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技巧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mond2008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4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团在芝加哥某厂做“如何提高生产率”的实验时,首次发现人际关系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由此提出“人际关系”一词。自此以来,人们普遍认识到个人的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生活快乐,都与人际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也是如此,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尤其是课改的进一步落实,要求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不仅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更要认真研究教育心理学,掌握与学生交往的技巧。
  
  一、研究与学生交往技巧的意义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戴尔·卡耐基曾这样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依靠专业技术,而百分之八十五都要依靠人际交往、有效说话等软件学本领。”可我们的教育却过分偏重于前面的百分之十五,而对后面的百分之八十五几乎可以说是完全置之不理,实际上后面的百分之八十五对教育与教学效果更加重要。我在刚工作时,曾就处理师生关系向老教师求教,老教师给我这样一个答案——“哄、吓、诈、骗”。当时听之,深为惊愕,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以及问题解决后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及感情,又不得不让我深深为之折服。我们的老教师诙谐地用令人惊骇的贬义词告诉我一个道理——与学生交往要有技巧。事实证明,只要你充分运用这些技巧,就会发现:你与学生的关系是那么友好,感情是那么融洽;你的教育是那么富有魅力,教学是那么得心应手;你会得到领导的首肯,同事的信服,学生及家长的尊重……你在教育教学这块天地里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你会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抓住学生的依赖性,把握与学生交往的契机
  
  《矛盾论》讲述了这样一条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对立统一规律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对立统一的双重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社会责任的角度上讲,是教与学、管理与被管理、有时甚至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是对立的一面;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又有一种内在的依赖关系,师生特殊的关系使学生把教师看作是自己的第二监护人,他们在学习、生活、感情等各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处理师生关系,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教师要看到学生的依赖性,了解学生的诸多需要。
  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按顺序分为五大类:a.生理需要(食物、睡眠、性生活等);b.安全需要(生命、财产安全有保障);c.归属和爱的需要(涉及给予爱和接受爱);d.尊重的需要(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e.自我实现的需要(促使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
  由此可知,学生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实现自己的需要,如:知识需要教师传授,生活需要教师关心,安全需要教师保护,感情需要教师慰藉,尊严需要教师维护。教师可以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可以展示学生的才华,可以使学生获得精神上最大的满足。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依赖性把握与学生交往的契机。当有些家长反映学生不喜欢吃素菜,教师就要从营养的角度说说吃素菜的重要性,以示对学生的关心;有些学生在学习上成绩不是太突出,但他的体育或音乐方面比较突出,那就要体现出他们的闪光点,使学生能找到自尊自信。诸如此类小事,都是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契机,事情虽小,往往会起到令人想象不到的作用。总之,教师和学生交往要注意学生的依赖性,依赖性大,教师和学生就是朋友,彼此愉快;对立性大,教师和学生就是对头甚至是敌人,彼此受伤。
  
  三、“圆”的技巧需要“方”的骨架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社会职能是传播文明。学生眼里也有评价教师的标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你形象的尺码。故教师要有“方”的骨架,即“身正”,“身正”才能为“范”。换句话说,你要自如地运用“圆”的技巧必须要赢得学生的信服。教师学识的渊博,敬业态度的认真,对学生的关心,和同事相处得友好,家庭的和睦,处世作风和做人的原则等,无一不是学生信服你的重要条件。因为你用自己的言行向学生树立了榜样,这正验证了“身教重于言教”的古训。值得一提的是,正是这种身教,无形中让学生为自己定下了一个最初的做人原则,也有可能是一辈子的做人准则。
  教师不仅自己要有“方”的骨架,还要对学生有“方”的要求。古训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教师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要讲究“圆”的技巧,并不是说教师对学生采取放任的态度,听之任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在社会上,要有公德心,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更要遵守法律,堂堂正正地做人;在家里,要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和和气气地做人;在学校,要尊重老师,团结同学,爱护公物,认认真真的做人;对学习,要刻苦认真,求实创新,踏踏实实地做人。一句话,做人要有正气,要有优秀的品质。因此,在与学生交往时,对学生的缺点决不能忽视,错误就更不能姑息了。总之,没有“方”,就缺乏做人的品质,即使有“圆”会被人视作“滑”;有了“方”,就为“圆”撑起了骨架,为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圆”的技巧的实际运用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千变万化的,因为教师面临的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且在不断地变化,那么到底怎样才能熟练地应用这种技巧呢?
  在刚结束的县第四十届运动会上,我校荣获田径总分第二、团体总分第二和达标第三的好成绩。因为我校今年创建省示范学校,体育是我校的特色,鉴于我校训练时间短,老运动员少,要想取得好成绩,选拔的运动员必须体能较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出成绩。理所当然莽撞的犟小伙是最佳人选,刘斌和姚金宝(此次运动会上,刘斌获男子甲组铅球、铁饼两个第二;姚金宝获男子乙组三项全能第二)是两个代表人物。他们身体棒、贪玩、厌学、讲哥们义气,但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刚开始,他们有一种新鲜感和表现欲,训练很认真;一段时间下来,枯燥艰苦的训练渐渐淡化了开始的兴趣。比赛前一段时间,他们沉迷于打游戏机,经常不参加训练,尤其是一向敬重妈妈的刘斌,竟和妈妈也闹起了别扭,不回家吃饭。因为爱人是田径训练的教练,我决定从侧面帮他一把。第二天我在三(5)班值班时,和刘斌聊了起来。放学后,刘斌和姚金宝等几个调皮的运动员准时到了训练场地。过后,爱人问我采用了什么灵丹妙药时,我告诉他:第一,刘斌喜欢我,平时我一直很注意他,无论在哪一方面他只要有一点点成绩,我都不吝啬赞美词。如有一次我值班,他特地从后面端了一张凳子给我,班上有学生发出“嘘”声,为了引导学生崇尚真、善、美,虽然不符合规定,我还是坐了一会儿,并由衷地说了一声“谢谢”。第二,我对他的近期表现“一无所知”,对他的体育专长表示欣赏并佩服,并对体育训练的枯燥、艰苦谈了自己的感受,对能刻苦训练的他表示敬佩。第三,我给他讲了一个美国的九岁小男孩在烈火中救出自己的妈妈,原因就一个,因为自己是一个“男子汉”,有责任去保护自己的妈妈。第四,我告诉他,郭老师非常欣赏他,经常在我面前表扬他,说刘斌真的是棵体育好苗子,只要肯吃苦训练,肯定会在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事实证明,这次谈话不止是刘斌一个人,对后面的一帮“差生”,都有着说不尽的好处。
  从以上的事例中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好坏和教师处理这种关系时的技巧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多年的经验,我认为,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要学会赞美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与关爱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品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凡是被教师寄予厚望的学生,当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时,同样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和自己的学习与行为;反之,受到了老师厌恶和冷落的学生,就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和自己的学习与行为。素质教育要求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要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自信。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有学习成绩好的,有体育专长的,有音乐爱好的,有乐于助人的,有开朗奔放的……。在现实教育教学中,常见教师赞扬成绩好或在某些方面对班级有贡献的学生,而一般学生被遗忘在角落里,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甚至受到了冷落。这是一种错误倾向,它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对教师的反感,造成他们的对立情绪。教师与学生交往时要特别注意这点。作为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言辞。有一次,我的学生问我:喜欢什么性格的人,我告诉他们,性格本无好坏,各种性格都有其魅力,内向有含蓄美,外向有豪爽美,个性是一种自然的本性,是一种清醇之美。一个人只要充分展露个性,顺其自然,不论是外向型还是内向型,都有一种自然的吸引力,自然是一种淡定,一种洒脱,一种风采。并顺便举了班上几个学生的例子,有意识地表扬了他们。过后,有学生告诉我,其中有一个内向的女生说,原来老师也喜欢我。
  2、掌握批评的技巧
  青少年心理学告诉我们,自尊心是人的行为调节的高级机制,是人的认知行为的总龙头,伤害自尊心的教育是一种无能的教育。良好的自尊心可以和一切不良心理行为产生认知不协调,从而导致青少年改变他们的不良心理和行为。青少年学生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取得成功、获得承认的愿望,他们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极为敏感,一旦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就会产生自卑和自负心理,情绪变得消沉,丧失克服困难、争取成功的信心和勇气,继续朝错误的方向发展。所以在教育中,即使学生有缺点错误,作为教师也要认识到这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本着教育的宗旨,对学生要慎用批评手段,掌握批评技巧。我就是采用假装不知道刘斌的错误,先欣赏、佩服,让他感知教师的人生观,再用一个小故事从责任心的角度暗中批评他责任心不强,作为一个学生没有对学校负责,作为一个子女没有对父母负责,成功地使他形成一个观念:我是男子汉,我该为我的行为负责。这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又培养了他的责任意识。
  3、要运用报恩心理
  西方有言:“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作为一个教师最基本的是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如果你对学生施予了爱,你就会得到学生的拥戴。你对学生付出得越多,对学生的帮助越大,学生就会越感激你,对你的回报也就越大。教书十九年,接触过的学生有无数,无论多么调皮,我始终坚信学生的本质是好的,在平常的教学中从不歧视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发自内心地关心、热爱他们。因此教学要求虽很严格,处理学生问题也很公正甚至严厉,但由于善于挖掘学生的心理,掌握了与学生交往的技巧,所以和学生的关系一直犹如家人,获得了学生的拥戴,中考成绩也年年在县里排在前几位。这就是成功地运用了学生的报恩心理。上面的例子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心理学认为,人生正是要努力体现自身价值,并力求社会承认。那么你满足了大众的需要,大众也就需要你,从而你也能获得自己想要的。这正如我们教学生的: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
  4、利用第三者的影响
  学生的性格有时是难以琢磨的,经常会碰到同事发牢骚:这学生很顽固。布卢姆(B.S.Bloom)指出: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青少年的最充分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将是寻找能够使每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传统的学校经营颠倒了这个逻辑。它把主要资源和精力用于预测并选拔英才。其恶果是造成了学生的分化及其人格的分裂,恰恰起了“反教育”、“反发展”的作用。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恶行”要加以反思,为什么幼稚的心灵会变形呢?这和我们的教育方法有着直接的联系。“顽固”的学生不外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仗着自己身强力壮,表现出一种不在乎;另一种是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表现出无所谓;其实他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心里都希望被别人重视,但由于某些原因,在老师眼里的正道——学习成绩上没有较好的表现而被别人轻视,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或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故意做出的一种超常行为。对此种学生一定要照顾他们的小面子,寻找别的途径来处理好师生关系。我在处理运动员刘斌的问题上就采用了利用第三者的影响。找一个该学生信服的老师或其他人,在一个特殊的场合,向他传递一个信息——那个老师其实非常欣赏他,这无形中帮助了该老师树立了形象,同时也消除了学生对该老师的恶意,不仅缓和了那个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紧张关系,也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这种方法百试百灵,不失为教育的一剂灵丹妙药。
  总的说来,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的技巧有多种多样,不一而足,它会随着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的改变而变化,所以教师一定要研究心理学,使学生获得心理的满足。兵法曰“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就是这个道理。另外,教师再运用技巧时要随机应变,机动灵活。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相信:师生关系是能够和谐的。对学生,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吸引力,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交往情势,要利用赞美的魅力,要注意谈话的场合、氛围与方式,要消除学生的警戒心,要掌握批评的技巧,有时你还要学会迂回,学会控制自己,运用“冷处理”的方法等等,这些都是教师与学生形成和谐关系的重要砝码。但愿我们的教师都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热爱他们、尊重他们,真正理解人文主义思想的精髓,建立真正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我们的教育成为真正的文明教育。
  
  【参考书目】
  1、《方与圆》,广州出版社,丁远峙著
  2、《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顾明远著
  3、《班主任工作心理学》,学苑出版社,李健民著
  4、《金陵师魂》,中共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南京市教育局
其他文献
在化学教学中,提问常用于检查学生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或在讲授新课中配合讲解、练习、演示实验,或配合学生实验,或配合参观等。  提问并非简单的“一问一答”,经验证明,要达到有效提问的效果,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旧带新,承上启下    这种提问方法一般应用于课堂开始,复习旧知识,提出新问题,导入新课。例如:在讲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时,首先提问:碳单质有几种?为什么物理性质不同?学生回答
期刊
作为古代散文的精品,《醉翁亭记》脍炙人口,名不虚传。尤其是写景、叙事、抒情熔于一炉的语言,字字句句,有如画卷平抒,层层展开,加之骈散结合,一唱三叹,令读者咀嚼回味,其美无穷尽也。  然而从现代影视角度看《醉翁亭记》的艺术特色,笔者认为它是一篇绝妙的广告词。那么,它为谁作广告?为什么要作广告?作了怎样的广告?  一曰:为“滁州的醉翁亭”。欧阳修用“环滁皆山也”开篇,大处着笔,一句总揽,这是全景;接着
期刊
一出戏应有好的开始,同样,一堂课的引入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导入新课时做到“快、奇、准”能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扣住学生的求知弦,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1、“快”——点到即止,精炼自然。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提倡向课内40分钟要质量。因此,新课的导入,一般以1-3分钟为宜,要把重点放在释疑、解疑上。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采用谜语导入法
期刊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在实验教学中要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亲自去发现问题,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不断进行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求知欲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因此需要教师主动为学生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磁铁游戏》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用硬纸板刻的桃树,并且用彩笔画了一个大红桃
期刊
那天,我的手机突然响了,是一个学生家长打来的。那个学生名叫谢超人,但他一点儿也不是超人,每次考试都是全班倒数第一。那位家长结结巴巴了好一阵子,我才听明白他的意思。原来谢超人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一直由爷爷带他。这一次,他的爷爷突然重病,到省城一家医院治疗。谢超人的父母一时也赶不回来,没人照顾他,就想让他到我家住一段时间,等他妈妈请好了假立刻赶回来。  说实在的,我不太喜欢谢超人,但遇到这样的事情,我
期刊
“换位思考法”通常被人们运用在人际交往中,教育人们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应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那么,生活中便少了许多责骂、埋怨和勾心斗角。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故事发生的背景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为其换位,即由现实角色进入文章角色提供有利的心理条件准备。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文《斑羚飞渡》,学生没见过斑羚,也不知道“伤心崖”有多
期刊
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呢?下面谈谈本人的看法。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条件,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亲近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2、
期刊
开学了,又一个新的难题摆在了老师的面前,又该为学生排座位了。  教室中的每一个位置、每一个角落、每一件用品都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座位及座位安排方式,是形成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排座位问题看似简单,却是一个意义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座位与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排好座位正是充分开发教育资源,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可以说排座位的方式、方法及心理、心态代表了一个班主任的教育水平和教
期刊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对化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改革,经过近几年对所教学生的检验,越来越显示出了新教法的优越性。本人对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多年的探索和总结,并把它叫做“五点”法教学模式。    一、“五点”法教学模式的基本活动程序    1、创设情意,展示热点  “情景”包括外部情景和内部情景:外部情景是指教学设备、环境、气氛;内部情景是指学生的兴趣、
期刊
比的基本性质很重要,它是化简比的根据,学生在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很容易推出。  化简比是要求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也就是化成前项与后项是互质数的比。在实践中,经常用到比的化简,因此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比与分数的关系,由分数的基本性质推出来  例如:给出3:6和9:18,让学生判断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并说明根据。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