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改革的途径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2456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法行政改革充分展现了我国从计划经济至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行政方式的改变。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成熟,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我国地方政府行政人员的法律观念也开始逐渐完善,地方政府干部依法守法行政的风气也渐渐形成。然而部分地方政府仍然存在众多行政不规范的问题,有法不依、以权代法等现象频繁出现。导致地方政府无法依法行政的原因不仅包括行政体制上的,还包括行政人员观念与外部因素等问题。地方政府要切实的贯彻实行依法行政改革必须从综合的角度来入手。文章主要阐述我国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改革的途径与方式。
  关键词: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改革实践
  引言
  我国属于现代的法制国家,对于现代法制国家来说依法行政是必须遵守的原则与准则。我国的社会环境是一个法制环境,社会环境中各行各业的管理都按照法律的规定正常运行,可以看出依法行政管理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可靠保障。我国地方政府肩负着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发展地方经济文化的重任,地方政府行政部门能否做到依法行政对于我国依法治国方针的实现有着直接的影响。
  1.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改革重要性
  1.1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要求。地方政府的规章是其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其与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地方政府实现依法行政改革有助于规范地方政府立法工作,强化地方政府的立法水平。同时,还能够推动行政执法体制的健全,增加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从而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2是强化政府法制机构与执法队伍的途径。强化地方政府依法行政能够有效改善地方政府法制结构中落后的工作体制,将地方政府法制机构与人员设置变得更加合理。建立完善合理的工作体制能够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执法队伍综合素质。
  1.3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必要手段。地方政府实现依法行政改革可以进一步推动行政执法的民主化与法制化,可以进一步维护社会群众的利益。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管理的本质是保证地方政府被人们所给予的权力切切实实是用来为人们服务的。地方政府实现依法行政改革不仅仅是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规范,更为重要的是保证人民群众避免受到不法行政行为的侵害。
  2.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改革的途径
  2.1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2.1.1强制规范公开内容。推行实施政务公开可以充分保证群众对政府在行政过程中的知情权,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社会欢度作用。公开政务不仅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同时还是实现依法行政的必经之路。强制公开与与人民群众切实利益息息相关的政务对地方政府实现依法行政有着重要的作用。
  2.1.2通畅公开渠道。如涉及到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力与义务的规范性文化,要根据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和程序来向社会公开公布。实行依法行政公开制度,推动地方政府政务空开信息化,使得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建立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平台与便民服务平台等等。
  2.1.3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建立起完善长效的政务公开机制,秉持着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严格制定决策、执行、结果、服务等行政环节的公开。各级地方政府以权力为基础,向社会公开政府职能、行政主体、职责权限等。尤其注意公开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公共资源、公益事业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1]。
  2.2提高地方依法决策质量,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2.2.1健全行政决策机制。首先保证绝而成的合法性,其次要遵守相应的法定程序来进行。如制定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必须公开向社会征集意见。如涉及重大公共利益项目需要按照规定举行听证会。当决策实施后需要定期进行抽样检查,开展跟踪评估,对决策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补救和完善。当出现重大决策失误时必须严格按照责任制度进行追求。
  2.2.2完善责任追求制度。第一需要要充分发挥社会群众、新闻媒体、审计检查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建立长期有效的约束机制。第二,要明确决策责任主体。不论是地方政府行政领导还是公务基层人员都应该为决策承担相应的责任[2]。
  2.3强化地方政府执行力
  2.3.1培养地方行政人员法律精神。每一位地方政府公务人员都要强化依法行政的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与能力。要尊重执法对象的人格与尊严。部分地方政府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藐视公民尊严,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不仅仅关系到公民的正常权益,还直接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公众形象,计划了社会矛盾。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要文明执法,对于阻碍正常执法的行为要加以制裁。
  2.3.2树立合法的政绩观念。《关于加强建设法治政府的意见》中对地方政府行政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加以了足够的重视。其对依法行政意识强烈,擅长使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管理人员予以赞同和提拔。这也是首次将依法行政与政府领导的升职相结合。地方政府功领导将会以依法行政作为重点,切实贯彻依法行政,树立合法正确的政绩观念。
  2.3.3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严格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与从事资格管理制度。没有经过执法资格考试通过者不能进行执法,禁止从事任何执法活动。将执行处罚与缴纳收支两部门实现完全独立,严禁出现利益直接或变相挂钩。
  2.4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2.4.1依法化解社会矛盾。面对出现的社会矛盾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进行调节。在处理各类冲突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要转变处理思想,通过谈话、思想工作来缓和社会矛盾。对于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应做到积极应诉。提倡群众通过法定的途径来处理就纠纷。地方政府管理者与公务人员要树立榜样依法办事,提供依法行政水平[3]。
  2.4.2建立执法记录制度。地方政府行政人员要行政工作中要建立相应的记录制度。具体到个人进行了任何一项行政工作都要记录在案。如日后被群众或媒体曝光要能够做到落实到个人,督促行政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文明执法行为。
  2.5增加行政监督能力
  2.5.1倡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地方政府是贴近人民群众的,也是人民的政府。目前地方政府应该充分了解掌握人民群众的心声,倡导人民群众能够积极参与,保障群众参政议政的权力,让人民群众可以积极参与到社会重大决策中去。
  2.5.2建立科学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选择合理的评价指标。通过评价指标与评价机制的实施来鼓励、监督地方政府行政工作人员能够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对于那些为人民办实事的给予奖励,对于以权谋私,不依法行政的予以惩罚。
  2.5.3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首先要再次强调政务公开的重要性,让传媒介入政治过程,对依法行政进行监督。其次,强调新闻媒体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性,简化新闻媒体监督流程,制定健全《新闻法》规范新闻的时事报道。最后,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公开迅速的特点,让群众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知真相,进而限制政府行政行为廉洁。
  3. 结束语
  地方政府顺应潮流实施依法行政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成熟,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途径。只有在地方政府实现了依法行政,我国的法律政策与政府作用才能够起到真正的作用。虽然目前市场经济仍然有待完善,民主政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改革的道路曲折而漫长,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来规范行政具体的行政行为与流程,健全行政行为监督管理机制。(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晓明.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动力机制研究[J].行政论坛, 2013, (02):81-85.
  [2]丁宇 , 顾杰.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1):61-66.
  [3]王凯伟 , 周波.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监督实施效果评估[J].中国行政管理, 2011, (06):105-110.
其他文献
摘要:21世纪计算机网络已经渗入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所以为了更好的生活和服务,这就需要一个可靠的计算机网络,不受干扰和破坏。该文章通过影响因素分析,结合当前现状,给出合理方案。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  1、计算机网络可靠性  1.1 网络理论  现在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对于网络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却没有一个统一说法。结合相关文献,对网络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器官移植手术所需器官的数量又将减少。有不少的人建议对器官捐献进行合理补偿以鼓励器官捐献,同时也有反对的声音,认为合理补偿不能解决器官数量短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两者观点的梳理,提出器官捐献合理补偿的原则。  关键词:器官捐献;器官移植;合理补偿  引言  2015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将成为器官移
期刊
摘要:债务与义务在概念上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果将除债务之外的义务视为原义务,债务则是义务人在违反原义务后所应承担的具有救济权属性的义务。从本质上区分债务与义务的概念,有助于重新规划债的发生根据体系,明确债的本质。  关键词:债务;义务;救济途径  债务乃债权相对应的法律概念,有债权始有债务,而债务则是保障债权实现的途径。然当前民法学界权利本位的观念,使得许多研究都以债权为视角,债务的理论问题
期刊
我国《合同法》第73条规定了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代位权制度旨在为债权人实现债权提供担保,保障合法债权实现,那么债权人具体何时才能行使代位权?该如何行使呢?  一、 代位权行使的条件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成立需要具备以下要件:  1、须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债权。代位权是债权的从权利,没有债权,代位权就不会产生。并且,该债权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如果是基于非法原因成立的债权,例如赌债等,债权人是
期刊
摘要:对于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学术界存在存置论与废止论两种不同的观点。在2013年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较为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在随后修订的新《民事诉讼法》却回避了这一争议颇多的问题。但事实上,我国现行的以私录试听资料排除规则为代表的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诸多的困境,这一问题是亟待解决的。  关键词:民事诉讼; 非法证据; 排除规则; 利益衡量; 制度条件
期刊
一、前瞻性信息研究内容  薛爽、肖泽忠等(2010)研究了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对经营业绩变动的分析和下一年度经营计划以及战略调整信息是否有助于帮助投资者进行扭亏预测。王泽霞、卢懿等(2012)则重点研究了前瞻性信息中的下年度经营计划和重大资本支出计划信息与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增长的关系。蒋奇(2012)则主要侧重于研究新年度经营计划中的收入、费用、成本及盈利计划的预测能力。  李锋森(2007)研究了
期刊
摘要:信用卡业务在我国经历了三十年的飞速发展,为商业银行带来高收益,为人们带来工作生活便利,然而,信用卡风险也相伴相生,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本文分析了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现状以及形成的原因,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管理信用卡风险。  关键词:信用卡;信用卡风险;管理对策  一、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现状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信用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都越来越重视对宪法基本权利的尊重与保护。西方国家经过长期的宪政实践,主要形成了两种救济模式即:美国的普通法院诉讼模式与德国的宪法法院诉讼模式。而我国的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宪法诉讼权,使得公民的宪法基本权利受到侵害时,在穷尽其他救济渠道后,仍有可能得不到保护。近年来,违宪事件的不断发生也表明了我国关于公民宪法基本权利救济权的规定存在不足之处,其司法救济制度有待完
期刊
摘要:部分学者引用伯尔曼关于法律与宗教关系的论断,转向信仰领域解决法律的意义问题,虽然使法律权威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承认,但冷静思索近些年中国“法律信仰论”的指涉,可以发现其对“法律信仰”概念上理解的偏差及局限:对传统和历史的割裂、单一的建构路径及重新流入法律工具主义的潜流的倾向。  关键词:信仰;法律信仰  自梁治平将伯尔曼的系列演讲集《法律与宗教》翻译介绍之后,“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期刊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商业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过去的一段时间我国商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原本平静的商业市场开始变得复杂。为了稳定我国的商业发展,建立我国完善的商业秩序,必须遵循我国商法的原则,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商法的重要性在我国现代经济发展中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现阶段商法的基本原则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商法;基本原则;探讨  商法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保证,是我国经济发展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