评论、教育精神的宣扬。相比社会与时政新闻,教育新闻有着较大区别,具备独有的报道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为专业报道的教育新闻,拥有较高的专业性要求,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应区别其他类型的报道,彰显其教育性、专业性;教育新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在报道时应充分体现我国的教育方针,将国家出台的教育政策贯彻落实,且要结合生产劳动,将对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培养作为使命;事件新闻少,相比社会新闻,教育新闻的事件新闻明显较少,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写作教育新闻的难度。
   将地市党报教育类专刊办好相关建议
   第一,满足广大读者多元需求。有关教育类专刊要想切实满足读者实际需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其一,让新闻的可读性更高,作为编辑记者应该在前期策划过程中尽可能选择和教师、学生相贴近且是其真正关心的内容,例如关于择校、校园安全等,需要注意在进行有关教育政策新闻报道时,需要详细解读相关教育政策以及实施所引发的一系列影响,并非单纯照搬教育文件。其二,通过选用和教育新闻相适应的图片强化读者注意力,应该选择和读者相贴近、较强现场感的新闻照片让强报道更具可读性。其三,提高报道自身服务性,因为读者实际需求是多元化的,最好创办与日常生活相靠近且独具特色的栏目,由此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以教师这部分群体为例可融入讲座,骨千名师教师谈教学等方面内容;再比如学生群体,应开办开发学生智力、增长学生知识的栏目,至于家长群体则应开办和学生教育相关的内容。其四,提高参与性。现阶段教育界提倡应在教学工作中增强师生互动性,针对创办地市党报教育类专刊也是一样,应重点关注媒体和受众之间的有效互动,积极调动广大读者主动参与其中。可以在平时版面增设例如“浅谈学校管理”“园丁贴心话”等多元栏目,征集读者来稿。
   第二,寻找独家新闻素材。针对教育类新闻报道采访需要关注两个方面:其一,在学生或是教师当中了解,这是因为教师和学生自然是发生校园新闻事件的主要知情人,要是有相关新闻事件发生自然是他们最先了解;其二,设置“新闻线索提供有奖”,将电话公布在每期版面,针对在重大新闻线索第一时间提供者加以适当奖励。
   第三,拓宽新闻获取渠道。编辑应时常與教育从业人员维持良好联系,对自己的采编思路进行探讨,提供相应的报道要求。由此,当发生重大教育新闻时,记者编辑可以及时掌握与了解,而且能在第一时间内实现独家新闻报道。比如2004年10月,曾有记者从某市教育局获悉这样一则消息:市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拥有优质教育资源学校早已人满为患,学校的班级容量出现超负荷运转问题,可是较差的学校则存在生源不足的问题。由此,通过走进市教育局、各中小学校等具体了解情况,针对就此问题提出有关提案的政协委员进行有关探讨,最后写出关于《教育资源亟需公平分配》的文章。在该篇文章见报之后,便在社会各界产生巨大反响。相关政府工作人员非常关注这一问题,并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该市教育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同时也希望记者可以深入下去进行追踪报道。记者跟随由专业人士建立的调查组专门针对该问题展开深度采访报道,这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必要的事实依据。
   第四,关注深度报道以及新闻贴近性。针对教育类专刊而言,因为受限于相对固定的出版时间,通常在报道有关重大教育新闻、突发性教育事件方面会落后新闻版面,可是,由于教育类专刊拥有其独有的专业特色,可以另辟蹊径重点强调深度报道,通过全方位报道社会所关心的高热度教育事件,例如大学教育改革、高考政策调整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强化自身影响力。针对相同的一条新闻要是放置于新闻版,因为受到空间因素的限制,仅是单纯在整体上宏观上描述新闻事件,可是专刊却不同,能够全方位介绍事件。从某种角度来讲,地级党报教育类专刊能够更加深入对新闻背景资料进行挖掘,提供给读者更详实更综合的信息,从而使报纸更具吸引力。需要关注的是,教育类专刊在进行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时必须确保贴近性,专刊记者需深入校园。
   第五,找准专刊内容定位。报纸若想实现广大读者喜欢读、喜欢看,内容是其关键所在。要确保教育专刊不仅“专”而且能拥有范围广泛的读者群。对于新闻,尤其是价值较高的新闻,无论在哪个领域发生均是读者所关心关注的。现阶段各专版专刊均有新闻,可是和正版新闻相比对,专刊专版的则相对传统且陈旧,缺少事件性新闻与动态性新闻。要将具有较强专业性且程序化特征明显的报道,例如领导讲话、会议、工作总结等变得更具平民化,增加一些大众色彩。要是所报道的讲话、会议与总结更倾向于涉大众的真实所需、所求与所知,读者自然会关注。由此可见,关于该类型的稿子,相关编辑人员应做到大刀阔斧,勇于进行革新,从而让稿件能够达到“这里的事和你息息相关,这里的信息是你所需”的效果。除此之外,教育专版也应始终坚持将正确舆论导向,刊发结合实例的言论。而且其应和版面要求相符合,不应该和版面相游离;应该是有的放矢而非无病呻吟;应该是讲道理摆事实而非“客里空”。我们应将地市党报教育类专刊的权威性融入服务性中,及时关注最新的教育政策、方针等内容。总之,教育类专刊应结合读者实际需求,将该方面信息适时选登。
   第六,对热点难点持续跟踪,将引导功能充分发挥。当前出现新变化的许多教育现象引发人们的密切关注。这就需要地市党报教育专刊做到及时跟进,将新理念引入,将领域及视野扩大,多作和大众相贴近的报道。例如学生择校、大学生校外租房、高考复读等一系列问题均是人们热切关注的教育话题。
   第七,常出策划,常更新内容。若想将专刊办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拥有好的策划,优秀策划一定要贯穿在约稿、选题、编辑等整个过程中。依据教育新闻。
   自身较强的周期性特点,应在新闻把握方面具备一定的预见性与超前性。由此也和当前强化新闻策划的实际要求相契合。针对常态教育新闻,若拥有好的策划则等于成功一半。例如在儿童节、教师节、高考等重要日期,应事先做好策划,选定一个主题组织有关文章,由此满足在这些特定节点的读者需求。绝大多数读者都很欢迎这种具有适宜性与时机性的文章。另外,还需定期更新这些常规策划内容,不断创新突破。
   地市党报教育类专刊若想办出自己的特色,应在深度报道方面下足功夫、主抓独家新闻、提高对读者需求的重视,坚持做到上述几点,教育类专刊才会越办越好。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拂晓报社)
其他文献
会议新闻不被看好归根结底是新闻作品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对会议新闻的度把握不够好,文章生硬,新闻报道不够鲜活,对于读者、受众帮助不大、价值小,不够吸引人。但是每次县区会议决策、调研活动、重大事项的会议新闻采访报道是县级新闻媒体记者的必做功课,是记者的首要政治任务,会议新闻看似只是一项部署安排,其实质事事关乎民生,新农保、医保、食品安全、务工补帖、稳岗补贴等件件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   写好会议新闻
期刊
大数据信息技术在发展的同时,为电视广播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相较于新媒体,以电视新闻节目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由于在过去的漫长时光中在媒体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使得电视新闻节目呈现出泛娱乐化以及同质化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电视新闻节目原来生存的意义受到影响。电视新闻节目诞生的主旨在于引导社会舆论,让观众能够近距离接触到新闻内容原本的面貌,还原新闻事件真相,但是由于在泛娱乐化以及同质化等问题
期刊
随着网络技术日益创新和发展,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由以往的报刊杂志、传递信件的时代发展到网络智能化、人工智能、AI技术、5G,足以证明媒体行业快速的发展和质一般的飞跃。在网络高科技的今天,人们的接收信息的方式也逐渐发生转变,现在人们生活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是一部手机能够一览天下事,使人们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摆脱以往信息被动接收的束缚,自主性地去搜索自己喜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视台节目形式、质量也得到提升。电视文艺晚会作为电视台重点节目,后期包装与剪辑将会直接影响观众对电视台的印象。因此,为了提高文艺晚会的精美度,不仅应制作良好的节目,还应当提高团队的剪辑水平,修饰电视节目,使其更具艺术性与美感,为观众提供更有内涵与韵味的晚会,从而提高电视台的影响力。   电视文艺晚会剪辑技巧影响提升画面质感   在文艺晚会制作中,通过对剪辑技巧的灵活应用,可提高
期刊
全媒体时代下,各个主流媒体已经开始意识到有效利用新媒体进行融合转型工作,对传统纸媒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新闻摄影记者的新闻采编报道工作关系到传统纸媒传播信息质量的高低,是纸媒单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新闻摄影记者要积极开辟新媒体工作道路,多接触新资源,转变自身以往老旧的工作模式,并不断提高媒体责任感。然而仍旧有一些新闻摄影记者没有发现自身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本文就这一话题列出以下几点详细观点。   当前
媒介融合是媒体行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在融媒体的视野下,传统媒体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和考验,要想实现媒介行业的利益共融和资源共享,新媒体编辑必须要具备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这有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传播力度。本文主要就媒介融合视域下新媒体应具备的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进行系统论述。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媒介融合逐步成为现实。新媒体编辑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培养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新
期刊
县级政务新媒体是群众获取政务信息的主要渠道,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媒体账号来传播政府信息,也可以及时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推动政府信息数字化的转型。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相关部门应当积极提升自身的新媒体影响力,通过与群众之间的交流,更深入地了解群眾需求,以此来针对性地为人民服务,进而优化政府信息传播渠道。   县级政务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用户体验感较差,传播内容有限   政务
新媒体的发展、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潮流,使新闻评论的生产与传播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作为地市党报如何创新传播手段,利用好互联网的传播蓝海,有效提升党报的传播力、影响力?近年来,滨州日报将评论作为宣传的“重要武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坚持在内容、形式、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创新,切实增强评论在融媒体大局中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提升了党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第一落点”加上“一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出版行业受到了巨大冲击。传统出版行业自身的局限性、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都催动着传统出版的转型。传统出版必须合理转型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传统媒体出版转型中数字化、全媒体应用能力、自身创造力以及出版从业者自身能否顺应信息潮流的发展等都是影响其转型的关键,全媒体时代传统出版转型应该重视对各种信息技术与手段的综合应用。   全媒体时代传统出版面临着巨大挑战,相较全媒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新闻采访工作具有较大的挑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继而形成各类观点。记者在事件报道时必须秉承客观真实的原则,灵活与采访对象沟通交流,获取丰富的信息量。但是,从目前来看,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时常出现问题,究其根本是交互性缺失,无法获得设想的采访效果。因此,记者必须提升采访技能,适当改变语言方式,迁就式引导对方回答,从而圆满地完成采访任务。   新闻采访内涵   电视新闻采访主要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