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凸透镜成像规律 发展
思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B-
0079-02
一、背景介绍
苏科版教材《物理》8年级上册93页第4题是一道实验性的课外习题,该题的设计贯彻了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学生对身边熟悉的现象进行科学探究。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物体通过装水的玻璃杯后所成的像总是正立的像,而且像的高度不变,像随物体与水杯的距离的增大先变粗后变细。这与他们在课堂上学过的凸透镜成像规律不同,课堂上学到的凸透镜成缩小的像是倒立的。学生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安排了这一课外活动。
将知识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法之一。本案例是学生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后的一次实际应用,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次探究活动。学生在前面学习了“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这一节,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带着问题开展探究,通过探究解决问题,从而能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过程描述
教师:(读讲课本93页第4题)水杯后面放置一个小泥人,透过水杯观察小泥人(如图1所示)。改变小泥人与水杯的距离,请描述你所看到的像的特点,并分析成这种像的可能原因。
学生:像总是正立的,且高度不变。
学生:像随物体与水杯的距离增大先变粗后变细。
学生:怎么看到的总是正立的像?缩小的像不应该是倒立的吗?
教师:从这个实验现象看,物体的像在水平方向上是放大的,在竖直方向上大小不变,这是为什么?请提出你的猜想。(学生思考)
教师:装水的玻璃杯的水平截面是凸形的,因此具有凸透镜的性质。它的竖直截面是什么形状的呢?
学生:是矩形,所以不具有凸透镜的性质。
教师:所以我们的猜想是什么?
学生:柱形水杯在竖直方向上光没有会聚作用。
学生:柱形水杯只对水平方向上的光有会聚作用。
教师: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呢?(学生思考)
教师:我现在为你们提供平底试管(带塞),管内装满水。请大家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学生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我们是怎样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的?
学生:凸透镜能将太阳光会聚成一点。
教师:我们能不能模仿这种研究方法呢?
学生:让太阳光照射到试管上,用白纸当光屏在其后面移动,观察装水的玻璃管对太阳光会聚的情况。
教师:请提出你们的实验设想。
学生:如果纸上出现了和玻璃管中水柱一样长的光带,则说明水杯在竖直方向上没有会聚作用。
学生:如果纸上出现的光带变细,则说明水杯在水平方向有会聚作用。
教师:现在我们到室外去探究,验证我们的猜想。
学生每两人拿一根试管到教室外,利用太阳光做起了实验。一会儿,学生返回教室,异常兴奋,都说看到的光带是一根与玻璃管等长的细光带。
教师:请说出你们的实验结论。
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最后得出了结论)柱形水杯在竖直方向上对光没有会聚作用,只有在水平方向上对光才有会聚作用。
至此学生不仅理解了为什么通过水杯看到小泥人的像总是正立的,且高度不变,像随小泥人与水杯的距离增大先变粗后变细;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还注意到小泥人所成的实像是左右对调的,进一步理解了倒立实像中“倒立”的含义。
这时又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以前认为透过装水的玻璃杯观察到的手指会变粗,这个结论是否有问题?
教师: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事实是怎样的。
通过实验观察,学生看到用手握住装满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时,手指果真是没有变粗,只是手指变长了,这又再次验证了前面的猜想。
三、反馈练习
教师:柱形水杯能横向放大物体的现象,在生活中有没有应用?(学生思考)
教师:(提示)我们在第二章中学习过一种测量工具就是利用了这个现象。
学生:体温计利用柱形玻璃柱将里面的水银柱横向放大,便于我们观察它的示数。
教师:非常好!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练习题:如图2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
学生:D
四、活动反思
课本93页第4题的设计贯彻了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本题的素材——水杯放大问题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学生所熟悉。以学生常见的生活用品作为实验器材,使学生对实验感到亲切,对实验过程的观察更为仔细。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又能引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本活动真正落实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物理教学理念。
本案例把学生当作活动的主体,以学生主体的活动为中心来开展探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案例中教师在提供实验器材后,并没有告诉学生如何进行实验,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积极探索,获得发现。其间,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有助于他们发现问题、形成猜想并进行验证,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视角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
本案例虽然是课堂之外的活动,但它很有价值,因为学生对活动很有兴趣,通过活动喜欢上物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同时加深了对已学过的知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学会了应用。教师在和同学们的讨论中也得到了不少启发,这对教师今后的教学是很有帮助的,所以通过活动实现了教学相长。
(责编 王学军)
思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B-
0079-02
一、背景介绍
苏科版教材《物理》8年级上册93页第4题是一道实验性的课外习题,该题的设计贯彻了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学生对身边熟悉的现象进行科学探究。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物体通过装水的玻璃杯后所成的像总是正立的像,而且像的高度不变,像随物体与水杯的距离的增大先变粗后变细。这与他们在课堂上学过的凸透镜成像规律不同,课堂上学到的凸透镜成缩小的像是倒立的。学生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安排了这一课外活动。
将知识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法之一。本案例是学生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后的一次实际应用,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次探究活动。学生在前面学习了“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这一节,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带着问题开展探究,通过探究解决问题,从而能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过程描述
教师:(读讲课本93页第4题)水杯后面放置一个小泥人,透过水杯观察小泥人(如图1所示)。改变小泥人与水杯的距离,请描述你所看到的像的特点,并分析成这种像的可能原因。
学生:像总是正立的,且高度不变。
学生:像随物体与水杯的距离增大先变粗后变细。
学生:怎么看到的总是正立的像?缩小的像不应该是倒立的吗?
教师:从这个实验现象看,物体的像在水平方向上是放大的,在竖直方向上大小不变,这是为什么?请提出你的猜想。(学生思考)
教师:装水的玻璃杯的水平截面是凸形的,因此具有凸透镜的性质。它的竖直截面是什么形状的呢?
学生:是矩形,所以不具有凸透镜的性质。
教师:所以我们的猜想是什么?
学生:柱形水杯在竖直方向上光没有会聚作用。
学生:柱形水杯只对水平方向上的光有会聚作用。
教师: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呢?(学生思考)
教师:我现在为你们提供平底试管(带塞),管内装满水。请大家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学生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我们是怎样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的?
学生:凸透镜能将太阳光会聚成一点。
教师:我们能不能模仿这种研究方法呢?
学生:让太阳光照射到试管上,用白纸当光屏在其后面移动,观察装水的玻璃管对太阳光会聚的情况。
教师:请提出你们的实验设想。
学生:如果纸上出现了和玻璃管中水柱一样长的光带,则说明水杯在竖直方向上没有会聚作用。
学生:如果纸上出现的光带变细,则说明水杯在水平方向有会聚作用。
教师:现在我们到室外去探究,验证我们的猜想。
学生每两人拿一根试管到教室外,利用太阳光做起了实验。一会儿,学生返回教室,异常兴奋,都说看到的光带是一根与玻璃管等长的细光带。
教师:请说出你们的实验结论。
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最后得出了结论)柱形水杯在竖直方向上对光没有会聚作用,只有在水平方向上对光才有会聚作用。
至此学生不仅理解了为什么通过水杯看到小泥人的像总是正立的,且高度不变,像随小泥人与水杯的距离增大先变粗后变细;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还注意到小泥人所成的实像是左右对调的,进一步理解了倒立实像中“倒立”的含义。
这时又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以前认为透过装水的玻璃杯观察到的手指会变粗,这个结论是否有问题?
教师: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事实是怎样的。
通过实验观察,学生看到用手握住装满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时,手指果真是没有变粗,只是手指变长了,这又再次验证了前面的猜想。
三、反馈练习
教师:柱形水杯能横向放大物体的现象,在生活中有没有应用?(学生思考)
教师:(提示)我们在第二章中学习过一种测量工具就是利用了这个现象。
学生:体温计利用柱形玻璃柱将里面的水银柱横向放大,便于我们观察它的示数。
教师:非常好!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练习题:如图2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
学生:D
四、活动反思
课本93页第4题的设计贯彻了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本题的素材——水杯放大问题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学生所熟悉。以学生常见的生活用品作为实验器材,使学生对实验感到亲切,对实验过程的观察更为仔细。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又能引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本活动真正落实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物理教学理念。
本案例把学生当作活动的主体,以学生主体的活动为中心来开展探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案例中教师在提供实验器材后,并没有告诉学生如何进行实验,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积极探索,获得发现。其间,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有助于他们发现问题、形成猜想并进行验证,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视角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
本案例虽然是课堂之外的活动,但它很有价值,因为学生对活动很有兴趣,通过活动喜欢上物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同时加深了对已学过的知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学会了应用。教师在和同学们的讨论中也得到了不少启发,这对教师今后的教学是很有帮助的,所以通过活动实现了教学相长。
(责编 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