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程改革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 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新的矛盾. 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避免和消除这些问题、矛盾的行之有效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问题 对策 数学课堂教学
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名族素质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目标.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已全面展开,这项改革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每名学生的成长和家庭的幸福.
通过几年新课程改革的实行,新课改确实给基础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推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不少,下面就结合笔者个人的体会来分析一下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应对的对策.
一、初中课改出现的问题
1. 观念的问题
(1) 领导的观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管理者的管理方式都要发生转变. 行为转变的关键还是思想的转变. 当前社会对学校办学好坏的评价标准还停留在“唯分数论,唯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体系上,领导、学校面临的生存压力很大,因此实际教学管理中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期效益的行为屡见不鲜. 往往嘴上喊教改,实际行动中走的还是老思路. 首当其冲的是教师培训工作不到位、走过场.
(2) 教师的观念
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原来的教学模式受到挑战,必然使一部分人不愿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对新课改产生抵触情绪,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育的老路,影响新课改的实施. 再者,长期以来我国课程开发的主体是课程专家和主管部门,教师只是课程的解释者和实施者,教师从来就不关心课程的开发和管理.
(3)家长的观念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基本任务,但长期以来家长(尤其是农村家长)供孩子上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文化知识,让知识改变命运. 因此家长希望学生在学校受到严格的管教,认为学校教学应以传授知识为中心.
2. 课堂上的问题
课改的核心在课堂上,课改暴露问题最多的也在课堂上. 在教改的氛围下,教师都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课堂上存在两类问题,一是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改变;二是全盘否定老教法,脱离教学实际,花架太多. 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备课不充分问题
情况一:过去一些老师在备课时,往往只考虑研究教材,很少想到学生,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教导”学生,往往为是否教会了学生某一种解题方法而悲喜,而忽视了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领悟和感受的过程.
情况二:现在的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交给学生. 部分教师以为学生动起来后,教师就可以 “解放”了.
(2) 教学过于追求情境化
合理、适当的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但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苦想冥思”,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了.
(3) 教师的主导性发挥不充分
新课改更强调发现式学习,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新课该的氛围下,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张口讲话,不敢直接陈述结论. 正确的做法是:教师该引的要引,该问的要问,该点的要点,该讲的要讲,不仅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要发挥“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主导作用.
(4)教学只求“热闹”
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教学手段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异常,学生表现得愉悦、快乐,但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给人以只有温度,没有深度的感觉,与数学学科的特性不符;
(5) 教师对课堂的驾驭问题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讨论时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 教师在课堂上感到紧张,甚至是无所适从,结果造成课堂纪律无法控制,学生成绩两极分化.
3. 教学手段现代化问题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 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但现在学校在装备、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1) 有的学校互相攀比,每个教室都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造成有限的教育资金严重浪费;有的学校安装投影幕时,正好安装在黑板的正前方,好像有了这么先进的设备了,黑板可以淘汰了.
(2) 教师上课似乎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 为此,讲课教师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精心制作课件,可结果并不理想.
二、初中课改的基本对策
1. 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新理念
通过学习要充分认识自己在数学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 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2. 加强教研
教研是新课改的根本出路,尤其是多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 灵活、方便的校本教研既节约时间、经费又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3. 加强义务学习
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知识,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
4. 狠抓课堂管理,构造高效率的课堂
主要抓三点:(1)课堂的空间管理,教学环境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教师关注全体学生. (2)课堂的时间管理,要求教师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3) 课堂的行为管理,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防止课堂上出现“活”而无序、“活”而无效的现象.
5. 自我反思,提高数学教学反思能力
有效的方法是撰写、分析数学教学反思. 通过对一些问题的反思,教师就可以判断自己是否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6. 合理使用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不当教材的复印者,不把教材当做圣经念. 要结合本地实际活用好教材:①要对教材取舍重组;②要重视课题学习;③要生活体验教材.
以上仅是个人对前一阶段教改活动中暴露的问题和应对对策的观点,但教改的优势和它的强大生命力毋庸置疑. “时间能证明一切”,随着教改活动的不断深入,随着实施者观念的不断更新,教改的优势将不断体现,教改的成果将为学生、教师、社会所获享.
“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行. ”只要我们能不断更新观念、改变思想,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思维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的课程改革一定会取得成功,我们的基础教育事业必将取得进步!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问题 对策 数学课堂教学
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名族素质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目标.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已全面展开,这项改革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每名学生的成长和家庭的幸福.
通过几年新课程改革的实行,新课改确实给基础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推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不少,下面就结合笔者个人的体会来分析一下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应对的对策.
一、初中课改出现的问题
1. 观念的问题
(1) 领导的观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管理者的管理方式都要发生转变. 行为转变的关键还是思想的转变. 当前社会对学校办学好坏的评价标准还停留在“唯分数论,唯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体系上,领导、学校面临的生存压力很大,因此实际教学管理中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期效益的行为屡见不鲜. 往往嘴上喊教改,实际行动中走的还是老思路. 首当其冲的是教师培训工作不到位、走过场.
(2) 教师的观念
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原来的教学模式受到挑战,必然使一部分人不愿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对新课改产生抵触情绪,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育的老路,影响新课改的实施. 再者,长期以来我国课程开发的主体是课程专家和主管部门,教师只是课程的解释者和实施者,教师从来就不关心课程的开发和管理.
(3)家长的观念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基本任务,但长期以来家长(尤其是农村家长)供孩子上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文化知识,让知识改变命运. 因此家长希望学生在学校受到严格的管教,认为学校教学应以传授知识为中心.
2. 课堂上的问题
课改的核心在课堂上,课改暴露问题最多的也在课堂上. 在教改的氛围下,教师都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课堂上存在两类问题,一是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改变;二是全盘否定老教法,脱离教学实际,花架太多. 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备课不充分问题
情况一:过去一些老师在备课时,往往只考虑研究教材,很少想到学生,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教导”学生,往往为是否教会了学生某一种解题方法而悲喜,而忽视了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领悟和感受的过程.
情况二:现在的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交给学生. 部分教师以为学生动起来后,教师就可以 “解放”了.
(2) 教学过于追求情境化
合理、适当的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但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苦想冥思”,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了.
(3) 教师的主导性发挥不充分
新课改更强调发现式学习,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新课该的氛围下,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张口讲话,不敢直接陈述结论. 正确的做法是:教师该引的要引,该问的要问,该点的要点,该讲的要讲,不仅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要发挥“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主导作用.
(4)教学只求“热闹”
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教学手段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异常,学生表现得愉悦、快乐,但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给人以只有温度,没有深度的感觉,与数学学科的特性不符;
(5) 教师对课堂的驾驭问题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讨论时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 教师在课堂上感到紧张,甚至是无所适从,结果造成课堂纪律无法控制,学生成绩两极分化.
3. 教学手段现代化问题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 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但现在学校在装备、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1) 有的学校互相攀比,每个教室都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造成有限的教育资金严重浪费;有的学校安装投影幕时,正好安装在黑板的正前方,好像有了这么先进的设备了,黑板可以淘汰了.
(2) 教师上课似乎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 为此,讲课教师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精心制作课件,可结果并不理想.
二、初中课改的基本对策
1. 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新理念
通过学习要充分认识自己在数学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 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2. 加强教研
教研是新课改的根本出路,尤其是多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 灵活、方便的校本教研既节约时间、经费又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3. 加强义务学习
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知识,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
4. 狠抓课堂管理,构造高效率的课堂
主要抓三点:(1)课堂的空间管理,教学环境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教师关注全体学生. (2)课堂的时间管理,要求教师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3) 课堂的行为管理,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防止课堂上出现“活”而无序、“活”而无效的现象.
5. 自我反思,提高数学教学反思能力
有效的方法是撰写、分析数学教学反思. 通过对一些问题的反思,教师就可以判断自己是否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6. 合理使用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不当教材的复印者,不把教材当做圣经念. 要结合本地实际活用好教材:①要对教材取舍重组;②要重视课题学习;③要生活体验教材.
以上仅是个人对前一阶段教改活动中暴露的问题和应对对策的观点,但教改的优势和它的强大生命力毋庸置疑. “时间能证明一切”,随着教改活动的不断深入,随着实施者观念的不断更新,教改的优势将不断体现,教改的成果将为学生、教师、社会所获享.
“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行. ”只要我们能不断更新观念、改变思想,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思维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的课程改革一定会取得成功,我们的基础教育事业必将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