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 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賞析】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是北宋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抒写了浓重的羁旅客愁。
首联以设问形式开篇,先是自问身处异乡何处最易牵发个人愁绪,接着自答孤身一人独自登上边远城楼,这就是“答案”。身处异乡,本就已令人孤寂忧愁了,更何况伶仃一人独自登上偏远边城城上之楼呢。站在边城高处,就能极目远眺,边地景色一览无余。就是这带有边境特征的景色,最能牵动客子心中之愁,此意诗人虽然没有明说,但却寓情于景,借助逼真的画面予以展现。这既为下文抒写展开了宏伟的画卷,又设定了“愁”这一主体旋律,颇有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式的开头风格。
颔联开始抒写塞外风光。“日暮北来惟有雁”,秋季黄昏,抬眼望去,眼前看到的唯有振翅而飞的北归雁群,尽管是“平沙万里绝人烟”,但却仍是“衡阳雁去无留意”,北来的雁群仿佛毫无留意,头也不回地向着南方的中原飞去了。渐渐地,“几行归雁云边断”,心中不断涌起“何处行人不断肠”的愁怨。诗人的家乡本在中原,但却不得不滞留西北边陲,望着那越飞越远的雁儿,令诗人伤感。“地寒西去更无州”,虽说现在还是秋天,然而边地冬季来临甚早,早已天寒地冻,衰草连天了,从此再往西去,已经没有朝廷的州郡了。想到自己就像那身不由己无依无靠的蓬草,被寒风一吹,就流落到了这偏远荒凉的原州边城了,诗人不由得悲从中来。
颈联紧承颔联进行情景描述。“数声塞角高还咽”,处在凄凉哀愁情绪中的诗人偏偏又听到了几声时而高昂时而呜咽的军中号角声,不禁在凄凉悲切的羁旅心境中又平添了几多哀愁:“一派泾河冻不流。”诗人此刻站在原州城上,放眼望去,只见泾河之水早已被冻住不流了,更使人觉得“塞上风云接地阴”,顿起“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哀思。面对这样的穷荒野漠,碎丘幽壑,耳闻声声号角,呼呼北风,剩下的只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的惨不忍睹的景象和“古来征战几人回”之无穷无尽的感慨了。
尾联“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这两句是说:你在异乡做小官,我在异乡为异客,其中的客愁,是你我二人都难以收拾的。尾联以贫官、异客之离恨作结,呼应了开头的“牵愁”,点明了主旨。
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中间两联写景。抒情,则感情悲怆;写景,则景象萧瑟。情景交融,感人至深。这首边塞羁旅行役律诗景象萧瑟,感情悲怆,和盛唐的边塞诗有霄壤之别。时代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一个原因,身份不同则是更主要的原因,诗人是个消极遁世的隐士,而高适和岑参他们则是积极进取的用世之士。
魏 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賞析】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是北宋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抒写了浓重的羁旅客愁。
首联以设问形式开篇,先是自问身处异乡何处最易牵发个人愁绪,接着自答孤身一人独自登上边远城楼,这就是“答案”。身处异乡,本就已令人孤寂忧愁了,更何况伶仃一人独自登上偏远边城城上之楼呢。站在边城高处,就能极目远眺,边地景色一览无余。就是这带有边境特征的景色,最能牵动客子心中之愁,此意诗人虽然没有明说,但却寓情于景,借助逼真的画面予以展现。这既为下文抒写展开了宏伟的画卷,又设定了“愁”这一主体旋律,颇有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式的开头风格。
颔联开始抒写塞外风光。“日暮北来惟有雁”,秋季黄昏,抬眼望去,眼前看到的唯有振翅而飞的北归雁群,尽管是“平沙万里绝人烟”,但却仍是“衡阳雁去无留意”,北来的雁群仿佛毫无留意,头也不回地向着南方的中原飞去了。渐渐地,“几行归雁云边断”,心中不断涌起“何处行人不断肠”的愁怨。诗人的家乡本在中原,但却不得不滞留西北边陲,望着那越飞越远的雁儿,令诗人伤感。“地寒西去更无州”,虽说现在还是秋天,然而边地冬季来临甚早,早已天寒地冻,衰草连天了,从此再往西去,已经没有朝廷的州郡了。想到自己就像那身不由己无依无靠的蓬草,被寒风一吹,就流落到了这偏远荒凉的原州边城了,诗人不由得悲从中来。
颈联紧承颔联进行情景描述。“数声塞角高还咽”,处在凄凉哀愁情绪中的诗人偏偏又听到了几声时而高昂时而呜咽的军中号角声,不禁在凄凉悲切的羁旅心境中又平添了几多哀愁:“一派泾河冻不流。”诗人此刻站在原州城上,放眼望去,只见泾河之水早已被冻住不流了,更使人觉得“塞上风云接地阴”,顿起“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哀思。面对这样的穷荒野漠,碎丘幽壑,耳闻声声号角,呼呼北风,剩下的只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的惨不忍睹的景象和“古来征战几人回”之无穷无尽的感慨了。
尾联“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这两句是说:你在异乡做小官,我在异乡为异客,其中的客愁,是你我二人都难以收拾的。尾联以贫官、异客之离恨作结,呼应了开头的“牵愁”,点明了主旨。
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中间两联写景。抒情,则感情悲怆;写景,则景象萧瑟。情景交融,感人至深。这首边塞羁旅行役律诗景象萧瑟,感情悲怆,和盛唐的边塞诗有霄壤之别。时代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一个原因,身份不同则是更主要的原因,诗人是个消极遁世的隐士,而高适和岑参他们则是积极进取的用世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