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丹东上打家什高跷在丹东已有百年历史,是一种体现深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与特征,曾是丹东地区节庆展示、展演的重头戏, 2007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本文将对丹东上打家什高跷的现状、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丹东上打家什高跷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依据。
关键词:非遗 高跷 保护 传承 探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汇聚地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影响着地域的生活习惯、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开展,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丹东上打家什高跷在丹东已有百年历史,是一种体现深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与特征,曾是丹东地区节庆活动的重头戏,2007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丹东上打家什高跷的历史渊源
丹东上打家什高跷源于天津跷,所谓上打家什高跷,“上打”是指在高跷上打鼓伴奏,“家什”是地方土语,即有用的物品,这里指上打家什高跷表演伴奏用的小锣、小鼓等乐器,又称“上打鼓”高跷。早在十八世纪中叶,由于战乱、灾荒,大批河北、山东流民漂过渤海或陆路“闯关东”移居丹东地区,东沟(现东港市)孤山一带开发较早,水陆交通也较发达,上打家什高跷(天津跷)随之传入,并最早在东沟一带落脚。随着当时清政府宣布安东港开埠,民族工商业兴起,城市经济发展,上打家什高跷传进安东市区(今丹东市),使这一民间艺术在丹东市区生根发展。[1]据《安东县志》记载,“城市商家,悬各色彩灯,光明如昼,又有火树银花,杂以爆竹砰訇偏街市,而龙灯秧歌高脚诸杂剧。同时,锣鼓喧阗沿街唱舞,士女观者如云,前后共三日,以十五日为正节”,文中描绘了当年元宵节灯会的热闹情景,其中的高脚即为高跷。[2]
二、非遗保护传承的困境
丹东上打家什高跷活泼幽默的表演风格有著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也是节庆娱乐的重头戏。近些年,随着全市性大型活动数量的减少、艺人年龄的增长、年轻人忙于工作或欣赏兴趣发生变化等,能够表演的人员逐年减少,该项目濒临失传。
(一)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传承面临断层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目前丹东市能够全面掌握高跷技艺的高跷队的队员年纪较大,对于上打家什高跷这种动作幅度大、危险程度高的“武跷”表演已不再可能;而身体素质好的年轻人,因忙于工作或欣赏水平发生变化等原因,大多对此不感兴趣。
(二)演出机会越来越少
高跷表演主要用于节庆活动,历史上每年正月初二、四、十五,丹东市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秧歌会演,或家里有喜事,经常请高跷班子表演。近年来,群体性大型的活动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高跷这类群体性项目的发展。
(三)场地受限制,无法开展训练
高跷是在群体性行进中表演的项目,需要一定的场地开展训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广场越来越少,没有能够满足训练的场地也限制了项目的发展。此外,还有经费问题。一支完整的高跷队在演出服装、道具上需要数万元经费,而在演出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服装、道具损坏的情况,需要不断地更新及修理。以前,高跷队大多由企业组建,并保证经费和训练时间,企业改制后,很多企业不再保证高跷队的费用及训练时间。
三、保护对策
丹东上打家什高跷这一民间舞蹈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谐,同时,还体现了当地老百姓祈盼风调雨顺、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景。
第一,从加强项目资料整理入手,使资料得到完整保存。首先,在已有的资料基础上加大力度及时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方式对传承人的基本信息、技艺特点、传承脉络进行数字化抢救性记录,建立完整档案。其次,完善保护规划,实施项目个性化精准保护。丹东上打家什高跷列入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名录仅仅是项目保护工作的开始,今后将完善保护制度,制订在专家指导下的精准保护规划,使丹东上打家什高跷得到良好保存。
第二,扩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氛围是做好项目保护的前提。以文化遗产日、省重点民生实事工程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和传统节日为依托,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示传承人的风采,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营造尊重传承人、保护传承人的社会氛围。
第三,加大资金扶持是项目保护的重要支撑。丹东上打家什高跷艺术是群体性项目,一支稳定的上打家什高跷队伍显得尤其重要。首先,政府部门应重视上打家什高跷这一具有丹东市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给予在政策、资金上的扶持,如鼓励在企业、学校等单位组建丹东上打家什高跷艺术团、对传承人传承技艺给予经费补贴等。其次,借助向上争取资金、企业冠名提供经费、在有条件的风景区组建队伍为游客表演等方式,实现文旅融合,使队员有固定收入,促使丹东上打家什高跷艺术进入良好的发展空间。
第四,搭建传承平台、建立传承基地是做好项目保护的有效手段。一是在乡镇建立传承基地,高跷带有农耕文化的特点,在广大农村有深厚的土壤,结合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在有条件的乡镇建立传承基地,组织村民利用农闲时训练,成为农民业余爱好。二是在学校中开展上打家什高跷技艺教育,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学生的优势,作为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锻炼体能、培养艺术修养的一个补充,使这一项目在学生中生根,培养出一批高跷队员。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丹东上打家什高跷为广场艺术,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与特征,人物个性鲜明,舞姿粗犷、表演层次跌宕、感情表达诙谐、鼓点节奏明快。即跷上伴奏、与高跷队伍形成一体,表演具有戏剧性,整体和谐一致,动作舒展大方、技巧性强,极具观赏性,具有丰富的艺术、民俗等文化内涵,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一种民间广场舞蹈,丹东上打家什高跷在保留其自身艺术特征的前提下,与辽南高跷、东北秧歌等民间舞蹈相互影响、融合,形成代表丹东地域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做好丹东上打家什高跷的保护传承,对地域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及“闯关东”的移民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吉武,等.辽宁民族民间舞集成丹东卷[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
[2]林樊功.安东县志[M].1931.
(作者简介:杨佳斌,男,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馆员,研究方向:非遗保护工作)(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关键词:非遗 高跷 保护 传承 探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汇聚地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影响着地域的生活习惯、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开展,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丹东上打家什高跷在丹东已有百年历史,是一种体现深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与特征,曾是丹东地区节庆活动的重头戏,2007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丹东上打家什高跷的历史渊源
丹东上打家什高跷源于天津跷,所谓上打家什高跷,“上打”是指在高跷上打鼓伴奏,“家什”是地方土语,即有用的物品,这里指上打家什高跷表演伴奏用的小锣、小鼓等乐器,又称“上打鼓”高跷。早在十八世纪中叶,由于战乱、灾荒,大批河北、山东流民漂过渤海或陆路“闯关东”移居丹东地区,东沟(现东港市)孤山一带开发较早,水陆交通也较发达,上打家什高跷(天津跷)随之传入,并最早在东沟一带落脚。随着当时清政府宣布安东港开埠,民族工商业兴起,城市经济发展,上打家什高跷传进安东市区(今丹东市),使这一民间艺术在丹东市区生根发展。[1]据《安东县志》记载,“城市商家,悬各色彩灯,光明如昼,又有火树银花,杂以爆竹砰訇偏街市,而龙灯秧歌高脚诸杂剧。同时,锣鼓喧阗沿街唱舞,士女观者如云,前后共三日,以十五日为正节”,文中描绘了当年元宵节灯会的热闹情景,其中的高脚即为高跷。[2]
二、非遗保护传承的困境
丹东上打家什高跷活泼幽默的表演风格有著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也是节庆娱乐的重头戏。近些年,随着全市性大型活动数量的减少、艺人年龄的增长、年轻人忙于工作或欣赏兴趣发生变化等,能够表演的人员逐年减少,该项目濒临失传。
(一)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传承面临断层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目前丹东市能够全面掌握高跷技艺的高跷队的队员年纪较大,对于上打家什高跷这种动作幅度大、危险程度高的“武跷”表演已不再可能;而身体素质好的年轻人,因忙于工作或欣赏水平发生变化等原因,大多对此不感兴趣。
(二)演出机会越来越少
高跷表演主要用于节庆活动,历史上每年正月初二、四、十五,丹东市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秧歌会演,或家里有喜事,经常请高跷班子表演。近年来,群体性大型的活动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高跷这类群体性项目的发展。
(三)场地受限制,无法开展训练
高跷是在群体性行进中表演的项目,需要一定的场地开展训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广场越来越少,没有能够满足训练的场地也限制了项目的发展。此外,还有经费问题。一支完整的高跷队在演出服装、道具上需要数万元经费,而在演出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服装、道具损坏的情况,需要不断地更新及修理。以前,高跷队大多由企业组建,并保证经费和训练时间,企业改制后,很多企业不再保证高跷队的费用及训练时间。
三、保护对策
丹东上打家什高跷这一民间舞蹈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谐,同时,还体现了当地老百姓祈盼风调雨顺、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景。
第一,从加强项目资料整理入手,使资料得到完整保存。首先,在已有的资料基础上加大力度及时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方式对传承人的基本信息、技艺特点、传承脉络进行数字化抢救性记录,建立完整档案。其次,完善保护规划,实施项目个性化精准保护。丹东上打家什高跷列入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名录仅仅是项目保护工作的开始,今后将完善保护制度,制订在专家指导下的精准保护规划,使丹东上打家什高跷得到良好保存。
第二,扩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氛围是做好项目保护的前提。以文化遗产日、省重点民生实事工程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和传统节日为依托,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示传承人的风采,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营造尊重传承人、保护传承人的社会氛围。
第三,加大资金扶持是项目保护的重要支撑。丹东上打家什高跷艺术是群体性项目,一支稳定的上打家什高跷队伍显得尤其重要。首先,政府部门应重视上打家什高跷这一具有丹东市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给予在政策、资金上的扶持,如鼓励在企业、学校等单位组建丹东上打家什高跷艺术团、对传承人传承技艺给予经费补贴等。其次,借助向上争取资金、企业冠名提供经费、在有条件的风景区组建队伍为游客表演等方式,实现文旅融合,使队员有固定收入,促使丹东上打家什高跷艺术进入良好的发展空间。
第四,搭建传承平台、建立传承基地是做好项目保护的有效手段。一是在乡镇建立传承基地,高跷带有农耕文化的特点,在广大农村有深厚的土壤,结合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在有条件的乡镇建立传承基地,组织村民利用农闲时训练,成为农民业余爱好。二是在学校中开展上打家什高跷技艺教育,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学生的优势,作为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锻炼体能、培养艺术修养的一个补充,使这一项目在学生中生根,培养出一批高跷队员。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丹东上打家什高跷为广场艺术,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与特征,人物个性鲜明,舞姿粗犷、表演层次跌宕、感情表达诙谐、鼓点节奏明快。即跷上伴奏、与高跷队伍形成一体,表演具有戏剧性,整体和谐一致,动作舒展大方、技巧性强,极具观赏性,具有丰富的艺术、民俗等文化内涵,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一种民间广场舞蹈,丹东上打家什高跷在保留其自身艺术特征的前提下,与辽南高跷、东北秧歌等民间舞蹈相互影响、融合,形成代表丹东地域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做好丹东上打家什高跷的保护传承,对地域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及“闯关东”的移民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吉武,等.辽宁民族民间舞集成丹东卷[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
[2]林樊功.安东县志[M].1931.
(作者简介:杨佳斌,男,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馆员,研究方向:非遗保护工作)(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