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资源及其建设探究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c8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学习作为从数字化学习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学习方式,除了具备数字化学习的所有特点外,还具备其独有的特点,被认为新一代的全民型学习方式。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作为教育技术的两大研究对象,学习资源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对移动学习资源的认识和开发是教育技术研究实践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简称M-learning,有些地方如台湾地区可能会译为行动学习,是一种跨越地域限制,充分利用可携技术的学习方式。换句话说,移动学习消除了一般可携带装置的机动性之地域限制。移动学习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有不同的含意,虽然它与线上学习和遥距教育相关,但它的明显不同之处在于全面性的学习及使用手持设备学习。移动学习的优点使其成为全民教育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而对于移动学习相关的研究,如移动学习定义的界定、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移动学习平台的搭建等的研究,对于促进移动学习的推广、发展、完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移动学习资源及其建设方面做一些探究。
  1 移动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指在教学系统和学习系统所创建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条件,可用于学习的一切资源,包括信息、人员、资料、设备和技术等。
  学习资源一般可分为两类: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如教科书、语言实验室等;非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或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如戏剧、博物馆、图书馆等。
  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作为教育技术的两大研究对象,学习资源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学习资源的认识和开发是教育技术研究实践中的一项重要任务。AECT94对学习资源的定义为:学习资源是指能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任何东西[1]。AECT94定义同时也指出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学习环境、支持系统等,如图1所示。
  移动学习资源是指支持开展移动学习的各种信息资源,是移动学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工具,是学习者获得信息的途径[2]。移动学习资源与普通学习资源有着很大的区别,这是移动学习的特点所决定的。移动学习资源必须符合移动学习的条件,即支持移动学习设备远程访问、浏览、检索、下载等功能,信息承载量不能太大,要满足移动学习内容片断化的需求,能通畅地进行教学活动并双向、多向交互。
  因为移动学习在国外开展得比较早,移动学习资源也随之展开研究。斯坦福学习实验室(SLL)的研究表明,移动学习资源关键在于设计相对简单的原型,注重开发最适合于听觉、零碎时间、易受外界干扰的学习者的那部分内容。诺基亚公司的研究表明,移动学习的教学内容需要短文本、屏幕滚动技术和比Web页更多的标题,移动学习网页内容需要更多的级联菜单[3]。
  国内移动学习研究起步较晚,与之相应的移动资源的建设也相对较晚、不完善。移动学习,简单来讲,就是利用移动设备获取移动学习资源来进行学习。因此,除了移动设备之外,移动学习资源也是开展移动学习的一个前提。
  2 移动学习资源构建的基本原则
  2.1 适合的原则
  因为移动学习的特点,学习的时间、地点不固定,学习时,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开发移动学习资源时要考虑到这点。其次,因为进行学习的是高职生,是一特定对象群体,并且高职生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进行资源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资源要面向的对象。
  2.2 零散原则
  移动学习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学习者的学习时间比较零散。因此,在进行移动学习资源开发时也要遵循这一原则,设计的学习内容应该是信息量不大,并且各个内容片断联系要科学,能使学习者在一个短的时间段内掌握内容片断且不会被与之联系的内容片断所干扰。
  2.3 简单原则
  移动学习设备的处理芯片与内存等由于体积等所限,处理速度一般来讲没有计算机处理得快,加之学习时受环境影响,因此,开发移动学习资源时要遵循简单原则。并且因为目前国内移动资费问题,在设计移动学习资源时要考虑到内容的数据量,采用的媒体呈现形式要有针对性,不要为了趣味性而多图像、视频等,这样不仅使学习过程中信息传输、处理速度变慢而影响学习效果,也因为数据流量的原因导致学习费用增加。
  2.4 科学性原则
  移动学习资源的构建并不是学习素材简单的汇总,其开发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应考虑教学设计,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还应提供如答疑系统、自测系统、互动讨论系统等的支持服务,以帮助学习者有效地自学和协作学习[4]。
  2.5 差异性原则
  开发的移动学习资源,应充满不同的风格,以适合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使用,比如趣味性、可参与互动性,使之在学习过程中有积极的学习心态。
  3 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模型
  3.1 移动学习资源设计过程模型
  结合对移动学习的理解与上文所述的构建移动学习资源的基本原则,笔者构建一个移动学习资源设计过程模型,如图2所示。
  1)需求分析。无论是从教学设计还是软件工程的角度来看,需求分析是进行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基础。对资源设计的需求应该包括移动学习所体现的特点与优点,即便利性、可用性、易用性等。
  2)理论介入。在设计时,注意相关理论的介入,比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混合学习理论等,这些学习理论能为任务模型的创建提供好的理论支撑与扩展。
  3)学习内容。在设计时,参考教学设计过程,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点与移动学习的特点,对学习内容的设计要进行有效的设计。例如,考虑到移动学习环境时间的片断性,学习内容的设计的篇幅长短问题;考虑到学习者的特点,怎样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等等。
  4)任务模型。在对相关学习理论与学习内容进行综合考虑之后形成一个任务模型,该模型的目标是描述一个完整的行为体系,包括资源、工具、学习者的特征、社会文化等主要因素。
  5)设计环境。在这里是指学生进行移动学习时的空间等。在设计的环境中,考虑到移动学习环境的复杂性和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设计移动学习环境时,应形成一个开放的、自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自行定制学习目标及学习策略等。   6)应用、测试和扩展。应用测试是资源设计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应用中对设计的各要素进行随时测试,根据测试结果随时修改、扩展、完善各要素。
  3.2 移动学习资源开发模式
  移动学习资源究其本质也是学习资源的一种,在对其开发的过程中,有必要参考教学系统设计方法,要考虑其4个基本要素,即学习者、目标、策略和评价。而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的过程,又是一系统的软件工程,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考虑软件工程和教学设计,体现系统方法的思想。参考软件工程中温斯顿·罗伊斯(Winston Royce)提出的“瀑布模型”和巴利·玻姆(Barry Boehm)提出的“螺旋模型”等,笔者提出图3所示模型。
  第一层:参考教学系统设计,对学习者、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设备、选题等进行分析,并对教学、学习策略和程序总体框架进行初步设计;运用软件工程相关思想,考虑其可行性及总体性,形成分析原型。
  第二层:以分析原型为基础,进行结构分析、设计和实现,并形成测试原型。
  第三层:对测试原型进行测试,得出反馈结果,形成阶段性评价,并进行修改,最终形成总结性评价。考虑到瀑布模型的缺点,结合螺旋模型的优点,对一些大型的学习资源开发,在总结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反馈情况,如设备的更新、学习者的特点变化、学习内容的变化等,重新进行下一轮的循环,以版本的更新来完善开发的学习资源。
  综上所述,由于国内的移动学习研究落后于国外,因此在开发、构建移动学习资源时,多参考国外成功经验,并从中进行取舍。在国内,由于无线网络的收费问题、高职院校在校生的经济能力问题等困扰,在开发、构建移动学习资源时,应着重从学生能接受的实际情况出发。
  参考文献
  [1]西尔斯,里齐.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乌美娜,刘雍潜,等,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2]方海光,吴淑苹,李玉顺.基于EML构建移动学习资源对象:单元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75-79.
  [3]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2-19.
  [4]熊志刚.移动学习及其资源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作者单位:1 临沂大学沂水分校;2 临沂沂州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电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的基础设施,而配电网络是直接面对千家万户的。对配电网进行实时监测是非常重要的,配电监控系统是对配电网上的设备进行远方实时监视,协调及控制的一个
采用电弧熔炼铜模吸铸工艺制备了(Zr52.5Ti5Al10Ni14.6Cu17.9)(100-x)/100Snx系大块非晶合金,对掺杂元素Sn对大块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结果表
近年来针我国社会住房保障体系的关注越来越多,廉租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以廉租房的宜居性为研究目标,结合平时工作中了解的相关情况,从选址定点、整体布局、单体空间设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VC++的Pro/E二次开发的过程,以及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设置.
在弹塑性力学的广义变分原理的研究中,广泛应用Lagrange乘子法,我国学者对Lagrange乘子是否唯一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讨论。本文通过研究弹性力学的广义变分原理,讨论了从一个角度看问题,Lagrange乘子是唯一
对单机无穷大系统,基于耗散系统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通过干扰抑制实现的励磁鲁棒非线性控制策略,在实现过程中不需要任何线性化方法.该控制策略可提高系统对动态不确定性的
将智能水下机器人集群协同清扫水雷的路径规划问题归结为多人旅行商问题,并根据清扫水雷的任务背景提出两种多人旅行商问题模型.给出了这两类多人旅行商问题的形式化描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