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体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多方位、多渠道的,随时随地的。只要我们把握时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融合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就能发挥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 体育教学 德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207-02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一、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其特点是寓教育于体育活动中,同其他学科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言行等一般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表露出来的。而体育与健康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进行的。教师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言行,及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既具体又实际,其效果是有些学科所不及的,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时机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所谓适时就是动机问题,因此,每位体育教师都应当在课中把握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时机是很多的。
  1.教师言行中的教育时机。①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教师上课就必然要在学生面前亮相,学生能从教师形象中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健康而朝气的特点。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良好习惯。②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更不能侮辱谩骂学生。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
  2.组织教学中的教育时机。①建立切实可行的课堂常规。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②课前备课。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课前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上必然是杂乱无章,学生没有兴趣,教学效果必然差。③布置场地、器材和使用、送还器材。这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新生入学、新学期临时代课,都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做好这项工作,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从中受到良好的劳动教育。
  3.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教育的时机。通过教学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现代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活泼愉快、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成功和失败的优良作风。
  三、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
  对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探讨,目的就是挖掘其特殊、鲜明、持久的教育功能,以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激励学生积极科学地参加各项体育锻炼,使他们从思想上热爱体育,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从行動上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关心集体,团结互助,遵守纪律;从精神上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努力拼搏的坚强毅力。
  小学时代既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又是道德品质形成的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可塑性很大。因此,就学校来讲,不断深入、全方位地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显得十分重要。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体育教师不仅承担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学生早操、课间操、课后体育竞赛和课余训练等工作,这些课外体育工作更拓宽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领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将课内、课外相结合,全面捕捉德育渗透的时机,加强德育渗透。根据实际及时对学生进行恰当地表扬、鼓励与批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渐养成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
  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形成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還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小学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自体心理的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传安;刍议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当代体育科技;2013(27)
其他文献
孕妇26岁。G1P0,停经29周+1,胎动好,无先天畸形家族史。超声所见:胎儿生长大小与孕周相符,胎儿胸围增大,胸腔内左肺叶明显增大,呈团块状高回声,范围约为55 mm×53 mm,内部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常规教育”是我们经常会说到的一个词,那么,“常规”究竟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沿袭下来经常使用的规矩”。规矩是一定的标准,法制或习惯。幼儿园的常规是处于纪律与次序的规则,常规教育就是日常规则的教育。  常规教育是一名幼儿教师最基本的日常工作,这最平常的日常工作却是我们最应该深思的工作,常会有人将现有的一般常规教育看成是班级管理及教育的手段,较多关注其下面的积极意义。但
【摘要】面对着2000年以后的学生,我们需要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他们大都是一群独身子女,有着一种特殊的心理特点。面对这种心理特点,我们应该辨证来对待。从中找出其原因,并且针对这个原因寻找出一条合适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保持情绪的稳定性,帮助学生确立自我意识,建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促成学生智力因素得以最充分的发展。使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和谐的发展,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
【摘 要】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初中体育 组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206-01  体育课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的教与学活動,它不同于其它
本文收集2010年2月~201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23例孤立性周围型原发性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周围型原肺癌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水平。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胰腺癌与胰腺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胰腺癌组(n=18)、胰腺炎组(n=12)均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DWI,b值取0,600s/mm2),分析2组病变DWI信
目的比较在急性胰腺炎(AP)早期CT和临床评分对疾病严重程度预测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在发病24h内经CT检查并有完善临床记录的AP患者资料,比较CTSI评分、Balthaza
组织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是心理组织和活动组织,前者是人的组织,后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心理组织的中心内容和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经验,我把英语教学心理组织的内容从操作角度分为三部分:英语课上师生的情感互动、英语课上学生的安全感、英语课上的激励启发。下面就从这三方面谈一谈具体的操作。  一、英语课上师生的情感互动  无论是何种教育都要求寓情感教育于其中,因此我认为教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