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普通外科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手段进行分析。
方法:对76例甲状腺结節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电凝刮切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记录。
结果:观察组患者38例均获手术成功,平均(50±7.5)min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为(45±3.5)ml。对照组患者38例中,复发9例,做了二次手术,平均(120±10.5)min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为(122±5.6)ml,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复发率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无1例死亡,无切口感染,无术后大出血、窒息及气管切开。
结论:电凝刮切法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安全可靠。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外科手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212-02
甲状腺疾病是一种最常见的普通外科疾病,通常有甲状腺结节表现,并也可表现为多种疾病并存的多发性结节[1]。虽然目前国内尚且无特定的发病风险被发现,然而有较高的发病率,这就显示出规范甲状腺结节诊断和资料的重要性。本文以维西县人民医院7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为研究对象,对外科资料情况进行回顾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维西县人民医院7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有44例为男性,32例为女性。年龄在23~78之间。其中68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癌患者4例,甲状腺瘤患者4例。44例为健康体检发现者,18例为以发现颈前无痛性肿块者,10例为以颈部不适或咽部不适表现者,2例为有吞咽或呼吸困难者,2例为以声音嘶哑为表现者。在术前,对其全部进行彩超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测定,40例为甲状腺多发性结节患者,36例为单个结节患者;对于术后病例标本全部进行常规病理切片。把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手术方法。两组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手术,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手术,而对观察组则是以自峡部起向两侧电凝刮切切除腺体手术方法治疗。切口手术沿皮纹进行,长度在3~4cm之间,不能将患侧的胸锁乳突肌中线超过,分离肌肉自颈白线至腺体,颈前肌群不横断,把肌肉向两侧牵开,根据“分区显露”的基本原则,将腺体充分显露,并把离腺体峡部与气管的粘连边电凝边刮切分,并电凝切断腺体峡部,向两侧牵开,使气管显露,把腺体与气管的粘连进行分离,利用电凝刮切法把腺叶组织及结节肿块自气管前切除,将腺体背面适当薄层的腺体组织予以保留,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做术后观察记录。
1.3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P<0.05,比较两组差异,有着显著性意义。
2结果
2.1比较术中各项指标。观察组患者38例均获手术成功,平均(50±7.5)min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为(45±3.5)ml。对照组患者38例中,复发9例,做了二次手术,平均(120±10.5)min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为(122±5.6)ml,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复发率明显减少(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术后全部患者无1例死亡,也没出现切口感染、术后大出血、窒息及气管切开等症状。
3讨论
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仔细询问病史与体检是很关键的;应当对结节的大小及大小的变化、有无突然增大、是否疼痛、头颈部放射线暴露史、家族的甲状腺或其他内分泌疾病史、有无声嘶或声音变化及其他症状给予充分了解;对于结节的大小、质地、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需要体检加以注意的,同时还要颈部淋巴结的情况也加注意。对于甲状腺恶性肿瘤是否有的可能性是需要有关病史和体征来帮助提示。B超可发现一半左右的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被发现,B超检查或复查都是必需的,特别是那些直径小于1cm的甲状腺结节更是如此。甲状腺恶性肿瘤可被有一些B超发现并提示[2,3]。要以病理类型为依据,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和进一步的治疗甲状腺癌。较大范围的腺体游离是做常规手术所必需的,需要大的颈部皮肤切口,颈前皮肤与肌肉的粘连容易因颈前肌群被横断后而导致,从而导致术后吞咽时颈部切口瘢痕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处于出血量减少的目的,通常的做法是先钳夹切断,然后结扎止血,由此不仅会使手术速度有影响,而且还能让许多结扎头线难免留下。
本组小切口电凝刮切法手术的运用,由于颈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切口距离病灶最近,这与外科手术切口的选择原则相符合,并且能使手术进行始终处于直视之下,安全可靠。
综上,本文对在病史与体检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各种检查手段的长处进行了强调,对结节的性质综合判断后,再采取最合适的术式,因此可以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龙仁平,李启荣,黄莉尤.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312例效果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27(4):630-631
[2]施秉银.甲状腺结节和肿瘤的诊断、治疗与展望[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2):83-85
[3]夏骏,陈亚军,叶古祥.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外科治疗[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217-1219
方法:对76例甲状腺结節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电凝刮切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记录。
结果:观察组患者38例均获手术成功,平均(50±7.5)min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为(45±3.5)ml。对照组患者38例中,复发9例,做了二次手术,平均(120±10.5)min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为(122±5.6)ml,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复发率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无1例死亡,无切口感染,无术后大出血、窒息及气管切开。
结论:电凝刮切法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安全可靠。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外科手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212-02
甲状腺疾病是一种最常见的普通外科疾病,通常有甲状腺结节表现,并也可表现为多种疾病并存的多发性结节[1]。虽然目前国内尚且无特定的发病风险被发现,然而有较高的发病率,这就显示出规范甲状腺结节诊断和资料的重要性。本文以维西县人民医院7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为研究对象,对外科资料情况进行回顾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维西县人民医院7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有44例为男性,32例为女性。年龄在23~78之间。其中68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癌患者4例,甲状腺瘤患者4例。44例为健康体检发现者,18例为以发现颈前无痛性肿块者,10例为以颈部不适或咽部不适表现者,2例为有吞咽或呼吸困难者,2例为以声音嘶哑为表现者。在术前,对其全部进行彩超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测定,40例为甲状腺多发性结节患者,36例为单个结节患者;对于术后病例标本全部进行常规病理切片。把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手术方法。两组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手术,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手术,而对观察组则是以自峡部起向两侧电凝刮切切除腺体手术方法治疗。切口手术沿皮纹进行,长度在3~4cm之间,不能将患侧的胸锁乳突肌中线超过,分离肌肉自颈白线至腺体,颈前肌群不横断,把肌肉向两侧牵开,根据“分区显露”的基本原则,将腺体充分显露,并把离腺体峡部与气管的粘连边电凝边刮切分,并电凝切断腺体峡部,向两侧牵开,使气管显露,把腺体与气管的粘连进行分离,利用电凝刮切法把腺叶组织及结节肿块自气管前切除,将腺体背面适当薄层的腺体组织予以保留,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做术后观察记录。
1.3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P<0.05,比较两组差异,有着显著性意义。
2结果
2.1比较术中各项指标。观察组患者38例均获手术成功,平均(50±7.5)min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为(45±3.5)ml。对照组患者38例中,复发9例,做了二次手术,平均(120±10.5)min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为(122±5.6)ml,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复发率明显减少(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术后全部患者无1例死亡,也没出现切口感染、术后大出血、窒息及气管切开等症状。
3讨论
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仔细询问病史与体检是很关键的;应当对结节的大小及大小的变化、有无突然增大、是否疼痛、头颈部放射线暴露史、家族的甲状腺或其他内分泌疾病史、有无声嘶或声音变化及其他症状给予充分了解;对于结节的大小、质地、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需要体检加以注意的,同时还要颈部淋巴结的情况也加注意。对于甲状腺恶性肿瘤是否有的可能性是需要有关病史和体征来帮助提示。B超可发现一半左右的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被发现,B超检查或复查都是必需的,特别是那些直径小于1cm的甲状腺结节更是如此。甲状腺恶性肿瘤可被有一些B超发现并提示[2,3]。要以病理类型为依据,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和进一步的治疗甲状腺癌。较大范围的腺体游离是做常规手术所必需的,需要大的颈部皮肤切口,颈前皮肤与肌肉的粘连容易因颈前肌群被横断后而导致,从而导致术后吞咽时颈部切口瘢痕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处于出血量减少的目的,通常的做法是先钳夹切断,然后结扎止血,由此不仅会使手术速度有影响,而且还能让许多结扎头线难免留下。
本组小切口电凝刮切法手术的运用,由于颈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切口距离病灶最近,这与外科手术切口的选择原则相符合,并且能使手术进行始终处于直视之下,安全可靠。
综上,本文对在病史与体检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各种检查手段的长处进行了强调,对结节的性质综合判断后,再采取最合适的术式,因此可以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龙仁平,李启荣,黄莉尤.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312例效果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27(4):630-631
[2]施秉银.甲状腺结节和肿瘤的诊断、治疗与展望[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2):83-85
[3]夏骏,陈亚军,叶古祥.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外科治疗[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2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