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pa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需要以适应新的信息传播环境、提升民生新闻竞争力为出发点,对民生新闻转型发展路径做出探索。本文在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挑战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了解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发展的紧迫性,为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发展成效的提升提供助力。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媒体;民生新闻;转型发展
  1.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挑战
  当前,电视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既面临着电视市场中的激烈竞争,也面临着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挑战。从电视市场竞争方面来看,电视媒介领域中的竞争体现在新闻资源的竞争,受众资源的竞争等方面,民生新闻呈现形式的同质化乃至内容的同质化现象客观存在,这则要求电视媒体在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中能够强化自身创新理念,在激烈的竞争中探索突围之道;在新媒体发展为电视民生新闻带来的挑战方面,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呈现出了明显的优势,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成为了新媒体用户,这则导致电视民生新闻受众产生了分流,与此同时,新媒体在广告资源的争夺方面也展现出了较大的竞争力,在此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具有的盈利能力与盈利空间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更需要引起关注的是,新媒体与电视媒体在人才资源层面开展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则制约着电视民生新闻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2.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发展路径
  2.1 革新新闻生产理念
  新媒体的发展不仅为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工作带来了一定冲击,促使电视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工作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而且也要求电视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主体能够重视树立互联网意识以及竞争意识,通过不断提升自身对当前信息传播生态的适应能力,为电视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助力。由此可见,在推进电视媒体民生新闻转型的过程中,电视媒体工作者需要认识到理念革新具有的先导作用,并在明确理念革新方向、充分发挥理念引导作用的基础上,为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发展路径的探索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而言,电视民生新闻生产理念的革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电视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主体有必要强化自身互联网思维。新闻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共同裹挟着电视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主体拥抱新的信息传播环境,要求电视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主体能够依托互联网平台、新媒体平台以多样化的信息呈现形式,拓展电视民生新闻生产渠道,提升电视民生新闻影响力。然而,在此过程中,基于电视平台的新闻内容生产与传播思维已经难以适应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发展需求,电视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主体需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在了解与遵循互联网平台、新媒体平台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推进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实现优势互补,促使二者在渠道、内容、管理等多个层面实现深度融合,从而促使电视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工作呈现出手段先进、形态多样的特征,进而为民生新闻公信力、传播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其次,电视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主体需要强化用户思维。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主体需要明确用户需求,将用户对民生新闻报道的关注程度以及受众反馈作为对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工作开展评价的重要标准,只有如此,电视民生新闻才能够呈现出更大的传播价值,也才能够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在此要求下,电视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主体有必要运用现代技术,对用户具有的信息需求进行调研,如依托大数据技术,抓取用户对电视民生新闻进行点播、回看以及民生新闻播放次数等数据,从而对用户具有的信息偏好做出合理的判断,为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当然,尊重用户信息需求不等于过度迎合用户信息需求,因此,在内容生产、信息呈现方式的选择方面,电视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主体需要杜绝过度娱乐化的路线,避免产生哗众取宠的倾向,而是需要依托高质量的、具有温度与深度的民生新闻争取用户青睐,从而推进电视民生新闻得以持续发展。
  2.2 拓展民生新闻传播平台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抓住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机遇,不断拓展自身信息传播平台,是电视媒体在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工作中展现出更高竞争力的必要路径,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电视媒体具有的传播范围以及影响力,而且对于促使电视媒体更好的应对当前信息传播生态为自身发展带来的挑战,推进民生新闻转型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电视媒体还有必要根据新闻传播平台产生的嬗变,有针对性的重构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流程,进一步提升电视民生新闻对当前信息传播生态的适应性。
  从民生新闻传播平台的拓展方面来看,电视民生新闻工作者需要树立渠道融合意识与平台融合意识,重视依托互联网、新媒体推进电视民生新闻传播渠道与传播平台得以多元化的发展。在此过程中,电视媒体不仅有必要充分发挥出微博、微信等主流新媒体平台在拓展电视民生新闻传播渠道方面的作用,而且有必要持续关注新媒体领域中的新兴平台,特别是需要重视通过与自身受众开展沟通与互动,了解自身受众在新媒体平台中的流向,从而避免在平台拓展中产生盲目性与随意性的倾向,有效控制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发展成本。所以电视媒体还有必要构建新媒体矩阵,为受众导流提供有力支撑。这不仅要求电视媒体能够重视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拓展新闻传播渠道,而且要求电视媒体能够重视强化各个渠道之间的联动,从而形成规模效应。如新华网不仅入驻了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知乎等平台,而且在这些平台中注册了新华社、新华网。新华国际等在内容层面各有侧重的账号,并依托新闻客户端实现了用户聚合。在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发展中,电视媒体有必要对新华网在新媒体矩阵构建中做出的探索进行借鉴,从而为自身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保障;从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流程的重构方面来看,不同的平台与渠道具有的信息呈现形式各有不同,其受众群体及其信息需求也存在一定差异,为此,电视媒体在拓展民生新闻传播平台的过程中,有必要重塑内容生产流程,使用差异化的内容生产策略,确保民生新闻内容及其呈现形式能够与渠道和平台特点相对接。如人民日报通过打造“中央厨房”模式,实现了“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这种工作格局不仅能够提升信息加工效率,而且也能够促使新闻生产与传播工作更好的适应差异化传播提出的要求,为此,电视媒体有必要对这种内容生產模式进行借鉴,从而确保各个渠道、平台中呈现出的内容各具特色并满足受众信息需求。   2.3 提升民生新闻内容品质
  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中至关重要的构成,需有完善的新闻质量把控体系,这为电视民生新闻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贯彻内容为王的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在新媒体环境中,优质内容的生成不仅需要依赖于传统的电视新闻质量把关体系,还要求电视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主体能够重视对新闻质量把控标准做出调整,并对新闻质量持续提升路径做出探索。在此过程中,电视媒体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内容生产实践中,电视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主体需要重视发挥出用户需求具有的导向作用。对用户需求的尊重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号与意识层面,而且也需要在内容生产实践中发挥出指导作用。当前,许多电视媒体在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中都具有严格的质量标准,但是却没有能够获得良好的传播成效,而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则主要为电视媒体遵循的内容质量标准与用户群体具有的内容质量标准之间存在偏差,在此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内容与用户信息期待很难实现有效对接。为此,电视媒体需要重视把握用户对电视民生新闻具有的共性需求,从而为优质内容的生成提供依据。如无论是突发事件还是已经形成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热点事件等,用戶都具有在第一时间全面了解新闻信息的需求,这则要求电视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主体能够整合自身资源,以最快的速度将新闻信息全面、完整的呈现给用户,并透过新闻报道展现出电视媒体具有的专业性。另外,用户会更为关心与自身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新闻信息,因此,电视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主体需要在做好受众定位的基础上,从用户群体身边挖掘民生新闻线索与资源,并对新闻事件承载的社会问题、矛盾、冲突等做出深入剖析,在深化用户认知的基础上展现出电视媒体具有的专业性;其次,在内容生产实践中,电视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主体需要探索与当前信息传播生态更为契合的语言表达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中,社会大众在信息获取层面具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与话语权,宣传本文下的叙事框架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信息传播生态,因此,及时调整语言表达方式以及新闻报道风格等,是电视媒体在推进民生新闻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必然要求,只有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民生新闻才能够通过各个平台成功抵达受众,进而为传播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在实践过程中,电视媒体有必要使用故事化的表达手法对民生新闻事件进行呈现,从社会大众视角对民生新闻事件进行解读,从而促使民生新闻语言表达方式呈现出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特点。
  3.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困境,电视媒体工作者需要重视探索民生新闻破局发展之道。在此过程中,电视媒体有必要革新民生新闻生产理念、拓展民生新闻传播平台、提升民生新闻内容品质,从而促使电视民生新闻更好的适应新的信息传播环境,提升电视民生新闻具有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冯刚.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转型路径[J]. 视听界,2021,(02):78-81.
  [2]梁雪汀.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转型研究——以《直播绍兴》的实践与探索为例[J].当代电视,2020,(06):110-112.
  [3]陶林盟.试论电视民生新闻从“小民生”向“大民生”的转型[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7):147-148.
  [4]李达秀.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融合探析——基于柳州市广播电视台《新播报》栏目的实践探索[J].新闻潮,2020,(01):39-41.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数据信息如潮水般汹涌。多媒体技术对信息数据的支持让呈现出来的内容从单一的文字或音频向融合多元化转变,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大众的生活,进一步代表着大众在接受信息时对质量的要求增高。传统的采编工作在满足全媒体时代大众的信息需求时显得疲软无力,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采编机制入手,找出现存的问题并不断地自我改革发展,通过自身的不断创新以及和新媒体之间的资源整合,来拓展传统媒
【摘要】近年来,全球的经济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使得信息有了更多的媒介渠道进行传播,除了传统的报纸、期刊、杂志、电视新闻等传播渠道,微视频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腾空出世,一跃成为现在融媒体时代的主流传播渠道之一。与传统传播渠道相比较,微视频的受众更加广泛、传播速度更快、相对更容易传播。因此,如何将抓住微视频发展的机遇,对微视频进行创新,将微视
【摘要】广播电视媒体技术进入全媒体时代之后,视频传播技术不断升级,清晰度和解码效率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跨屏互动带来极致体验,虚拟演播室丰富了节目素材,高品质内容以全息、全景、全媒体方式带给观众全新的新闻资讯视听享受。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分析了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历程,探讨了全媒体时代对广播电视技术提出的全新要求,进一步论证了全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  【关键词】全媒体;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带了融媒体时代,新闻行业对新闻记者业务素养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本文分析了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特点、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应具备的业务素养,以及从加强行业的监督管理、加强职业道德培养等方面提出新闻记者的业务素养转型升级策略,以促进新闻记者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业务素养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在社会化短视频野蛮生长的今天,越来越多个人和团队涉足自媒体,人人都想要在短视频的风口分得一杯羹,质量层次不齐的内容被生产出来,碎片化的视频内容使移动客户端用户进入了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内容过剩但注意力有限的情形之下,如何使信息有效传播、快速获取流量,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将社会化短视频的镜头语言从以往规矩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善用更符合时代传播节奏的“两级镜头”,或许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各个领域都得到空前发展,而广播电视领域的发展成果尤其瞩目,急需高质量的播音主持人才。虽然广播电视台已经制定人才培训机制,但是却无法准确判断播音主持人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能否达到规范的水准。随之“高能素质”这一概念被人们频繁提及,通过培育播音主持人的高能素质,既可以锻炼播音主持人的专业技能,还能培育播音主持人的道德素养、个性品质以及内在修养。高能素质包括创新
【摘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加进一步扩大了新媒体的影响范围,这也对传统媒体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考验。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的广电行业必须进行创新和改革,积极打造智慧广电体系,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不被时代所抛弃。本文将基于新媒体视角下,对智慧广电的构建与技术性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广电行业能够在新媒体时代中乘风破浪,成为媒体行业的发展指向标。  【关键词】新媒体视角;智慧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