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2月20日前后10天,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地区:1、日本本州南部近海,北纬34度,东经138度为中心,150公里范围的地区;2、日本四国岛南部近海北纬31.5度,东经132.5度为中心,150公里范围的地区。”
上海市地震局68岁的退休地震专家沈宗丕在2004年10月30日,也就是印度洋大地震之前的57天,给他的几个同行发了一封电子邮件。
信末他还注明,“不排除其他地区”,会发生7.5到8.5级大地震。
不能称作精准的“预测”
“我当时发这个报告的目的,就是要给同行作为学术的交流。”沈宗丕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近海发生里氏8.9级地震。
地震专家李均之向沈宗丕致电,“你的预测是准确的。”然而,这也更多是时间上比较吻合。
在北京劲松一座破旧的塔楼里,年近7旬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老地震预报专家耿庆国在一堆纸上不停地划。天气很冷,他的衣服已经很厚,上面还落了很多油点。
“发生这么大的海啸,我们无法用我们的方法进行测定,但是就这次地震本身来看,我总在想,对于这个地震,我们事先知道了什么?哪些是不知道的?能不能搞清楚?”
耿庆国在逼仄的房间里,一会站起来,一会坐下,一会到他的书房里去翻阅一堆堆的旧资料给来访者看。
和沈宗丕一样,对于此次地震,他也提出了自己的“预测”。他通过地震预报学里的强磁暴组合理论来寻找时间危险点,而沈宗丕那里的全称是“磁暴月相二倍法”。
还在11月初,耿庆国便认为,12月24日前后10天,地球上将发生7.5级以上的地震。
“但是在什么地方,最后我研究的结果是不在中国。”他说。但尽管这样,地球这么大,到底在哪里呢?总不能向两百个国家都同时发出警报吧。
地震预报有多高水平
无论是沈宗丕还是耿庆国,都长期处于中国地震预报工作的主流话语之外。对于他们的预测方法,学术界仍然争议很多。
耿庆国经历了邢台、海城、唐山等多次大地震,是中国国内地震预报的“旱震关系研究”的奠基人,其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探索6级以上大地震的中期预报问题。
旱震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从地震和气象的关系,认为在大地震的孕育过程中会有气象效应存在。
耿庆国指出,震前1至3年半时间内,包括震中区在内的广大地区出现的大面积干旱现象,不过是孕震过程中造成的气象效应,是地震引起的气象变异。据此应能预报地震。
沈宗丕的磁暴月相二倍法,是一个很难用通俗语言解释的方法,但是通过他的计算,2003年日本北海道发生的里氏8.2级地震,只比他预测的地震点偏离了50公里,时间差了13天。据说,他曾经委托朋友,在震前告诉日本有关专家,但是没有回音。
最让沈宗丕欣慰的是,他几乎“报准”了2001年11月14日北京时间17时26分发生在新疆和青海交界处昆仑山一带的8.1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最大的地震。沈宗丕预报的地点和实际地震点相距400公里,时间相差8天。预报的震级也是8级左右。
然而,仍然有很多专业人士相信,地震是很难甚至无法预测的。一种解释是,地震服从的是“非线性法则”——地下几十公里处一颗小石子的无规律滚动,便有可能通过蝴蝶效应触发大地震。这你怎么能预测得出来呢?
漏报、虚报及错报远多于成功预报
中科院院士马宗晋撰文介绍说,由于地震是由多因素、甚至是我们还不了解的因素决定的,所以不能用一种理想的模式概括和预报所有的地震。
国家地震局研究员张国民认为,目前中国与世界各国一样,地震预报尚处于低水平的探索阶段。但中国在地震震例资料和现场预报经验的积累方面具有优势。中国科学家可以对某些地震作了一定程度的预报。
他举例说,在上世纪70年代中叶,中国曾取得以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为代表的若干较成功预报的经验。90年代以来,取得了1995年云南孟连中缅边界7.3级地震、1997年新疆伽师6.3级、6.4级等地震的较成功预报。
但是他强调指出,上述较成功的预报在众多地震预报中只占很少的比例,而漏报、虚报及错报的情况都远多于成功的预报。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发布地震预报,都是一件慎而又慎的事情。
中国政府在行动
尽管科学还不足以对地震进行准确预报,但科学家和政府官员仍在努力工作着。
12月28日,上海市地震局副局长朱元清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上海已经计划在东海海底选建一两个地震监测台,其位置距离陆地约150公里,这样海底地震发生后,上海可以赢得一定的应急准备时间。
他还表示,上海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和关心防震减灾工作,为了应对其他各种灾害,针对上海高楼多、人口密集的特点,上海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正积极规划和筹建一个避险场所。
11月29日,北京市地震局、市公安局消防局宣布将联合成立北京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此前的11月15至17日,北京市地震局还在密云县组织召开了2005年度地震趋势会商会。
北京市地震局局长吴卫民表示,将针对北京的特殊地位和各级政府、百姓的较高要求和希望,扎扎实实做好监测预报工作,为首都站好岗、放好哨。
上海市地震局68岁的退休地震专家沈宗丕在2004年10月30日,也就是印度洋大地震之前的57天,给他的几个同行发了一封电子邮件。
信末他还注明,“不排除其他地区”,会发生7.5到8.5级大地震。
不能称作精准的“预测”
“我当时发这个报告的目的,就是要给同行作为学术的交流。”沈宗丕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近海发生里氏8.9级地震。
地震专家李均之向沈宗丕致电,“你的预测是准确的。”然而,这也更多是时间上比较吻合。
在北京劲松一座破旧的塔楼里,年近7旬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老地震预报专家耿庆国在一堆纸上不停地划。天气很冷,他的衣服已经很厚,上面还落了很多油点。
“发生这么大的海啸,我们无法用我们的方法进行测定,但是就这次地震本身来看,我总在想,对于这个地震,我们事先知道了什么?哪些是不知道的?能不能搞清楚?”
耿庆国在逼仄的房间里,一会站起来,一会坐下,一会到他的书房里去翻阅一堆堆的旧资料给来访者看。
和沈宗丕一样,对于此次地震,他也提出了自己的“预测”。他通过地震预报学里的强磁暴组合理论来寻找时间危险点,而沈宗丕那里的全称是“磁暴月相二倍法”。
还在11月初,耿庆国便认为,12月24日前后10天,地球上将发生7.5级以上的地震。
“但是在什么地方,最后我研究的结果是不在中国。”他说。但尽管这样,地球这么大,到底在哪里呢?总不能向两百个国家都同时发出警报吧。
地震预报有多高水平
无论是沈宗丕还是耿庆国,都长期处于中国地震预报工作的主流话语之外。对于他们的预测方法,学术界仍然争议很多。
耿庆国经历了邢台、海城、唐山等多次大地震,是中国国内地震预报的“旱震关系研究”的奠基人,其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探索6级以上大地震的中期预报问题。
旱震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从地震和气象的关系,认为在大地震的孕育过程中会有气象效应存在。
耿庆国指出,震前1至3年半时间内,包括震中区在内的广大地区出现的大面积干旱现象,不过是孕震过程中造成的气象效应,是地震引起的气象变异。据此应能预报地震。
沈宗丕的磁暴月相二倍法,是一个很难用通俗语言解释的方法,但是通过他的计算,2003年日本北海道发生的里氏8.2级地震,只比他预测的地震点偏离了50公里,时间差了13天。据说,他曾经委托朋友,在震前告诉日本有关专家,但是没有回音。
最让沈宗丕欣慰的是,他几乎“报准”了2001年11月14日北京时间17时26分发生在新疆和青海交界处昆仑山一带的8.1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最大的地震。沈宗丕预报的地点和实际地震点相距400公里,时间相差8天。预报的震级也是8级左右。
然而,仍然有很多专业人士相信,地震是很难甚至无法预测的。一种解释是,地震服从的是“非线性法则”——地下几十公里处一颗小石子的无规律滚动,便有可能通过蝴蝶效应触发大地震。这你怎么能预测得出来呢?
漏报、虚报及错报远多于成功预报
中科院院士马宗晋撰文介绍说,由于地震是由多因素、甚至是我们还不了解的因素决定的,所以不能用一种理想的模式概括和预报所有的地震。
国家地震局研究员张国民认为,目前中国与世界各国一样,地震预报尚处于低水平的探索阶段。但中国在地震震例资料和现场预报经验的积累方面具有优势。中国科学家可以对某些地震作了一定程度的预报。
他举例说,在上世纪70年代中叶,中国曾取得以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为代表的若干较成功预报的经验。90年代以来,取得了1995年云南孟连中缅边界7.3级地震、1997年新疆伽师6.3级、6.4级等地震的较成功预报。
但是他强调指出,上述较成功的预报在众多地震预报中只占很少的比例,而漏报、虚报及错报的情况都远多于成功的预报。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发布地震预报,都是一件慎而又慎的事情。
中国政府在行动
尽管科学还不足以对地震进行准确预报,但科学家和政府官员仍在努力工作着。
12月28日,上海市地震局副局长朱元清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上海已经计划在东海海底选建一两个地震监测台,其位置距离陆地约150公里,这样海底地震发生后,上海可以赢得一定的应急准备时间。
他还表示,上海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和关心防震减灾工作,为了应对其他各种灾害,针对上海高楼多、人口密集的特点,上海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正积极规划和筹建一个避险场所。
11月29日,北京市地震局、市公安局消防局宣布将联合成立北京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此前的11月15至17日,北京市地震局还在密云县组织召开了2005年度地震趋势会商会。
北京市地震局局长吴卫民表示,将针对北京的特殊地位和各级政府、百姓的较高要求和希望,扎扎实实做好监测预报工作,为首都站好岗、放好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