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在教师的情感中升华

来源 :求学·教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123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常常会面临着如何让一篇课文讲得生动形象的问题。我们知道,教学就是老师把书本里的知识系统地传授于学生,然而在传授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比如那些做家具的工人们,同样的木料做出来的效果却不同。因为他们的手法、想法不同,结果自然就不一样,即使处于同一水平的两个人相争,所孕育的作品也是不竟相同的。想想看,如果一位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文本内容之中,并口吐莲花,口若悬河地表达出来,那么对孩子来说不也是一种精神享受吗?在此笔者就如何把教师的情感融入文本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吃透文本解读背景升华感情
  一、吃透书本,消化书本
  同样是教书育人,但可能会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还是我们教师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导致的,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无法让自己的感情融入課堂中。前段时间一直在听其他老师们上课的情况,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多老师不能将感情带到课堂中,一堂课下来味同嚼蜡。我想这样的课恐怕就连自己都不会被感动,如此又怎么能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情感脉络走呢?那么在教学当中我们该如何让自己的感情融入课堂中呢?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一个真正把握教学内容,吃透教材结构的人,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探究学习的方法。否则任何的生搬硬套,不论动机如何良好,只能导致两种结果——牺牲学生和败坏这种理论的声誉。”我们在教学当中,特别是语文教学,如果老师不能够将课本吃透,那么这堂课恐怕与照本宣科无异了。现实中就是有一部分老师不能够走进文本,而只是停留在文本的表层,这在教学上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就好像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说,“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而越是深入文本越是能够理解其中的韵味和神妙。
  试想我们对于一篇课文的讲述只是简单地理解一下作者和年代、生字的笔顺、词语的解释,那么我们的学生也只能知道这些罢了。当我们在拿到一篇课文的时候应该怎么去处理呢?我想要能够像一位矿工挖掘矿石一样深掘文字下面深埋的宝藏。对于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文章总是如同那广阔无际的大海,当我们荡漾海在面上的时候,常常会被其左冲右突的情节脉络所迷惑,这时我们只有把那些蕴藏在海底的宝藏挖掘出来,才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我们也要像一位探险家一样,敢于对那些未知的“财富”做出大胆的想象,充分调动我们的思维才能将那些千丝万缕的情节连成一件美丽的衣衫。笔者曾经到过一所重点中学学习,在一堂语文观摩课上,一位老师讲的是《湖心亭看雪》。教学中讲到文中作者看雪的时间,这对很多老师来说本是无关紧要的学习点,授课老师却用一连串的问号让学生们走进了想象的殿堂。他问:作者看雪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这个时侯能看见雪吗?那作者为什么要这个时侯去看雪呢?这些问题犹如春风化雨般,催生出许多智慧的花朵。
  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老师对文本有着独到的见解,越是奇险无比,越会妙趣横生。再次就要像一位诗人一样懂得筛选那些美丽的诗句一样,对于自己得到的“财富”不可以全盘的接受,要有所选择,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恣意汪洋,感情奔放地讲解文本。
  二、了解作者,解读背景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作者,而我们老师要把作者介绍给学生,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将作者的出生年代,字什么,号什么或是担任过何职位等。这些信息是要让学生知道的,我们也完全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学来了解相关的内容。但作为老师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一位农民只懂得种水稻,而不能根据季节时令来梳理菜园的话,我想那不算是一个真正的农民。我们老师如果只对既得满足或浅尝辄止那也是不能将感情融入课堂中的,试想如果两个久别的恋人突然相遇,还会卿卿我我吗?所有一切的感情喷发都是在经过一段互相陪伴的过程之后。
  有一次我去镇上听张老师的公开课,她上的是杜甫的《春望》。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张老师很用心地去讲这首古诗,整堂课激情澎湃,感情肆意。她一边讲古诗的内容,一边穿插作者一身不幸遭遇的内容,好像此时她就是杜甫的代言人,把自己彻底与作者融为一体。当张老师朗诵这首诗的时候,那“破”字的怵目惊心,“深”字的满目凄然,“家书”的心酸期盼,“白头”的痛苦愁怨都在她那富有情感的声音中有力地彰显了出来。我在下面特意留意了学生们的表情,一个个都是表情严肃的认真听着。课下我也向同学们问过对张老师的评价,他们都说张老师上课很有激情,自己的心也始终被她的语言震撼着。课下问张老师有何感受,她说:我很欣慰,当一个老师投入的感情很多的时候,让自己的大脑变成书本甚至超越书本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也会被你带进文本中,作为老师自己也能获得前所未有的快乐。是呀,当一个老师用真心去上课的时候,他所获得的快乐也是无与伦比的。那时候的学生学起来也是快乐无比的。
  三、联系生活,升华感情
  叔本华曾经赞美过一个不通演讲却在公众面前演讲的人,原因就在于他的语言十分的朴实无华,毫无夸饰的嫌疑,只是用心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向众人娓娓道来。这些看法都是来自于自己生活的真实体验,把这些体验插上情感的翅膀就能飞进每一个听者的心田。我们总是喜欢有真性情的老师为我们上课,因为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真,感受到作者及老师的博大胸怀,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够感染我们,使我们的情感随着作者(老师)的情感而波涛起伏着。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说:“有真性情方有新境界。”
  在我们做好了上面两点以后,接下来就要懂得脱离文本,也就是说我们既要入得进去,又能走得出来。再次拨开纷杂,寻找到一条感情脉络后,要把这些感情联系生活耐心地辩证地传授给学生。如我们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这一课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作者所传达的爱国之情通过联系学生生活的实例来升华,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这篇课文,更深入地理解那种爱国之情,从而培养学生们作为未来主人公的责任感。笔者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就先让学生们自学其内容,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然后给同学们讲述中国在那个时候遭受列强的欺压和迫害的时代背景。他们没有把中国人当作人来看,把中国人当作奴隶一样的去奴役。所以,他们是很瞧不起中国人的,觉得中国人是懦弱的,无能的。我就问学生们,当你们听到外国留学生那样侮辱中国人的时候你能咽下这口气吗?学生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是的,不能!徐悲鸿也是一样,他是怎么说的呢?在受到情感感染的学生们义愤填膺地大声读出了那句“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所以说,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生动而形象的讲解,把文章中这些优美的感情移植到学生的心灵中去,使之产生共鸣,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使道德情操变得高尚,审美趣味得到提高。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着学生的活动。因此,我们老师要重视情感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传递给学生鼓励和信任,让学生大胆的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总之,作为老师只要用心去教,都能把感情融入其中,使得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水乳交融完美结合。
其他文献
在高考英语中,名词性从句中that和what的用法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一个问题。高考英语语法填空题中,连接词的用法是必考的内容,其中连接词that和what的辨析是高考命题人喜欢利用的考点。理解这个语法点,能够让小知识发挥大作用,使学生在高考英语备考中事半功倍。  如何才能理解that和what的用法?观察下面这几个句子,让我们从中归纳出一个普遍的规律。  1.What he wants is a b
期刊
《西虹市首富》——如果一个人为了金钱而放弃了人性,他将会一辈子活在愧疚当中。  《西虹市首富》:守门员守的就是足球场上的底线  如何在一个月内花光十亿?  在电影《西虹市首富》中,长期混迹于丙级球队的王多鱼,因比賽失利被教练开除。在人生低谷之时,他却得知自己竟是保险大亨的唯一继承人,可是要想继承保险大亨的遗产,他必须完成一个挑战——在一个月内花光十亿。  于是王多鱼化身阔少,挥金之旅就此开始。  
期刊
你或许也曾被校园霸凌  一个内向而不善社交的人,当他(她)进入新的环境,被另一个性格活泼人缘更好的人欺负时,鼓起勇气向老师反馈,但老师回答他(她):“没有关系,他(她)只是不会说话,没有恶意,你要大方点!”他(她)觉得委屈极了,回家跟爸爸妈妈抱怨,居然也被认为太小题大做,甚至认为他(她)太敏感了。  请回忆一下,你或者你身边的朋友有没有过同样的遭遇呢?  校园霸凌一直是存在我们身边的现实问题,只不
期刊
从初中起,我便不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我性格洒脱,爱打游戏,喜欢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总而言之,与学习不相关的事,我都爱干。初三那年,班主任开始按照成绩来安排座位,每次换座位,我总在倒数两排盘旋,百天来从未离开过这片属于我的地方。渐渐地,在这种强压打击下,我变得安静,踏踏实实地坐在了倒数第二排的窗边。但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我找到了坚持至今的爱好——追星。  体考前夕的高强度训练,让我很吃不
期刊
有两种不联系:一种是忘记了,一种是放在回忆里。  ——《谁的青春不迷茫》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还是会选择认识你。虽然伤痕累累,但是心中的温暖记忆是谁都无法给予的。谢谢你,来过我的世界。  ——《萤火之森》  无论在今后,将会邂逅多少悲伤/为了让你看见我曾经坚强的模样/我愿迈步前行,走在孤独的坡道上。  ——Lia《铭刻时间的歌》  有粉笔的气味,各处布满参差裂痕的玻璃窗,远处传来的运动部的声音,
期刊
酶是生物催化剂,细胞的代谢是一系列复杂而有序的酶促反应。因而,酶相关的内容,必然是高中生物学学习和考查的重点。  一、归纳:酶相关基本内容  高中生物学,关于酶的考查重点是结合酶的特性、酶促反应的特点,考查酶在细胞和生物体中的作用,考查酶在生产、生活、科研等情境中的应用。  二、梳理:高中生物学中的酶  在高中生物学中,教材中提及的酶主要有: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ATP的合成与分解相关的酶,细胞呼
期刊
摘 要:利用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题型.放缩法有两种思想,对于可求和的数列先求和再放缩,再与要证明的不等式相比较;对于不能求和的数列问题,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先放缩,把不能求和的数列转化为可以求和的数列再求和,然后与要证明的结论作比较.放缩关键就是如何把握那个“度”,如果“度”把握不好,就不能得到要证明的不等式.因此,记住一些典型的放缩模型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数列中的放缩问题
期刊
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的小巷子里,有一家爱心厨房。一到饭点,这家厨房就特别热闹,空气当中,混杂着各种饭菜的香味,虽然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但却充满了亲情的温暖。爱心厨房的主人是一对夫妻,先生万佐成和妻子熊庚香,他们从2003年开始,就以近乎免费的价格提供炉具、厨具以及常用调味料品供大家做饭。  使万佐成夫妇从事这份工作的缘由,要追溯到18年前。还在卖油条的夫妇俩收到了一对夫妻的请求,他们希望能够借炉火炒个
期刊
摘 要:在高考复习备考中细致研究用好用活高考真題,有利于精准复习、高效备考,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结合自身的复习备考经验,从2018年高考全国卷2理科数学试题第6题出发,通过对该题变式探究,深度教与学,以达到教学育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希望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抛砖引玉,提供可借鉴的高三复习课深度教学案例素材.  关键词:解三角形 深度教学 数学核心素养 变式 探究
期刊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之一,在高考试卷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也想投入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学生写作,但由于课时少,教学任务重,学生的写作水平较低,班级人数较多,批改结果收效甚微,导致实际的教学不尽人意。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问题诸多,学生英语写作遇到了瓶颈,教师对英语写作教学也倍感困惑。为研究利用信息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