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线损;同期线损;同期线损系统
摘要:线损是电能从电网传输到用户过程中,在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各环节中所产生的电能损耗之和,线损率是在一定时期内电能损耗占总供电量的比率,是衡量电网企业技术经济性的重要指标,它涉及电网企业的规划、生产、营销、运行、财务等众多专业,综合反映电网企业的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的技术经济水平。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具有数据实时性强、无人工干预等优势,在电网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重大作用。
1 引言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其能源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0%左右,既是碳排放的关键领域,也成为碳交易市场重点对象。电网企业的排放量主要根据线损电量换算得到,因此,对电网企业来说,致力于探索一条科学有效的节能降损管理新模式,对于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现状
在传统线损管理中,指标管理以人工统计为主,受统计周期影响,普遍存在供电量、售电量统计不同步现象,给电网企业经营管理带来诸多问题,例如数据不准确,掩盖了异常产生的真实因素,难以暴露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线损率波动严重,专业间融合度不够,业务数据集成度不高,基础数据的准确性、真實性核查难度较大,跨专业业务流程和工作界面不清晰,线损异常处理周期长,缺乏过程精益管控,难以有效诊断电网高损薄弱环节,不利于科学分析电网现状和落实电网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
近年来,电网企业加大电网信息化建设投入,通过智能电表推广普及、配电自动化升级改造和大数据平台建设,全面加快信息化系统建设进程,信息化管理已覆盖电网发、输、变、配、用全过程,智能电表安装率100%,采集覆盖率达到100%,采集成功率98%以上,为创新线损管理提供了数据信息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3.同期线损管理系统深化应用的主要做法
3.1 同期线损管理系统概况
同期线损系统从营销、采集和调度等专业系统获取设备台账及电量表底数据,利用数据中心、Web接口和ETL等资源完成对海量数据的高效抽取、转换和清洗工作,以云存储的方式进行分布存储,可实现以下两个主要功能:
(1)同期线损系统通过大数据平台计算电量后,通过系统分析形成线损率达标情况,展示在系统主页,主要展示内容包括供售电量、线损建设指标展示、电量采集异常展示及省地市公司的线损达标情况;
(2)线损同期统计计算。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以及电量管理等专业系统中同步发行的月度发、供、购和售电量,实现分区、分压、分线和分台区的线损统计功能。
实施同期线损管理,一是可以保证基础数据真实、可靠,利用大数据分析,有效指导电网发展,实现精准降损,最终达到线损管理的标准化、智能化、精益化和自动化。二是可以在规划、生产、营销、运行、财务专业管理上打通壁垒,规范数据标准,实现数据融合共享、管理全过程监控和业务全方位贯通。三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双重压力下,电网企业依靠电量高速增长支撑电网发展难以为继,通过降损增效、强化线损管理是节约成本、提升效益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3.2 主要做法
(1)加强过程管控,完善考核评价制度。一是出台同期线损管理系统深化应用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落实职责,充分发挥各专业管理优势,形成合力,为确保同期同期线损系统有序、高效应用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围绕“基础管理高质量、计量采集全覆盖、同期线损全达标、管理降损有成效”工作目标,以同期系统建设和深化应用为抓手,加大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建设过程管控力度,强化“日管控、周通报、月考核”机制,督促各单位落实专人,加强每日线损计算结果分析,强化对表底突变、设备档案错乱等问题的日常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处理异常问题,提升源端系统数据质量,高效锁定高损线路、台区,及时开展进行综合治理,减少电量损耗。
(2)夯实管理基础,做实系统源端数据。一是夯实营配贯通工作,梳理核查“站-线-变-表”电源关系,协同检修分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健全营配联络工作机制,严格按照“生产与营销设备一致、台账与现场设备参数一致”原则,强化新增与营配异动数据管理,全面提升营配贯通质量,实现营配调“基础数据一个源头、业务流程一个标准、营配调数据一张图”的工作目标。二是夯实采集管理工作,营销专业按日管控采集指标,拉网式排查采集故障,每天通报低压用户采集运行情况,发布未接入采集系统电表数量、采集失败大于7天和大于15天的电表数量及累计消缺数量、消缺率,督促各单位及时消缺,持续提升采集成功率。
(3)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异常数据治理。一是强化同期线损工单应用,以督办单的形式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反馈闭环机制,层层分解项目组下发的异常档案,逐一从源端开展联动核查和治理。优先处理系统中的高损或负损线路及台区,对线-变-户关系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表计、CT、系统信息进行逐线、逐台核查消缺。针对异常台区成立由配电、计量、抄表骨干人员组成的台区缺陷治理小组,对负损台区和超大损台区重点治理,确保台区缺陷核查、处理一次完成。二是建立达标线路固化库,针对已达标线路线损率异常的情况,每周通报并制订整改目标,多角度进行综合治理,确保线路指标稳步提升。
4 管理成效
4.1线损指标显著提升。通过深化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应用,广元供电公司同期线损分区、分线、分台、母平都较好完成了省公司考核指标。10千伏配电线路日线损达标率由52.46%提升至93.33%,台区日线损达标率由56.57%提升至96.31%,较系统应用前均有大幅提升。
4.2基础数据质量明显改善。通过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营配贯通、档案和电量采集异常数据等均得到有效治理。截至2019年12月末,治理配变台区异常档案750条,更正线变关系800余个,更正台户关系4000余个,电源关系及计量倍率等重要信息正确率得到提升,电网拓扑关系清晰度得到改善,源端系统基础数据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同期系统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达标差异率由2018年1月份的9.1个百分点缩小至2019年12月份的1.17个百分点。
4.3企业实现降损增效。通过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应用,锁定高损线路台区,从技术和管理双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全年消灭高损、超大损台区2127个、高损线路67条,2019年累计查处窃电1156笔,追补电量138.17万千瓦时,补收电费(含违约使用电费)302.97万元,有效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善领、葛红玲.浅析县级供电企业配电线路降损管理措施[J].科学技术与创新,2019,(19):185-186.
[2]李翦翌.同期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措施[J].通信电源技术,2018, 35(5): 261-262.
[3]黄文思、许元斌、邹保平、陆鑫.基于大数据的线损计算分析研究[J].电气技术,2015, 34(20): 79-84
摘要:线损是电能从电网传输到用户过程中,在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各环节中所产生的电能损耗之和,线损率是在一定时期内电能损耗占总供电量的比率,是衡量电网企业技术经济性的重要指标,它涉及电网企业的规划、生产、营销、运行、财务等众多专业,综合反映电网企业的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的技术经济水平。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具有数据实时性强、无人工干预等优势,在电网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重大作用。
1 引言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其能源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0%左右,既是碳排放的关键领域,也成为碳交易市场重点对象。电网企业的排放量主要根据线损电量换算得到,因此,对电网企业来说,致力于探索一条科学有效的节能降损管理新模式,对于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现状
在传统线损管理中,指标管理以人工统计为主,受统计周期影响,普遍存在供电量、售电量统计不同步现象,给电网企业经营管理带来诸多问题,例如数据不准确,掩盖了异常产生的真实因素,难以暴露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线损率波动严重,专业间融合度不够,业务数据集成度不高,基础数据的准确性、真實性核查难度较大,跨专业业务流程和工作界面不清晰,线损异常处理周期长,缺乏过程精益管控,难以有效诊断电网高损薄弱环节,不利于科学分析电网现状和落实电网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
近年来,电网企业加大电网信息化建设投入,通过智能电表推广普及、配电自动化升级改造和大数据平台建设,全面加快信息化系统建设进程,信息化管理已覆盖电网发、输、变、配、用全过程,智能电表安装率100%,采集覆盖率达到100%,采集成功率98%以上,为创新线损管理提供了数据信息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3.同期线损管理系统深化应用的主要做法
3.1 同期线损管理系统概况
同期线损系统从营销、采集和调度等专业系统获取设备台账及电量表底数据,利用数据中心、Web接口和ETL等资源完成对海量数据的高效抽取、转换和清洗工作,以云存储的方式进行分布存储,可实现以下两个主要功能:
(1)同期线损系统通过大数据平台计算电量后,通过系统分析形成线损率达标情况,展示在系统主页,主要展示内容包括供售电量、线损建设指标展示、电量采集异常展示及省地市公司的线损达标情况;
(2)线损同期统计计算。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以及电量管理等专业系统中同步发行的月度发、供、购和售电量,实现分区、分压、分线和分台区的线损统计功能。
实施同期线损管理,一是可以保证基础数据真实、可靠,利用大数据分析,有效指导电网发展,实现精准降损,最终达到线损管理的标准化、智能化、精益化和自动化。二是可以在规划、生产、营销、运行、财务专业管理上打通壁垒,规范数据标准,实现数据融合共享、管理全过程监控和业务全方位贯通。三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双重压力下,电网企业依靠电量高速增长支撑电网发展难以为继,通过降损增效、强化线损管理是节约成本、提升效益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3.2 主要做法
(1)加强过程管控,完善考核评价制度。一是出台同期线损管理系统深化应用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落实职责,充分发挥各专业管理优势,形成合力,为确保同期同期线损系统有序、高效应用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围绕“基础管理高质量、计量采集全覆盖、同期线损全达标、管理降损有成效”工作目标,以同期系统建设和深化应用为抓手,加大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建设过程管控力度,强化“日管控、周通报、月考核”机制,督促各单位落实专人,加强每日线损计算结果分析,强化对表底突变、设备档案错乱等问题的日常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处理异常问题,提升源端系统数据质量,高效锁定高损线路、台区,及时开展进行综合治理,减少电量损耗。
(2)夯实管理基础,做实系统源端数据。一是夯实营配贯通工作,梳理核查“站-线-变-表”电源关系,协同检修分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健全营配联络工作机制,严格按照“生产与营销设备一致、台账与现场设备参数一致”原则,强化新增与营配异动数据管理,全面提升营配贯通质量,实现营配调“基础数据一个源头、业务流程一个标准、营配调数据一张图”的工作目标。二是夯实采集管理工作,营销专业按日管控采集指标,拉网式排查采集故障,每天通报低压用户采集运行情况,发布未接入采集系统电表数量、采集失败大于7天和大于15天的电表数量及累计消缺数量、消缺率,督促各单位及时消缺,持续提升采集成功率。
(3)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异常数据治理。一是强化同期线损工单应用,以督办单的形式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反馈闭环机制,层层分解项目组下发的异常档案,逐一从源端开展联动核查和治理。优先处理系统中的高损或负损线路及台区,对线-变-户关系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表计、CT、系统信息进行逐线、逐台核查消缺。针对异常台区成立由配电、计量、抄表骨干人员组成的台区缺陷治理小组,对负损台区和超大损台区重点治理,确保台区缺陷核查、处理一次完成。二是建立达标线路固化库,针对已达标线路线损率异常的情况,每周通报并制订整改目标,多角度进行综合治理,确保线路指标稳步提升。
4 管理成效
4.1线损指标显著提升。通过深化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应用,广元供电公司同期线损分区、分线、分台、母平都较好完成了省公司考核指标。10千伏配电线路日线损达标率由52.46%提升至93.33%,台区日线损达标率由56.57%提升至96.31%,较系统应用前均有大幅提升。
4.2基础数据质量明显改善。通过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营配贯通、档案和电量采集异常数据等均得到有效治理。截至2019年12月末,治理配变台区异常档案750条,更正线变关系800余个,更正台户关系4000余个,电源关系及计量倍率等重要信息正确率得到提升,电网拓扑关系清晰度得到改善,源端系统基础数据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同期系统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达标差异率由2018年1月份的9.1个百分点缩小至2019年12月份的1.17个百分点。
4.3企业实现降损增效。通过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应用,锁定高损线路台区,从技术和管理双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全年消灭高损、超大损台区2127个、高损线路67条,2019年累计查处窃电1156笔,追补电量138.17万千瓦时,补收电费(含违约使用电费)302.97万元,有效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善领、葛红玲.浅析县级供电企业配电线路降损管理措施[J].科学技术与创新,2019,(19):185-186.
[2]李翦翌.同期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措施[J].通信电源技术,2018, 35(5): 261-262.
[3]黄文思、许元斌、邹保平、陆鑫.基于大数据的线损计算分析研究[J].电气技术,2015, 34(20): 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