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竞技体育运动员在世界各大体育赛事中佳绩频传。而作为体育强国的基础之—,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文化水平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文化修养,同时也彰显了整个中国的文化教育水平。本文立足于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现状,分析了其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竞技体育运动员 文化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137-01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文化教学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文化教学是在对不同文化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对目标语文化的认同和自身人格的完善,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批评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本质是帮助学生形成多元性文化的意识、信念和态度,从而正确评价和看待交际对象的所作所为,尊重并理解他人与自己的差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适应世界发展。
一、竞技体育运动员加强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偏低,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阶段知识缺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自身发展的长远规划。这些不足极大地制约了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和自身的发展。因此,加强文化教育对竞技体育运动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有助于运动员自身竞技水平的提高
一切专业技能都有着强大的理论作为支撑。提升文化素养有助于竞技体育运动员学习先进的知识理论以及彼此间的专业技能交流和提高,从而提高自身的竞技水平。
(二)运动员延长运动寿命
优异比赛成绩的获得绝不仅仅源自单纯的专业训练,它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而成。特别是在运动伤病或情绪低迷时,掌握相应的心理学、运动保健学、运动康复等专业知识,可以帮助运动员快速调整心理状态,恢复身体机能,科学地进行训练,进而延长运动寿命。
(三)有助于运动员的后期就业
我国的竞技体育运动员为了追求更好的运动成绩,很小就开始从事体育训练,而文化教育知识基本缺失,这就造成了退役后很难在社会中立足。如果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将有助于他们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为谋求理想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现状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教育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整体的文化素质也有了普遍的改善。然而另一个根本问题在发展中日益突出,即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还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
(一)文化教育培养方式单一
多数体育院校文化教学仅限于课堂上对所涉及的课文进行相应的背景知识的介绍和讲解,除此之外学生很难涉足课本以外的文化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文化课课时严重不足
体育院校通常只重视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加之学生文化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困难,学校在削减文化课的课时的同时还降低了考试的难度,造成了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知识的严重不足。
(三)学生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不足
多数大学生运动员只重视自身专业课的训练,对文化课的成绩满不在乎,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情况较为严重。即使坐在教室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
以上原因直接导致了运动员自身文化储备的不足,长此以往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更有悖于教育的初衷。
三、提高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途径
文化是特定社会成员所拥有的信仰、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和社会习惯的总和,它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要想提高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文化水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变观念,课程设置要重视文化教学
高校在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学科的文化因素,加大投资力度,多设置一些与文化相关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运动员。
(二)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文化素质水平。因此,学校政策应向文化课教师倾斜,提高文化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为其提供良好的深造和进修条件,以提高教师的整体文化素养,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最终提升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文化素质。
(三)改变培养模式,注重文化导向,营造文化氛围
改变以往文化课传统的机械式训练,课堂中尽可能多地融入文化因素,创设文化情境,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长时间的训练极易造成运动员的精神疲劳,不利于成绩的提高。因此,要多创设一些文化活动,这样既可以缓解训练的疲劳又可以营造文化学习的氛围,促进运动员文化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竞技体育运动员的使命不仅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体育的强大,而更多的是向世界弘扬中国文化,使世界更了解中国。而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在文化素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只有学校、教师以及运动员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改变观念,重视文化教育,我国的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才能提高,才能使中国屹立于世界体育之林。
【参考文献】
[1]朱家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07).
[2]徐青.浅谈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导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02).
责任编辑:杨柳
[关键词]竞技体育运动员 文化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137-01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文化教学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文化教学是在对不同文化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对目标语文化的认同和自身人格的完善,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批评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本质是帮助学生形成多元性文化的意识、信念和态度,从而正确评价和看待交际对象的所作所为,尊重并理解他人与自己的差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适应世界发展。
一、竞技体育运动员加强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偏低,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阶段知识缺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自身发展的长远规划。这些不足极大地制约了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和自身的发展。因此,加强文化教育对竞技体育运动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有助于运动员自身竞技水平的提高
一切专业技能都有着强大的理论作为支撑。提升文化素养有助于竞技体育运动员学习先进的知识理论以及彼此间的专业技能交流和提高,从而提高自身的竞技水平。
(二)运动员延长运动寿命
优异比赛成绩的获得绝不仅仅源自单纯的专业训练,它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而成。特别是在运动伤病或情绪低迷时,掌握相应的心理学、运动保健学、运动康复等专业知识,可以帮助运动员快速调整心理状态,恢复身体机能,科学地进行训练,进而延长运动寿命。
(三)有助于运动员的后期就业
我国的竞技体育运动员为了追求更好的运动成绩,很小就开始从事体育训练,而文化教育知识基本缺失,这就造成了退役后很难在社会中立足。如果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将有助于他们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为谋求理想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现状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教育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整体的文化素质也有了普遍的改善。然而另一个根本问题在发展中日益突出,即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还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
(一)文化教育培养方式单一
多数体育院校文化教学仅限于课堂上对所涉及的课文进行相应的背景知识的介绍和讲解,除此之外学生很难涉足课本以外的文化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文化课课时严重不足
体育院校通常只重视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加之学生文化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困难,学校在削减文化课的课时的同时还降低了考试的难度,造成了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知识的严重不足。
(三)学生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不足
多数大学生运动员只重视自身专业课的训练,对文化课的成绩满不在乎,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情况较为严重。即使坐在教室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
以上原因直接导致了运动员自身文化储备的不足,长此以往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更有悖于教育的初衷。
三、提高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途径
文化是特定社会成员所拥有的信仰、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和社会习惯的总和,它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要想提高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文化水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变观念,课程设置要重视文化教学
高校在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学科的文化因素,加大投资力度,多设置一些与文化相关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运动员。
(二)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文化素质水平。因此,学校政策应向文化课教师倾斜,提高文化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为其提供良好的深造和进修条件,以提高教师的整体文化素养,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最终提升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文化素质。
(三)改变培养模式,注重文化导向,营造文化氛围
改变以往文化课传统的机械式训练,课堂中尽可能多地融入文化因素,创设文化情境,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长时间的训练极易造成运动员的精神疲劳,不利于成绩的提高。因此,要多创设一些文化活动,这样既可以缓解训练的疲劳又可以营造文化学习的氛围,促进运动员文化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竞技体育运动员的使命不仅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体育的强大,而更多的是向世界弘扬中国文化,使世界更了解中国。而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在文化素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只有学校、教师以及运动员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改变观念,重视文化教育,我国的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才能提高,才能使中国屹立于世界体育之林。
【参考文献】
[1]朱家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07).
[2]徐青.浅谈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导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02).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