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物外之趣”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所在。本文试图从“读中感悟,写中提高”两个方面阐述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勤读多练,写出“物外之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 写作 物外之趣
Read diligently and practice more to write out the “interest outside thing”
Xu Qin
【Abstract】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express out the “interest outside thing” in their writing is the difficulty in Chinese teaching. The writer tries to make an expatiation on 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read diligently and practice more from two aspect------being moved and comprehending in reading and improving through writing and how to writer out the “interest outside thing”.
【Keywords】Chinese teachingWritingInterest outside thing
“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的乐趣。在小学生的眼中,世界是新奇的,很自然能产生物外之趣。但由于个性、爱好、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等个人因素的不同,观察的着眼点有所不同,他们感受到的“物外之趣”也不一样,写出的文句也就迥然不同。例如写柳,一位同学这样写:“柳树披着柔长的绿发静静地立着。”很显然,这是某一特定时刻,远镜头中柳的形象,它在作者的心中,俨然一位柔美的女子。另一个同学却写道:“柳树像一位耐心垂钓者,经过整整一个冬天的等待,把点点鹅黄挂上柔长的钓钩做香饵,钓钩荡啊荡,被扯得长长的——绿色的小鱼上钩了!一条条在阳光下闪亮着,跳动着,怎么也挣脱不开。秋风吹来,金色的鱼儿落在岸上。”显而易见,这样的文句,不仅有柳的外形描述,更有由柳而生的情趣。虽写的是“柳”,却由物而衍,写出了物外之趣。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物外之趣”呢?本人觉得要勤读多练,从读中感悟,写中提高。
1.指导学生勤读,从读中感悟“物外之趣”。小学生读文章可能还谈不上“欣赏”,可好的作品一旦读过,总会在记忆中留些什么。虽然是零碎的印记,也许会暂时沉睡人的头脑之中,但只要生活体验足够丰富时,就会格外明晰、鲜活起来!所以,他们得以正确引导以后,经过多读、多背,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直觉,形成良好的语感。我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多阅读文章后就会做到:①凭感觉分辨某种用词、句法的对错。比如,“她来了”这句话是完整的,而“她来到”就没说完;而“水平”需要“提高”,“数量”当用“增加”……,多读之后,无需教师多讲,学生自会掌握。②凭感觉评判语言的优劣。比如,“小鱼在水面吹了一个小泡泡,”一个“吹”字,就把小鱼机灵轻快的形象很传神的勾勒了出来,而如果用“吐”就逊色很多了……
在阅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感悟“物外之趣”必将为写作提供良好的素材,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科学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首先,教师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指导他们进行阅读:朗诵、评析、谈联想、写读后感、配插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尽可能多的受益于阅读为目的。如教学孟浩然《宿建德江》,教师先让学生反复诵读,大体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再以生动的语言确切讲解诗中景、诗中情。此时,学生已然出口成诵,又有了教师的讲解,于是就可以想象诗意、体会诗境,从而画出相应的图景,谈出自己的感受了。学生只有在阅读中开阔思路、活跃文思,在潜移默化中吸取和丰富写作材料,逐步掌握写作规律,将来才可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2.指导学生多练,从练中写出真情实感。这里的“练”指的是练笔,文章之所以强调“多练”,是因为写作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靠自己多练。学游泳,不下水练习学不会;学唱歌,不张嘴练声唱不好。同样,学习写文章,不坚持练笔,也写不好。清人唐彪说得好:“学人只喜多读文章,不喜多做文章;不知多读乃切实求己功夫,其益相去远也。”所以只读不写或少写都是不可取的。
写作不同于阅读,它最后要以文章示人。指导写作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鼓励选材、表达的灵活性,让学生去写自己喜欢的真人、真事、真物,在读中以“真实”感动自己,在写中以“真实”激发别人。写出符合老师要求的文章不是学生作文的最终目的,真正的作文要以己之文动人之心。所以,在教学中,要告诉学生初学写作,一下子就写出大作文是不可能的,只有从一点一滴做起,克服急躁心理,认认真真写好每一篇小文章,才能由小到大、由简至繁、由粗到精,逐步写好,写出真情实感。
写作的过程充满艰辛,篇篇优秀并不容易。教师在指导上要以鼓励为主,尤其是小学生,要让他们时时了解自己写作上的进步。对此,教师一方面要及时指出他们的进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让他们修改前一段时间自己作文的方式,使他们发现自身的进步。在此,有一点需要指出,对学生抄用作家精彩词句的现象,我们应正确对待,只要学生抄用恰当,就该给予肯定。因为,学生能做到这一点,就证明抄用部分已被理解,已是他们知识积累的一部分了。
写作是一项综合性智力活动,写作能力培养应从小开始,要引导小学生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使自己的写作园地时时涌有活水,然后再加上辛勤的劳作——多读、多写,小学生写作的领域将是一片丰沃的绿地。
【关键词】语文教学 写作 物外之趣
Read diligently and practice more to write out the “interest outside thing”
Xu Qin
【Abstract】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express out the “interest outside thing” in their writing is the difficulty in Chinese teaching. The writer tries to make an expatiation on 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read diligently and practice more from two aspect------being moved and comprehending in reading and improving through writing and how to writer out the “interest outside thing”.
【Keywords】Chinese teachingWritingInterest outside thing
“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的乐趣。在小学生的眼中,世界是新奇的,很自然能产生物外之趣。但由于个性、爱好、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等个人因素的不同,观察的着眼点有所不同,他们感受到的“物外之趣”也不一样,写出的文句也就迥然不同。例如写柳,一位同学这样写:“柳树披着柔长的绿发静静地立着。”很显然,这是某一特定时刻,远镜头中柳的形象,它在作者的心中,俨然一位柔美的女子。另一个同学却写道:“柳树像一位耐心垂钓者,经过整整一个冬天的等待,把点点鹅黄挂上柔长的钓钩做香饵,钓钩荡啊荡,被扯得长长的——绿色的小鱼上钩了!一条条在阳光下闪亮着,跳动着,怎么也挣脱不开。秋风吹来,金色的鱼儿落在岸上。”显而易见,这样的文句,不仅有柳的外形描述,更有由柳而生的情趣。虽写的是“柳”,却由物而衍,写出了物外之趣。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物外之趣”呢?本人觉得要勤读多练,从读中感悟,写中提高。
1.指导学生勤读,从读中感悟“物外之趣”。小学生读文章可能还谈不上“欣赏”,可好的作品一旦读过,总会在记忆中留些什么。虽然是零碎的印记,也许会暂时沉睡人的头脑之中,但只要生活体验足够丰富时,就会格外明晰、鲜活起来!所以,他们得以正确引导以后,经过多读、多背,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直觉,形成良好的语感。我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多阅读文章后就会做到:①凭感觉分辨某种用词、句法的对错。比如,“她来了”这句话是完整的,而“她来到”就没说完;而“水平”需要“提高”,“数量”当用“增加”……,多读之后,无需教师多讲,学生自会掌握。②凭感觉评判语言的优劣。比如,“小鱼在水面吹了一个小泡泡,”一个“吹”字,就把小鱼机灵轻快的形象很传神的勾勒了出来,而如果用“吐”就逊色很多了……
在阅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感悟“物外之趣”必将为写作提供良好的素材,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科学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首先,教师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指导他们进行阅读:朗诵、评析、谈联想、写读后感、配插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尽可能多的受益于阅读为目的。如教学孟浩然《宿建德江》,教师先让学生反复诵读,大体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再以生动的语言确切讲解诗中景、诗中情。此时,学生已然出口成诵,又有了教师的讲解,于是就可以想象诗意、体会诗境,从而画出相应的图景,谈出自己的感受了。学生只有在阅读中开阔思路、活跃文思,在潜移默化中吸取和丰富写作材料,逐步掌握写作规律,将来才可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2.指导学生多练,从练中写出真情实感。这里的“练”指的是练笔,文章之所以强调“多练”,是因为写作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靠自己多练。学游泳,不下水练习学不会;学唱歌,不张嘴练声唱不好。同样,学习写文章,不坚持练笔,也写不好。清人唐彪说得好:“学人只喜多读文章,不喜多做文章;不知多读乃切实求己功夫,其益相去远也。”所以只读不写或少写都是不可取的。
写作不同于阅读,它最后要以文章示人。指导写作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鼓励选材、表达的灵活性,让学生去写自己喜欢的真人、真事、真物,在读中以“真实”感动自己,在写中以“真实”激发别人。写出符合老师要求的文章不是学生作文的最终目的,真正的作文要以己之文动人之心。所以,在教学中,要告诉学生初学写作,一下子就写出大作文是不可能的,只有从一点一滴做起,克服急躁心理,认认真真写好每一篇小文章,才能由小到大、由简至繁、由粗到精,逐步写好,写出真情实感。
写作的过程充满艰辛,篇篇优秀并不容易。教师在指导上要以鼓励为主,尤其是小学生,要让他们时时了解自己写作上的进步。对此,教师一方面要及时指出他们的进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让他们修改前一段时间自己作文的方式,使他们发现自身的进步。在此,有一点需要指出,对学生抄用作家精彩词句的现象,我们应正确对待,只要学生抄用恰当,就该给予肯定。因为,学生能做到这一点,就证明抄用部分已被理解,已是他们知识积累的一部分了。
写作是一项综合性智力活动,写作能力培养应从小开始,要引导小学生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使自己的写作园地时时涌有活水,然后再加上辛勤的劳作——多读、多写,小学生写作的领域将是一片丰沃的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