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生活巧联系,学习与玩耍紧相随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a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苹果成就了牛顿的科学,两个铁球成就了伽利略的科学,一次洗澡成就了阿基米德的科学……那孩子的科学呢?它会从什么开始呢?一个鸡蛋?一个磁铁?还是一盆水?其实科学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生活之间,就在我们的玩耍之中,就让孩子从家庭科学小实验开始。科学小实验是一种融操作性、思考性、变化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活动,它能让孩子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达到科学培养能力的目的。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他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家庭科学小实验,就是与“生活”相联系,灵活自由,不受时空限制,因为它不需要专门的仪器,家里身边的日用品、自然物、废弃旧材料和玩具等都是很好的实验用具。再有家长的鼓励和引导,将会把孩子的学习与玩耍紧相连,逐步引入科学殿堂,让孩子“做中学”、“玩中学”。那么,如何在家庭中开展科学小实验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
  一、选择适宜的实验内容,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由于科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因此,在选择实验的内容时,既要注意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又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这就要求家长密切关注自家孩子生活中的表现,及时捕捉孩子的兴趣点,随机扩展成科学小实验的内容。如,吃饭的时候,问问孩子为什么这个菜的味道淡,那个菜的味道咸,盐又去了哪儿,带着这样的问题,那么小实验“溶解”就来了。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大量的盐、糖、奶粉、颜料水、木头、石子、铁钉、油、洗洁精等物品;然后让幼儿在实验中比较,得出使物品溶解得最快的方法;最后让幼儿将不能在水中溶解的物品,想办法尝试借用某些条件让其溶解。孩子对这一实验极感兴趣。再如,孩子对物体下滑的现象有兴趣,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去楼下的小区、小花园里进行“会滚的皮球”这一活动,让孩子观察球通过不同材质的轨道下滑的现象,在玩中学,在实验中比较。孩子在一次次的动手尝试过程中,体验到了玩的乐趣,发挥了主动性。
  在家庭中进行科学小实验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空气、气压、风、水、力、声音、静电、转动、飞行、融合、放大、弹性等。
  二、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培养孩子的探究和动手能力
  物质环境和材料是幼儿学习和探究的刺激物、中介和桥梁。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材料的操作、摆弄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由于材料是幼儿的活动对象,只有投放材料得当,才能更好地发展幼儿的探究和动手能力。为促进家庭中科学小实验的实施,那怎样投放适宜的材料呢?
  (一)材料的趣味性与操作性
  有趣的材料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主要是因为幼儿觉得材料好玩,他们能在操作中感受材料的动感变化,觉得有趣。提供的材料还要便于操作,孩子总是喜欢摆弄、拼拆、移动等,这表明幼儿思维离不开动作,因此,我们为幼儿准备的操作材料不应该是只能看、不能动,而是必须为幼儿提供有利于他们动手的操作材料,吸引他们主动愉快地参与实验活动。所以投放材料要适合幼儿“玩中学”的特点,减少幼儿的压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磁铁实验“小鱼游游游”,家长可以在自家的茶几或者饭桌上创设一个大池塘的情景,除小鱼外,还可准备各种各样的立体小动物,如青蛙、小鸭子、小乌龟、小虾、小螃蟹等,这些小动物可以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用卡片贴在磁铁上而成的。当一个个小动物在“池塘”游弋起来,孩子别提有多高兴了,也在玩中感受到磁铁的特性。
  (二)材料的生活性与丰富性
  材料越丰富越能帮助幼儿累积科学经验,特别是生活中的材料,这样才能够满足孩子的操作需要。如,在小实验“搅泡泡”中,孩子在自家厨房里可以不断重复舀、倒、搅、看等动作,不时地用勺往水中加洗洁精,用搅拌棍搅拌,同时可以直接观察到泡泡的变化。看到物体随着操作而发生明显的变化,幼儿的兴趣越来越浓,他们主动要求增添材料,并兴奋地宣告自己的发现,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再如,在“沉浮”实验中,家长除了投放铁夹子、饮料瓶、玻璃弹珠、石子、积木等不同材质、大小、形状的材料之后,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在家里找材料,比如,厨房里的马铃薯、番茄会是沉还是浮,玩具中哪些是可以浮的,桌上的水果是沉还是浮。还可以提供幼儿一些辅助的材料,让幼儿操作怎样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浮在水上的物体沉下去,激发幼儿对玩水活动的兴趣,丰富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
  三、发挥家长的指导作用,提升孩子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在家庭中,家长显然是孩子探索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在孩子科学实验活动中,家长要善于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通过看、听、闻、摸、尝等途径与事物亲密接触,感知物体的特性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家长的有效引导能帮助孩子感受学习科学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从中提升孩子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同时激发起学科学的热情。
  (一)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实验
  孩子的科学探究活动是通过问题来开展的。在实验前,家长可以试探性地提出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操作,才会在实验结果中解决问题。如“沉浮”实验中,家长和孩子拿出家里的各种材料,让幼儿猜一猜,如果把这些材料放在水里会怎样呢?幼儿对沉浮现象有一定的经验和认识,但是有些并不符合事实,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验验证来纠正错误的认识,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加深对正确知识的认识。
  (二)让孩子学会记录去发现
  记录获得的信息能使孩子关注探究过程和事物的变化,把抽象的信息变成具体的图表,有助于孩子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记录获得的信息,还有助于孩子将原有的认识与当前的操作结果相比较,调整原有的认识,促进新经验的主动建构。孩子可以用文字、数字、标记乃至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和发现,如用上下的箭头表示物体的沉浮。又如“种大蒜”实验,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种子的发芽成长过程,让孩子对其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也培养了孩子做事认真、坚持到底的品质。
  (三)让孩子学会主动去探索
  教孩子记住十个问题,不如引导他们自己思考一个问题。在家庭科学小实验中要给予孩子充足的操作思考时间,鼓励大胆地尝试,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对孩子的想法要加以支持。当孩子产生并表达一种观点时,家长不要直接指出对和错,而是让孩子通过主动探索,让自然结果和客观事实来挑战幼儿的认识,证明或推翻原有的想法,自己得出结论。如,在“工具用处大”实验中,家长设置障碍,如何拿出小瓶口里的棉絮?如何把大黄豆和小绿豆迅速分开?如何快速地把东西装进瓶子等等问题,先不给孩子提供材料,让孩子思考怎么办。在孩子主动提出需要工具时,再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引导仔细观察各种工具,有什么功能,再去探索如何解决问题。幼儿学习有3分钟热度的特点,家长可以设置“不倒问”专栏,鼓励孩子提出问题,交流自己的发现,体验成功,维持孩子的探究热情。
其他文献
首先,我们应该重视早操作为体育活动的一种类型对幼儿成长的好处。第一、早操能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第二、早操能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此外我觉得早操对幼儿成长还有第三个好处:培养幼儿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幼儿在节奏适宜、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表现自己动作的力与美,身体微微出汗,情绪振奋,愉悦的心情由锻炼而生发。《指南》指出“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
期刊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各幼儿园越来越重视阅读室氛围的营造,各类“豪华版”“漂亮版”“温馨版”阅读室应运而生。我们从孩子实际的阅读需求出发,对公共阅读室的有效使用进行了探究,通过改静态为动态、改独立为对话、改潮流为需要等做法,使“阅读室”真正转变成“悦读室”。  一、“改静态为动态”是“悦读”之关键,必扬之  把一成不变的阅读室环境与读本,从内容和形式上均加以改变,使之动态化。 
期刊
一、幼儿“乖巧”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选择性缄默”是一种社会交往焦虑的反应,通常这样的儿童听说能力与发音器官并无问题,但在面临特定的社会情境或人物时会持久地拒绝说话,而在其他场合却言谈正常。  (一)现象描述  1.在家和在园的表现差别大。  一般选择性缄默的孩子在家里活泼开朗,会说较多的话,但是到了幼儿园或其他一些场合却沉默压抑,过分的“乖巧”。虽然老师的话他们会全部照做,但是他们总习惯于将自己
期刊
建构区作为幼儿园必开的区域游戏之一,对幼儿的空间构造、想象以及动手能力以及一些品质和习惯的培养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幼儿园中,几乎每一个教室都会开设建构区,以此促进幼儿相关能力的提升。  我们班的建构区投放了四筐雪花片,在区域创设之时,我在区域内铺设了8张垫子,在墙上张贴了一些网上搜索而来的用雪花片拼插的图片。之后便让幼儿进入区域中游戏,于是一系列的现象便随之而来……  第一篇章:“战争”弥漫游戏
期刊
候鸟迁徙往往是成群结队,相依相偎。在这庞大的群居生活中,总会出现“落单的小候鸟”在独自徘徊。他渴望走进群体,渴望拥有同伴,让我们一起跟随小候鸟的脚步,走进属于他的故事……  承承,男,5岁,上幼儿园中班。性格内向、孤僻,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存在较明显的攻击性行为以及自虐行为,对于老师的引导行为较为反感。在与家长沟通中发现,父母对在孩子身上的关注非常少。爸爸——外贸公司企业职工,经常加班,晚上回家晚,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已明确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专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条指导原则,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同时,喜欢游戏也是幼儿的天性,蕴涵着幼儿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如果将美术活动融入游戏活动中,幼儿必定非常喜欢这种美术活动方式,在游戏中幼儿更加容易开展美术创作,发现美术活动的乐趣。如何将有效的游戏策略运用到美术活动
期刊
开学第一天的晨间谈话,我和孩子们聊有关“过年”的一些趣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之后我便启发、引导他们把自己看过的、吃过的、玩过的物品,用粘土制作出来。半小时左右,孩子们的作品陆续完成了,并集中摆放在陈列柜上。放眼望去,简直就是一个童话世界:红红的鞭炮叉着腰,咧着小嘴笑眯眯地看着你——悠闲自得;玉米戴着鸭舌帽——神气十足;淘气的西瓜嘴里咬着手指,流出红红的“口水”——垂涎欲滴;石榴张开大嘴,露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所以我园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设计材料,以“序列化”的模式开展了个别化学习。在这样的学习下幼儿能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学习、自我探索,它有着相对自由宽松的活动氛围,能让孩子们体验到真
期刊
快乐是一种生活态度,幸福是一种生活体验。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美丽的,童年又是幸福的。孩子在童年获得尽可能多的幸福体验,养成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心理品质,是我们幼儿教师的努力方向。在“小鱼乐”课程中,我们努力创设一种温馨、和谐、轻松、自由的氛围,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发现,在活动中发展,在快乐中成长。  鱼之邂逅乐  孩子对小动物天生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会对它们表现出莫大的关心
期刊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幼儿园教师是我国幼教师资队伍的主体,它的质量关乎着我国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也直接影响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人才培养目标评价体系是质量评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和合理评价,对于人才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