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口头巨著的书面化——考史诗《格萨尔》的书面化

来源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bowen25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格萨尔>这部名扬世界的口头巨著所经过的从口头到手抄本,从手抄到木刻本,从木刻到铅印本这一特殊的书面化过程进行了粗略的分析考证.认为这部口头巨著之真正意义上的书面化(具有政府性质的搜集、挖掘、出版),并不是始于或实现于以往之哪朝哪代,而是中国现代史上才开始和得以实现的一个文化壮举.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如果你们看到某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忠实地复述教科书,那就可以断定,这位教师距离教育工作的高度素养的境界还相差甚远。”语文书上的课文无非就是一个学习的例文,对于学生来说,走进课堂感悟语言文字,走出课堂将眼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学会学习,懂得思考,才是真正的学习。语文课堂应该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满载着学养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自由地徜徉在语文课堂中
“软权力”这一概念,最早可能是克林顿时期美国政府负责国家安全的官员约瑟夫·奈提出的,他认为“软权力”是一种“影响别人选择的能力,如有吸引力的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常见于国家之间的政治外交中。事实上,“软权力”这个词语不仅适用于国家之间的政治外交,也适用于其他一切管理领域。从某种意义上看,管理工作就是为达到管理者的目的而去影响他人的行为,而影响他人行为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是命令、压制甚至威胁,有的
语文教育必须由“实用工具”向“生命本体”转换,才能焕发生机,克服异化,走出困境,提高实效。这是因为:一方面语言现象是人生命的存在方式,它的发生与发展都基于生命的需要;语文因生命而发生,生命因语文而精彩,生命是语文教育的原点和归宿。另一方面,人的言语表现的需要和欲求,是潜伏在人的生命中的最本真、最活跃、最积极的动机;个体的语文学习依赖于其生命活动,抓住了“生命”,也就找到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
国保金泰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国保金泰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是北京国保金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送测的隔离产品.该公司是从事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产品研发、信息安全系统
视唱练耳在音乐专业教学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技能理论课,从内容上讲,它是通过视唱、视觉和听写来训练学生的听觉,从而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和感受力,逐步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