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如今,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的建筑行业也随之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开始广泛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预制装配式建筑产品的形式和构件精致,主要因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先进,在我国具备广阔的市场应用空间。比较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和传统建筑形式,二者技术方法和操作手段存在很多不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改善了传统建筑分散和消耗材料能源大等问题,利用相应的技术可有效提升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成本。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引言
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两个生产环节,即预制和装配。预制环节是根据建筑的构造要求,将原材料在工程内部进行加工处理;装配环节则是将预制完成的各种建筑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在现场开展组装工作。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环保节能、施工周期短等特点,逐渐成为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主流。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较晚,生产技术落后,并且生产成本较高,导致装配式建筑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受到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应当认真研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并将其合理应用到实际施工中,不断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水平,推动建筑行业向着现代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1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概述
1.1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应用
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但是,由于经济因素影响,导致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应用没有得到推广。随着建筑行业深入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又重新受到人们关注。通过研究国内建筑工程得知,上海、北京等地区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处于全国领先。我国首个主体结构为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是浦江大型居住社区,由上海城建置业发展公司负责建设。
通过研究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应用状况,基本上可将其分成通用型结构体系、专用型结构体系这两大类,前者的应用更加广泛。在结构组成方面,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与现浇结构并无太大差异,主要有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和混合体系这三种。专用型结构体系在国内建筑工程中应用不多,一般在单层的工业厂房、住宅用大板中使用。国外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较多,包括预制装配停车楼体系、预应力装配框架体系以及预应力空心模板墙体系等。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包括黑龙江宇辉建设集团研究开发的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南京大地建设集团研究开发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等。总的来说,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核心任务是对结构体系进行创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难度最大的部分是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主要有框架柱、剪力墙和各种梁等。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点也越来越突出,将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与保温施工技术、抗震施工技术等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大幅度提升国内建筑水平。
1.2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1.2.1节约材料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装配式建筑需要在工厂内部预制完成内外墙板、梁、柱、板等,在这种情况下,施工现场模板的使用量会减少,如钢模、木模等,前者用量会减少约20%,后者用量会减少约40%。除此之外,在工厂内部进行构件的预制,混凝土、钢筋、水泥以及水的用量会大大减少,避免出现材料浪费现象,既能减少成本投入,又能实现资源节约。
1.2.2缩短工期
施工周期短是装配式建筑工程最突出的优势之一。比如:在吊装梁、柱、板的过程中,4~5个施工人员即可完成这项工作,单个构件组装完毕的时间通常为30min左右。在工程量不大的情况下,一天能够吊装完成的主体结构构件为2~3层。从整体上来说,如果单体建筑规模不大,相较于现浇混凝土建筑,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周期能减少至6个月左右。
1.2.3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
传统建筑施工会带来很多污染问题,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例如,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噪音污染、水污染以及扬尘带来的空气污染等。装配式建筑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环境污染,由于建筑构件是在工厂预制、现场吊装,其噪音时长较短,影响不大。此外,在混凝土养护阶段往往会有废水产生,导致水污染,装配式建筑同样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1.2.4多样化设计
在工程设计中,装配式建筑采取大开间、小分隔的设计方式,以用户的居住需求为基础,对每个房间的面积大小进行合理分割。同时,室内墙体使用轻质隔墙,大大提升了空间分隔的灵活性,充分满足了不同人对室内空间的要求。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2.1图纸的深化
由于装配式构件建筑建造方式的特殊性,也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以及质量,生产中对于构件的性能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前应进行深化设计,深化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预制构件模板、配筋图、预埋吊具和埋设构件的细部结构;带饰面砖或饰面板构件的排砖图或排板图;复合保温墙板的连接件布置图及保温板排板图;构件加工图;预制件在脱模、翻转过程中的强度,构件的承载能力、构件和吊具的变形;预埋吊件的承载力验算等。
2.2构件的制作
在浇筑工作开始之前,必须要对混凝土构件的模具质量进行检查,保证模具严格地符合设计要求,然后要对构件内的钢筋成品部件进行严格的检查,之后才能够涂刷隔离剂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和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对钢筋或者内部预设的部件的保护;浇筑过程中要严格地观察构件有没有任何的形变问题,一旦有问题要及时解决;混凝土浇筑以后要进行蒸汽养护。上道工序质量检测和检查结果不合格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生产。构件生产过程中应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进行标记,并应对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和处置进行规范。
2.3构件的存放
构件堆放场地应进行专门设计与规划,地坪必须硬化处理,并做好排水措施;堆放构件的支垫应坚实可靠。构件应按类堆放,并应单独封闭管理。构件的堆放,应按构件刚度及受力情况平放或竖放并保持稳定,预埋吊件应朝上,标识宜朝向外侧容易观测到的位置。堆放架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并应进行力学计算,确定货架材料承载力及抗倾覆性能。竖向构件堆放要求:竖向构件如预制混凝土叠合剪力墙板、叠合夹心剪力墙板、夹心保温外墙板、外挂墙板等宜采用插放或靠放的方式,堆放架上应铺垫橡胶垫或垫木,防止碰坏预制构件。选择靠放形式时,宜对称靠放,与地面的倾斜角度宜大于80°,相邻堆放架宜连成整体。连接止水条、高低企口、墙体转角等薄弱部位,应采用定型保护垫块或专用式套件作加强保护。
2.4构件的验收
构件生产企业應按照有关标准规定或合同要求,产品质量证书发给所提供的产品,重要的技术参数有明确规定。有特殊要求的产品也应提供安装说明。构件生产企业的质量证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合格证编号,构件编号,产品的数量,部件的型号、质量,生产企业的名称,生产日期,工厂的日期,检查员的签字或盖章(可以用检查员的代码来表达)。
结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来看,需要符合绿色环保理念的要求,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符合目前的建筑行业发展需求,缩短施工周期,保证施工质量,减少建筑施工中材料的消耗,与传统建筑相比,材料的利用率更高,且成本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
[1]庞元明.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实践[J].中国建材科技,2018(04):25.
[2]茅骏杰,朱亮,蒋永明.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四川水泥,2018(01):149.
[3]潘志达.模块化设计和预制装配式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20):19~20.
(作者单位: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引言
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两个生产环节,即预制和装配。预制环节是根据建筑的构造要求,将原材料在工程内部进行加工处理;装配环节则是将预制完成的各种建筑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在现场开展组装工作。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环保节能、施工周期短等特点,逐渐成为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主流。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较晚,生产技术落后,并且生产成本较高,导致装配式建筑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受到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应当认真研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并将其合理应用到实际施工中,不断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水平,推动建筑行业向着现代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1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概述
1.1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应用
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但是,由于经济因素影响,导致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应用没有得到推广。随着建筑行业深入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又重新受到人们关注。通过研究国内建筑工程得知,上海、北京等地区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处于全国领先。我国首个主体结构为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是浦江大型居住社区,由上海城建置业发展公司负责建设。
通过研究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应用状况,基本上可将其分成通用型结构体系、专用型结构体系这两大类,前者的应用更加广泛。在结构组成方面,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与现浇结构并无太大差异,主要有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和混合体系这三种。专用型结构体系在国内建筑工程中应用不多,一般在单层的工业厂房、住宅用大板中使用。国外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较多,包括预制装配停车楼体系、预应力装配框架体系以及预应力空心模板墙体系等。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包括黑龙江宇辉建设集团研究开发的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南京大地建设集团研究开发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等。总的来说,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核心任务是对结构体系进行创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难度最大的部分是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主要有框架柱、剪力墙和各种梁等。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点也越来越突出,将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与保温施工技术、抗震施工技术等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大幅度提升国内建筑水平。
1.2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1.2.1节约材料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装配式建筑需要在工厂内部预制完成内外墙板、梁、柱、板等,在这种情况下,施工现场模板的使用量会减少,如钢模、木模等,前者用量会减少约20%,后者用量会减少约40%。除此之外,在工厂内部进行构件的预制,混凝土、钢筋、水泥以及水的用量会大大减少,避免出现材料浪费现象,既能减少成本投入,又能实现资源节约。
1.2.2缩短工期
施工周期短是装配式建筑工程最突出的优势之一。比如:在吊装梁、柱、板的过程中,4~5个施工人员即可完成这项工作,单个构件组装完毕的时间通常为30min左右。在工程量不大的情况下,一天能够吊装完成的主体结构构件为2~3层。从整体上来说,如果单体建筑规模不大,相较于现浇混凝土建筑,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周期能减少至6个月左右。
1.2.3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
传统建筑施工会带来很多污染问题,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例如,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噪音污染、水污染以及扬尘带来的空气污染等。装配式建筑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环境污染,由于建筑构件是在工厂预制、现场吊装,其噪音时长较短,影响不大。此外,在混凝土养护阶段往往会有废水产生,导致水污染,装配式建筑同样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1.2.4多样化设计
在工程设计中,装配式建筑采取大开间、小分隔的设计方式,以用户的居住需求为基础,对每个房间的面积大小进行合理分割。同时,室内墙体使用轻质隔墙,大大提升了空间分隔的灵活性,充分满足了不同人对室内空间的要求。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2.1图纸的深化
由于装配式构件建筑建造方式的特殊性,也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以及质量,生产中对于构件的性能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前应进行深化设计,深化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预制构件模板、配筋图、预埋吊具和埋设构件的细部结构;带饰面砖或饰面板构件的排砖图或排板图;复合保温墙板的连接件布置图及保温板排板图;构件加工图;预制件在脱模、翻转过程中的强度,构件的承载能力、构件和吊具的变形;预埋吊件的承载力验算等。
2.2构件的制作
在浇筑工作开始之前,必须要对混凝土构件的模具质量进行检查,保证模具严格地符合设计要求,然后要对构件内的钢筋成品部件进行严格的检查,之后才能够涂刷隔离剂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和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对钢筋或者内部预设的部件的保护;浇筑过程中要严格地观察构件有没有任何的形变问题,一旦有问题要及时解决;混凝土浇筑以后要进行蒸汽养护。上道工序质量检测和检查结果不合格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生产。构件生产过程中应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进行标记,并应对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和处置进行规范。
2.3构件的存放
构件堆放场地应进行专门设计与规划,地坪必须硬化处理,并做好排水措施;堆放构件的支垫应坚实可靠。构件应按类堆放,并应单独封闭管理。构件的堆放,应按构件刚度及受力情况平放或竖放并保持稳定,预埋吊件应朝上,标识宜朝向外侧容易观测到的位置。堆放架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并应进行力学计算,确定货架材料承载力及抗倾覆性能。竖向构件堆放要求:竖向构件如预制混凝土叠合剪力墙板、叠合夹心剪力墙板、夹心保温外墙板、外挂墙板等宜采用插放或靠放的方式,堆放架上应铺垫橡胶垫或垫木,防止碰坏预制构件。选择靠放形式时,宜对称靠放,与地面的倾斜角度宜大于80°,相邻堆放架宜连成整体。连接止水条、高低企口、墙体转角等薄弱部位,应采用定型保护垫块或专用式套件作加强保护。
2.4构件的验收
构件生产企业應按照有关标准规定或合同要求,产品质量证书发给所提供的产品,重要的技术参数有明确规定。有特殊要求的产品也应提供安装说明。构件生产企业的质量证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合格证编号,构件编号,产品的数量,部件的型号、质量,生产企业的名称,生产日期,工厂的日期,检查员的签字或盖章(可以用检查员的代码来表达)。
结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来看,需要符合绿色环保理念的要求,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符合目前的建筑行业发展需求,缩短施工周期,保证施工质量,减少建筑施工中材料的消耗,与传统建筑相比,材料的利用率更高,且成本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
[1]庞元明.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实践[J].中国建材科技,2018(04):25.
[2]茅骏杰,朱亮,蒋永明.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四川水泥,2018(01):149.
[3]潘志达.模块化设计和预制装配式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20):19~20.
(作者单位: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