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一到收麦的季节,即便是坐在城市的屋子里,也总能闻到满屋的麦香。想象着波涛一样汹涌的成熟的麦田,心中每每躁动不安。
我以为是想起了拾麦。割完麦子,地里会留下很多麦穗,于是便有了拾麦一说。拾麦的多是学生,一般是学校组织了去拾,总是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我是公社小社员》的歌,到生产队刚割过的麦地里拾麦。那时走在路上会听到藏在树上的黄色的布谷鸟在叫,儿童听到的是“豌豆榆树”,大人听到的是“割麦种谷”。看到有蝴蝶在麦浪上起舞。有时还要有意地掉队。听风吹过时,麦地里发出的神妙的丝丝的乐声,望着阳光下的麦芒,觉得它们简直就像琴弦一般。
我以为是想起了割麦。在儿时的记忆里,割麦是件很苦的事,大人们将割麦的季节叫做麦口,象是过一个很大的难关似的。每当麦口来临,奶奶便早早地做好准备,先是给每个人准备一顶草帽。男女的样式是不同的,男式的简单些,圆圆的顶,下面平原一般铺展下来:女式的叫做凉棚儿,先是上面起一个小小的尖,然后一圈圈地往下扩大,看上去如小山一般,帽子是用麦杆做成的,割麦的时侯,奶奶便选好了又长又白而且粗细均匀的麦杆,将麦穗和叶子去掉,再在水里泡了,凉出半干时便可以用来编了,一般是将四根的麦杆编在一起。辫子编好后,奶奶就开始了缝制,麦口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奶奶总是坐在门前的大枣树下缝草帽,无论多麻烦,到了麦口,奶奶总是会给每人一顶新的草帽。奶奶的新草帽已成为家人割麦的动力了,割麦再累,戴着新草帽,就会觉得有了劲头了。
有了草帽,还要有一把好用的镰刀,镰刀一般是新买来的,要先磨好,磨刀的任务由爷爷承担。爷爷蹲在井边,左边放着一盆清水,右手握着镰刀把儿,左手按着镰刀,脚踩磨刀石。在磨刀石上洒些水,便开始磨刀了,他的身子一前一后地晃动。头低着,眼睛盯着镰刀。磨一会儿,便停下来,举起镰刀,用大拇指在刀刃上上下移动,试试刀刃是不是利了,然后再磨。爷爷的面前总是堆着一堆要磨的镰刀,小时候看到磨刀就知道要割麦了,蹲在爷爷身边看着他磨刀也成了儿时的一件乐事。
生产队时,大伙是听着队里的钟声去割麦的,走得很早,有时月亮还挂在枝头就走了。他们多数戴着新草帽,也带着干粮,干粮一般是馒头,再加上一点自己腌制的咸菜。等到天色大亮,麦子也割得差不多了。有割麦子的高手,割麦的速度很快,他们弯下腰,左手和左脚配合先选定要割的麦子,右手紧握镰刀。一镰下去,便割倒了一小片麦子,他们往往将其他人甩在后边,他们的身旁也总是会荡起轻轻的尘烟。不会割麦的人,只是一小把一小把地割。记得有一个从城里嫁到我村的新媳妇,就是这么割的,大伙好奇得很,就凑过来看她割。近几年,人们一般不用镰刀割麦了。今年割麦时。我回到家里,却见妈妈和弟弟都在家。一问才知是等收割机,弟弟干脆和朋友打起了牌。不知怎地,心中倒升起一种失落的感觉,麦口给我的印象总是轰轰烈烈的,那种热闹与紧张,不亚于一场战斗。现在它变了,就像很熟悉的一个人忽然就变了模样,无论怎么说都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每年麦子熟了,都要回去割一会儿麦,即便是有机器割也要让妈妈专门留下一块地来,戴着草帽,在金灿灿的麦田里挥着镰刀,看着麦子一片片地倒下去了,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割了麦子,就会觉得今年总算没有白过。有时错过了,感觉象错过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似的。去年回到家,正要去割麦,谁知眨眼功夫,割麦机已割完了,令我懊悔不已。
我以为是想起了打场。麦子割完了,就要将割下来的麦子垛在一起,垛麦子的地方叫场,麦子收割前它还是庄稼地,一般是油菜地或大麦地,比小麦熟得早,割完后。将地碾瓷了,用作打小麦用。生产队的场很大,比学校的操场还要大,所有的麦子都垛在一起很是壮观。然后就是碾场了,将带穗的麦杆铺到场上。由生产队的好把式赶着牲口拉着石滚在场里跑,很远都能听到他们吆喝牲口的声音。碾好了。要起场,就是将碾过的麦杆翻翻,免得有麦穗没有碾到,然后再碾,如是者几次,麦穗差不多都脱离了麦杆了,就将麦秸和麦籽分开,麦秸垛在场边上,麦籽堆在场中。这时麦籽和麦糠是在一起的,还要扬场,将麦籽和麦糠分开来。会扬的人,用木锨将麦子拆起,然后扬到空中去,落下时,麦籽和麦糠就会自动分开:不会扬的人,却总不能让二者分开。爷爷是扬场的好手,那时,常常很奇怪为什么会是这样子。分过地后,家家户户都有场,面积很小,爷爷担负起了碾场的重任。麦子收割完后一个月,爷爷还在碾场,有时碾场很晚才回家。爷爷赶着牲口披一身月光回到家时,奶奶总是早给他盛好了饭菜。在全家人眼里,会吆喝牲口碾场的爷爷是全家的功臣。现在用收割机割麦了,麦籽直接打出来,已不见了专门碾麦用的场,那种碾场的场面更是看不到了。
回家的路上,还在想为什么总是向往着麦田呢?也许我真正所思所想的是远逝的童年,抑或是和麦田联系紧密的亲人……不管怎么说,麦田也许已经成为我一个美丽的旧梦,虽然年年走近它,却觉得再也无法真正地走近!
我以为是想起了拾麦。割完麦子,地里会留下很多麦穗,于是便有了拾麦一说。拾麦的多是学生,一般是学校组织了去拾,总是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我是公社小社员》的歌,到生产队刚割过的麦地里拾麦。那时走在路上会听到藏在树上的黄色的布谷鸟在叫,儿童听到的是“豌豆榆树”,大人听到的是“割麦种谷”。看到有蝴蝶在麦浪上起舞。有时还要有意地掉队。听风吹过时,麦地里发出的神妙的丝丝的乐声,望着阳光下的麦芒,觉得它们简直就像琴弦一般。
我以为是想起了割麦。在儿时的记忆里,割麦是件很苦的事,大人们将割麦的季节叫做麦口,象是过一个很大的难关似的。每当麦口来临,奶奶便早早地做好准备,先是给每个人准备一顶草帽。男女的样式是不同的,男式的简单些,圆圆的顶,下面平原一般铺展下来:女式的叫做凉棚儿,先是上面起一个小小的尖,然后一圈圈地往下扩大,看上去如小山一般,帽子是用麦杆做成的,割麦的时侯,奶奶便选好了又长又白而且粗细均匀的麦杆,将麦穗和叶子去掉,再在水里泡了,凉出半干时便可以用来编了,一般是将四根的麦杆编在一起。辫子编好后,奶奶就开始了缝制,麦口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奶奶总是坐在门前的大枣树下缝草帽,无论多麻烦,到了麦口,奶奶总是会给每人一顶新的草帽。奶奶的新草帽已成为家人割麦的动力了,割麦再累,戴着新草帽,就会觉得有了劲头了。
有了草帽,还要有一把好用的镰刀,镰刀一般是新买来的,要先磨好,磨刀的任务由爷爷承担。爷爷蹲在井边,左边放着一盆清水,右手握着镰刀把儿,左手按着镰刀,脚踩磨刀石。在磨刀石上洒些水,便开始磨刀了,他的身子一前一后地晃动。头低着,眼睛盯着镰刀。磨一会儿,便停下来,举起镰刀,用大拇指在刀刃上上下移动,试试刀刃是不是利了,然后再磨。爷爷的面前总是堆着一堆要磨的镰刀,小时候看到磨刀就知道要割麦了,蹲在爷爷身边看着他磨刀也成了儿时的一件乐事。
生产队时,大伙是听着队里的钟声去割麦的,走得很早,有时月亮还挂在枝头就走了。他们多数戴着新草帽,也带着干粮,干粮一般是馒头,再加上一点自己腌制的咸菜。等到天色大亮,麦子也割得差不多了。有割麦子的高手,割麦的速度很快,他们弯下腰,左手和左脚配合先选定要割的麦子,右手紧握镰刀。一镰下去,便割倒了一小片麦子,他们往往将其他人甩在后边,他们的身旁也总是会荡起轻轻的尘烟。不会割麦的人,只是一小把一小把地割。记得有一个从城里嫁到我村的新媳妇,就是这么割的,大伙好奇得很,就凑过来看她割。近几年,人们一般不用镰刀割麦了。今年割麦时。我回到家里,却见妈妈和弟弟都在家。一问才知是等收割机,弟弟干脆和朋友打起了牌。不知怎地,心中倒升起一种失落的感觉,麦口给我的印象总是轰轰烈烈的,那种热闹与紧张,不亚于一场战斗。现在它变了,就像很熟悉的一个人忽然就变了模样,无论怎么说都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每年麦子熟了,都要回去割一会儿麦,即便是有机器割也要让妈妈专门留下一块地来,戴着草帽,在金灿灿的麦田里挥着镰刀,看着麦子一片片地倒下去了,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割了麦子,就会觉得今年总算没有白过。有时错过了,感觉象错过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似的。去年回到家,正要去割麦,谁知眨眼功夫,割麦机已割完了,令我懊悔不已。
我以为是想起了打场。麦子割完了,就要将割下来的麦子垛在一起,垛麦子的地方叫场,麦子收割前它还是庄稼地,一般是油菜地或大麦地,比小麦熟得早,割完后。将地碾瓷了,用作打小麦用。生产队的场很大,比学校的操场还要大,所有的麦子都垛在一起很是壮观。然后就是碾场了,将带穗的麦杆铺到场上。由生产队的好把式赶着牲口拉着石滚在场里跑,很远都能听到他们吆喝牲口的声音。碾好了。要起场,就是将碾过的麦杆翻翻,免得有麦穗没有碾到,然后再碾,如是者几次,麦穗差不多都脱离了麦杆了,就将麦秸和麦籽分开,麦秸垛在场边上,麦籽堆在场中。这时麦籽和麦糠是在一起的,还要扬场,将麦籽和麦糠分开来。会扬的人,用木锨将麦子拆起,然后扬到空中去,落下时,麦籽和麦糠就会自动分开:不会扬的人,却总不能让二者分开。爷爷是扬场的好手,那时,常常很奇怪为什么会是这样子。分过地后,家家户户都有场,面积很小,爷爷担负起了碾场的重任。麦子收割完后一个月,爷爷还在碾场,有时碾场很晚才回家。爷爷赶着牲口披一身月光回到家时,奶奶总是早给他盛好了饭菜。在全家人眼里,会吆喝牲口碾场的爷爷是全家的功臣。现在用收割机割麦了,麦籽直接打出来,已不见了专门碾麦用的场,那种碾场的场面更是看不到了。
回家的路上,还在想为什么总是向往着麦田呢?也许我真正所思所想的是远逝的童年,抑或是和麦田联系紧密的亲人……不管怎么说,麦田也许已经成为我一个美丽的旧梦,虽然年年走近它,却觉得再也无法真正地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