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教育与现代中学美术教学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c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审美教育是一个国家文化教育的标志,而现代中学美术教学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审美教育的美学含义和中学生的审美现状入手,肯定了美术教学对审美教育的作用和积极的现实意义,探讨了在现代中学美术教学中实现审美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审美教育 中学美术教学 实现途径
  引言
  审美是主体通过感官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判断与体验,从中获取精神的享受与启迪。审美教育这个词最先由德国美学家席勒提出,意在使人在偏重理性的工业文明时代得到情感的解放与教养,从而获得人性的完整。对于中学生而言,这一阶段的审美教育不是强调美学知识的传授,而是通过对美的鉴赏和创造的活动来育人。因此,中学审美教育的实质是借助特定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审美活动,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审美心理机构得到完善,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中学生的审美现状
  中学生的年龄多在十四至十八岁之间,正处于由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期。在这段时期,他们对生活中的善恶美丑缺乏辨别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的中学生的审美现状可以概括成两个方面。第一,审美被动。比如,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断臂的维纳斯一点都不美;敦煌、永乐宫壁画就是一堆颜色陈旧的墙画;印象派油画乱七八糟的。第二,审美的浮躁化。如欣赏中国绘画时,无法体会其蕴含的宁静空灵之美;评价现代艺术时仅凭视觉经验的直观感受,只做表面文章,很少有学生能静下心来仔细感悟和体会画面背后的“意味深长”。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可见审美教育是一个国家文化教育的标志。每个人的审美差异固然和年龄、气质、文化修养分不开,但是,辨别美丑、悲喜、优劣等审美趣味和审美判断,就离不开教育和引导。
  中学美术教学是建立在美术教育基础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通过对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美术技法的训练,美术作品的鉴赏等教学实践,以唯物的、辩证的美学观引导学生的审美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兴趣,并从中获取审美享受,提高他们对现实生活美和艺术美的理解,以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
  二、现代中学美术教学对审美教育的作用
  首先,现代中学美术教学有利于审美情趣的培养。中学时期正是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美术教学形式中的各个环节展示给学生的审美感知,是一种全身心的情感体验。学生对美的艺术的喜爱在本能的、自然的需求状态下,进入教学所引领的审美情境中,所获得的快乐的、悲伤的、幽怨的、奔放的体验,都是愉快的艺术享受。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但是它对学生的影响已经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并将在一定的积累中升华,最终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其次,现代中学美术教学有利于审美判断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学通过造型手法、透视原理、色彩原理、美术史等知识的传授,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中学生对物质世界基本特征如形态、结构、比例、色彩、明暗光影、立体空间等客观事物和形象的认识和表现能力。美术教学中激发、引导、训练学生这种观察、分析和表现的综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将转化为中学生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审美判断,最终形成辨别美和鉴赏美的判断能力。
  最后,现代中学美术教学有利于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中学美术教育有利于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人的创造力,往往是在观察、记忆、思考、试验、操作的过程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表现出来的。在美术教学中,中学生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体现着他们以其独特的视角,运用积累的知觉材料进行意图表现的计划设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激发出自己全部的创造潜力,体会到创造性劳动的喜悦。艺术的创造不同于理性的科学,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标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形象思维最活跃,想象力最不受约束,作品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现代美术教育教学中的课程设置,不单纯是绘画技法训练,还包括了陶瓷、雕塑、编织、装饰、设计、摄影、美术史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这正与审美教育的实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审美心理机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一致。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急需的。由此可见,在现代中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在现代中学美术教学中实现审美教育的途径
  1.转变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形成“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教学模式。
  我国历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种教师主宰的教学观念曾经影响深远。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学生观的角度来看,学生不只是机械的、被动的知识接收器,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因此,必须打破“教师一味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观念。特别在中学阶段,学生冲动、叛逆的心理比较强烈,如果坚持“知识灌输”的美术教学观念,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恶甚至抵触情绪,审美教育更无从谈起了。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形成“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教学模式,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又不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正如阿恩海姆所说的:“在艺术教育中,最出色的教师并不是将自己的所知倾囊相授,也不是滴水不漏,而是凭着一个优秀园丁的智慧、观察、判断,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
  2.挖掘教学内容,将审美教育融于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
  现代中学美术教学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来提炼审美元素,帮助学生逐渐自觉地养成感悟美,体验美,从而创造美的习惯。
  (1)在教学体验中注重审美情感态度的培养
  审美情感态度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意愿。积极的审美情感态度是学生感悟世界、感悟美的前提。如何充分发挥美术课程特有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审美情感态度,是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情感的源泉。现代中学美术教学必须充分挖掘课程资源,采用写生、采风、考察等形式到大自然、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壮美,体验文物的沧桑,丰富自身的见闻。这种教学形式弥补了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欠缺,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情感态度是很好的尝试。   (2)在技法训练中加强对审美形式的认识
  作为视觉造型的艺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艺术的审美形式即构成艺术作品的各种语言形式,诸如笔墨、线条、色彩、造型、肌理、质感,等等。对审美形式的感受,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现代中学美术教学中,只有将特定的审美形式与素描、速写、水粉、水彩等各种技法训练相结合,才能在实践中加强对审美形式的认识,才能获得最好的、美的解读。例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笔墨是其独有的绘画语言。笔墨的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快慢、顿挫、刚柔,构成了画面的变幻莫测、气象万千。如果脱离了对中国绘画的临摹、写生等来谈笔墨,就形如纸上谈兵,流于形式。没有对审美形式更深入的认识,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的审美活动就无法进行。
  (3)在作品欣赏中扩大知识的积累
  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是丰富而多样的。晋代陆机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艺术作品为人类记录下各种人物、社会风情和历史事件。在进行艺术作品赏析时,教师可以结合作品中所感受的艺术形象和情境氛围,采用多种形式对艺术的种类、风格流派、文化背景、作者生平等与作品直接相关的知识进行传授。在情境的赏析中,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记忆,拓宽人文视野,使学生理解生命价值的不同取向,理解对自由、人性的解读,对美的追求。
  3.与时俱进,加强美术教师自身的审美文化修养。
  随着基础教育理论改革的不断发展,美术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美术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绘画教育,而是全面综合的审美文化教育。美术教师要利用多种渠道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美术理论素养和美学修养,才能在教学中与时俱进,更好地实现审美教育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传达。
  结语
  回顾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历史演变,美术课程从清末“几何作图”,到民国时期强调“养其美感”、“涵养美感”的美术教育,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并逐步完善的小学、初中、高中的美术课程体系,表明美术教育已经从技能型转变为审美型,着眼于开发学生各方面潜能,为学生规划人生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这种理念下,现代中学美术教学必须与审美教育紧密结合,最终形成中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知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胡知凡,包雪鸣.教师艺术素养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美]帕森斯.布洛克.美学与艺术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各种电气设备和民用电器有了很大的发展,住宅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也随之提高安装技术,以适应人们生活水平的需要.本文就当前住宅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谈
为了研究吉林省西部氟病流行区农田土壤的氟形态及其分布特征,采用连续浸提法,对该区域内45个表层土壤和6个剖面土壤的氟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全氟含量变化范围为200~450 mg/kg,平均值为266.17 mg/kg,低于全国土壤氟背景值和对照黑土,但是其生物有效性强,水溶态氟和交换态氟平均含量分别为13.73、8.49 mg/kg,均高于对照黑土。土壤剖
本文从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内涵出发,通过对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社会保障分担不合理、社会保障权责关系不明
编者按:  伴随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评价变革也相继实施。档案袋评价,作为一种新型质性评价方式,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制定的多科课程标准中都有提及。有一些学校开始尝试把档案袋评价应用于对学生的评价实践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制约和降低档案袋评价效用的问题。本文正是在探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正确使用档案袋评价的一些对策。    一、档案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