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是爱上同一种人?

来源 :优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h79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你爱了10年,也许你爱过10个人 ,但有天你猛然发现你一直、根本是在和同一个“他”谈恋爱。他们个个那么相似,只是换了电话、姓名、住址、头衔……最后那一个只是第一个的“翻版”,这到底是为什么?
  
  冷静型:你觉得谈恋爱是谈条件,最佳组合仅此一种
  
  你是那类最冷静理性的人,你认为爱情其实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是人生功课之一,从小形成的思维定势使得他们在追求爱情时也渗透进了惯有的社会动机。
  这种人的爱情观很明白。认为恋人的结合是双方条件的优化配置:倒不一定是资产过百万千万,或者是有房有车、学历得匹配,但他心里一定有某个底线,否则无以面对社会眼光。只是这种动机可不象其它事情那么直白明确,它是模糊的存在于人的需要里。
  例如有些含蓄的知识分子便不会把条件明码标价的列出来,但他就是要求相似的成长环境:家庭出身、生长环境、教育背景、社会地位以及特定年龄。这两种人都是把自己的标准已经圈定在了特定的范围里,在自认的符合社会公认标准中追随寻找。
  这种人有种从容的优越感,在很多事情上习惯把掌控权攥在自己手里。他们精明有条理有计划,不喜欢不确定因素,对这种人来说,谈恋爱就象做题,是对一堆条件的过滤筛选,最后标准答案只有一个。
  
  感性型: 你的“感情过滤器”总是被同一个“他”击中
  
  中国第一个恋爱培训班的创始人杜胜祥发明过一个理论,叫“感情过滤器”, 并认为它可以作为人们总是爱上具有相似特征的人的解释。所谓感情过滤器,指一个人总是对具有某些“特殊特征”的人动情,是一个人的感情依附类型。比如有人总是喜欢长头发、白皮肤小个子女子,而有人永远只对痞子男感冒。“感情过滤器”是一个人最深的情感积淀,跟一个人小时候的经历有关系,很隐秘。往往是人的无意识或认知偏差导致的。而且会跟随人一辈子。一见钟情说穿了都是感情过滤器在起作用。
  感情过滤器有生理和心理两层,生理层次的主要满足爱情元素中的激情元素。如喜欢白皮肤,长发,丰满或骨感等。心理层次的则主要满足爱情元素中的亲密元素。如阳光,圆滑,善解人意,坦率等心理品质。人能否经历持久的爱,取决于情侣是否能够持续提供对方感情过滤器中所需要满足的元素。
  但是大多数人爱上的都是一种虚幻的想象中的人,并非现实中的那个他。因此有许多人在最初的交往中,可能觉得对方表象或部分符合“过滤器”的要求,于是她把符合的这部分放大膨胀,卿卿我我甜甜蜜蜜过后,过滤器之外的部分暴露出来,失望分手。大数人都没有仔细分析过自己的感情,并不了解自己的“感情过滤器”是什么样的。但是会从他爱过的那些相似个体中发现这个“标尺”的隐性存在。
  
  偏执型:你是对家庭模式有固定想象,一直追寻同一种恋人范本
  
  不管生活中你是感性的人、理性的人,强硬的,柔韧的,外向的,内敛的,你相信这是你后天成长中慢慢累计的结果人们。然而心理学家曾经指出:一个人的性格在婴孩时期就已形成。因此,重要的因素来源于---家庭。
  而你对另一半的憧憬也会受家庭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模式会“生产”出不同的人格,其中两类比较极端的类型最容易在将来的恋爱中将自己模式化:一类来自十分完美健康的家庭,成长为极其坦荡善良,追求稳定生活的人。这类人通常以组建和谐家庭和寻求一个长久的“完美”伴侣为人生的终级目标之一。反之,另一种人,可能童年受到不和谐家庭因素的影响,在不断的寻求和刺激中与另一半分分和和,这种人看似不执意于一类人,但其实潜意识里的归依感很强,对另一半的要求会更加“理想主义”。他可以和各种人逢场作戏但真正“爱上”的却仅此一类。
  这两类人,殊途同归。如果你是其中一类,无论感情过程如何,你真正想找的那一半,是唯一的,有点理想主义的,能与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过于有点近似于神话的生活那一个。
  
  怀旧型:你的旧日记忆不断回放,伴侣也总是“似是故人来”
  
  第一次的印象在大脑中的储存作用总是多少有点与众不同的,如同电影胶片,而我们时刻都在体验“第一次”的记忆回放,因为人是想像型动物,与现实的不断碰撞使得人们缩回曾经记忆的美好壳中,且一次次对它进行完型和填补。因而我们所谓的“美好的回忆”便应运而生。
  你还记得那一段青涩期的校园初恋?那个坐在他自行车后坐上白衣飘飘的下午?也许那段感情在真正经历的过程中也有烦恼和痛楚,但当你若年后,经历复杂人事,便会自动将这段回忆与“幸福”趋于等同。然后,在遇上某个与你记忆中的另一半相似的人时,便会让人觉得是由于情感青睐而喜欢这个人,实则,这并非情感,而是情绪。是对回忆不愿放开的人,产生的一种情绪。喜欢相似的动作,纠结于同种类型的人。曾经喜欢的那个人的形象,反反覆覆在我们脑袋中做匀加速运动。因为我们怀旧?因为出于习惯?因为我们情感的懒跺,让我们不想接受新的类型,而在咀嚼那同一种恋情中痛苦并快乐着?怎样都好,它都是我们生活中不能也不必放弃的东西-----说不清,理还乱的情绪。
  
  


  张艺谋 独爱“巩俐脸“
  八年的爱情长跑和事业互动中,他们成就了对方。她既是他窗前的明月光,又是他心口的朱砂痣,红白玫瑰都是她,结果在有意无意间谋女郎都带着巩俐的影子。长发杏眼,清丽脱俗也许就是张导的“感情过滤器”,可以预言,以后谋女郎前仆后继,但相信怎么变也不变不成是钟丽缇。
  
  吴彦祖 只对“混血”来电
  从安雅到Maggie Q到现在的Lisa S,吴彦祖的女朋友外表看来那么地不相似。但仔细调查你会发现她门无一例外都有国外成长的背景,都是混血,气质冶艳,个性鬼马。如果你是内敛古典型东方美人只怕击不中他的要害。
  
  徐静蕾 不是才子不送秋波
  老徐身在娱乐圈,可能俊男都见得腻烦了,所以专心去攻才子堡垒。不管是老痞子朔爷,还是小痞子韩寒,或者中痞子张亚东,有点才情和又有点痞意和叛逆似乎就能俘虏老徐的芳心。
其他文献
有人的成功一帆风顺;有人的经历跌宕起伏之后,获得成功。法国娇兰中国区总经理杨黛芬的成功却是一种蜕变之美——    杨黛芬 Anita Young  LVMH-法国娇兰中国区总经理。  出生于台湾。  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Santa Monica 大学工商管理专业,2004-至今 就读于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Baruch College。  曾任法国娇
期刊
果冻般水嫩的润泽双唇,充满让人想一亲芳泽的诱惑,绝对是女人的性感发电机,但如果你的嘴唇状态是干燥脱皮、纹路横生的话,那就有点儿大煞风景了……
期刊
提高自慰的待遇  某顺/文    自慰,是文明的说法,半文明说法叫自摸,不文明的叫手淫。性这个东西,没它时固然也能活人,但就是活得不旺象;性需求缺口大,容易让内分泌纷乱,中医形容为虚症,特征是无药可治的抓狂咆噪,外加浑身不得劲。  在男尊女卑的时代,女人自身的性需求则被忽略,现在仍有不少人认为,女人追求性满足,就是下贱淫荡。没有男人帮助疏解性欲的女人,压抑到最后,往往身心受损。  经常有三十郎当岁
期刊
如果觉得欧美风格太过华丽狂放,就选择相对乖巧内敛的东方款式。这家韩国服饰店可能会是个不错的选择。现在大热的长款毛衣,丝绒小上衣以及适合亚洲人娇小身段的连身毛线裙都让你成为这个春日的亮点。
期刊
时尚太多新鲜物种,角色开始复制。什么风格都开始重复。当流行变成一种制服,超过时髦的保存期限,穿衣精神随即被代谢。让我们实体成果,用自创精神找到非幻来的不变定律。与流行公式对应。
期刊
黎嘉琳月志本    2007年3月值得狠狠地纪念一把。  若干年后,我会满怀豪情地追忆:“那年的阳春三月,我奋不顾身地成了中国股市的第五代股民。”  炒股这事,功过都归结于一个老同学。我跟他同窗四年,分别五载,大年三十大半夜收到他的贺新春短信,上班后就连了QQ。他仅用几天时间就把七八张大嘴都说不动的我给说进了股市。这源于我对他的信任,想当年,他可以边念书边经营一个音像店,经济头脑让人羡慕不已。  
期刊
宽敞、明亮的大房子是每个心目中理想的居所。而在没实现这个理想前,我们该怎样在自己现有的小房子里妥协、变通一番,让它同样变得饶富个性呢?  喜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沈默一直从事着时尚行业。对家居装修,她有一番别具一格的理论,她认为,在家居领域,其实应该没有什么“流行“的概念。家的感觉不是表面的,不是用来炫耀的,是人最根本的需求。  而她的家主要的颜色是红色。她说,红是一种很强的设计元素,因为房子是租来的,
期刊
前方的花饰镜反衬出我狂野的欲望,裙摆再高些、再高些。  我不要做乖乖女,我很听话,我只听自己的话。
期刊
60年代在2007春夏时尚舞台大行其道,除了鲜明缤纷的色彩,只出现在秋冬的黑白组合,也成为春夏的主要色系。  虽然放眼望去,黑白绝对是经典的颜色,但是怎么配,黑多少白多少才最好看,怎么黑怎么白才最恰当,也是个不容小看的问题。  这一季灵感似乎来自于意式优雅以及伦敦nightclub的奔放特质;一系列紧身裤套装、黑白相间细条纹的马甲背心外罩在男式剪裁白色线条衬衫、或是参加马球赛须穿着的黑白印花的纯丝
期刊
从表面上看,很多未婚女子绝不“难搞”,可一碰到异性缘这个敏感问题,她的“难搞”本色顿时显露无遗。     “难搞”女人之鼻祖在几千年前就弄出过东食西宿的大动静,当下呢,就一个简单的收礼,就能看出反应:送玫瑰花她嫌太俗;送百合花呢又太素太普通;送菊花那简直就是该死了。好了改成送香水,她自然是疑心男人有企图;问她要什么,她又说“随便”。唉,这样的女人难伺候,恐怕点子公司碰上也会头痛的。     你有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