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使“美人计”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1j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2年2月,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介绍西方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梁启超任主编,一些留日学生积极参与撰稿。《新民丛报》议论新颖、语言明快、文字生动,深受读者欢迎,在国内设有多处售报点,印数高达1.4万册,还经常再版、翻印。
  梁启超离日赴美期间,将报纸交由几名弟子和留学生署理。梁启超从美国回日后,发现其中一名青年学生对报纸工作不上心,撰稿发稿都很少。而这名学生很有才气,在梁启超离日赴美之前,一直是报纸的主力撰稿人。梁启超十分惋惜着急,把弟子罗孝高叫来商量对策。两个人最终竟然想出了个用“美人计”挽留激发这名青年写稿的办法。
  梁启超和罗孝高分工合作,一唱一和,依计行事。罗孝高署名“羽衣女士”开始在《新民丛报》上发表艳诗和小说。梁启超则为“羽衣女士”的文章加“编者按”——“羽衣女士,广东顺德人,才貌双全,中英文皆有极深造诣,现在香港某女校执教”,并有意无意地让这名青年学生看到。
  青年学生此时年方二十出头,正是情窦大开之时。读了“羽衣女士”的诗文,爱慕冲动一齐涌上心头,忍不住去向罗孝高打听“羽衣女士”的底细。罗孝高谎称“羽衣女士”是自己的表妹,不久即将赴日留学,还拿出一张照片让青年学生看。照片中的美女身材火辣,唇红齿白,美目盼兮,巧笑倩兮。青年学生一见,更是心旌摇动,连忙让罗孝高帮忙牵线搭桥。
  罗孝高见“美人计”生效,装作为难的样子说,我这位表妹自视清高,从来不纳俗交,你们先通信联系交流一下吧。青年学生立刻绞尽脑汁,连做了八首七律诗,交给罗孝高代为寄出。一个月后,罗孝高又自己炮制了一封信,拿给这名青年学生看,信中“羽衣女士”读了他的诗,非常仰慕,希望能在《新民丛报》上经常看到这名青年学生的诗文。青年学生大喜过望,文思泉涌,开始不断地写诗作文,源源不断地在《新民丛报》上刊登。梁启超和罗孝高暗自得意。
  青年学生三番五次追问罗孝高“羽衣女士”来日的具体日期。罗孝高明日复明日,一再找理由拖延。青年学生起了疑心,有点生气。罗孝高无奈又编造了一封信,说“羽衣女士”已经起程,某月某日到横滨。
  到了那天,青年学生刷了三遍牙,洗了五次脸,皮鞋擦得锃亮,精心挑选好诗稿,早早地到横滨码头去接“羽衣女士”。左等右等,一直等到天黑也不见人影。青年学生返回东京,严词逼问。罗孝高遮掩不住,只好承认“羽衣女士”并不存在,都是自己一手导演的,就是为了赚取他的文稿。至于那张照片,其实是广东的一名妓女。罗孝高顾及老师的面子,没有供出梁启超。青年学生一听,恼羞成怒,愤然离去,从此与罗孝高和《新民丛报》断绝了关系。
  这名青年学生名叫马君武,后来担任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孙中山革命政府秘书长、广西省省长,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教育总长,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公学、国立广西大学等学校校长。在中国近代史上,马君武以其改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力推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和行动,奠定了自己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与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马”之誉。
  梁启超与罗孝高为了激发青年的创作之才,施展“美人计”,也算是文坛上的一段轶事佳话。
其他文献
2015年4月,美国前国务卿、前第一夫人希拉里正式宣布参加2016年总统大选。这位政治女强人再度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2003年6月9日,希拉里出版了自传——《活着的历史》,一版印了100万册。当时,很多人对这本书并不看好,认为她的影响力早已过去了,对读者的吸引力不是太大。当天,美国有线新闻网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卡尔森就对此书做过极为辛辣的评价,并毫不掩饰地说:“我敢打赌,如果这本书卖出100万
徐悲鸿有个很要好的朋友,叫孙佩苍,是一位书画收藏家。  抗战胜利后,徐悲鸿举家迁往北平。虽然徐悲鸿当时已蜚声画坛,但由于他不愿卖画,生活相当拮据。一天,孙佩苍来访,两人喝了点酒。聊天中,孙佩苍得知徐悲鸿的近况,决心帮他一把。醉意朦胧中,孙佩苍向徐悲鸿求画。这样的事,以前经常发生,徐悲鸿也没在意,就随手将前几天完成的一幅山水画送给了孙佩苍。  第二天,孙佩苍又来找徐悲鸿,并带来了五百块钱,说是给徐悲
昆仑山下,皑皑雪原,一条闻名于世的钢铁大动脉穿过戈壁冻土,跨越雪域高山,驶向“世界屋脊”。这就是世界海拔最高、创下多个“世界之最”的青藏铁路。  一位来自中科院的科学家和他的同行,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用“科技魔法”解决了青藏铁路修建中的冻土难题,创造“天路”奇迹。他,就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赖远明。  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称为冻土。冻土极易受工程的影响产生融化下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