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孝道”和“公平”观念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儒家思想影响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进程。《论语》作为孔子思想的代表作,囊括了道德、伦理和教育等诸多思想,而“孝道”思想和“教育公平”思想则是其思想体系中的精髓。本文以以上两种思想为主题,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它的意境,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孔子思想体系;孝道;教育公平
  作者简介:柳利峰(1990-),女,汉族,河南省安阳市人,郑州大学教育系2015级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教育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2
  一、关于孝道
  “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孝道,注重亲情,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而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为何如此看重“孝”?纵观孔子的一生,这应与孔子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孔子出生于公元前479年,生于鲁国陬邑,他的父亲名叔梁纥,由于正妻连生九个女儿,小妾生了一个有足疾的儿子,虽然已有十个儿女,但是叔梁纥认为自己并没有真正的后人,于是在六十六岁的高龄时娶了当时还不到二十岁的颜徵在,即孔子的母亲。一年后孔子出生,老来得子给孔子的父亲带来极大的幸福感。孔子这几年是在父母的宠溺下长大,这段时间或许是孔子人生中最为幸福的日子了。然而好景不长,在孔子三岁那年,孔子的父亲去世,孔子和母亲在家族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父爱缺席,母亲也在孔子17岁的时候去世,导致他对亲情无比渴望,这应该是他的“孝道”思想的来源。
  《论语》记载了大量关于孔子“孝道”的思想,其中《为政篇》讲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系统地阐述了父母在世时,我们该如何与之相处,而面对父母的死亡,我们又该如何去处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如何“孝”敬父母的思想体系。
  (一)“事之以礼”
  第一,“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就是我们要时时刻刻关注父母的身体健康,防患于未然。从古至今,当父母踏入年老的行列,总是担心的自己的身体拖累子女,为了不让远方的儿女担心,减轻孩子的负担,父母从来“报喜不报忧”。我们或许会说,已经告知父母多次,身体有恙一定要讲。父母口头往往应答的极好,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孔子讲“父母唯其疾之忧”,也是在提醒子女,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父母,必须要改变自己。经常回家看望父母,有条件带父母定期到医院做体检。这些都是很简单的小事,但是现代的年轻人经常因为工作繁忙,顾及不暇,忽略父母的身体健康。比如近几年多有新闻报道独居老人去世多日后才被发现,看到类似这样的事件发生,我们总会感到心酸,身为儿女的我们,何时才能醒悟呢?
  第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为父母健在的时候,作为儿女我们最好不要离开他们太远,但是“游”必定有明确的目的地。在笔者看来,这其实对于父母和儿女来说都是一个很矛盾的说法。一方面父母辛苦培养儿女,希望他们展翅高飞,有所成就,可是随着年龄增大,又希望他们留在自己身边。另一方面,现代的年轻人为了追寻自己的事业成功,远走他方甚至国外,但是时间久之,受到父母和中国传统孝道思想的压力,最后又到父母身边。这种现象再常见不过了。我们很能理解也支持年轻人在国外开辟自己的事业,譬如一个年轻人跑到欧洲定居。但是现代交通虽发达,可是我们真正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能有多少呢?身边的一个朋友的亲友,跑到国外定居,嫁给一个当地人,表面生活很不错,可是她已有十六年没回国见父母,而近两年回来两次,第一次是因为母亲的去世,第二次是独居的老父生病,无人照料,回来接他去国外。老父虽然在国外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但是总比一人在国内好。综上所述,按孔子言,在父母健在时,我们有了正确的奋斗目标可以奋斗,但是切莫忘记重点是奉养父母,避免因远游造成父母担心,造成憾事。
  第三,“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也。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意为我们家里有狗、马都能给它们食物吃,如果不懂得尊敬父母,赡养父母和喂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孔子是一个很纯粹的“圣人”,他将人类归类到动物,通过对比喂养犬马和赡养父母来总结之间的区别。父母年老时,我们要“反哺”,至少在物质上要保证父母的最基本的生存。仅仅这些就足够了吗?远远不够,我们还要“敬”,但是现在年轻人却总是由于父母的啰嗦或者笨拙对其“色难”。“敬”其实是精神的一方面,按照马斯洛的需求论,父母的生理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现在缺的是爱与归属的需要。在电视新闻和网络,我们经常看到老人将儿女起诉到法院,要求必须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这是社会的悲哀。幸而我们的国家和法律是富含人情味儿的,对于这样的案例,多是从法律惩戒的角度强制性要求儿女回家看看,这是外力的驱使,身为儿女的内心,我们是不是要深刻反思呢?
  (二)“葬之以礼”
  孔子言“麻冕,礼也,俭,吾从众。”;“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总结其中,对于父母的葬,要做到节俭和内心悲哀。孔子向来重视礼,认为丧葬也是礼的一种,以节俭为主,不搞形式主义。现如今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很多地方在父母的丧葬搞形式主义。城市里,搞形式主义一方面是为了面子,另一方面也是借着办丧聚敛财物和“搞人脉”,大摆宴席,花费很多的物力和财力。农村里,好面子占主要方面,要好的棺木无可厚非,也是对亲人的尊重,但是部分村民却达到了“上等的”要求,请歌舞团,唱曲三天,助长了很多不良的风气,也大大加重了负担。纵观伟人,譬如周恩来总理,要求死后火葬,不奢;今年去世的杨绛先生,立遗嘱要求节俭丧葬。这些伟人都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亲人去世,发自内心的悲伤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葬之以礼”的重要出发点,并不是只有奢华的厚葬才能显示对父母的尊重。
  (三)“祭之以礼”
  按古时春秋的礼数,孔子二十岁就到了弱冠之年,可是孔子不到及冠就遭受到了父母去世的双重打击。或许是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的缘故,孔子对于父母的“孝”和“爱”用行动贯穿于日常。《论语》第三章讲“祭如在,祭在如神在”,查阅资料,这个祭奠可以指祭祀神人,也指祭奠祖先,祖先必包括父亲。孔子强调在祭奠父亲的时候一定要亲自到场,如果本人不在,这个祭奠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这既是对于父亲深深的爱,想必也是孔子想通过祭奠来了解父亲,与父亲在梦中相见。   二、关于教育公平
  张祥龙先生解释孔子是一个天赋极高、领悟力极强的人,不然也不会“十五志于学”,做到“三十而立”。从这一点看,孔子在教育方面的造诣是极其高深的,教育公平的思想就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首先,在招收弟子方面,孔子门下三千弟子,著名的有颜回父子,还有曾子父子、子贡和子由等等。可以说是不论学生的出身背景,只要你够诚心,见解独到,皆可入孔子门下,入门之后,不需要给孔子钱财,定期给一些日常用品、肉类、土特产等皆可,这种做法是纯粹的师生教授关系,但在我们如今的社会是实现不了的。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充斥着利益与钱财相辅相成的关系网,背景富裕的孩子可以进入到设施很完善的学校,而在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他们甚至连学校都上不了,更不要提去设施完备的学校。孔子言“有教无类”,不分种族、宗教、民族都可以对他们进行教育,这样教育对象就有了一定的普及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教育的平民化,这与我国一直倡导的普及“义务教育”不谋而合。
  其次,不放弃每一个学生,重视每一个学生。《论语》一章讲到,孔子与几个弟子在一起谈经论道,子路、冉求和公西华向孔子问同一个问题,而孔子却回答得不一样,孔子解释道:“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这样看来,孔子并没有因为你有各方面的缺点而放弃你,对你产生偏见,而是“因材施教”。回忆上学历程,能这样做到的老师其实是很少的,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老师会想办法去帮你、鼓励你,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得到老师的指导和鼓励的机会是很少的,这样在班级里就会造成两极分化,也就是教育方法的不公平。
  最后,乐于接受学生的不同意见。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学生,有一次却批评颜回“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意为颜回总是事事顺从老师,却不向老师提出不同的想法。一个老师拥有这样的谦虚的思想,难能可贵。孔子平易近人的态度,对学生而言,这也是人格上的平等,对于我们现在教育倡导的老师和学生在人格上要平等有很大的启示,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应该是我们教与学所憧憬的美好氛围。
  总而言之,经典之所以能够传承百年乃至千年,必定以其精粹之处深入人心。孔子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品读经典,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在不同的背景下去理解经典,诠释经典之意。
其他文献
摘 要: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珍藏的《李煦奏折》是李煦任苏州织造时的奏折汇编,是康熙时期缴回奏折数量最多的,且大部分都有康熙的御笔朱批,其中李煦对江南事务的密报,为了解清代康熙朝江南情形提供了素材,有助于对康熙朝密折制度的研究。  关键词:密折;李煦;《李煦奏折》  作者简介:王娜(1991-),女,黑龙江七台河人,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 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明清史)。  [中
摘 要:二战后,西方哲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在中国,虽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得十分顺利且硕果累累,但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转型却遭受着西学倾销式压迫,此外,后学带来的“虚无”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甚大,中国哲学承受着国内外的质疑声,我们的学术自信亟待重建。加之,东学西渐的时代需求也需要我们关注中国哲学的发展。因此,宏观的把握中国哲学源与流的发展过程在当下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基本焦虑;
摘 要:乾隆三十六年(1771)离开祖国近百年的土尔扈特又再一次回到祖国的怀抱。在明末出走,百年后,又在其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东归。土尔扈特的回归历史地位不言自喻。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土尔扈特东归的原因。  关键词:土尔扈特;回归;原因  作者简介:杨倩敏(1990-),女,河南省三门峡市人,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
目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和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是DR时内皮功能障碍、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原因。我们首先探讨
目的: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神经损伤后的修复过程极其复杂,靶器官在修复过程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探讨靶器官在外周神经损伤后作用,以及电刺激靶器官
研究背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全球性问题,因两者具有相同的传播途径,合并感染现象相当常见,目前全球大约有4千万人感染HIV,其中超过1/3患者感染了HCV