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b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要考虑到技术的先进性,同时也需要教师进行充足的课堂教学准备,让学生主动开展信息技术探索和学习。本文分析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方式,提出具体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设计 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微课教学模式的引入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主动探索活动,具体设计和应用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更为优势的模式。本文分析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方式,提出具体的应用措施。
  1.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
  1.1明确学习目标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必须明确学习目标,因为教师进行任何教学活动之前都要明确学习目标,而微课教学模式的引入更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明确的针对性目标下开展相关的自主学习活动。为了让学习目标更有指向性。首先,教师要明确总体目标。教师设计的总体目标是一般课程内容的延续,而微课模式要求教师的总体目标更详细一些。其次,教师要学会分解教学目标。各级目标设计符合“明确、准确、精确”:准确,要求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与目标设计的实际和预期相符合;精确,要求围绕课标设计教学目标定位非常准确,对考纲解读非常正确。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要根据“目标聚焦、内容短小”的原则确定好微课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目标可以是三级目标中的一项,如“因特网的认识”,也可以是这些目标的组合,如“搜索引擎的认识 图片信息的下载”。由此可以看出,拆解策略是把一个学习目标分解为更小的学习目标;组合策略则把几个小的学习目标聚合成一个大的学习目标。另外,教师要设计目标实现的预设情况。对于各类分级目标而言,教师要设计好预设效果,需要教师对学生有足够了解,对目标完成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1.2与教材紧密结合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必须与教材紧密结合,因为微课教学不能偏离教材教学内容主题,有主题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教师要对教材线索进行疏导,依据教材主线设计出有先后联系的微课内容,然后指导学生根据微课所学内容进行分析探索。具体设计方式要结合教材进行,最后组织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小组内结合微课内容解决问题,相互讨论,相互研究,使学生积极协作,运用集体力量完成任务。教师还要设计一些微课练习活动,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模拟练习,点评正确性、优缺点。在课程总结中,巧妙提炼重点、难点、注意点,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需要注意的是,在串联教材主线之后,教师最好通过微课留有悬念,例如教学“文字处理软件Word”时,首先将常规文件编辑方法介绍给学生,对于操作技巧,先让学生自己探究,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学习方法等。
  1.3高科技视频设计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必须完成高科技视频设计,任何设计与预设都需要微课介入,更好的微课设计需要借助高科技视频的帮助,因此教师必须有高科技视频设计能力。首先,教师要设计演示文稿,结合具体技能操作演示,利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录制好微课,并继续在该软件中进行适当的编辑,然后进行生成。其次,教师要学会设计动画内容。教师要掌握各类软件的操作方式,将一些动画的展示融入信息技术之中。具体设计则需要借助手机、照相机、手持DV、录像机等进行录制。录制时,可以一边操作,一边配音,一边录制;也可以只操作,后配音。一定要注意突出的地方镜头要有推拉,这样效果才明显。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在微课活动之中有互动平台,教师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等形式构建网络平台,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剖析,将教与学活动互动起来,集中学习者的注意力。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借鉴“可汗学院”和“网易公开课”等在线网络课程的成功经验,以及讲授这些课程与类似课程时采用的教学方法。留心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并加以借鉴、模仿和创新。
  2.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1微课形式下的翻转课堂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采用翻转课堂形式进行。所谓翻转课堂就是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主动开展学习活动的指导,学生完成教学活动。在翻转课堂活动过程中,微课应用特别重要。“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要经历“课程知识点的提炼→微课教学设计→微课的录制→网络平台活动设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网上答疑→作业检查→测试反馈→课堂教学设计→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学习评价→总结反思”等环节。在这一系列模式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线上和线下两方面的准备工作。线上准备工作主要是进行微课录制和平台活动组织;线下活动则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将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讲解给学生听。课堂对话和讨论需要教师做出精心准备和细致观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翻转课堂”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课堂讨论带来的学生“吸收内化”学习过程效益的提升。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完成,从而形成翻转课堂。
  2.2微课整合常规课堂教学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另外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就是将微课整合入常规课堂之中。具体整合形式是多样化的,首先,教师可以将微课作为一种悬念设计引入课堂。切入知识点必须迅速,直入主题,开门见山,不可拖沓,要尽最大努力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其次,教师还可以将微课设计成为素材整理介入课堂。另外,微课还可以形成测试模式,引导教师对学生的操作反馈进行指导和评价。
  综上所述,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要考虑到技术的先进性,同时需要教师进行充足的课堂教学准备,让学生主动进行信息技术探索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
  [2]郑军,王以宁,王凯玲,白昱.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04).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其他文献
摘 要: 马拉松运动近几年在中国迅速流行普及,一年多达200场的比赛仍不能满足跑友们的需求。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检索和数据统计研究国内马拉松赛事运行现状、火热原因、存在不足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马拉松 思考 跑步  1.马拉松赛简介  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距离为42.195公里,这个比赛是为了纪念雅典英雄菲迪皮茨设立的。当年菲迪皮茨把战争胜利的消息传到家乡所跑的里程刚好是42.195公
摘 要: 教育重点发展小学英语老师的技能是农村小学英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建设师资队伍是发展英语教学的根本需求。目前小学英语发展不均衡,难以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要求,所以加强小学英语发展和农村小学英语老师的能力是优化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就农村孩子英语差在哪里及解决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农村教学 老师教学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信息化和经济发展全球化,掌握相应外语已经成为择
摘 要: 当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体育教学效果的增强,本文重点对教学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存在问题 措施分析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扩大。初中体育教学应该与课程改革相适应,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水平。  二、初中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初中
摘 要: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之一,实验教学更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分析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教学现状,接着针对三个突出问题提出基于B/S模式的实验平台,最后设计三阶实验项目,满足课程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数据结构 B/S模式 实验教学  一、引言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相关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描述的是按照一定逻辑关系组织起来
摘 要: 档案视听化呈现已成为客观发展趋势,为达到良好的利用功效,现针对当前特色档案视听化展示中的“认知负荷超载”现象,运用“双通道假设”及认知负荷理论,探讨视听化信息整合策略,旨在减轻受众的认知负荷,高效接受所需信息。  关键词: 视听化 认知负荷 双通道假设 信息整合  一、特色档案视听化的提出  档案功能建构最基本两点:一是凭证的功能,强调档案是一种最权威、最具证明力的表达;二是信息功能,即
摘 要: 学校信息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让学生提前熟悉网络化教学新型模式,本文通过调研形式了解学生对网络学习的认知态度,从而为更好地建设信息化教学软件、硬件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网络学习 认知态度  一、研究背景  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大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大趋势。在全国信息化大赛的推动下,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伴随信息化
摘 要: 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要求教师预设内容,形成课堂资源;布置课堂任务,触发课堂资源;有效合作学习,生成课堂资源;合理评价教学,提升学习效率,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成为精彩。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具体信息技术课堂资源生成措施进行了全面论述。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堂资源 高效课堂  高效信息技术课堂构建要求教师利用课堂生成有效的学习资源,在学习资源的带动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信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