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纵观历年中考考题,电学知识所占比例大约为40%,可见电学知识的重要性。所以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如何教好物理学,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拓宽学生逻辑思维。本文主要围绕如何提升初中物理电学教学的有效性展开探讨。
很多学生认为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电学知识是最不好学的,尤其是在学习电路图时,感觉既枯燥乏味又纷繁复杂,长此以往彻底对电学知识失去兴趣。如何提升电学教学的有效性,以使学生在中考时取得好成绩,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接下来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几点拙见,仅供同行商榷。
1.加深概念理解,打实电学基础
电流、电压、电阻是电学的主要概念。我们可以借助水的特点来讲解这些概念:水在水管中流动形成水流;水流动时需要压力也就是水压;水流动时也会受到阻力,依次类比得出: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荷流动时需要压力即电压;电荷流动时也会受到阻力即电阻[1]。这样把抽象性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简单,电流、电压、电阻概念立刻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学习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也就得心应手了。再进行举例说明,水流的干路水量等于支路水量;水流的路线越长受到的阻碍越多;水流通过细水管受的阻力较大,依次类比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和;同种材料同样粗细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同种材料同样长度的导线越细电阻越大,于是学生很容易理解电学的规律。
2.注重学习方法的转变,提升教学效果
电学知识中有很多复杂的电路图,所以学生读图能力很重要,要教会学生如何分辨串联和并联,我们可以尝试着让学生找一些线头,然后把它们组合成简单的等效图,这样就比较直观具体,学生解题能力自然会提升[2]。另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在头脑中想象电路该如何走,并形成清晰的概念。在电学知识中电学实验的探究也很重要,教师的演示实验尤为重要,但更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得出实验数据,掌握电路连接规律。所以在教授初二电学重要定律时要重视实验探究教学方法,在整个电学中实验探究方法也是非常受用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鼓励学生除参与课堂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外,还要多进行一些自我实验创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组装,把电池、电线、电阻、小灯泡分别进行串联与并联,抽象化的知识变得具体化。总之,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上进心。
3.引入小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学习电学知识时,采用分组教学模式远比传统教学模式效果好,即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在各小组学习中,小组组长起到组织作用,负责检查组员的作业、笔记等,并统一向老师汇报组员的建议或意见。老师根据各小组的表现打分并表扬表现好的小组。为形成小组间的竞争,设立总成绩排名榜,每两周评比一次。当学生意识到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事关小组排名后,不但自己会好好学,还会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这种竞争意识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合作更加亲密无间。采用分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也会更加轻松容易。
4.善于总结与归类,例题形式统一
在向学生们讲完欧姆定律的相关知识后,老师会布置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去做,以便加深记忆,不过还是会有一些学生出现错误。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总结。通过总结可以看出欧姆定律在物理学科中的重要性,无论是计算电功电热,还是解析电压、电阻,都与欧姆定律息息相关。基于此,每当进行一阶段的学习后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这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所谓归类是指对一些问题进行分类,如此一来就能够看出以前学习电路分析时的电路图同之后学的计算题的电路图所差无几,只是条件和要求不同而已,如果前面电路部分的学习比较扎实,那计算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5.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设计并完成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如安装日光灯管、自制电动机、连接楼梯电路等。这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还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总之,电学知识是比较繁杂的,但是还是有章可循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条理、有方法、有策略,只有不断摸索才会有所突破,新方法必然有新出路。
总而言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进步,将教法与学法、传授知识与激发兴趣结合起来是最佳教学方法,唯有如此方可优化教学,进而提高电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夏兰霞.浅谈初中物理电学内容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3(08):125—126.
[2]赵启强.如何搞好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有效教学[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S2):101—102.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寨桥中学)
很多学生认为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电学知识是最不好学的,尤其是在学习电路图时,感觉既枯燥乏味又纷繁复杂,长此以往彻底对电学知识失去兴趣。如何提升电学教学的有效性,以使学生在中考时取得好成绩,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接下来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几点拙见,仅供同行商榷。
1.加深概念理解,打实电学基础
电流、电压、电阻是电学的主要概念。我们可以借助水的特点来讲解这些概念:水在水管中流动形成水流;水流动时需要压力也就是水压;水流动时也会受到阻力,依次类比得出: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荷流动时需要压力即电压;电荷流动时也会受到阻力即电阻[1]。这样把抽象性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简单,电流、电压、电阻概念立刻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学习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也就得心应手了。再进行举例说明,水流的干路水量等于支路水量;水流的路线越长受到的阻碍越多;水流通过细水管受的阻力较大,依次类比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和;同种材料同样粗细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同种材料同样长度的导线越细电阻越大,于是学生很容易理解电学的规律。
2.注重学习方法的转变,提升教学效果
电学知识中有很多复杂的电路图,所以学生读图能力很重要,要教会学生如何分辨串联和并联,我们可以尝试着让学生找一些线头,然后把它们组合成简单的等效图,这样就比较直观具体,学生解题能力自然会提升[2]。另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在头脑中想象电路该如何走,并形成清晰的概念。在电学知识中电学实验的探究也很重要,教师的演示实验尤为重要,但更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得出实验数据,掌握电路连接规律。所以在教授初二电学重要定律时要重视实验探究教学方法,在整个电学中实验探究方法也是非常受用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鼓励学生除参与课堂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外,还要多进行一些自我实验创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组装,把电池、电线、电阻、小灯泡分别进行串联与并联,抽象化的知识变得具体化。总之,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上进心。
3.引入小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学习电学知识时,采用分组教学模式远比传统教学模式效果好,即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在各小组学习中,小组组长起到组织作用,负责检查组员的作业、笔记等,并统一向老师汇报组员的建议或意见。老师根据各小组的表现打分并表扬表现好的小组。为形成小组间的竞争,设立总成绩排名榜,每两周评比一次。当学生意识到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事关小组排名后,不但自己会好好学,还会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这种竞争意识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合作更加亲密无间。采用分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也会更加轻松容易。
4.善于总结与归类,例题形式统一
在向学生们讲完欧姆定律的相关知识后,老师会布置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去做,以便加深记忆,不过还是会有一些学生出现错误。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总结。通过总结可以看出欧姆定律在物理学科中的重要性,无论是计算电功电热,还是解析电压、电阻,都与欧姆定律息息相关。基于此,每当进行一阶段的学习后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这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所谓归类是指对一些问题进行分类,如此一来就能够看出以前学习电路分析时的电路图同之后学的计算题的电路图所差无几,只是条件和要求不同而已,如果前面电路部分的学习比较扎实,那计算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5.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设计并完成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如安装日光灯管、自制电动机、连接楼梯电路等。这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还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总之,电学知识是比较繁杂的,但是还是有章可循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条理、有方法、有策略,只有不断摸索才会有所突破,新方法必然有新出路。
总而言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进步,将教法与学法、传授知识与激发兴趣结合起来是最佳教学方法,唯有如此方可优化教学,进而提高电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夏兰霞.浅谈初中物理电学内容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3(08):125—126.
[2]赵启强.如何搞好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有效教学[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S2):101—102.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寨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